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講 政治建設之要義

內容來源:卷三    專著

隸屬章節:專著\國父遺教概要

 

 

——中華民國二十四年九月十五日在峨嵋軍訓團講——

要旨

一、政治建設為當前急要之中心工作。
二、政治建設之目標——要求「人盡其才,地盡其利,物盡其用,貨暢其流」以期國計優裕,民生樂利。
  ——禮運為古今政治最高之目標——
三、政治建設之急務:
        1·調查戶口; 2·辦理警衛;  3·清丈土地;
        4·發展交通; 5·普及教育; 6·推行合作;
        7·開墾荒地。
四、建國大綱及地方自治開始實行法之解釋。
五、五權憲法之要旨:
        1·主張充分的民權; 2·提倡合理的自由;
        3·要求真正的平等; 4·建設最新的國家。
        (權能區分與五權分立)

---------------------------------------------------P.10---------------------------------------------------

六、政治建設之要領:
        1·除舊布新,因勢利導——「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擇其可勞而勞之」的道理;
        2·教養兼施,循序漸進——「正德,利用,厚生」以及「政自小始」的道理;
        3·迅速確實,貫澈始終——「綜核名實,信賞必罰」及「政貴有恆」的道理;
        4·守法重紀,明德修身——法紀制度之重要及「革命必先革心」的道理;
        5·選賢任能,講信修睦——「為政在人」「和衷共濟」與「以民治民」的道理;
        6·注重組織,努力研究——組織之要件和方法與「數」必求精的道理。
七、政治建設之成效——教成政通,風移俗易,舉國一致,精誠團結。
八、為政貴在力行,望同志共同努力!
本文

    昨天已講明 總理遺教四大部門的內容概略。今天再繼續昨天的話,專講「政治建設」的要義。本來我們革命黨自從十五年出師北伐不到三年便統一全國,軍事上可算早就成功了,但是因為我們軍事發展太快,政治的建設跟不上來,所以三民主義的國家,到現在還沒有建設起來;同時是因為革命的聲勢很大,而國家的實力不足的緣故,我們國家就遭受了「九一八」以來空前的國難,弄到現在這樣危急存亡的局勢——我們現在要想挽救國家,完成革命,必須趕緊努力建設,充實國力。而當前最急要的中心
工作,就是政治建設。因為政治建設的範圍包括很廣,內容也比較複雜,所以我今天特別先提出來和大家講明。

---------------------------------------------------P.11---------------------------------------------------

      我們要從事政治建設,一定先要懂得「政治」是什麼?政治建設的目標和工作又是什麼?更要知道政治建設的要領和步驟是怎樣,關於這個問題。如果聽講的各位同志當中那個人能夠答出來。我當然非常快慰;但是事實上真能確切的答得出來的人恐怕很少,我們如果做了政治上的幹部,負了很重大的責任,而對於這些道理上還不懂,甚至不去求懂,那就是有虧職守,否則亦必勞而無功,自從民國元年到現在這二十四年以來,政治腐敗,社會紛亂,使民生日加困苦,國家日益艱危,是什麼原因呢?就是由於以前軍政界一般官史不懂革命主義,更不懂政治建設的道理,只知自私自利,對所負責任因循怠忽,敷衍過去,如果到了現在,我們大家再不改正已往的一切錯誤,我可以斷言:今後國家的命運,絕對不能再延長二十四年,到了國亡家破的時候,不僅自己做亡國奴,世世代代的子孫亦要永遠做人家的奴隸牛馬!要曉得我們無論從事軍事、經濟、教育或團警的工作,都是整個政治的一部分,對於整個政治的關係非常密切;至於直接負行政責任的人,更不待說,都非先將政治意義、目的和方法計算清楚不可。
    講到政治的意義, 總理已經明白告訴我們:「政」就是眾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眾人的事便是「政治」。政治的意義雖如此簡單,然而其內容卻異常複雜,不僅因時因地而不同,亦且因人因事而變易,一面要能守正以持經,一面要能權宜而應變。這話講是講不盡,在乎大家去體察研究,要在達到政治的目的,能為整個國家和全體民眾謀最大的福利。現在我們一切工作的總目標就是「全國總動員」,這個道理我前次已經講過,如果政治的實施,違反這個目標,就不能算是政治,而是毀治、造亂、禍國、殃民了!所以「政治」的意義:就是要達到全國總動員之科學的方法,來管理眾人的事,而為

---------------------------------------------------P.12---------------------------------------------------


整個國家和全體民眾謀最大的福利。
  其次,要講到政治建設的目標。 總理少年時有上李鴻章書,其中緊要的就是:
  「人能盡其才,地能盡其利,物能盡其用,貨能暢其流,此四事者,富強之大經,治國之大本也。所謂人能盡其才者,在教養有道,鼓勵以方,任使得法也。……教養有道,則天無枉生之才;鼓勵以方,則野無抑鬱之士;任使得法,則朝無幸進之徒。……所謂地能盡其利者,在農政有官,
農務有學,耕耘有器也。……農政有官,則百姓勤;農務有學,則樹蓄精;耕耘有器,則人力省。所謂物能盡其用者,在窮理日精,機器日巧,不作無益以害有益事也。……窮理日精,則物用足;機器日巧,則成物多;不作無益,則物力節。……所謂貨能暢其流者,在關卡之無阻難,保商之明善法,多輪船鐵道之轉運也。……無關卡之阻難,則商賈願出於其市;有保商之善法,則殷富亦樂於貿遷;多輪船鐵道之載,則貨物之盤費輕。……人能盡其才,則百事興;地能盡其利,則民食足;物能盡其用,則財力豐;貨能暢其流,則財源裕。故曰:此四者富強之大經,治國之大本也。」上面這一段話,歸結起來就是說「人盡其才,地盡其利,物盡其用,貨暢其流」為治國的大經大本,正就是我們現在從事政治建設的四大目標。不過大家更要曉得:所謂政治建設的目標,分開來講固然應當同時舉出這四個來,若就是政治的根本作用,將政治的建設的目標,講得更簡明更澈底一點,可以說政治建設唯一的目標就是「民生」。 總理在建國大綱中指示我們革命建國最重要的一句話說:「建設之首要在民生。」這句話真是一語破的,指明了我們政治建設的中心目標。我們之所以要革命,要從

---------------------------------------------------P.13---------------------------------------------------

事政治建設,我們所以要管理眾人的事,要做到人無遊民而各盡其才,地無荒土而咸盡其利,物無廢棄而各盡其用,時無虛耗而用得其宜(即每日二十四小時,均須按合理之規律而生活;無一時一刻不用於有益身心德業之事),事無廢弛而克舉其效,最後惟一的目的,就是要使天下事事物物皆安排妥當各得其所;全體人民,個個都能安居樂業,足食足衣。明儒呂新吾所說:「為人上者,只是使所治之民,個個要聊生,人人要安分,物物要得所,事事要協宜,這是本然職分。」就是這個意思。本來政治的內容,分析起來,雖然包括經濟、教育、倫理、社會、軍事、交通等等,但綜合起來講,就不外「國計民生」四個字。一切政治的設施,無非是要使國家富強,民生樂利,必須能夠如此,纔算是政治。我們中國的政治進步很早,政治學說也很發達,我們無論從事實與學理來考究,可以說無論那一個偉大的政治家都是以民生為政治之大本。禹謨所說:「德惟善政,政在養民」;孔子主張「既庶加富」,「足食足兵
」;到了孟子,更特別將政治以民生為主要的道理闡發詳盡,所謂「使民養生送死無憾,王道之始也」。所謂「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死亡。然後驅而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至於管子所謂「倉廩實則知禮義,衣食足則知榮辱」,更是歷來政治上最緊要的格言。我們由這些古訓,已可認識政治與經濟息息相關,簡直是整個的,不可分的。不僅政治上最大部分的工作完全是屬於經濟的範圍;而且政治的基礎就在於健全的經濟,我們甚至可以說:經濟情形是決定政治的惟一主要因素。就國家的觀念來看,也就是所謂「國計民生」。一國之現代政治必須是民生主義的政治,現代的政治建設,必須以民生為首要。所以 總理在建國大綱中規定政府當與人民協力,

