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之道下篇

理之物更為廣大了。總之,陽明所謂致知在格物的要旨,乃以致良知為其一切解釋之根據,因為人為萬物之靈,無論科學進步與物質發明,以及一切政治、社會、軍事的建設,皆要由人來研究來發明與使用,譬如今日的核子都是由人心之靈所發明而製成的,如果沒有這人身的靈明主宰之心來發明,和人心之形體運用之身來使用,那麼這個核子仍然是一種無用之物而已,這就可知道物理與心理的關係,亦就是人與物的關係,心理是為物理之主,而物理不過聽命於人之心理而已。惟人心之本原出於天,亦即天性天理之所在,「而其所謂良知,是乃天命之性,吾心之本體,自然靈昭明覺者也。」所以他說:「凡意念之發,吾心之良知無有不自知者?其善歟,惟吾心之良知自知之;其不善歟,亦惟吾心之良知自知之;是皆無所與於他人者也」「然欲致其良知,亦豈影響慌惚而懸空無實之謂乎,是必實有其事矣。故致知必在於格物,(物者事也,凡意之所發,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謂之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歸於正之謂也。正其不正者,去惡之謂也。歸於正者為善之謂也。夫是之為格。」又曰「良知所知之善,雖誠欲好之矣,苟不即其意之所在之物而實有以為之,則是物有未格,而好之之意猶為未誠也。良知所知之惡雖誠欲惡之矣,苟不即其意之所在之物,而實有以去之,則是物有未格,而惡之之意猶為未誠也。今焉於其良知所知之善者,即其意之所在之物而實為之無有乎不盡;於其良知所知之惡者,即其意之所在之物而實去之無有乎不盡;然後物無不格,而吾良知之所知者,無有虧缺障蔽而得以極其至矣。」以上陽明所說致知格物與誠意正心的意思,很明顯的無論事與物的作為與發明,必須根據於吾心之良

--------------------------------------------------P.33--------------------------------------------------

知,即如現在所發明的物質——核子,如能為人類與社會福利所利用,乃為致良知,否則製成為核子武器,作為戰爭之用,乃為殺害人命貽禍世界,即為不致良知了,因此我以為陽明致良知以格其事物,並未遺棄其物質,而專重於精神,不過事物之運用皆須決之於其心之良知而已。但是陽明言心,並不遺物,他的哲學,是心物一體的,而其知行合一之說,亦本此格物致知而來的。所以陽明復羅整菴信中,表明其對格物的意見,決不是「專事於反觀內省之為,而遺棄其講習討論之功也」,亦決不是「沈溺於枯槁虛寂之偏,而不盡於物理人事之變也。」以今天的話來說,就是他決不承認其為唯心論者,而他乃是發明其內外一貫、知行一致而為心物一體論者。所以陽明又說:「理無內外,性無內外,故學無內外。講習討論,未嘗非內也,反觀內省,未嘗遺外也。夫謂學必資於外求,是以己心為有外也,是義外也,用智者也,謂反觀內省為求之於內,是以己心為有內也,是有我也,自私者也,此皆不知性之無內外也,故曰精義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性之德也,合內外之道也」,根據以上陽明所說「理」與「性」的意義,更感覺我過去對於陽明格物之說,終以為其是偏重於精神方面,而忽略了物質與科學的重要性,而以朱子的解說,接近科學,為比較正確。但在病中(五十一年夏季)再將朱子與陽明二者的格致之說,重加複習之後,乃知此二子對格致之說,自外表上驟然觀之,似乎朱子以物為外,以理為外,乃注重物理,而以陽明「致良知」來解釋格致,乃有專重於精神與心理,而忽視物質,不免違反了科學之念,自從此次重讀之後,乃知程朱所謂「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所謂「

--------------------------------------------------P.34--------------------------------------------------

人心之靈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於理有未虧,故其知有不盡也」,就覺得程朱所謂「天下之物,莫不有理」,及其所謂「即物窮理」之「理」,其對物理的解釋,莫不以理為本,皆不外於理,此其決非以理為外者也。凡所謂「理」者,無論人的心理與物的物理,皆由天賦之理,不過其理因其事物之不同,而各有其定分而已。故天下萬物(人亦在內)皆出自於天。故其萬物之理,亦皆一本於天,此即天命之性的天理。而為萬物眾理之所自出也。陽明解釋「理」與性與心、意、知、物之要義曰:「理一而已矣,以其理之凝聚而言,則謂之性。以其凝聚之主宰而言,則謂之心。以其主宰之發動而言,則謂之意。以其發動之明覺而言、則謂之知。以其明覺之感應而言、則謂之物(事)。故就物而言謂之格,就知而言謂之致,就意而言謂之誠,就心而言謂之正,正者正此也,誠者誠此也,致者致此也,格者格此也,皆所謂窮理以盡性也。」陽明這一段文字的解釋,其意義之精確,我以為乃發程朱之所未發,超越前人多了。故其對身、心、意、知、物與修、正,誠、致、格的解釋,其內容皆有一貫的條理與工夫所在,所以他說「身、心、意、知、物者,是其工夫所用之條理,雖亦各有其所,而其實只是一物。格、致、誠、正、修者,是其條理所用之工夫,雖亦皆有其名,而其實只是一事。」其所指之一物一事者,無他,只是「一本於理」之「理」,即一本於「天命之性」,此亦即指「良知」是也。而且程朱亦在中庸緒言裏說:「其書始言一理,中散為萬事(事亦物也),末復合為一理」,可知朱王皆承認萬物之理,皆出於天命之性的理,這是朱王二派都認為理無內外之別,亦無心物之分的明證。朱子

--------------------------------------------------P.35--------------------------------------------------

所謂「必使學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窮之,以求至乎其極,至於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貫通焉。」此所謂「天下之物」的「物」,與「已知之理」的「理」,以及「天下之物莫不有理」的「理」,皆指出自「天命之性」的「物」與「理」而言,不過皆要由我們人心之靈的「知」」(即良知)來用力窮究之,以止於至善,方能將此理豁然貫通而已。所以陽明曰「理一而已」,於此更可知道朱王學說的內容,實質上歸根結底,仍是一致的。所以無論朱王為學,都不外是窮理盡性,格物致知,不過其教人為學的方法,朱則要教人先研究事物而后歸之約,王則要使人先發見其本心,而后使之研究事物,其實這只是在其邏輯方法上運用有所不同罷了。換言之,依照今日一般說法,就是:朱則用歸納法,王則用演繹法,朱則要由博而約,由外而內;王則要由約而博,由內而外,其實兩者皆應互相為用,就可殊途同歸。因之陽明在當時雖對程朱大學的解釋,其意見是完全對立的,但在五六百年以後的今天,我以為此二子的哲學基礎,皆是一本於「理」,一本於「天命之性」,其文字解釋,雖各有不同,而其在基本精神上,並無多大出入,因為中國道統哲學,皆以天理天性為本,而且這天理天性不僅指人,而亦包括於天地萬物在內。所以中庸說:「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又曰:「誠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智也,性之德也,合內外之道也,故時措之宜也。」觀此就可以知中國道統哲學之偉大,不僅人已不分,而且是心物一體,內外一貫

--------------------------------------------------P.36--------------------------------------------------

最近更新於 2014-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