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四川同胞書

內容來源:卷三十二 書告

隸屬章節:書告\中華民國三十五年

 

 

    ——中華民國三十五年四月二十七日成都——
要旨
 一、四川在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
 二、認識四川關係國家治亂盛衰之密切,從而進一步認清四川同胞對建國所負的責任。
 三、今後四川同胞努力的目標以建設為第一。
 四、要完成四川的建設,須改革社會風氣。
 五、把握大好的建國時機,發揮四川偉大的潛力。
本文
 中央政府遷都到重慶已經八年了。現在抗戰勝利,還都在即,中正在離川以前,此次特來四川的省會成都,和各位父老同胞辭別,要將四川在國民革命歷史上的地位,四川在此次抗戰期間對國家的功蹟,以及四川在今後建國時期的重要性與四川同胞對於建國所負責任的重大,加以說明,作為本人對於各位和川省全體同胞的臨別贈言。
 辛亥革命實際上可說是由四川開始,因為武昌革命起義是由于四川發生了路政風潮而產生的。於是滿清帝制由此推翻,中華民國亦從此建立。到了此次抗戰開始以後,政府遷都重慶,以四川為抗戰根據地,賴我全體軍民在我政府領導之下,經過八年的艱苦奮鬥,終於獲得最後的勝利。舉此兩端,就可以說明我們四川同胞對于國家民族貢獻是如何偉大,四川省與我們國民革命的關係是如何重要了。然而本

--------------------------------------------------P.144--------------------------------------------------

人和中央政府對於四川的期望,猶不止此。因為自從 國父倡導革命以來,四川同胞信奉主義,努力革命,其在國民革命過程中犧牲最多,功績最著,所以形成了四川在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大家都知道,黃花岡之役殉難的烈士,除了廣東而外,其次就要算四川和福建同胞最多,喻培倫、饒國梁和秦炳諸同志皆殉難于此役;而彭家珍等同志之炸良弼,其事蹟尤為壯烈。此皆國民革命中最光榮的史詩。至于這次抗戰期中,我們四川的武裝同志自李總司令家鈺王軍長銘章許師長國璋以下,各級官長和士兵,為守土衛國而犧牲的更是不勝枚舉。所以本人以為這次抗戰的勝利,我們四川同胞的輸財輸糧,征工征兵的數量和成績,都在各省之上。
 但是現在抗戰雖已勝利,而建國的工作尚待開始。我們追溯四川已往對于革命抗戰關係的重大,更覺建國期間四川的地位重要了。中國從前有一句俗語說:「天下未亂蜀先亂」,這當然是一種舊話,不過我們四川過去的情形,亦未嘗不是如此。但經過了這一次抗戰之後,這種事實到今天抗戰勝利以後,已經完全改變了。照現在中國的局勢來說:是「天下未定蜀先定」。這種歷史事實的改變,我們四川能由國家禍亂的根源而變為國家安定的主力,實在是我們四川最偉大的進步。今日的四川,無論經濟社會教育以及人民生活進步程度,如與抗戰以前就是我入川之初的時代兩相比較,實在是不可同日而語了,今日的四川,已成為全國最安樂最富庶的一省了。而四川同胞之所以能有今日這種進步與安樂,乃是由于各位父老賢達和全體文武同志都能夠明大義、識大體、愛國家、愛民族、以身作則、努力倡導的結果。本人今天特別指出這一點,就是希望各位一致認識我們四川關係國家治亂盛衰之密切,從而更進一步