---------------------------------------------------P.14---------------------------------------------------

共謀開發一切富源增加生產以滿足全國人民之食、衣、住、行四大需要,並辦理育幼、養老、濟貧、救災、醫病與夫種種公共所需之事業。 總理這種偉大精確的見解,是由博愛的胸懷用深遠的眼光來體察
政治的精義而得的一個結論。這是千古不磨的定理,與 總理平時所最愛讀的禮運一篇,所說的完全一致,禮運上說: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這真是古今政治最高的目標, 總理以救國救民之熱誠從事革命,而生平所最稱誦勿衰的就是這一篇,實在因為這寥寥百餘字的裏面,確已包含了達到人類社會最高境域的途徑,只要能去私心,謀公利,使男女老幼,各得其所,各盡其力,孤獨殘廢,皆有所養,物產盡闢,自然秩序和整,不難達到大同之境界。我們一般從事政治的人員,不可不了解此篇之精義而求其實現之道。
    總之,大家無論是在軍、民、政、教、團、警那一界服務的人,從此要認識並牢記政治惟一的目標是要使全國人民個個人能夠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足衣足食,知禮知義。簡言之,就是民生樂利,萬物得所。必須如此,纔算是現代的政治,真正的政治。如果像我們中國過去一般情形,只知道收捐抽稅,坐在衙門辦幾件公事,出幾張佈告,所有人民的生活,社會的安寧等等,一概不聞不問,對於國計民生,毫不在念;甚至還要敗壞國計,摧殘民生,這就絕對不能叫政治!我們要革命,要幹政治,就是要根

---------------------------------------------------P.15---------------------------------------------------

本改革這種非現代的腐敗政治,來建設真正使民生樂利的現代政治。
    以上是講政治建設的目標。現在再根據 總理遺教來講一講我們目前政治建設之要務。關於這一點, 總理在「建國大綱」和「地方自治開始實行法」已經指示很得明白;照「建國大綱」第八條所規定:訓政時期以完成地方自治建設之基本工作,其要政有五:(一)調查戶口,(二)清丈土地,(三)辦理警衛,(四)發展交通,(五)訓練民眾。又按「地方自治開始實行法」所規定,應依次推進六種緊要的事情,以完成地方自治基礎:一、清戶口,二、立機關,三、定地價,四、修道路,五、墾荒地,六、設學校。後面又說:「以上自治開始之六事,如辦有成效,當逐漸推廣,及於他事,此後之要事,為地方自治團體所應辦者:則『農業合作』,『工業合作』,『交易合作』『銀行合作』,『保險合作』等等,此外更有對於自治區域以外之運輸交易,當由自治機關,設專局以經營之,此即自治機關職務之大概也。」我們目前政治建設的要務,不外 總理這幾條遺教所指示的;其中發展交通一項,實為一切政治經濟與文化建設之基本要務,大家格外要盡力來做,至於推行合作, 總理認為地方自治團體的要務,也是有特別道理。因為現代政治惟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使全國民眾人人能知禮知義,足衣足食。換言之,就是「民生樂利,萬物得所」,所以我們要解決民生問題,必須努力經濟建設。經濟建設之最重要最有效的一個方法,就是普遍推行合作制度,發展合作事業。合作的根本原則是「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如果我們全國四萬萬同胞都能依此原則努力不懈,不僅經濟易於完成,而且可以發揚互助的精神,推進一切事業,完成我們復興民族的共同使命。總之,目前政治建設亟應著手的要務,就是以

---------------------------------------------------P.16---------------------------------------------------


下七項:(一)調查戶口,(二)辦理警衛,(三)清丈土地,(四)發展交通,(五)普及教育,(六)推行合作,(七)開墾荒地。民國十七年中央曾經規定推進黨政工作的七種要務,即所謂「識字」
、「衛生」、「保甲」、「造林」、「築路」、「合作」和「提倡國貨」七項運動,也就是根據 總理的遺教,斟酌當前迫切的需要而訂定的。其中最大部分,都是屬於自治的範圍,即從事政治建設的急要工作。這七項運動,本來很切實而扼要,當時中央特別規定這七項運動的意義也非常重大,可惜一般同志不能竭力進行,雖有良法美意,不能見諸實事而收到實效。從此以後,我們務必痛改前非,實事求是。要遵照 總理的建國大綱、地方自治開始實行法和中央所規定七項運動的辦法,集中力量來推進當前
政治建設諸要務。
    講到這裏,為使大家對於政治建設的要務和推行的步驟,以及整個政治建設的方案更加明瞭起見,我們應當將 總理關於政治建設的重要的幾種遺教,分別說明:
    總理對於政治建設最簡明精要的具體方案,就是國民政府建國大綱。全文雖僅二十五條,但是所有革命政府施政的根據、目的、內容和建國的程序與方法,都在建國大綱二十五條中規定得明明白白。我們要建設新政治和新國家,就不可不將建國大綱澈底研究明白。而我們在研究建國大綱之前,必須先看序文,看了序文,對於全書纔有一個明確的概念和要領;再看內容,纔容易明白,這篇序文內有一段最重要的話如下:
    「自辛亥革命,以至於今日,所獲得者僅中華民國之名,國家利益方面,並未能使中國進於國

---------------------------------------------------P.17---------------------------------------------------

際平等地位;國民利益方面,則政治經濟犖犖諸端,無所進步,而分崩離析之禍,且與日俱深。窮其至此之由,與所以救濟之道,誠今日當務之急也。夫革命之目的,在於實行三民主義。而三民主義之實行,必有其方法與步驟。三民主義能影響於人民,俾能蒙其幸福與否,端在其實行之方法與步驟如何。文有見於此,故於辛亥革命以前,一方面提倡三民主義,一方面規定實行主義之方法與步驟。分革命建設為軍政、訓政、憲政三時期,期於循序漸進,以完成革命之工作。辛亥革命以前,每起一次革命,即以主義與建設程序宣布於天下,以期同志暨國民之相與了解。建國大綱第一條至第五條,宣布革命之主義及內容。第五條以下,則為實行之方法與步驟。其在六七兩條,標明軍
政時期之宗旨,務掃除反革命之勢力,宣傳革命之主義。其在第八條以至第十八條,標明訓政時期之宗旨,務指導國民從事於革命建設之進行。先以縣為自治之單位,於一縣之內,努力除舊布新,以深植人民勢力為基本,然後擴而充之,以及於省。如是則所謂自治,始為真正之人民自治,異於偽托自治之名,以行其割據之實者。而地方自治已成,則國家組織始臻完密,人民可本其地方上之政治訓練,以與聞國政矣。其在第十九條以下,則由訓政遞邅於憲政所必須之條件與程序……」我們看了這一篇序文,便可以曉得建國大綱的內容及其精神之所在了。現在再將建國大綱的內容逐條加以解釋:
    一、「國民政府本革命之三民主義、五權憲法,以建設中華民國。」
這一條是開宗明義,指明建國的根據。 總理說過:「三民主義就是救國主義。」我們要挽救危弱

