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局勢的新發展與反共革命爭取最後勝利之道

  我曾屢次指出:韓戰幫助俄國加強了對共匪的控制,俄帝為對共匪略示補償起見,其所取的途徑:一為加強對朱毛的軍事援助,使共匪得以軍力之炫耀,去震懾和麻木憤怒的人心;二為加強對朱毛的政治與經濟控制,使俄匪更緊密地結為不可分的一體。故當越南分割成功後不久,便有赫魯雪夫和布加寧的訪問匪窟;他們經過半個月的不斷勾結,終於十月十二日達到「完全協議」,於是公開發表兩個所謂「聯合宣言」和六個「公報」。他們所以如此大張旗鼓的對外宣傳,最重要的目的,在於形成一個強大的政治攻勢。這在現階段俄帝積極備戰和共匪加緊「俄化」的過程中,自然顯示著一個新的局面的開展。

    只要對俄匪這一連串的「宣言」和「公報」略加分析,我們便可得到兩點結論:
    (一)重申他們對國際形勢的「觀點完全一致」,對國際活動的「行動完全一致」。所謂「觀點一致」,就是「和平共存」「國際協商」「和平五原則」等包藏禍心的觀點一致。所謂「行動一致」,就是「孤立美國」「引誘日本」「解放臺灣」「反對侵略集團」等充滿詭謀的行動一致。
    (二)俄帝為強調其「觀點一致」「行動一致」的「偉大友誼」,於是假惺惺讓出一些「權利」「交還旅順」。俄帝並且特別強調支持共匪「解放臺灣」,以博得共匪對其「友誼」的「完全信賴」。
    事實上,這些紙上文章,揭穿了全是一些自欺欺人的幻術。根據共產國際的一貫作風,凡有內容的東西,非到萬不得已是從不輕易說出的,今天他們如此大吹大擂地宣揚出來,究竟是為了什麼呢?毫不容疑的,他們是為了遮飾「共同築路」的絕大陰謀,由於「築路」無法掩藏,故不得不「公報」。但為了轉移世人的注意力,只好用各種自欺欺人的幻術,來故佈迷陣。

--------------------------------------------------P.277--------------------------------------------------

  大家知道:蘇俄是一個陸權國家,它為了要併吞中國大陸,自由出入太平洋,進而與其他海權國家一決雌雄,自然要以開闢東亞陸上交通,為其最重要的工具,其歷代野心家幾乎一致作此主張。尼古拉斯二世的陸軍大臣克魯泡特金於一九○四年,在其回憶錄中最為露骨地寫道:「俄國的政治不論怎樣改變,為了俄國民族生存,應該自汗騰里山(天山)至海參威劃一直線,如此就可以使中俄國境縮短四千公里。」現在俄匪的「築路」勾結,即為克氏野心的具體實現。

    歷史告訴吾人:日俄戰爭為一八九一至一九○三年帝俄修築西伯利亞大鐵路的直接結果,以後帝俄屢次東進,即無不憑藉這條幹路,為其捷徑,東北因此成為「亞洲的巴爾幹」。現今俄帝為了加強其本土和西伯利亞的聯繫,為了加強控制我東北和蒙古地區,已於月前將其西伯利亞鐵路北部平行的鐵路線大北鐵路(西起下烏丁斯克,東至蘇維埃港,全長四千公里)趕修完成,並在西伯利亞鐵路終點處,建立一個比海參威更為優良的軍港,名為納霍特卡港。它為了進一步切實掌握中國大陸,使大陸西北部、內外蒙和東北地區連成一個完整的戰略體系,以與俄屬中亞細亞和西伯利亞聯成一氣,於是纔有從烏蘭巴托(庫倫)到平綏路重鎮集寧(平地泉)的築路協定。從土西鐵路的阿拉木圖經烏魯木齊(迪化)到蘭州的又一築路協定。這兩條鐵路一旦建成之後,就如兩把利刃直插中國大陸的心臟。其在政治上的作用,主要為加強對共匪的控制,使北平成為莫斯科的陪都。在經濟上,則有如兩條吸血管,從此中國大陸真正成為俄帝「取之不盡的資源的大後方」。而在軍事上,則為匪俄軍事動員的大動脈,及其發動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張本和憑藉。

