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講 心理建設之要義

樣清楚的。就是大學中所說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那一段的 話。把一個人從內發揚到外;由一個人的內部做起,推到平天下止。像這樣精微開展的理論。 無論外國什麼政治哲學家都沒有見到,都沒有說出的。這就是我們政治哲學的智識中獨有的寶 貝,是應該要保存的。這種正心,誠意,修身,齊家的道理,本屬於道理的範圍,今天要把他 放在智識範圍內來講,纔是適當。我們祖宗對於這些道德上的功夫,從前雖然是做過了的,但 是自失了民族精神之後,這些智識的精神,當然也失去了。正心,誠意的學問是內治的功夫, 是很難講的。從前宋儒最講究這些功夫的,讀他們的書,便可以知道他們做到了什麼地步。但 是說到修身齊家治國這些外修的功夫,恐怕我們現在還沒有做到。……所以對於本國,便不能 自治,……我們現在要能夠齊家治國,不受外國的壓迫,根本上要從修身起;把中國固有智識 一貫的道理先恢復起來,然後我們民族的精神,和民族的地位,纔都可以恢復。
    以上所引兩段遺教,就個人言,就是我們修養革命人格的不二法門,就國家言,就是我們心理建設的根本要義。
至於軍人精神教育一書,是民國十一年一月在桂林對滇粵贛軍的講演詞,這本書的內容雖是講革命軍人的修養,實在凡屬現代國家的國民,尤其是領導一般國民的革命黨員,人人都適用,都應當精細研究,身體力行;這部書的內容共分五課:第一課是講精神教育的概論,說明精神教育之要旨,精神之定義和軍人之精神。第二課是講智,說明智的定義、根源與軍人之智的意義,即所謂「別是非,明利害,

--------------------------------------------------P.109--------------------------------------------------

職時勢,知彼己。」第三課講仁,說明仁之定義、種類和軍人之仁的意義,即在實行三民主義以達救國救民之目的,第四課講勇,說明勇之定義、種類與軍人之勇的意義,即長技能,明生死而為國犧牲。第五課講決心,說明軍人應以不成功即成仁之決心來做救國救民之驚天動地的革命事業。這部書是 總理
指示我們修養革命人格最精要最有系統的遺教,大家務必徹底領悟,身體力行!
    講到這裏,我還有一點意思補充說明:關於修養人格的基本德目, 總理在軍人精神教育當中提出「智」「仁」「勇」三項。本來只講這三項已經夠了。不過我們如果要說得詳明一點,還可以引申 總理的意思加上「信」與「嚴」兩項,岳武穆所說的「智、信、仁、勇、嚴」之武德與 總理遺教「智」、「仁」、「勇」三者實可相互發明,為現代革命軍人之必備之要素。關於「信」與「嚴」的解釋,歷來講的人也很多,普通的意思,大家想必也很明白。不過所謂「信」,第一是要對主義有共信,第二是要上下與朋友之間要有互信,第三是要對自己有自信。(專就部隊裏縱的系統來說就是要信仰上官,信任部下。)所謂「嚴」,第一先要嚴以律己,然後嚴以待人,這是要補充說明的。
    以上是講軍人精神教育的宗旨,此外, 總理關於革命人格的修養,還有很多重要的遺教,散見於各種文告,講演,函札之中。最精要的就是民國十三年 總理對黃埔軍校的十二句訓詞,即現在的黨歌歌詞。大概 總理所有關於修養革命人格發揚革命精神的各種遺教,有一個共同的宗旨,就是要恢復並發揚中國固有優美的倫理道德,——「忠孝仁愛信義和平」之八德。即「智、信、仁、勇、嚴」之武德,亦即我所提倡的「禮義廉恥」之四維。 總理心理建設的要義,或者說今後國民精神建設的宗旨,就

--------------------------------------------------P.110--------------------------------------------------

是要一方面普遍確立「知難行易」之力行哲學的信仰,一方面要恢復並發揚「禮義廉恥」之固有的道德和立國精神。
    復次,我們要用什麼方法來完成這種「心理建設」的工作呢?這個方法,要詳細講,當然很多;總而言之,不能不靠教育,而教育的實施,無論軍隊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家庭教育,一定先要因時地之宜,確定一個根本的方針和久遠的規模。否則,教育必無成效。因此本團長想順便將自己對於教育根本方針的意見說一說: 總理曾經對我們說過:滿清入關以後,其建國規模最偉大而為漢唐以後所未有的,就是教育。他的第一個方針就是要把漢人的民族思想完全消滅,所以根本上不許人民講國家民
族。第二個方針則是在正人心,厚風俗,使人民安分守己,都做好人。他根據這個教育方針曾有種種教育上的設施。即如康熙所定的聖諭十六條,在當時便是全國國民家喻戶曉的教人的準則,解釋這十六條準則所成的一部書叫「聖諭廣訓」。這本書就是清代全國人民的教本,而且定為科舉考試的基本知識。凡考取童生和秀才的人,就負有對一般民眾講解「聖諭廣訓」,使之普及於社會的義務。「聖諭廣訓」中最可注意的一個要點。就是其中十六條,凡普通修身做人的道理,都講到了,而獨獨不講「忠」的道理;亦不提「恥」的觀念。這就因為滿清恐怕我們漢人知恥盡忠的時候,就會起了漢人國家民族的思想與愛國復仇的精神。我們看他十六條所規定的內容就是:
    一、敦孝弟以重人倫;
    二、篤宗族以昭雍睦;

--------------------------------------------------P.111--------------------------------------------------

    三、和鄉黨以息爭訟;
    四、重農桑以足衣食;
    五、尚節儉以惜財用;
    六、隆學校以端士習;
    七、黜異端以崇正學;
    八、講法律以儆愚頑;
    九、明禮義以厚風俗;
    十、務本業以定民志;
    十一、訓子弟以禁非為;
    十二、息誣告以全善良;
    十三、誡匿逃以免株連;
    十四、完錢糧以省催科;
    十五、聯保甲以弭盜賊;
    十六、解仇忿以重身命。
    原書對於這十六條,遂條都有詳切的說明。話雖很舊,如果加上了盡忠負責,知恥自強等數條,也不失為國民教育適宜的準則,祗是滿清以少數民族入主中國,心中不能無私,所以這十六條所定,便有

--------------------------------------------------P.112--------------------------------------------------

最近更新於 2014-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