---------------------------------------------------P.18---------------------------------------------------

的國家,以建設新國家,必須以三民主義為最高的指導原則。就政治方面講,最要緊的就要有一個很完善的政治機構來推行政務,所以關於政府的組織,要以五權憲法為根據。
      二、「建設之首要在民生,故對於全國人民食衣住行四大需要,政府當與人民協力,共謀農業之發展,以足民食;共謀織造之發展,以裕民衣;建築大計劃之各式屋舍,以樂民居;修造道路運河,以利民行。」
    這一條是指明政治建設第一個最急要的目標。我們革命的目的,即在謀人民最大的福利,所以一切建設的目的,即在如何解決民生問題,使四萬萬同胞能安居樂業足衣足食。尤其是交通發展,不僅民行便利,而且對於政治經濟文化國防皆有莫大的益處。這「食」、「衣」、「住」、「行」四大需要如果都能滿足,國民的「樂」、「育」問題,自亦可連帶解決;國民的體格便可以健強,智識程度便可以提高,精神便可以振奮,對於政府自然發生信仰,對於國家自然忠誠愛護。所以民生的建設,實為建設國
家、發揚民族的基本工作。無論是政府、教育界、軍隊、團警各方面的領袖和幹部,都負有這種革命建設的責任。大家都要朝著「裕民生」、「充國力」的共同目標來努力!切不可以橫征暴斂殘民以逞為政治,而使民眾凍餒流離,怨聲載道。如果只顧少數人甚至個人的權利而不顧大多數的民眾的利益,就是自私自利,就是反革命;做了反革命的人,任他有怎麼大的學問,怎麼大的才幹,怎麼大的權勢,都要為國人共棄,絕對沒有不滅亡的道理。你們曉得以前一般軍閥官僚,他們的勢力多麼雄厚,也並不是沒有才幹,為什麼到後來都被消滅?還不是因為他們只顧個人或少數人的利益而不顧民眾的幸福,成為反

---------------------------------------------------P.19---------------------------------------------------

革命嗎?這種連民眾都不顧及的人和官吏,簡直是民眾的公敵,這種人不失敗天下還有公理嗎?所以我
們要認定:政治的根本目的是在建設民生,為人民謀福利,舍此而外,便別無所謂政治,關於民生的建設, 總理所著的實業計劃,實是我們實行的具體方案,大家應當詳細的研究。
    三、「其次為民權。故對於人民之政治知識能力,政府當訓導之。以行使其選舉權,行使其罷免權,行使其創制權,行使其複決權。」
    第一條是指明政治建設的第二個目標。我們知道:民權不外四種,就是選舉權、罷免權、創制權和複決權。必須人民能實行民權,然後可以建設真正的民主政治,纔可以成功一個基礎強固的真正的民國。像我們中國現在的一般民眾,既無政治常識,又無組織習慣,怎樣能使他運用民權呢?所以 總理特別指示訓導人民政治智識與能力之必要,下面提到的訓政時期,就是根據這個意思。此外還規定民權初步,教我們先訓練民眾,使有根本的組織能力,能夠了解運用民權的方法;初步做到了,然後逐漸前進
,就可以建立真正健全的民國。
    四、「其三為民族。故對於國內之弱小民族,政府當扶植之,使之能自決、自治。對於國外之侵略強權,政府當抵禦之。並同時修改各國條約,以恢復我國際平等,國家獨立。」
    這一條是指明政治建設的第三個目標。大家要特別注意,我們革命對外的最大目的,就是反抗強權,要求國家的自由獨立與平等。國家一天不能達到這個目的,就是我們的革命一天沒有完成,我們的責任便一天沒有盡到。如果我們不努力以求盡此責任,達此目的,不僅個人不能成功,而且國家亦必被人

---------------------------------------------------P.20---------------------------------------------------


家滅亡。當此存亡絕續之時,豈可不及時努力!我們對國際既要求自由平等,那麼對國內各民族,自當一律平等,其較為弱小者,更當以政府的力量,來扶植他們,使之自治。但不能讓侵略中國的帝國主義者用種種威迫利誘的手段來欺騙他們,更不是表面上標榜自治自決而實際上向侵略我們的帝國主義者投降,憑藉外來的勢力,來脫離自己的中華民國。如果那一個違反這種民族主義的精神,就是賣國家賣民族的漢奸!就是甘為我們四萬萬同胞的公敵,人人得而誅之。
    以上四條,就是我們建國的主要政綱。雖只有寥寥二百十二字,全部三民主義的要點,可以說是在此,明乎此就可以了解三民主義。所以大家對於這四條先要研究清楚,然後對於革命和政治,纔有根本的認識。以下各條,就是講實行三民主義的方法和步驟。
    五、「建設之程序,分為三期:一曰軍政時期,二曰訓政時期,三曰憲政時期。」
    我已經屢次對大家講過:我們無論做什麼事情,必須定出先後的程序和進行的步驟,然後可望事半功倍。我們做革命建國的大業,尤其應該如此。所以 總理將革命的工作分為軍政、訓政和憲政這三個程序:「軍政時期,則以軍隊與人民結合的武力,用斬草除根的手段,打破一切舊勢力、壞制度,以利建設事業的進行。到了訓政時期,由本黨負保育的責任,領導民眾,指導民眾,從事訓政,實行建設,滋長人民政治的智識,養成人民政治的能力,使人民能夠直接參加政治,管理政治;經過訓政以後,人
民了解三民主義五權憲法的原則,開始憲政,以政權還於人民。如此,纔能建設真正民治的國家,人民纔能真正享受革命的幸福。」如果不照這樣分別先後,循序以進,革命就要失敗。我們一切政治的建設

---------------------------------------------------P.21---------------------------------------------------

,總要腳踏實地一步一步的前進,纔有最後成功的把握。這一條是規定革命的程序。以下各條是分別說明三個時期內應辦的事項和進行的方法與步驟。
    六、「在軍政時期,一切制度悉隸於軍政之下,政府一面用兵力以掃除國內之障礙,一面宣傳主義以開化全國之人心,而促進國家之統一。」
這是說明軍政時期的工作,在以革命武力掃除一切建設的障礙,打破分崩離析割據分爭的封建局面,完成國內的統一。凡是違反三民主義的一切習慣思想言論制度等等,都是我們革命的對象,我們要將這一切障礙掃除肅清之後,纔能從新建設起一個光明燦爛的新中國!由此可見,我們要從事政治建設,首須用武力來掃除建設的障礙。因此,政治必須武力為之推動與促進。反之,軍事的勝利,又須賴政治之保障,加以發揚。所以文人如不懂軍事,便不能幹政治;軍人如不懂政治,亦不能辦軍事。所以凡是
現代的革命黨員,一定要文武兼全。
    七、「凡一省完全底定之日,則為訓政開始之時,而軍政停止之日。」
    這一條是說明軍政訓政以一省為單位。這實在是因時因地制宜的道理。那一省完全底定,那一省軍政的目的就算達到,就可以開始訓政,不必待全國軍政結束以後,纔各省同時開始訓政,如此就可以儘快推進革命的工作,而由訓政時期過渡到憲政時期。
    八、「在訓政時期,政府當派曾經訓練考試合格之人員,到各縣協助人民籌備自治。其程序以全縣人口調查清楚,全縣土地測量完竣,全縣警衛辦理妥善,四境縱橫之道路修築成功,而其人民