--------------------------------------------------P.145--------------------------------------------------

的認清四川同胞對建國所負的責任,實非其他各省的同胞所能比擬。我們對于今後國家的建設,必須作最大最善的努力,然後纔能將四川在革命抗戰史上的功業,發揚光大,不愧為全國各省的模範。
 本人在民國初年上 國父書中,詳論中國革命根據地,就始終認定在我們中國各省之中只有兩省可當其選:第一是廣東,廣東自然是我們國民革命的發祥地,我們在民國十五年北伐以前,必須用一切的力量來求得廣東的統一與革命基礎的鞏固。其次就要算是四川了,因為四川人口眾多,物產豐富,都在任何各省之上,而四川同胞的天性,富於民族的情感,一貫的忠於主義,勇於革新,所以我們若能以四川為革命的根據地,就更能使革命早日成功。這是我民初以來未到四川以前始終一貫的理想。後來本人民國二十四年初到四川的時候,目擊四川當時的情形,同來的人員皆覺得距離我們的理想太遠,大失所望。但我以為如果四川不能統一,則抗戰就無基礎,所以我們如要抗戰,非先統一四川不可。因此我就對一般失望的同志們說:民國十五年以前,粵、桂、滇、湘、贛、陝各軍在廣東,其割據分裂,無法無天的情形,豈不是比今日四川的內容更複雜嗎?當時廣東的政治、社會、煙毒、賭、匪的惡習,比之今日的四川,豈非過之無不及嗎?為何我們國民革命的力量不到兩年的時間就完全統一肅清,使廣東成為我們北伐統一的根據地呢?所以我當時在廣東,常說我們革命如能統一廣東,則統一全國就不成問題,這句話亦就可表示當時統一廣東事業之艱難了。可是當時(二十四年)四川同胞的生活確實痛苦到了極點,不僅路上所遇見的人民多半是面黃饑瘦,而且隨時隨地都可以看到餓莩,至于鴉片滿野,萑苻塞途的情勢猶在其次。若再提到軍事和政治的環境,則當時各軍各自割據一方,即所謂「防區制」,在區內各

--------------------------------------------------P.146--------------------------------------------------

征田賦,各取稅收,漫無限制。至於交通方面除了蓉渝公路之外,與四面鄰省完全隔絕,形同封閉。這種複雜困難的情形,當時許多同志認為我們無論如何努力改革,鑑於日本侵略的形勢之發展,在時間上實在是迫不及待,決不能以四川作抗戰根據地的。但是本人認定我們中國在對外抗戰的形勢上,四川地位的重要實遠過於廣東,因為廣東僻處海隅,而我國海空防禦力量薄弱,敵人的陸海空軍隨時可以到達;中央若再以廣東為抗戰的根據地,則隨時可能被敵人消滅。而四川則遠處西陲,形勢天成,估計當時敵人的實力決不能深入到四川省來。至于當時四川政治社會的情形雖不如吾人的理想,然本人認為四川在過去革命史上既有這種光榮的表現,則目前畸形的現象,未嘗不可以加速的改變。因此本人仍認四川為抗戰唯一的根據地。當時還有一種最難得的現象,就是自中正入川以後,四川同胞普遍的有二句口號,就是「擁護中央,統一四川。」其對中央愛護之誠與要求四川統一之切,實為各省所罕見。至今回想這二句口號所發生的功效之大,不只是為安定四川最大的因素,而且是後來成為抗戰勝利唯一的基礎。這是四川同胞對國家無上的貢獻,亦是本人始終感念而不能或忘的。而且當時四川的軍政當局劉故主席等,以及各位高級將領和社會賢達對我本人更是竭誠愛護,開誠商討如何來改革四川的政治,整頓四川的軍隊,轉移四川的風氣,開發四川的交通,統一四川的幣制,首先我們決定在三年之內,要完成川陝、川黔、川湘、川滇四條公路的幹線,這在當時四川一部分人士是表示不滿的,以為修築這些崇山峻嶺的公路無異建築萬里長城,不知要犧牲多少人力物力,但是我們到後來畢竟以四川一省的人力財力,不到兩年時間,就將這些建設計劃提早完成實現了。以如此蜀道多難的地形,而且毫無機械工具可資利用,

--------------------------------------------------P.147--------------------------------------------------

最近更新於 2014-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