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國古來的經濟規模

內容來源:卷五    專著

隸屬章節:專著 \中國經濟學說 

    中國的經濟的道理,不單是幾個學派和幾個大經濟家發明的,亦且是我們歷代的先哲和無數的先民運用他們的聰明才智,犧牲他們的生命財產,繼續不斷的實行的。我們不只要講述古來的經濟學說,更要探究歷代的實際的經濟建設,才可以徹底明瞭我們中國的經濟的原理。國家的經濟本務,有養民與保民的兩方面,我現在從這兩方面來說明我們中國古來的經濟建設。
                   甲、國家養民的本務
    人類要求生存,所以有各種的「欲」,有「欲」就有「求」。人類生存必需的「物」是有限的,人

--------------------------------------------------P.16--------------------------------------------------

類 的欲與求是無窮的,以有限的物資,供給人類無窮的欲求,人類便不免有鬥爭。農業社會的土地問題,工業社會的勞資問題,都是這樣來的。這些鬥爭有沒有止爭的道理,有沒有止息的方法呢?有的,人類的天性原來是仁愛的,當然也有止息的道理和方法。

    就人類的個體而論,人的耳要聽好的聲音,目要看好的顏色,口要嘗好的滋味,身要穿好的衣服,以至於要住好的房子,要坐好的車輛。如果隨順他的耳目的欲求,這個人就受了物的役使,就跟著物去奔馳,這就是論語所說「小人喻於利」,也就是大學所說「不仁者以身發財」。「以身發財」,就是「亡身以殖貨」的意思。我們知道貨財是為了人生的,現在因為耳目口體受物的汲引,反而使人生殉了貨財,這就是「不仁」的現象。然而人的耳目,以心為主宰。心能思慮,能打算,能辨別。人從許多欲望裏面,加以思慮:那一個欲望是不能夠滿足的,那一個物資是不應該滿足的;又從許多物資裏面,加以打算:那一個物資是不能夠求得的,那一個物資是不應該求得的;又從自己已經得到的物資裏面,加以辨別:那一個物資是不應該消費的,那一個資物是應該儲蓄的;那一個是公而有利的,那一個是私而有害的。一個人能夠這樣,他的「求生」活動便成了有打算、有計劃的,他就可以儲蓄財富,運用資力,擴大事業了。

    就人類的群體而論,人群的裏面,個人小己的欲望如沒有度量分界,則個人小己的欲望,必引起紛爭。荀子禮論篇說:「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則不能無求,求而無度量分界,則不能不爭,爭則亂,亂則窮。先王惡其亂也,故制禮義以分之,以養人之欲,給人之求,使欲必不窮乎物,物必不屈於欲,兩

--------------------------------------------------P.17--------------------------------------------------

者相持以長。」這一段話,將人類群體構成的法則,講得很明白。我剛才說過,人的本性,以心為耳目的主宰,所以人群裏面,便有一種理性作用。這種理性作用,為使人群裏面各個分子,都能遂其生存,所以要有政府的組織,一面養人之欲,一面制人之欲。法則一定,分限一明,人便不至於跟著欲求走到鬥爭的路上去,社會上的財富也不至因為來不及供應個人的欲求而致困窮。無論是養欲或制欲,都需要一個管理眾人之事的政府來辦理。這一點是國家的經濟哲學的基礎。歐洲的自由主義經濟學說以為國家不應干涉人民的經濟活動,主張經濟的自由與放任,反之,馬克斯經濟學說以為國家必須由無產階級專政以杜絕個人的經濟自由。若由中國的經濟道理來看,這兩種學說都失之於偏。國家如不對人民的經濟活動確定分限,確定計劃,任人民流於鬥爭,只有招致社會混亂與民族困窮的結果。國家如不能養人民之欲,給人民之求,換句話說:如不能順應人民的欲望,保護人民的生計,則政府即不能算是盡到應有的職責,而人民的生活不能安定,以至於生產也不能發達。現在再分開來講國家養欲與制欲的實際設施:

    (一)國家的經濟本務,由養育人民的欲求的方面來看——孔子說:「足食」,又說:「既庶矣,然後富之。」孟子說:「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死亡。」荀子也說:「天之所覆,地之所載,莫不盡其美,致其用,以養百姓而安樂之。」由此可知在我們中國的經濟道理上,國家這種本務是積極的。依於這個積極的本務,歷代的政府有一貫的經濟計劃政策,舉其最重要的幾項來說:

--------------------------------------------------P.18-------------------------------------------------- 

    1·田制 農民的生產以土地為本。中國古來的經濟理想是人人都有田可耕。孟子屢次的說「五畝之宅,百畝之田」,孟子以後的儒家也都主張「田野什一」。在歷史上古來的政府,常有授田的制度,春秋以前的「井地」,魏晉以後的「均田」,都是實際的事例。晚唐以後,均田之制漸趨廢弛,然而局部的授田辦法仍然繼續下來。
    2·水利 灌溉是農業的必要條件,要農家的田地都有水來灌溉,必須由國家設計,由國家建設。大禹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第一個經濟家,他的功績就在於水利建設。所以孔子說:「禹吾無間然矣,卑宮室而致力乎溝洫。」自禹以後,歷代的水利工程,與水利管理,真是「史不絕」。為什麼水利要由國家設計,由國家建設呢?水利的計劃要為全體的農民利益來打算,不能為少數人來計劃,尤其不能為一二富豪來把持。譬如堤防的建築,圍田的圈定,如不從全體農民著想,必不免壅塞河道,淤積湖床,把水驅到下游,釀成水災;又如河渠的水量有限,如何分配,如何節儲,要有一定的辦法管制閘口;又如養魚與用水,易起衝突,如何節制漁業以資灌溉,如何節制灌溉以利漁業,要有一定的法則;又如灌溉與運輸有時互相抵觸,如何節水以便河運,如何管制河運以便農家的灌溉,也要有一定的制度。這些問題,在民間有各種的慣例,在國家有詳明的令典。如今一般研究經濟理論與經濟政策的人,都為西洋的學說所蔽,不能夠理解實際的經濟,更談不到發揚真正的經濟道理了,這是很可惜的事情。

    3·倉儲 養民必有儲積,禮記主張「三年耕而有一年之蓄」,古人也常說:「王者以民為天,民以食為天。」所以中國歷代政府注重於榖物的儲積,而國富的均衡,即以倉儲的虛盈為標準。這個道理

--------------------------------------------------P.19--------------------------------------------------

,與主張自由貿易的經濟學說相反。自由貿易論者以國家貨物出超貨幣入超為國富,直到今日,各國才明白國富須從資源開發與物資儲積來講求。

    4·交通 農產必須交換,交換要靠運輸。中國是大陸國,山脈河流多半是由西到東的,南北的交通,沒有天然的水道,而淮北大平原上面,黃河易受淤塞,不便交通,且多水災。中國的地理如此,而自古以來,仍能夠建立偉大的民族與統一的國家,我們不能不歸功於歷代交通建設的偉大,及其保護交通制度的周密。秦漢隋唐的道路,以首都為中心,向四方舖設,有如蛛網。自戰國時起,為了貫通南北的運輸,以人工開鑿運河的工作,從無停歇,到了隋唐時代,貫通江淮河泗的偉大的運河,到如今還是世界最馳名的工程。在農業社會裏面,有這樣的規模,不能不讚歎我們先民的功績。

    5·氣象與土壤 自古以來,頒曆授時,是一代的大典。我們知道農業的耕作,要按照天時。歷代政府不獨製定曆法,頒給人民。並且製定農書,按照時令,指示農民應做的工作。大家知道土壤的研究在西洋是一種較新的學問。中國自古對於土壤的考察,只要我們讀禹貢,讀管子就可以想見其精細。歷代政府按照各地土壤之所宜。指導農民選擇作物,史書記載,可以考見。上面所說,都是「養民」的制度和方法。

    (二)國家的經濟本務,由節制人民的欲求的方面來看——孔子一面主張「足食」,一面又主張均富,即所謂「不患寡而患不均」。孟子亦然,他一面主張「養民」,一面主張「經制」,並且說「仁政必自經制始」。自此以後,歷代對於土地的區劃和分配,學者不斷有討論,政府不斷有政令,舉其最重要

--------------------------------------------------P.20--------------------------------------------------


的幾點來說:

    1·均產 平均田產的制度,古來實行的次數不少,大抵土地兼併盛行的時期,總有均產的理想與運動發生。從歷史上的記載上看,以強制的手段均產者必敗,如王莽的「田令」,如太平天國的「田畝制度」,都是在推行的初期就倒壞的。如從歷史上仔細研究,我們可以看得出問題的癥結,要解決土地問題,不能從田畝的強制分配著手,而要從養民的方法著手。農民的生活不改良,農業的生產不加多,均產政策是不能成功的,故歷代的政治家只是實行下面的辦法。

    2·均賦 中國古來稅制的根本觀念,是以田授丁,計丁出賦。後世的田既不能計丁授給,而賦仍計口徵收,所以必須均賦,而均賦反必須量田,明末以來,稅制更改為計田出賦,仍然要量田。量田的方法,有漢代的「自實」,即今之「呈報」,有王安石的「方田」,即今之「丈量」,有朱熹的「推排」,即人民呈報與鄉官勘察並用的辦法。這些辦法各有利弊,總不及我們 國父平均地權的辦法盡善盡美。