---------------------------------------------------P.22---------------------------------------------------

曾受四權行使之訓練,而完畢其國民之義務,誓行革命之主義者,得選舉縣官,以執行一縣之政事,得選舉議員,以議立一縣之法律,始成為一完全自治之縣。」
    這一條是規定在訓政時期內以縣為單位之地方自治的基本要務。第一調查戶口,第二測量土地,第三辦理警衛,第四修築道路,第五訓練民權,這五種要務,就是你們行政、教育、團警人員目前所應負責做好的工作。現在我們軍政時期已經結束,訓政已經開始好幾年,有那個地方辦好了這幾件事情沒有?我們一般負地方責任的人,簡直沒有盡到一點革命的責任,致使革命事業延到現在還沒有成功,大家都有罪過!今後大家應該猛省,應當急起直追來達成這種任務,地方自治,是政治建設的基本工作,也就是建國的中心要務,因其異常重要,所以 總理另外有一篇地方自治開始實行法的遺教專講這件事情,等一刻我們可以再來研究。
    九、「一完全自治之縣,其國民有直接選舉官員之權,有直接罷免官員之權,有直接創制法律之權,並直接複決法律之權。」
    這是說明一個縣達到完全自治的程度時,人民應當充分行使的四種民權。也就是說,人民要充分行使這四種民權,必須完成第八條所列舉的關於地方自治之義務而能誓行革命之主義。
    十、「每縣開創自治之時。必須先規定全縣私有土地之價。其法由地主自報之,地方政府則照價征稅,並可隨時照價收買,自此次報價之後,若土地因政治之改良,社會之進步,而增價者,則其利益當為全縣人民所共享,而原主不得而私之。」

---------------------------------------------------P.23---------------------------------------------------

    我前次和你們各位講過:經濟的要素,是勞力、土地、資本三種,其中土地尤為民生的基礎,我們政治建設的第一個目標即「平均地權」,所以 總理特別提出「土地」問題,為一切建設之先。由此可見土地與國家和國民經濟的關係,非常重大。對於土地的處理差不多歷來就是政治上的中心問題,處理的政策和方法得當與否,對於國家的隆替經濟的盛衰以至政治的成敗,都有極大的影響。這一條就是說明我們國民政府處理土地的一個重要方法,即民生主義中所謂「平均地權」之具體辦法。平均地權的精
義,就是以和平漸進的方法,一步一步達到土地公有的目的。這一條的規定,就是「平均地權」最主要的實施方法。與我們革命的前途,關係最大,大家必須切實研究,認真實行。
    十一、「土地之歲收,地價之增益,公地之生產,山林川澤之息,礦產水力之利,皆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經營地方人民之事業,及育幼、養老、濟貧、救災、醫病、與夫種種公共之需。」
    這一條是規定地方政府應辦的公共事業,與社會救濟事業,以及辦理這些事業的經濟之來源。其要旨要儘量開發當地的富源,利用當地的財力來辦當地各種增進公共福利的事業。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現代各文明國家對於各種公共事業以及社會救濟事業,無不以最大的努力來推廣和發展,就是私人對於慈善事業及各種社會事業,亦無不盡心竭力來舉辦,所以他們一般國民的幸福能夠普遍的增進。我們中國一般軍人官吏團警以及各界領袖和幹部,能有幾個人是
真心實力來為社會謀福利的?許多人就是眼見民眾餓死凍死病死,都好像與自己漠不相關,不去設法救

---------------------------------------------------P.24---------------------------------------------------


濟,尤其不肖者,還要忍心害理,想盡種種方法來搜括民脂民膏,自肥其一身一家。這種人身為民上,
真不知何以對社會國家?何以對自己的良心?大家要曉得,我們社會國家並不是真正貧窮沒有辦法,而是因為一般負責任的人,只顧敲刮百姓,不知道如何想方法來幫助和指導民眾,改良和發展各種生產事業。你們看見現在到處鬧水災旱災,到處很多荒地,到處疫疾流行,到處流亡載道;社會如此凋敝,民眾如此痛苦,革命之謂何?政治之謂何?如果地方政府在消極方面能夠重視職責,不貪不懈,愛護民眾;在積極方面更能興辦水利,發展交通,開發富源,培植森林,開墾荒地,改良農產,發展各種生產事業,決不會有現在這樣貨棄於地,民困於野的情形。今後我們各地政府和各界負責任的人,務必盡力來補過盡職,救死扶傷纔好。尤其是提倡勞動服務,專舉辦義務征工,來興辦水利,開墾荒地,發展交通,以增進公共利益,更屬政治上當務之急。
    十二、「各縣之天然富源。以及大規模之工商事業,本縣之資力不能發展與興辦而須外資乃能經營者,當由中央政府為之協助;而所獲之純利,中央與地方政府,各占其半。」
    這是說明中央對於地方興辦實業而資力不足時,應加以協助。
    十三、「各縣對於中央政府之負擔,當以每縣之歲收百分之幾為中央歲費,每年由國民代表定之。
    其限度不得少於百分之十,不得多於百分之五十。」
    這是規定地方政府對於中央政府繳納歲費最低與最高的限度。意思是要平衡國家與地方之負擔而使兩者均有合理的發展。

---------------------------------------------------P.25---------------------------------------------------

    十四、「每縣地方自治政府成立之後,得選國民代表一員,以組織代表會,參預中央政事。」
    這是規定國民行使民權與聞國家政事的辦法。
    十五、「凡候選及任命官員,無論中央與地方,皆須經中央考試,銓定資格者乃可。」
    這是規定國家任官的辦法。考試是拔取人才、澄清吏治最有效的一個辦法。但是現在我們還沒有普遍確實推行考試制度,因而政治至今尚未修明,一切不能進步!政治的根本在乎得人,所以確立完善的考試與銓敘制度而厲行之,使整個政府的人事在一定的軌道上進步,是今後政治建設的根本要圖。
    十六、「凡一省全數之縣,皆達完全自治者,則為憲政開始時期。國民代表會得選舉省長,為本省自治的監督,至於該省內之國家行政,則省長受中央之指導。」
    這是根據於上面所定軍政訓政的起訖時期,規定凡全省所有縣份都已完成自治的省份,就可開始憲政,由全省各縣國民推舉代表選舉省長,省長一方面為地方自治的首長,主持省自治行政;一方面又是受中央的委託,負監督自治與辦理該省區以內「國家行政」的責任。

    十七、「在此時期,中央與省之權限,採均權制度。凡事務有全國一致之性質者,劃歸中央;有因地制宜之性質者,劃歸地方;不偏於中央集權或地方分權。」
    本條所謂「均權」,乃是指由國家最高機關,按事務之性質而將各種事權分別劃歸中央與地方政府,所謂不偏於中央集權或地方分權,這是 總理從事實上解決中央與地方政府間一切不應有的爭議之具體辦法,可說是最合理的一種調整。我去年和汪先生連名所發「感電」的主張,也就是根據 總理這一

