蔣夫人的社會志業(1950~1975)

風雨如晦,巍然屹立

--1950-1975臺灣建設大事年表

1950~1959     1960~1969    1970~1975 

蔣夫人的社會志業(1950~1975)

 

1950   在中山堂發起募捐義肢活動,幫助在戰場中受傷的官兵裝配義肢

 

1950  成立「中華婦女反共抗俄聯合會」(在1964時更名為「中華婦女反共聯合會」1996年時更名為「中華民國婦女聯合會」),簡稱婦聯會,工作內容包括了勞軍、興建軍眷住宅、賑災濟貧等等,並成立縫製征衣工場和婦女救護訓練班。

a1 

1950  襯衣褲運動,設在婦聯會二樓的縫衣工場,每天有將200名義工踩著縫紉機為軍人縫製衣帽、被單,蔣夫人也曾親自參與。

a2

a3

 

1952  蔣夫人親自飛往金門勞軍,赴傷患醫院及部隊駐地巡視達6小時。 

1952  指示婦聯會成立惠幼托兒所,以軍人及遺族子女為招收對象。

1952 中華民國政府為促進外交,由蔣夫人成立臺北圓山大飯店,作為專門接待外賓的場所。

grandhotel02

 1953  指撥30萬元,交由婦聯會繼續辦理為榮民裝配義肢。

1955  84人在1月26日抵達基港,經婦聯會暫時安置在台北幸安國小的部分校舍。

1955  1月30日婦聯會收容大陳島、一江山遺孤難童201名,暫借台糖幼稚園、龍山和幸安等國小部分校舍
                   為臨時收容院址

1955  2月20日蔣夫人佇足基隆港碼頭迎接大陳撤守遺孤難童逐一下船。

a4

1955  2月22日蔣夫人將收容院所暫名為光華育兒院。2月28日決定改名為華興育幼院

a5

1956  在婦聯會成立六週年紀念茶會中發起籌建軍眷住宅4,000幢的(第一期)工作計畫。

1956  開始與國際救濟團體協進會合作,在眷村設置牛奶供應站,贈送脫脂牛奶,以改善軍眷、貧民及兒
                    童的營養。

1956  華興育幼院第一屆小學畢業生於7月畢業。

1956  10月14日華興育幼院師生遷移至新校址陽明山嶺頭(今仰德大道1段101號)。

a6

1957  華興育幼院除了一般學科,並另設技藝教育。

1958  華興育幼院於4月決定增設中學。

1958  婦聯會以20萬元設置軍人子女獎學金」。

1959  正式以私立華興中學登記成立。

a7

1959  蔣夫人發起救災捐獻活動,展開勸募濟助八七水災災胞。

1959  八七水災後,華興收容的對象開始面向全社會,蔣夫人並前往撫慰因水災而失去家庭的孤兒。

1964  蔣夫人親至屏東基督教醫院視察該院收治小兒麻痺患者的工作(免費矯正和物理治療、設置肢架工
                     廠、舉辦麻痺兒童之家)。

a8a9

1964  成立振興育幼院籌備委員會,並戡定台北市近郊石牌里為院址。

1966  舉辦「物理及作業治療等訓練班」,計物理治療員10人、作業治療員5人;另遴選榮總復健科技術員4人派赴菲律賓接受矯具製作技術的訓練。

a10

1967  振興育幼院5月至9月開始收治小兒麻痺症患童。

1967  正式定名振興復健醫學中心,9月完工並正式開業,派張先林博士為院長。初期以收治4至14歲
                     小兒麻痺症 兒童,提供外科矯治、復健護理、心理治療等,是亞洲唯一為傷殘兒童設立的醫
                     院,並調派華興育兒院小學教師任教。任教於台灣大學中文系的李惠綿女士,1972年自老家來
                     到振興,接受手術和物理治療,扭轉了她的人生。

a11

a12

1968  蔣夫人領導下的婦聯會於1968至1972年間撥助振興復健醫學中心計2,400萬元。

1968  發起捐衣救助越南難民運動,捐募到200萬件衣物,捐款新台幣1,600餘萬元,營養品90餘萬件。

1969  設立外科手術室,施行矯治手術,當時由榮總及三總個輪調骨科醫師2人前來服務。

1969  6月華興中學增設高中部,全校收養學生最高達到520人。

a13

1975  振興復健醫學中心迄1975年,小兒痲痺患童經治療後可行走者約佔93%,治療及復建效果良好。

a14

最近更新於 2014-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