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西經濟學說的分別

內容來源:卷五    專著

隸屬章節:專著 \中國經濟學說

                甲、中國古來的經濟學說
    上面說過的中國經濟學的本源與目的,是我從中國各派共同的學理裏面抽繹出來的要旨。我們中國

--------------------------------------------------P.8--------------------------------------------------

古的經濟學說,原不止於一派。凡是健全的理論與政策必適合於一個民族國家的自然環境、地理、氣候、歷史與民族精神、社會狀況。所處的國家不同,所遇的時代不同。則學說自有不同。古人說「即物窮理」,又曰「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就是說理論與政策必須適合於時代,適合於環境,不能夠一成不變。中國古來的經濟學說有派別,有流變,就是這個道理。

    遠在三千年前,周族從黃河上游向河淮江漢的流域發展,農工商業逐漸繁榮。這時候,我們中國產生了一位偉大的經濟家,就是周公。周禮一書的著作與時代,古今學者雖辯說紛紜,未能確定,但其中多可考見為周制;更證以詩經裏面,七月之章,大田甫田之什,以及孔子孟子稱述周制的言論,都足以使我們想見周代立國以井田制度為根本,不獨兵制基於井田,即庠序的制度,亦基於井田。我們可以說,文化、民生與國防合一的立國規模,創自周公,亦非過論。周公之後五百年,中國的農業很有進步,商業也發達起來。這時候,井田制度已經破壞了,周公的學說也湮沒了。農商之間,互為影響,發生各種問題,而學術思想也分出許多的流派。自春秋時代,管子、計然、白圭諸人,下至於戰國時代的百家,對於這些問題,都有討論。最重要的學派裏面,儒家與法家雖都認農業為本業,而對於商業的政策,兩家主張各有不同。孟子荀子都主張「關幾而不征」,是一種放任主義;管仲商鞅都主張管制商業,平準物價,是一種干涉主義。這種爭論直至西漢時期,「鹽鐵論」作成有系統的紀錄,可以與一千八百年之後,歐洲重商重農兩派的爭論作一個比較。

    西漢以前,我們中國的經濟思想與制度政策,漸統一於儒家之下。在儒家的內部又分為兩個派別:

--------------------------------------------------P.9--------------------------------------------------

一派偏重於性理之學,一派偏重於功利之學。如北宋的張程(張載、程顥、程頤)一派即偏重性理,三蘇(蘇洵、蘇軾、蘇轍)一派即偏重功利。南宋的朱(熹)陸(九淵)偏重性理,陳同甫(亮)葉水心(適)偏重功利。但是歷代的大經濟家,都綜合性理之學與功利之學而成為系統,並且兼取儒家之說與法家之說而得其會通。如宋之范文正(仲淹)王荊公(安石),明之王陽明(守仁)張江陵(居正)都是理論與事功兩者並茂的大經濟家。

    現在再就各派裏面,特別提出幾家來說明一下。春秋時代,齊國的魚鹽鐵器蠶絲等業都很繁盛,故齊國商業的力量,在國內操縱農民的生活,在國外支配黃河流域。這時候便有管子的學說,對於農商關係,價格問題,統制政策,國營事業,兵農制度,有詳明的討論。管子認為生產要素只有人力與土地兩種,而尤以人力為本源。八觀篇說:「民非榖不食,榖非力不生,地非民不動,民非力作無以致財,天之所生,生於用力」,這與大學所說「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是一樣的說法。管子對於農商的關係從價格問題著眼來求解決。黃金是人民交易的手段,榖米是人民生活的必需品,金多則物賤,金少則物貴;榖貴則物賤,榖賤則物貴,物賤則傷貨,金少則傷事;榖貴則傷民,榖賤則傷農。管子的政策是國家要使金與榖的價格得到平衡,始可以平衡一般的物價,而求金榖的價格平衡,又必須取締屯積而暢其流通。為達物價平衡的目的,金與榖必須操於國家之手,而不可以操於豪強之手,物貴則緊縮金幣,榖貴則平糶榖米,如此則萬物可以流通。為使國力增殖而民生不受豪強操縱,管子主張國家獨佔鹽鐵及山澤之利,並統制國外貿易。這種專賣政策與統制政策對於後世,有很大的影響。管子對於