---------------------------------------------------P.26---------------------------------------------------

條原則而來的,今後我們要達到全國一致的目的,在中央必須根據因地制宜的原則,使全國各地方都能夠發展進步;既不要拘泥束縛,尤不可任意摧殘,各地方則須完全改革過去割據的惡習,竭誠擁護中央的統一,來建設文明強盛的新國家。
    十八、「縣為自治之單位,省立於中央與縣之間,以收聯絡之效。」
    這一條是規定自治以縣為單位,同時說明省政府之地位與責任。
    十九、「在憲政開始時期,中央當完成設立五院,以試行五權之治。其序列如下:曰、行政院,曰、立法院,曰、司法院,曰、考試院,曰、監察院。」
    二、十「行政院暫設如下各部:一、內政部,二、外交部,三、軍政部,四、財政部,五、農礦部,六、工商部,七、教育部,八、交通部。」
    廿一、「憲法未頒佈以前,各院長皆歸總統任免而督率之。」
    以上三條,是規定中央政府的組織,和中央各主管部院人選的辦法。
    廿二、「憲法草案,當本於建國大綱,及訓政憲政兩時期之成績,由立法院議訂,隨時宣傳於民眾,以備到時採擇施行。」
    廿三、「全國有過半數省分達至憲政開始時期,即全省之地方自治完全成立時期,則開國民大會,決定憲法而頒布之。」
    這兩條是規定製定憲法的方法以及正式頒布的時期。 總理規定憲法草案應根據「訓政憲政兩時期

---------------------------------------------------P.27---------------------------------------------------

之成績」這是最有道理的。因為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必須切合國家實際的需要,又必注重實際的經驗,庶幾能訂出最完善最適用的憲法,而能福國利民、永垂不朽!
    廿四、「憲法頒布之後,中央統治權則歸於國民大會行使之,即國民大會對於中央政府官員,有選舉權,有罷免權,對於中央法律,有創制權,有複決權。」

    廿五、「憲法頒布之日,即為憲政告成之時,而全國國民則依憲法行全國大選舉,國民政府則於選舉完畢之後三個月解職,而授政於民選之政府,是為建國之大功告成。」
    這最後兩條是規定憲法頒布後、革命黨將政權交還全國國民的辦法,和以後國家最高的權力機關——國民大會。則國民大會所產生的中央政府正式組織成立以後,國民政府所負之革命建國的使命就算完成,可以解職了。
    建國大綱,共計二十五條,最前四條是革命建國的根本原則,其餘各條,都不外指示我們應如何根據這幾個根本原則來推進政治,建設新國家之方法和步驟,這二十五條條文,無一條不是很重要,而為我們所應該詳細研究的道理。尤其是訓政時期各種必需的設施,都是我們當前所要緊的工作。我們現在已做了各界的幹部,負有革命建國的重任,如果連這種革命建國的基本常識都沒有,何能幹政治?何能革命?所以大家不負政治、軍事、教育或團警的責任則已,否則一定要對於建國大綱這一篇遺教,有深切的了解,纔可以得到政治的門徑,達到革命的目的。
    關於建國大綱的意義,已如上述。現在再要研究 總理關於政治建設的第二篇遺教,即地方自治開

---------------------------------------------------P.28---------------------------------------------------


始實行法。我們知道:地方自治是政治建設之初步,也就是三民主義的國家建設的基本。因為地方自治是國家建設的基本,十分重要,所以 總理再替我們訂好一個「地方自治開始實行法」,具體的指示我們應如何來辦理自治。「地方自治開始實行法」裏面首先講,「地方自治之範圍,當以一縣為充分之區域,如不得一縣,則聯合數村,而附有縱橫二三十里之田野者,亦可為一試辦區域。」地方自治在原則上是以「縣」為單位,但小於一縣的區域,亦未嘗不可以試辦,這是 總理參酌外國自治的經驗和中國的情形而定的。至於自治開始實行的時候,所應儘先舉辦的事業,約為下列六件:
    第一、清查戶口:戶口的調查統計,這是推行自治的根本工作。現在只有各剿匪省區採行保甲制度,實行清查戶口。但因一般行政人員辦事仍舊不免敷衍塞責,很少是辦得實在收到實效的。如果一個地方連戶口也不能調查確實,其他一切自治行政,民眾組織,政治建設等事,都不會辦得好的。所以大家第一要注意切實清查戶口,先辦好這件事情,以為辦理自治的張本。
     第二、設立自治機關:這是講推行地方自治,須設立必要的機關來辦事。其中最要緊的,就是糧食管理局和各種合作社的設立。其目的在統制所屬區域的糧食,藉以調劑糧食的分配,避免一切壟斷及饑荒的弊害。現在各縣統統要設立社倉或積榖局,就是這個意思。這一件事你們各專員縣長要特別注意辦好。此外,還要因地制宜,規定並實行人民義務勞動,使地方人民用自己力量,為公共服役,來做地方建設的事業。總理說:「每人每年當作一個月或兩個月之勞力,隨人民志願,立法規定。」現在行營規定的徵工制度,其目的亦即在此。因為人民的勞力,就是國家的資本,我們如此貧弱的社會和國家,只

---------------------------------------------------P.29---------------------------------------------------

有藉人民勞力來完成各種建設事業。所以人民服勞役,是國民經濟建設最重要的前提,這一點也全靠大
家切實研究,還要因地制宜,以身作制,領導一般民眾去做。
    第三、定地價:因社會之發達進步,地價必有增無已,如果土地之增價,歸之私人,則社會公共之努力無所獲益,而地主反不勞而坐享其利;天下不平之事,未有甚於此者。所以 總理說:「地價之不可不先定,而後從事於公共經營也……定地價之法……予以為當由地主自定之為便。其法以地價之百分抽一為地方自治之經費。……此後凡公家收買土地,悉照此價,不得增減。……而將來所增之價悉歸於地方團體之公有。如此則社會發達,地價愈增,則公家愈富。不平之土地壟斷,資本專制,可以避免,
而社會革命,罷工風潮,悉能消弭於無形,此定地價一事,實吾國民生根本之大計,無論地方自治,或中央經營,皆不可不以此為著手之急務也。」這種辦法,就是民生主義中「平均地權」的實行。平均地權,是 總理最大的創造,也是我們政治經濟上最重要的學問,同時又是解決民生問題最重要的一個辦法。大家要曉得,經濟的基本要素,不外三種:一種是人(努力),一種是土地,一種是資本。照古人所講「有人斯有土,有土斯有財,有財斯有用」的話,當然一切是要以人為主;但我們不可忘記,土地實為一切生產之本,不僅為政治經濟之基礎,實為人類社會生存之根據。所以政治人員如果不研究土地,則一切政治經濟之設施,必不能有所成功。現在中國除極少數地區之外,一般的都可說有土地而無地政,因此一切政治經濟的建設和發展,根本上感到絕大的困難。所以今後政府一方面要竭力推行地政,達到平均地權的目的;一方面又須指導與扶助人民改良土地,使能增加生產。

