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民主政黨的性質與黨員重新登記的意義

的國策,解除國民革命的武裝,跟著中立主義者走上「兩個中國」,甚至「國際託管」的道路,這樣才算是真正的自由麼?我們必須看透他們「民主」和「自由」的口號下面,不僅是要我們自動的反黨毀黨的陰謀,而其骨子裡頭還有這種亡國滅種的陷阱。我們明白了這一點,那就更應該堅持國民革命救國建國的路線,以革命民主政黨的組織和精神,來維護憲政;並在憲政之下,貫澈我們反共抗俄的國策,完成我們反攻復國的使命。
    至於「革命民主政黨」這個名詞的性質及其涵義,現要就其最顯明的三點,略加闡述。
    (一)革命民主政黨的第一個意義——要以革命組織與革命精神來保障民主制度。
    「革命民主政黨」的第一個意義,就是國家在革命之後,當憲政實施之初,民主制度尚未鞏固之前,尤其是在今日共匪威脅未曾消除時期,本黨必須繼續以革命組織與革命精神來維護民主制度,不讓共匪假借民主名義滲透反共基地,來顛覆我們中華民國這碩果僅存的反共堡壘。
    我們確信民主憲政必能戰勝共匪的極權專制。同時我們更應確信今日民主制度,若是沒有革命的組織與革命的精神,來作堅強的支柱,那他就沒有抗禦共產主義滲透和顛覆的力量。為什麼民主國家贏得了第一次世界大戰,而在戰後卻無力制止布爾雪維克與法西斯的反動勢力之發生和發展?為什麼民主國家再贏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戰,而在戰後又無力貫澈聯合國憲章以及保持東歐乃至中東新興國家的生存與安全?大家應知,民主制度全賴其有健全的政黨組織,及堅持其立國的原則(主義),方能保障其生存發展。但是那些只有民主制度,而沒有健全的政黨組織和放棄其立國原則的國家,徒擁有民主自由的虛

---------------------------------------------------P.249---------------------------------------------------

,反而要被那些假借民主以破壞民主,利用自由以毀滅自由的共產主義與法西斯主義,來作其組織與宣傳的工具,以擾亂其社會,顛覆其國家了。在兩次大戰之中,像這樣的國家受不住世界戰爭的磨煉,也經不起共產主義的滲透和顛覆,只有衰落甚至滅亡。這就是說,單純的一部民主憲法,孤獨的一個「自由」理想,決不能擊敗共產主義,亦不能抵抗共產主義;反而為共產黨徒所利用以破壞民主自由,達到其操縱政局,顛覆國家的目的。
    我們的一部民國史,更說明了白紙黑字的約法與憲法,如只有單純的民主制度,而無堅強的革命政黨組織為其後盾,那就不能保障「主權在民」的國體,甚至不能維持政治安定與國家的完整。
    民國七年, 總理手著「孫文學說」。這一著作真是我們三民主義國民革命的寶典。而民國十三年手著的「建國大綱」,更是我們國民革命的憲法。「孫文學說」說明國民革命要分為革命的破壞與革命的建設,「相輔而行,猶人之兩足,鳥之雙翼」。建國大綱的「軍政」、「訓政」與「憲政」三個時期,就是依據這個「革命方略」來規定的。為什麼「革命破壞之後,必須繼之以革命建設」? 總理這個革命方略,乃是將中國革命與美國法國革命比較之下,來確定的。
    總理明白指出了「美國一經革命而後,所定的國體,至今百餘年而不變。而法國一經革命之後,則大亂相尋,國體五更,兩帝制而三共和,至八十年後,共和之局乃定」。這兩大革命的分別,就是美國革命有地方自治為其基礎,法國革命「無地方自治為之基礎」。 總理以為「中國缺憾之點,悉與法同」。所以中國革命於破壞了君主專制之後,必須以革命的建設,來建設地方自治,以為憲政的基礎。

