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俄和平共存的開始

就非常憂慮他們這樣鬥爭,必於列寧逝世之後,對於中俄合作的關係,更將發生嚴重的影響。綜括我在俄考察三個月所得的印象,乃使我在無形之中,發生一種感覺,就是俄共政權如一旦臻於強固時,其帝俄沙皇時代的政治野心之復活,並非不可能,則其對於我們中華民國和國民革命的後患,將不堪設想。至於共黨在當時對我們中國國民黨所使用的分化、隔離、製造鬥爭等各種手段,更是看得十分清楚。只就其在我們訪俄代表團內組織而言,本團四人之中,三人都是國民黨員。只有張太雷一人是共產份子。訪問團一到俄國,他就施展其分化工作,杷沈定一誘到他一邊,與我們對立起來。於是代表團各種計劃、考察工作、對俄交涉,以及一切意見和主張,都不能一致。由俄回國之後,共黨以訪俄代表團內部意見紛歧為借口,來抵銷我們對蘇俄的真相,考察所得的報告書。

  我在報告書裡,陳述此次考察所得的印象。並向 國父面陳我對於國共合作的意見。十三年三月十四日由奉化致廖仲愷先生函,也把我的意見,坦率說明,並將這一函件,同時抄送各常務委員,以補充我游俄報告的意見。

  「尚有一言欲直告於兄者,即對俄黨問題是也。對此問題,應有事實與主義之別,吾人不能因其主義之信仰,而乃置事實於不顧。以弟觀察,俄黨殊無誠意可言。即弟對兄言『俄人之言只有三分可信』者,亦以兄過信俄人而不能盡掃兄之興趣也。至其對孫先生個人致崇仰之意者,非俄國共產黨而乃國際共產黨中之黨員也。而我國黨員之在俄國者,對於孫先生惟有詆毀與懷疑而已。俄黨對中國之唯一方針,乃在造成中國共產黨為其正統,決不信吾黨可與之始終合作,以互策成功者也

---------------------------------------------------P.30---------------------------------------------------

。至其對中國之政策,在滿蒙回藏諸部皆將為其蘇維埃之一,而對中國本部,未始無染指之意。凡事不能自立而專求於人,其能有成者,決無此理。國人程度卑下,自居如此,而欲他人替天行道,奉如神明,天下寧有是理?彼之所謂國際主義與世界革命者,皆不外西澤之帝國主義,不過改易名稱,使人迷惑於其間而已。」

  我們瞭解 國父當時聯俄容共的政策,乃是為求中國革命力量的集中和意志的統一,如果中共願為國民革命努力,那我們盡可把中共這一分力量納入本黨領導之下。至於當時革命的形勢,我們要為國民革命建立一個根據地,只有廣州是最為理想的所在。但是廣州,乃為英法舊殖民地主義的勢力控制之下的商業都市。我們中國國民黨在這裡集結革命力量,建立革命政府,要從這裡出師北伐,求得國家的統一與獨立,必須爭取國際上的援助和同情。然而西方列強若不是與我們革命政府為敵,就是對我們國民革命袖手旁觀,更無仗義援手的國家可覓。適於此時,俄國共黨初得政權,以聯合西方無產階級革命和扶助東方民族獨立為號召。我們國民革命得到他這一消息,無異認為是中國革命的福音來臨,幾乎視為人類的救星。故對於他的援助,自是竭誠歡迎而並不有所致疑。 國父聯俄政策的決定,當然這是一個重要的關鍵。在我未往蘇俄之前,乃是十分相信俄共對我們國民革命的援助,是出於平等待我的至誠,而絕無私心惡意的。但是我一到蘇俄考察的結果,使我的理想和信心完全消失。我斷定了本黨聯俄容共的政策,雖可對抗西方殖民地主義於一時,決不能達到國家獨立自由的目的;更感覺蘇俄所謂「世界革命」的策略與目的,比西方殖民地主義,對於東方民族獨立運動,更是危險。

---------------------------------------------------P.31---------------------------------------------------

  我回到廣州報告之後, 國父認為我對於中俄將來的關係,未免顧慮過甚,更不適於當時革命現實的環境。 國父深信並言此時只有使中國共黨份子能在本黨領導之下,受本黨統一指揮,才可防制其製造階級鬥爭,來妨礙我國民革命進行。如我們北伐軍事一旦勝利,三民主義就可如期實行。到那時候,縱使共黨要想破壞我們國民革命,亦勢所不能了。何況蘇俄對中國革命,只承認本黨為唯一領導革命的政黨,併力勸其共產黨員加入本黨,服從領導,而又不否認中國並無實行其共產主義的可能呢?故仍堅持其聯俄容共的決策。但是我又在本黨第一次代表大會期間,發現共黨份子挾俄自重的一切言行,和本黨黨員盲從共產主義的迷惘心理,深以本黨不能達成 國父所賦予的任務為憂。於是代表大會閉會以後,我力辭陸軍軍官學校校長,並將籌備處交給廖仲愷,而離粵歸鄉;直至當年四月,復感於 國父函電的催促不已,重責我革命黨員,應以服從命令為天職,而堅不准辭;復派戴季陶同志來奉化,轉達其准許我不聞黨政,專辦軍校的要求相約,我乃重返廣州,接受黃埔軍校校長的任命。

  第八節 李大釗的聲明

  十二年一月二十六日 國父與越飛共同宣言發表之後,共黨份子首先加入國民黨的就是李大釗。(注)其後共黨份子紛紛入黨。十三年一月二十日,本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開會,制定黨章,選舉中央執行委員與嚴察委員。中央執行委員和候補執行委員之中,就有譚平山、李大釗、林祖涵、韓麟符、毛澤東、張國燾、於方舟、瞿秋白等共黨份子在內。在大會中,方瑞麟、江偉藩、黃季陸等提議,在黨

---------------------------------------------------P.32---------------------------------------------------

章中加一條文,規定「本黨黨員不得加入他黨」。李大釗乃代表本黨內的共黨份子,提出「申明書」,陳述他們「加入本黨的理由」,其中說道:

  「我們相信在今日列強的半殖民地的中國,也就是本黨總理所說的次殖民地的中國,想脫除列強的帝國主義,及那媚事列強的軍閥的二重壓迫,非依全國國民即全民族的力量,去作國民革命運動不可。若想完成此國民革命的事業,非有一個統一而普遍的國民革命黨不可。我們認為在這種國民革命運動中,不宜使國民革命的勢力分歧而不統一,以減弱其勢力而遲阻其進行,非以全民族的心力集中於一黨不可。

  「我們環顧國中,有歷史有主義有領袖的革命黨,只有國民黨。只有國民黨可以造成一個偉大而普遍的國民革命黨,能負解放民族,恢復民權,奠定民生的重任。所以毅然投入本黨來。「我們覺得光是革命黨派的聯合戰線力量,還是不夠用,所以要投入本黨中,簡直編成一個隊伍,在本黨總理指揮之下,在本黨整齊紀律之下,以同一步驟,為國民革命的奮鬥。

  「我等之加入本黨,是為有所貢獻於本黨,以貢獻於國民革命的事業而來的,斷乎不是為取巧討便宜,借國民黨的名義,作共產黨的運動而來的。

  「我們加入本黨,是一個一個的加入的,不是把一個團體加入的。可以說我們是跨黨,不能說是黨內有黨。

  「我們加入本黨的時候,自己先從理論上事實上作過詳密的研究。本黨總理亦曾允許我們仍

---------------------------------------------------P.33---------------------------------------------------

最近更新於 2014-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