---------------------------------------------------P.30---------------------------------------------------

    第四、修道路: 總理說:「道路者,文明之母也,財源之脈也。……故吾人欲由地方自治,以圖文明進步實業發達,非大修道路不為功。……道路者,實地方文野貧富所由關也。……地價既定之後,則於自治範圍之內,公家可以自由規劃,以定地方之交通;而人民可以戮力於修築道路。所謂人民義務之勞力,宜首先用之於此……。」道路是交通的要件。與經濟的榮枯,文明的閉塞,社會的興衰,國家的強弱,皆有莫大之關係;所以修築道路,發展交通,是一切建設事業的前提,亦即我們政治上一種最
緊要的工作。現在我所倡導的徵工築路的辦法,就是實行 總理所指示利用人民義務勞力來築路的具體辦法。
    第五、墾荒地: 總理說:「荒地有兩種:其一為無人納稅之地,此種荒地,當由公家收管開墾,其二為有人納稅而不耕之地,此種荒地,當科以值百抽十之稅,至開墾完竣為止,如三年後仍不開墾,則當充公,由公家開墾。……開墾之工事則由義務勞力為之。……」前面已經講過:土地為生產之源,如果有土地而任其荒廢,就失了經濟的價值,國計民生便要受到損失。現在我們中國人民之所以貧困,原因當然很多,但最根本的一種,還是地利未盡之故,不僅有很多肥美的土地,未能盡量開墾;即現有
的耕地,也荒蕪不少。重以水利不修,災患頻至,荒地日見增多,民生更加困苦,這實在是由於我們一般負地方責任的官史放棄職責所造的惡果。今後我們要使民生問題得到解決,使社會趨於繁榮,務必講求「地盡其利」之道,首先就是要竭力開墾荒地。無論如何,總要設法能開發當地的土地來養活當地的人民,這是地方政治最基本的要務。前面我講政治建設的目標,已經根據 總理的遺教,說明我們講政

---------------------------------------------------P.31---------------------------------------------------

治建設,不僅要「地盡其利」,同時更要做到人盡其才,物盡其用,貨暢其流。在此處,於「人盡其才,物盡其用」更有一點意思,想順便說的,就是社會上一般乞丐和殘廢的人,我們應該要想方法安置他們,好好運用他們來做種種生產的工作,使能化無用為有用,移消費為生產。不要以為這些乞丐囚犯,
皆是老弱殘廢,不堪使用,其實只要我們官吏能設法教養,使之健全,按其能力善為支配,無論怎麼老弱的人,必有可用,總比坐在那裏徒然吃飯,要好得多了,如果國無遊民,而且用得其當,這就是真正做到了人盡其才。再則對於一切物品,我們都要好好使用,不可隨便毀損,用到破舊的時候,就想方法去修理,到最後實在不能修理,還可以廢物利用,將殘廢的材料改做別的東西,使無用的又變為有用,總求盡物之用而後已。現在一般人使用物品,尤其使用公共物品,差不多完全不知道愛惜,隨便用壞了就丟去,毫不顧及物力的艱難,國家的貧困。真是和賣國一樣的罪過!我們中國人既不能積極的發展生產,又不能消極的節制消費,所以才窮迫到現在這個地步!我們一般負政治責任的人,一定要以身作則
,切實來改革這個通病。
    第六、設學校: 總理說:「凡在自治區域之少年男女皆有受教育之權利……由幼稚園而小學,而中學,當陸續按級而登,以至大學而後已。教育少年之外,當設公共講堂、書庫、夜學,為年長者養育知識之所。或疑經費無從出。此不足憂也,以人民一月義務勞力之結果,必足支持此費,如仍不足,則由義務勞力之內議加,或十日至一月,則無不足矣。……自治區之人民,皆有雙手,務使各盡其長,則萬事具備矣。……學校之目的,於讀書識字學問之外,當注意於『雙手萬能』,力求實用。……學校者

---------------------------------------------------P.32---------------------------------------------------


文明進化之泉源也,必學校立而後地方自治乃能進步。故於食、衣、住、行四種人生需要之外。首當注重於學校也。」 總理在民生主義中前部講「分配社會化」的二大點——平均地權和節制資本;後部講
民生四大需要——食、衣、住、行。不過民生的全部,除此四大需要之外,還有「育」「樂」兩種需要。
    總理雖然沒有詳細講到,但是我們從 總理生平的言論和著作之中,卻可以體會出來。即如剛纔所引的一段話,就是指示我們:除食、衣、住、行四種需要之外,更當注意「育」。所謂「育」,是包括「養育」與「教育」兩種意義而言。養教的目的:就是要使「老有所終,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皆有所養。」換言之,就是要使人民都能有飯吃,有衣穿,不受流離凍餒之苦。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使人民無論道德、學問、能力,都能夠得到健全的發展,成為完完全全的國民。在消極方面使不做盜匪不為非作歹,貽害社會國家;在積極方面使能盡其才智以貢獻於社會國家,為人群社會來謀福利。 總理對於教育,注重費用,更提倡「勞作創造」倡言「雙手萬能」,這確是我們教育最高的原則。凡有教育責任的人,應該特別注意。其次所謂「樂」,就是正當娛樂的意思,正當的娛樂可以調暢心神,沒有娛樂,生活便要流於枯燥厭倦,因而不免轉向悲觀消極之一途。所以我們在第一步使人民足食足衣之後,進而注意「樂」,古來無論政治或教育,都是禮樂兼重,所謂「禮、樂、射、御、書、數」六藝中「射」與「御」到現在還是最好的娛樂。此外還有各種俱樂部,電影、球戲、圖畫、戲劇、音樂,都是正當的娛樂,現在一般民眾一年到頭,一天到晚,簡直沒有一點娛樂,他們的生活上,實在太單調無味了。我們

---------------------------------------------------P.33---------------------------------------------------

無論如何,總要使人民於日常生活之中,有相當餘暇得到正當娛樂,使他的精神上有所慰藉。總須做全體民眾「食、衣、住、行、育、樂」六大需要能夠解決,纔算是民生主義實現了。我們要做到這件事並不算難,只要根據「因民之利而利之,擇其可勞而勞之」的原則,想種種有效的方法努力去做,一定可以逐漸達到目的。譬如說民國元年以前,社會上雖然不能進步,但因有比較長久的承平時期,所以各地方都設有養老院育嬰堂這一類養育的機關,此外還有其他慈善和救濟的機關。所以乞丐匪盜很少,到民國以後禍亂時作,這類機關,漸漸減少了。到現在幾於不可多得。為什麼從前的人能夠辦,現在我們就不能辦呢?這完全由於我們一般負政治和社會責任的人,只顧自私自利,忘了民眾的痛苦,不盡自己的責任。我們以後大家應該以「己饑己溺」為懷,竭盡心力來拯救一般飢寒交迫的痛苦民眾,然後可告無愧於社會國家。這件事情只要大家有錢的多出一點錢,有勞力的多出一點勞力,自不難辦到。講到民眾的娛樂,更不成問題,例如教民眾每天在休息的時候,或射箭、或騎馬、或彈唱,這都不需要多少錢,而且一教他們就會。尤其是唱歌更屬容易,只要他們唱得音調合拍,節奏整齊,就可以令人提起精神,和悅心志。雖然一時比不上外國那種種娛樂設備的精美完備,總可逐漸改進。語云:「事在人為」,我們如能立志去做,天下任何事情沒有不能成功的。尤其我們中國處此異常貧困緊迫時期之中,一切建設,如動需鉅額經費纔能舉辦,那便什麼事都永無成功的可能。所以我們做事以不花錢為本,是政治上最大的要訣。要曉得:我們的勞力,就是金錢。能運用勞力,勤儉篤實,克苦耐勞,雖無資本,亦必能生產和創造一切事物。所以大家不要忘記大學上「有人斯有土,有土斯有財,有財斯有用」以及    總理所說的