--------------------------------------------------P.278--------------------------------------------------

  因此,我肯定地認為:俄匪這一大鐵路網完成之日,即為他們發動太平洋大戰之時,亦即自由國家對共產鐵幕作總算賬之日。

二、要將國際形勢的演變加以客觀的剖解和推斷

    目前一般論世界大局者,多集中其目光於第三次世界大戰究竟何時爆發?一若世界大戰即是今天國際局勢發展的目標。本來「戰爭乃政治的延伸」,「戰爭乃以不得已之手段,企圖對各種必須解決的政治問題,作一總的解決」。今日兩大壁壘的對立,達於極點,雙方均已面臨採取「不得已手段」的邊緣,而一般主政者猶高唱「和平共存」「二十年冷戰」「長期原子僵局」等說;我以為他們不但是裝聾作啞,而且是自欺欺人。以我觀之,世界發展到今天,不但避戰已不可能,而且戰爭時機正日益接近成熟。如欲問戰爭究竟將於何時到來?我非常同意美國雷德福將軍「隨時隨地均可爆發大戰」的說法。如按各種客觀因素推之,則明年實為世界危機最大之一年;倘無特殊重要的政治因素產生,則一九五七年迨為大戰絕難渡過的一個關頭。茲將今後三個年頭中,世局發展的方向及其歸趨,加以預測和分析。
    甲、先看匪俄積極備戰的態勢證明世界危機達於極點:
    (一)最近俄國政變為決定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基因:
    當史達林於一九五三年三月暴斃之日,我即預言克里姆林宮將有一段時期的宮廷爭奪戰。言猶在耳,其時俄共第二號頭目貝里亞,即於七月十日為馬林可夫整肅。事發後三日我曾在「貝利亞整肅後的世

--------------------------------------------------P.279--------------------------------------------------

界局勢與反共戰爭之影響」那篇講詞中判斷:「貝利亞整肅以後,馬林可夫無論在黨政上或者在軍事上,至少都需要一年的時間,來進行它分別拉攏控制和清除整肅的手段,而且在這一年以內,也可以說是馬林可夫危機四伏,隨時有被紅軍清除的可能底一段日子」。本年二月八日馬林可夫被迫下臺,距離我發表前篇講演之日,恰為一年半,與我所預料的時間,延遲了半年。其繼任者既非莫洛托夫,又非赫魯雷夫,而為紅軍出身的布加寧;即政變發生四個月前,與赫魯雪夫連袂共赴北平勾結朱毛,歸途又去西伯利亞視察原子爆炸的布加寧。
    根據此次政變的前因後果,我判斷魔宮此次權利之升降及其政變之方式,實遠在布、赫二酋訪問匪區時早已決定。而且我認為這次政變,由於事先計畫的周密,再依據布、赫今後採取的策略路線去判斷,魔宮內部似乎亟欲得一較為安定的局面,以便應付外來的攻擊。
    我的論據,就是此次政變,乃是將俄國帶上戰爭之路的一個決定性的改變。大家研究俄國政局時,最不可忽視的一點,就是戰爭往往對專制政權是有利的。因為專制政權是要賴戰爭來鎮壓人民,也可以借戰爭來剷除異己;就俄帝來說,它更可以假借戰爭來加強其對附庸各國的控制和搜括。因此,戰爭乃成為克里姆林對內加緊控制,對外從事擴張的一貫手段。
    半年以前,我曾經向大家指出:俄帝需要戰爭是基於:為著要維持衛星國家間的關係;為著要解決其內在的經濟危機;為著要消除其內在政治上的矛盾。如果從這三個角度來分析俄帝今日想乞靈於戰爭的焦急心情,實遠比過去任何時期為迫切。

--------------------------------------------------P.280--------------------------------------------------

最近更新於 2014-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