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後軍事教育的方針

內容來源:卷二十三    演講
隸屬章節:演講\中華民國三十九年

——中華民國三十九年一月二十三日在革命實踐研究院講——

要旨
    一、過去二十餘年的軍事教育並未講究軍事科學,更談不到軍事科學化。

    二、黃埔軍校的教育宗旨:在精神上則以傳統道德為基礎;在技術上則以六藝為條目。故能培養革命軍人,統一廣東,完成北伐,獲得抗戰最後勝利。
    三、但在抗戰勝利後,大多數人一面拋棄了固有的精神和德性,一面又不能吸收人家的長處,所以招致失敗。
    四、我們一面要採取各國制度的精華,同時切不可忽略自己的歷史文化、社會環境和經濟條件,更要發揚我們民族的精神和美德,然後始能有獨立的制度,自主的教育。
本文
    上週我召見本院研究員葉錕同志,他對剿匪戰術提供了幾點意見,我認為是很得要領。現在我要將他第一二兩個意見,提出來對大家念一遍。其全文祗須文字上略加修改後,可在本院院刊發表,以供大家研究討論的參考。

---------------------------------------------------P.98---------------------------------------------------

意見提供之一

    「共匪自江西以來,因為兵員缺乏,武器窳劣,談不上軍事科學,故以我國古代的軍事哲學為基本思想,講求奇正虛實,講求運用變化,寓生活於戰鬥,寓訓練於戰場,翻陳出新,千錘百鍊,狡詭虞詐,神出鬼沒,極盡戰爭藝術化之能事。故其戰術思想是基於軍事哲學的反覆實踐而形成統一的一套。
    我軍則以軍事科學為軍官學校訓練的範本,於是學德國、學日本、學蘇俄、學美國,東抄西襲,各鳴其是。頭腦先入主觀,門戶各不相下,對外國的軍事科學未得皮毛,反將自己的傳統的軍事哲學拋棄無遺,逐漸變成死的訓練、死的指揮、死的戰法,而無戰術思想可言。

意見提供之二

    「今日軍事之失敗,在將領不在士兵,在全體不在個體。以個體言,匪之師長,不比我師長優秀,匪之團營連長,不比我之團營連長優秀。然匪之所以勝,除組織力外,另有兩個法寶,其一為統一之戰術思想,其二為統一之戰鬥作風。以言戰術思想,如林彪之一點兩面戰術,所有共匪各級指揮官以至所有士兵,都能了解,都能奉行,形成一個整套的體系。以言戰鬥作風,匪則不打則已,一打就猛,一打就狠,一打就硬,而且是殲滅性的。我則應付命令,敷衍任務,投機取巧,避重就輕,而並無戰鬥意志與戰鬥目標。但戰鬥詳報,則信口雌黃,亂吹法螺。故今後欲戰勝敵人,必須建立統一的戰術思想與統

---------------------------------------------------P.99---------------------------------------------------

一的戰鬥作風。使其全體化、整套化。」
    葉同志上列的意見,大都正確。不過他說:「我軍則以軍事科學為軍官學校訓練的範本」一語,這個「軍事科學」一詞,為我們軍事教育的範本,實在愧不敢當。老實說,我們過去二十餘年的軍事教育,實在只注意到世界各國軍事教育的形式和皮毛,而並未講究軍事科學,更談不到軍事科學化。相反的,軍事科學化仍舊是我們今後所應努力追求的目標。
    我在本院第一二期訓練講詞中,曾經列舉我們過去剿匪失敗的原因,以為軍事制度未能及早建立,是我們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軍事制度中我曾提到政工制度、監察制度等必須改弦更張,重新建立,來挽救我們軍事的危機。至於經理制度、人事制度以及教育制度,亦曾提到,但尚未有具體的指示,尤其對於軍事教育制度與方針,認為目前急需解決的迫切問題,更應提出來公開的檢討。究竟我們過去的軍事教育制度是否健全?方針是否正確?能不能針對今後的剿匪軍事而發生效果?關係我們整個軍隊今後的成敗至深且鉅。所以我今天特別提出來,先說明我自己的意見,同時希望你們在今後兩週的研究期中,切實討論,發抒意見,以期獲得一具體的結論。
    昨天我約見第十二兵團司令官胡璉同志,問他對於今後軍事教育和訓練,有何意見?他說:「去年在金門作戰以後,曾召集全兵團的官長檢討過去失敗的原因,大家以為軍事教育的失敗,是主因之一,因為自從抗戰勝利以後,我們所有的軍事教育和生活方式,改採美國制,實際上只學了美國的皮毛,而將我們自己北伐抗戰時代的基本精神,完全拋棄。所以我們整個軍隊根本失去了靈魂,而徒存軀殼,這

---------------------------------------------------P.100---------------------------------------------------

樣如何能不失敗呢」?我又問他:「照你們的意見,今後軍事教育究應如何改進呢」?他說:「我們中國的歷史文化和生活習慣與美國迥然不同,物質條件尤不能與美國比擬,如果軍事教育完全採取美國的制度方式,自難免捍格難行之處」。他認為「戰前德日兩國的國情和國民生活程度,與我們中國較為接近,故今日德日雖敗,但其軍事教育的精神和制度,目前似仍可採取其優長之處」。這是胡同志的意見,也可以說是他第十二兵團全體官兵的意見。
    我在民國十二年未辦黃埔軍校以前,奉 總理之命,先赴俄國考察其軍事與黨政制度,回來以後,到十三年春季纔開始組織黃埔軍校,當時教育的宗旨,大家重讀我的黃埔訓練集和廬山訓練集就可以知道,在精神上則以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的道德——禮義廉恥,包括 總理所講的八德——忠孝仁愛信義和平——為基礎;在技術上則以孔子所講的六藝——禮樂射御書數——為條目。基於這個宗旨,參照現代德國、日本和俄國的軍事教育的精神和方法,用其所長,去其所短,而形成我們自己的軍事教育的具體方針,培養革命軍人,建立革命軍隊,當時一般學生,因為接受禮義廉恥教育的薰陶,故能恪守紀律,服從命令,節儉耐勞,整齊嚴肅,而且都能自強自立,尤其能自治自愛,自動自覺,於是,在軍隊裏面形成了核心和骨幹,故能以少勝眾,以弱敵強,統一廣東,完成北伐,獲得抗戰最後的勝利。這可以說都是我們這個教育方針實施的明效,也是我們黃埔精神發揚光大的結果。
    現在我還要簡單敘述我們革命軍初期艱苦奮鬥的史事,來證明這種教育方針的正確。我們黃埔軍校成立之初,設備的簡陋,經費的困難,真是令人不能想像。學校裏面明天吃的糧食,往往到了今天晚上

---------------------------------------------------P.101---------------------------------------------------

最近更新於 2014-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