---------------------------------------------------P.34---------------------------------------------------

「人盡其才,地盡其利,貨暢其流」這幾句格言。所謂人、地、財三種經濟的要素就是政治的基礎。政治上沒有別的秘訣,就在如何管理與運用這三種要素。而三者之中,又以人為首要。只要使人能盡其 才智,竭其心力,則地未有不盡其利,物未有不盡其用,一切生產建設都很容易成功。這一般話是講民生
問題中「育」與「樂」兩部份的問題。這兩個問題。 總理沒有講到就去世了,我很想詳細加以補充發揮,反感覺時間太不夠,今天附帶講了一點,還望大家再根據民生主義的精神,舉一反三,多多研究。
    以上係根據 總理遺教說明地方自治開始實行時,所應首先興辦的六件事情。這六件事辦好之後,可再逐漸推廣,舉辦其他種種有益於國計民生的企業。例如創辦各種合作事業,如農業合作,工業合作,交易合作,保險合作,及經營運輸貿易的合作等事。合作事業不但可以發展經濟,解決民生問題。而且在政治上和社會上,可以使人民的精神能夠團結,行動能夠統一,力量能夠集中,即以造成健全的現代社會,而為新政治上的堅固基礎。總之,地方自治各種事業都是救亡復興,完成革命,最基本的急務,大家回去以後,不管人家辦不辦,由你一鄉一縣的地方先辦起來,只要實心實力,一定可以收到成效。一個地方的自治事業能夠成功,其他各鄉或各縣自必爭先倣行。如此便可以風動一時,很快的使全省乃至全國煥然一新的建設起來!關於「地方自治開始實行法」的意義,大概如此。
    以上所講建國大綱和補充建國大綱的地方自始開始實行法兩種遺教,可以說是我們建設國家的方法和步驟,現在再要將 總理關於五權憲法的遺教扼要的說明一下,使大家知道我們要建設怎樣的一個政府和國家,明白我們政治建設的理想和目的之所在。 總理關於五權憲法的遺教,最主要的只有兩種:

---------------------------------------------------P.35---------------------------------------------------

第一就是民國十二年在廣東省教育會關於五權憲法的專門講演。第二就是民國十三年民權主義的講詞中,關於五權憲法的許多道理。此外散見於其他著述與講演中的雖然很多,內容大概不出以上兩種的範圍,大家要曉得五權憲法的目的,就在於實行民權主義,我們研究五權憲法時,不可不同時研究民權主義中最精要的意義,以期徹底了解 總理政治主張之全體。現在我根據上面所舉的兩種遺教,將 總理所講民權主義的精義以及五權憲法的原理和辦法,提出幾個要點來加以說明:
    第一、主張充分的民權——總理在民權主義第一講中說:
    「民權是甚麼作用?環觀近世,追溯往古,權的作用,簡單的說,就是要來維持人類的生存。人類要能夠生存,就須有兩件最大的事:第一件是保,第二件是養,保和養兩件大事,是人類天天要做的。保就是自衛,無論是個人或團體或國家,要有自衛的能力,纔能夠生存,養就是覓食。這
自衛加覓食,便是人類維持生存的兩件大事。但是人類要維持生存,他項動物也要維持生存;人類要自衛,他項動物也要自衛;人類要覓食,他項動物也要覓食;所以人類的保養和動物的保養衝突,便發生競爭;人類要在競爭中求生存,便要奮鬥。所以奮鬥這一件事,是自有人類以來天天不息的,由此便知『權』是人類用來奮鬥的。」
「人類奮鬥,可分作幾個時期,……所以推求民權的來源,我們可以用時代來分析,……第一時期,是人同獸爭,不是用權,是用氣力。第二個時期,是人同天爭,是用神權。第三個時期,是人同人爭,國同國爭,這個民族同那個民族爭,是用君權。到了現在的第四個時期,國內相爭,人

---------------------------------------------------P.36---------------------------------------------------


民同君主相爭;在這個時代之中,可以說是善人同惡人爭,公理同強權爭;到這個時代,民權漸漸發達,所以叫做民權時代。」「盧梭是歐洲主張極端民權的人,……民約論中立論的根據,是說人民的權利是生而自由平等的,各人都有天賦的權利,不過人民後來把天賦的權利放棄罷了。但就歷史上進化的道理說,民權不是天生出來的,是時勢和潮流造就出來的。」
    由此可知 總理是用民生史觀的眼光來研究社會進化的事實,從而說明民權的起源是一般人民為要奮鬥求生存而漸漸演出來的。並非如盧梭所謂「天賦」。同時,民權的作用,也就是要使一般國民能夠獲得美滿的生存,並達成進化的目的。更有一點不可忽略的,就是 總理所主張的民權,不能隨便賦予於不了解革命主義以及沒有誓行革命主義決心的一切人,這並不是國家對於民權有所靳而不予,乃是為實現真正的民權而設定此必要之條件以為之保障,所以本黨所主張的是「革命民權」而不是「天賦人權」。至於中國革命所以要主張民權制度的理由, 總理也告訴我們:「一則為順應世界之潮流,二則為縮短國內之戰爭」。所謂「順應世界之潮流」的意思,就是說現在的世界是一個民權時代,我們要建設一個現代的國家,便要主張民權。所謂「縮短國內戰爭」,意思就是 總理所說的:「我們革命黨於宣傳之始,便揭出民權主義來建設共和國家,就是想免了爭皇帝之戰。」 總理基於這兩個最重大的理由,所以主張民權。不但主張民權,而且主張最徹底的民權。因此主張我們中國的民權制度,不可倣效歐美只求趕上人家就算了事,一定要參考古今中外的制度,自己想一個最完善最徹底的新辦法,真正實現全民政治,所以 總理說:「我們國民黨提倡三民主義來改造中國,所主張的民權和歐美的民權不同,

---------------------------------------------------P.37---------------------------------------------------

我們拿歐美已往的歷史來做材料,不是徒仿歐美,要步他們的後塵,是用我們的民權主義,把中國改造成一個全民政治的民國,要駕乎歐美之上。」 總理因為主張最充分最徹底的民權,所以不滿意現行的歐美民權制度,而特別發明五權憲法,要將我們造成一個真正實行全民政治的新國家。
    第二、提倡合理的自由——總理的民權主義第二講,就是說明民權與自由的真義,與兩者在事實上的關係,從而主張合理的自由。就是主張限制各人的自由,以保持人人之自由;犧牲個人的自由,以求得國家之自由。民權主義第二講中,首先引用英國學者彌勒氏的話,說明自由的真義,即所謂「不侵犯他人的自由為範圍之自由,纔是真自由。」其次再說明中國革命的目的,不是要爭個人的自由,而且要犧牲個人的自由,來爭團體的自由,國家的自由, 總理說:
    「中國自古以來,雖無自由之名,而確有自由之實,且極其充分,不必再去多求了。歐美從前因為太沒有自由,所以革命要去爭自由;我們是因為自由太多;沒有團體,沒有抵抗力,成一片散沙,……要將來能抵抗外國的壓迫,就要打破各人的自由,結成很堅固的團體,像把士敏土參加到散沙裏頭,結成一塊堅固石頭一樣,……中國革命便不能說是爭個人的自由,如果說爭個人的自由,便更成一片散沙,不能成大團體,我們的革命目的,便永遠不能成功。我們革命的口號是民族、民權、民生。……因為實行民族主義,就是為國家和民族來自爭由,在今天自由這個名詞,…
…萬不可再用到個人上去,要用到國家和民族上去。……到了國家能夠行動自由,中國便是強盛的國家。當學生的能夠犧牲自由,就可以天天用功,為學問上做工夫,學問成了,知識發達,能力豐