        3·均輸 農家物資的聚散,要靠商人,商人如能操縱物價,則不是「傷農」,就要「傷民」。要糾正這個弊病,古來有均輸的辦法,其大致是將某地因滯銷而價低的物資,運到因這種物資缺乏而價高的地方去銷售。唐代的劉晏,推行得最有成效,他的辦法,是以「貨暢其流」為基本原則,用國家的力量,統籌物資的分配,使商人失去操縱物價的力量和機會。
      4·專賣 農業社會的理想是自給自足,但有幾樣物資不是到處都可以生產的。例如鹽,就是人人

--------------------------------------------------P.21--------------------------------------------------

需要,卻只有東南的海水,西北的鹽澤鹽井可以製成,假如鹽商由商人買賣,則農家就要受商人的操縱,故古來鹽法,經過多少變遷,終竟以專賣為歸宿。此外,鐵、茶等都曾經專賣。
     5 ·農貸 農家資本的周轉,如靠商人,則利息必高。在消極方面,古來法律對於借貸利率有嚴格的限制;在積極方面,農業放款的辦法,經過多少政治家思想的討論,總期農家資本由國家周轉,而不受商人的支配。

     總之,國家的經濟的本務,有兩個意義:一是養民之欲,二是制民之欲。前者是積極的培植,後者是消極的限制。前者可以說是「仁」,後者可以說是「義」,我們從這裏可以看出古來的仁義之說,決不是空談。仁義的道理應用到社會、政治、經濟的各方面,可以構成各種恰當的制度和政策。
                乙、國家保民的本務

    國家的經濟本務,一方面是養民,養民即是民生,他方面是保民,保民即是國防,民生與國防是一體的。由實際的設施上來說,我們中國古代的田制就是兵制,這是極重要的一點,必須講求明白的。孔子連說「足食足兵」,孟子說「經制」而不說兵制,正是因為田制就是兵制。禮記的王制就說得很清楚了。兵農合一是我們中國古今一貫的理想。不過兵農合一又有王道與霸道之分,荀子說得很明白:「養民者王,養士者霸。」這是說以田養民,乃是王道;以田養兵,乃是霸道。儒家主張以田養民,法家主張以田養兵。以田養民則是為了保衛田園,全民皆兵,這是王道;以他田養兵,則兵雖可以力戰而民不

--------------------------------------------------P.22--------------------------------------------------

免於困窮,這是霸道。孟子屢次舉出「五畝桑,百畝田」的制度,又屢次說「仁者無敵」,他的計劃是「仁政必自經界始」,而經界即是兵制的基礎,經界一定,則全民皆兵,即可以「執梃以撻秦楚之兵」。這裏面非常踏實,非常具體,並不是徒託空言。

    由上面的講解,我們可以從實際的制度與政策上看出國防與民生的一貫性。我們再從歷史的演變來看,兩者合則國強,兩者分則國弱,歷歷不爽。現在分三個時期來講:

    ( 一)兩漢時期沒有實現「養民」的理想,當時的兵制乃是普遍的民兵制。凡是人民都有兩年的兵役,「宰相之子猶戍邊」。人民最大多數既是農民,故漢代的兵即是農,所以漢代的武功,非常之盛。

    (二)南北朝隋唐時期實行均田與農兵制,而實質已在變遷。中唐以後,國家的常備兵大抵是豪家子弟避賦避役的淵藪,因之養成了驕惰放縱的風氣,中國的農兵制從此壞了。我們又可以看出初唐武功之盛,和晚唐割據之弊,是與田制兵制的分合有密切關係的。

    (三)宋代以後,傭兵制行,農兵制衰。古來以田養民,以民為兵的制度,雖經王安石,明太祖,張居正諸人,力謀恢復,終竟以土地兼併太盛,不能持久。然而王安石之恢復靈州,戚繼光之驅逐倭寇,以及曾國藩之平定內亂,仍然是農兵的力量。不適社會經濟與國防經濟既已分離,國運終竟不免於衰落,屢為外族所侵凌。

     現代的戰爭,是全民戰爭,我們必須恢復兵農合一的制度。兵農合一,始有廣大的兵源。兵農合一,始有豐富的餉源。兵農合一,始可以使人民各為其邱墓田園而作戰,戰爭始可以普遍而持久。我們今

--------------------------------------------------P.23--------------------------------------------------

後要厲行兵農合一的制度,不獨是起宋元以來千載之衰,亦且是持久的全民的現代戰爭必至之理。

--------------------------------------------------P.24--------------------------------------------------

最近更新於 2014-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