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之道下篇

而下不好義者,未有好義其事不終者也……此謂國不以利,以義為利也。」這是孔子在論語所說的:「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的道理是一致的,亦是我國以仁為本的財政經濟之基本法則,大家不可以不知的。

 第二是闡明用人行政有關的「善善惡惡」的法則,他說:「人之有技,媢嫉以惡之,人之彥聖,而違之俾不通,實不能容……惟仁人放流之,迸(逐也)諸四夷。不與同中國,此謂唯仁人,為能愛人,能惡人,見賢而不能舉,舉而不能先,命也(命者慢也);見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遠,過也。」此實行政用人法則,無論治國治軍,皆不可以不知。
 第三是闡釋「立己立人」「與民同其好惡」有關於愛民立國的政治基本法則,他說:「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此之謂民之父母。」又說:「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上恤孤而民不倍(背也),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朱注云:絜,度也,所以為方也,言此三者上行下效,捷於影響,所謂家齊而后國治也)。」又說:「所惡於上,毋以使下,所惡於下,毋以事上……所惡於右,毋以交於左,所惡於左,毋以交於右,此之謂絜矩之道。」(朱註云:此覆解上文絜矩二字之義,如不欲上之無禮於我,則必以此度下之心,而亦不敢以此無禮使之,不欲下之不忠於我,則必以此度上之心,而亦不敢以不忠事之。至於前後左右,無不皆然,則身之所處,上下四方「四周之人」彼此如一,而無不方矣。彼同有是心,而興起焉者,又豈有一夫之不獲哉,此平天下之要道也。)又說:「道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道善則得之,不善則失之

--------------------------------------------------P.41--------------------------------------------------

矣。」「好人之所惡,惡人之所好,是謂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驕泰以失之。」(朱註云:君子以位言,道謂居其位而修己治人之術,發己自盡謂忠,循物無違謂信,驕者矜高,泰者侈肆,章內三言得失,而語益加切,蓋至此而天理存亡之幾決矣。)

 總之,本章之意義,以道為首,以德為本,以仁為寶,以義為利,而以財為末,其意乃務在與民同其好惡,而不攘其利,則親賢樂利,修己愛民,各得其分,而天下平矣,這就是我們中國政治的法則,亦就是治國平天下的大學之道。真是得此則興,失此則亡。希望各位將領,能切己體察,悉心領會,以此自勉,以此來教導部下。我相信:果能如此,我們的革命一定可以成功,而且一定可以湔雪我們已往失敗的一切恥辱,完成我們國民革命軍人的責任。

--------------------------------------------------P.42--------------------------------------------------

最近更新於 2014-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