--------------------------------------------------P.10--------------------------------------------------

兵農問題,有名的政策是「作內政以寄軍令」。自井田制度破壞以後,土地分配漸趨不均,故兵農亦漸趨分化,管子乃用這個政策編制農民,教以軍事,使齊國舉國皆兵,而民生與國防更打成一片。商鞅的「農戰」政策,即以管子為本,用於秦國,秦的軍隊竟能統一中原。這個政策對於後世的影響更大。

    在西歷紀元前六世紀,中國已產生管子這樣的大經濟家。管子以後,經濟學說歷代都有名家,經濟制度與政策,歷代都有變易。在第十一世紀之時,中國從二百多年藩鎮割據之中,重新建立大一統的國家(宋代)。土地的兼併,商業的發達,財政的困難,外患的侵逼,各種問題性質的嚴重,規模的宏大,遠在春秋時代的齊國之上。這時候,范仲淹首先主張改革學制與科舉,對於青年,要「教以經濟之業,取以經濟之才」。王荊公繼范氏之後,實行變法。他的學說是本於孔孟相傳的經學的,他說:「經術正所以經世務,但後世儒者大抵皆庸人,故世俗以為經術不可施於世務」,這就是說經學就是經濟之學。不過經濟的施設,必須依「所遭之變,所遇之勢」而定,故後世對於經學,只可以法其意,不可拘泥於其跡。他有這樣的見地,故與尋常的儒家不同。尋常的儒家多注重於節用,他獨注重於增加生產,即所謂「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財,取天下之財以供天下之費」。他的政策以農田水利為本,更進而裁抑兼併,平均賦役,周轉農本,使人盡其力。他對於國內商業,取締團行與邸店,實行所謂「市易務」與「免行錢」等辦法,使一般商販,不受壟斷,而後商品可以流通。他對於國外貿易,也與一般儒家不同,當時有一個傳統政策,禁止銅錢出口,因而對外貿易在沿海沿邊受極大的限制,他排除眾議,解除銅錢出口之令,獎勵輸出入,以增國富。他對於國防,力主農兵制度,而從保甲著手,使國民受軍事訓練

--------------------------------------------------P.11--------------------------------------------------

,而期於舉國皆兵。

    第十六世紀之中,明代開國的法度已壞,土地兼併,賦役不平;衛所的屯田廢弛,外患的侵凌益急。這時候,中國又有一個大經濟家,即張江陵。他的學說綜合性理之學與功利之學,且儒法兼用。他說:「學不究乎性命,不可以言學,道不兼乎經濟,不可以利用。」凡是實學,必可以實用,而實學必貫通性命與經濟。他為政的要旨是「實事求是而不釆虛聲,信賞必罰而真偽無隱」,是「釆其名必稽其實,作於始必考其終」,簡言之,即「循名核實,信賞必罰」。他的目的,是富國強兵,一般儒家批評他的政策是「霸道」,他說:「孔子論政,開口便說:足食足兵。舜命十二牧曰:食哉惟時。周公立政:其克詰爾戎兵。後世學術不明,高談無實。剽竊仁義,謂之王道;才涉富強,便云霸術。不知王霸之辨,義利之間,在心不在跡。」我們要知道仁義與富強之道,本是一體。順乎人性的富強之術就是王道,反乎人性的富強之術就是霸術,以義為本就是王道,以利為本就是霸術,所以說「在心不在跡」。江陵本於這個道理,抑制兼併,丈量田畝,平均賦役,開通商務,整飭兵制,都有盛大的功績。

    這些大經濟家的理論各有不同之處,但論其本源與目的,莫不脈絡貫通。他們都不以人類的欲望為發點,尤其不以個人之小己的私欲為出發點。他們的學說都本於人性,他們的目的都是國計民生,都是為國計民生而致力於經濟的規劃與統制。

    他們的政策也隨時代的變遷而有不同,但其間仍然有一貫的脈絡。他們的政策都以土地問題為中心。他們解決土地問題的方案,又都從農工關係和農商關係上著想。商業的壟斷居奇與土地的兼併,是相

--------------------------------------------------P.12--------------------------------------------------

最近更新於 2014-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