 ---------------------------------------------------P.250---------------------------------------------------

     「孫文學說」的教訓,都由我們這四十七年以來的歷史事實,加以確切的證明。辛亥革命以後,袁世凱的帝制,張勳的復辟,以及此後軍閥的割據,變亂相尋,擾攘不已,就是一般革命黨人不行革命方略,祗圖民主政治的虛名,而不務「主權在民」的實際。民國十一年 總理手著「中華民國建設之基礎」說道:「不幸辛亥之後,其所設施,不如吾意所期。當時汲汲在於民國名義之立定,與統一之早遂,未嘗就建設之順序與基礎,一致其力。大勢所趨,莫之能挽,根本未固,十一年來飄搖風雨,亦固其所」。這一段話,對於辛亥以後,民主政治失敗的教訓,說得最是明白。

    北伐和抗戰之後的歷史事實,更說明了本黨與共匪之間,最為險惡而有決定性的鬥爭,不是在革命破壞時期,而是在革命由破壞轉為平時建設的時期。若將這兩大戰役的成敗,作一比較,我們很容易看出這一點。北伐之所以成功,就是民國十六年的清黨能夠及時澈底的進行,使共匪沒有力量擾亂我們內部組織,阻止我們繼續北伐,更沒有力量破壞我們北伐之後的革命建設事業。反之,抗戰雖然勝利結束,國家的地位雖列為五強之一,但在抗戰期間,共匪利用我們的外侮國難,運用「民主同盟」等外衛組織,擴大他的地盤,製造他的武力;到了抗戰勝利之後,蘇俄與他第五縱隊——共匪表裡為奸,更加強其民主自由的口號,製造我內部的矛盾分化,阻止我們國家建設,以逞其侵略顛覆的陰謀。這才是我們在大陸上招致挫敗的主要原因所在。
    上面所說,指明了民主制度是由革命產生的。但在民主制度成立之初,而其基礎尚未鞏固時期,如果人民失去了革命共同的信仰,又沒有健全的政黨組織,為其政治的靈魂,這個國家仍然受不住外侮內

---------------------------------------------------P.251---------------------------------------------------

亂的磨鍊,更抵不住共產主義的滲透與顛覆。辛亥革命以後的歷史,更是確切證明革命的破壞之後,必須繼之以革命的建設。白紙黑字的約法或憲法的具文,以及單純的「民主」「自由」的口號,不僅不能保障「主權在民」的國體,並且不能拯救國家和人民於危亡。由這一歷史教訓,就可以體會到我們本黨為什麼今日在憲政時期,還是要形成一個革命民主政黨;而「革命民主政黨」的第一個意義,就是在反共革命未成之時,尤其在今日大敵當前,國本動盪時期,必須以革命組織與革命精神,來維護民主制度的道理,也就由此可以明白顯示出來,而不待多說了。
    (二)革命民主政黨的第二個意義——要實踐五權憲法的精義,完成反攻復國的任務(五權憲法就是革命民主政治)。
    前段說明了「革命民主政黨」的第一個意義。這就是說,我們中國國民黨用革命手段,掃除救國建國的障礙外寇內奸之後,乃繼續以革命精神和組織,保障民主憲政的基礎。因此我們建國的事業,雖進入了民主憲政時期,而本黨必須保持革命組織,發揮革命精神,進行這革命建設的工作,實現三民主義,完成國民革命的基本任務。
    現在要說明「革命民主政黨」的第二個意義。在這個意義上,「革命民主」不是革命與民主兩者的結合,而是一個政治的整體。換句話說,本黨 總理領導國民革命所建設的憲政,乃是有計劃、有組織、有權能的民主政治,也可以說五權憲法的精神,就是革命的、建設的、民主憲政的政治。我們今日唯有實施這革命的、建設的民主政治。才能從共產帝國主義的鐵幕下,拯救人民於水深火熱之中,並建設

---------------------------------------------------P.252---------------------------------------------------

最近更新於 2014-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