---------------------------------------------------P.38--------------------------------------------------- 

富,便可以替國家做事。當軍人的能夠犧牲自由,就能服從命令,忠心報國,使國家有自由。……中國現在是要做十多個國主人的奴隸,是很不自由的;要把我們國家的自由恢復起來,非有革命主義不成功。我們的革命主義便是集合起來的士敏土,能夠把四萬萬人都用革命主義集合起來,成一個大團體。這一個大團體,能夠自由,中國國家當然是自由,中國民族纔能真自由。」
    這一段遺教,非常重要,我們要做一個革命黨員,要做一個現代的國民,非深切理解,身體力行不可! 總理所訂的五權憲法,當然是提倡自由的,但是五權憲法所提倡的自由,不是個人的自由,而是整個國家的大自由,不是絕對無限制的自由,而是有限制的合理的自由。
    第三、要求真正的平等——民權主義第三講,首先說明革命的目的,是要打不平而求平。其次,再闡述人類天賦的聰明才力不平等,與不能求平等之事實,因而歸結到:我們革命的目的不是要求聰明才智的假平等,而是要在政治地位上求立足點的真平等。更要從真平等的立足點上發揮各人的聰明才力來為眾人服務為國家造福。 總理說:
    「天地間所生的東西,總沒有相同的;既然都是不相同,自然不能夠說是平等。自然界既沒有平等,人類又怎麼有平等呢?天生人類本來也是不平等的,到了人類專制發達以後,專制帝王尤其變本加厲,弄到結果,比較天生的更是不平等了。這種由帝王造成的不平等,究竟是怎麼情形?現
在可就講壇的黑板上,繪一個圖來表明。請諸君細看第一圖,便可明白。因為有這種人為的不平等,在特殊階級的人,過於暴虐無道;被壓迫的人民,無地自容;所以發生革命的風潮,來打不平。

---------------------------------------------------P.39---------------------------------------------------


P40
革命的始意,本是在打破人為的不平等。到了平等以後,便可了事。但是佔了帝王地位的人,每每假造天意,做他們的保障;說他們所處的特殊地位,是天所授與的,人民反對他們,便是逆天。無知識的民眾,不曉得研究這些話,是不是合道理,只是盲從附和,為君主去爭權利,來反對有知識的人民,去講平等自由。因此贊成革命的學者,便不得不創天賦人權的平等自由這一說,以打破君主的專制。學者製造這一說,原來就是想打破人為之不平等的,但是天下的事情,的確是行易知難,當時歐洲的民眾都相信帝王是天生的,都是受了天賦之特權的,多數無知識的人總是去擁戴他們,所以少數有知識的學者,無論是什麼方法和力量,總是推不倒他們;到了後來,相信天生人類都是平等自由的,爭平等自由是人人應該有的事。然後歐洲的帝王,便一個一個不推自倒了。不適專制帝王推倒以後,民眾又深信人人是天生平等的這一說,便日日去做工夫,想達到人人的平等,殊不知這種事不可能的。到了近來,科學昌明,人類大覺悟了,纔知道沒有天賦平等的道理。假若照民眾信仰的那一說去做,縱使不顧真理,勉強做成功,也是一種假平等,像第二圖一樣,必定要把位置高的壓

---------------------------------------------------P.40---------------------------------------------------



P41下去,成了平頭的平等,至於立腳點還是彎曲線,還是不能平等。這種平等,不是真平等,是假平等,說到社會上的地位平等,是始初起點的地位平等,後來各人根據天賦的聰明才力,自己去造就;因為各人的聰明才力有天賦的不同,所以造就的結果,當然不同,造就既是不同,自然不能有平等,像這樣講來,纔是真正平等的道理。如果不管各人天賦的聰明才力,就是以個有造就高的地位也要把他們壓下去,一律要平等,世界便沒有進步,人類便要退化。所以我們講民權平等,是要世界有進步,是要人民在政治上的地位平等。因為平等是人為的,不是天生的,人造的平等,只有做到政治上的地位平等,故革命以後,必要各人在政治上的立足點都是平等,好像是第三圖的底線,一律是平等,那纔是真平等。那纔是自然之真理。」

    「我們革命不能單說是爭平等,要主張爭民權,如果民權不能夠完全發達,就是爭到了平等,也不過是一時,不久便要消滅的。我們革命主張民權,雖然不拿平等做標題,但是民權之中便包括得有平等,如果平等有時是好,當然是採用,如果不好,一定除去,像這樣做去,纔可以發達民權

---------------------------------------------------P.41--------------------------------------------------- 


P42,纔是善用平等。我從前發明過一個道理,就是世界
人類其得之天賦者,約分三種:有先知先覺者,有後知後覺者;有不知不覺者:先知先覺者為發明家,後知後覺者為宣傳家,不知不覺者為實行家。此三種人互相為用,協力進行,則人類之文明進步必能一日千里,天之生人,雖有聰明才力之不平等,但人心則欲使之平等,斯為道德上之最高目的,而為人類當努力進行者;但是要達到這個最高之道德目的,到底要怎麼樣做法呢?我們可把人類兩種思想來比對,便可以明白了。一種就是利己,一種就是利人,重於利己者,每每出於害人,亦有所不惜;此種思想發達,則聰明才力之人,專用彼之才能去奪人家之利益,漸而積成專制之階級,生出政治上之不平等,此民權革命以前之世界也!重於利人者,每每趨於犧牲自己,亦樂而為之,此種思想發達,則聰明才力之人,專用彼之才能,以謀他人的幸福,漸而積成博愛之宗教,慈善之事業。惟是宗教之力有所窮,慈善之事有不濟,則不得不為根本之解決,實行革命,推翻專制,主張民權,以平人事之不平了,從此以後,要調和三種之人,使之平等,則人人當以服務為目的,而不以奪取為目的。聰明才力愈大者,當盡其能力而服千萬人之務,造千萬人

---------------------------------------------------P.42---------------------------------------------------

之福,所謂巧者拙之奴,就是這個道理。至於全無聰明才力者,亦當盡一己之能力,以服一人之務,造一人之福,照這樣做去,雖天生人之聰明才力有不平等,而人之服務道德心發達,必可使之成為平等,這就是平等之精義。」
    總理的五權憲法的目的,就是要實現上面所說的真理而求得全體人民在政治地位上立足的真平等,從而造福眾人之最徹底最完全的新辦法。
    第四、建設最新的國家——我們知道:五權憲法是 總理所特別的發明世界上最完善的一種憲法。而我們國民革命在政治上最大的一個目的,就是要實行五權憲法,創造一個完善的政府,使中國建設成為一個最新進步的國家。為什麼五權憲法是最完善的憲法呢?五權憲法是用什麼辦法來建設最新的最進步的國家呢?我們可以分兩點來說明:
    第一點就是權與能的分別,按 總理五權憲法的遺教,是主張一方面人民要有充分的控制政府管理國事的「權」;一方面政府要有萬能的治理政事造福全民的「能」。前者叫做「政權」或稱「人民權」;後者叫做「治權」,或稱「政府權」。人民有了政權,即對人的「選舉」與「罷免」和對事的「創制」與「複決」四種直接民權,便可以行使民權,控制政府,而實現「全民政治」的理想。政府有了治權,即「行政」、「立法」、「司法」、「考試」、「監察」五種工作權,然後可以推進政治,增進效能而實現「專家政治」的理想。由權與能的分別及政權和治權的平衡,便可以從根本上調和歷史上人民與政府間自由與專制衝突,而建立一個完全為「為民所治」的萬能政府,為全體人民謀最大的福利。現在

---------------------------------------------------P.43---------------------------------------------------

我再述幾段遺教給各位聽,大家就可明白這個道理。
    「有一位瑞士學者說:各國自實行了民權以後,政府的能力便行退化,這個緣由,就是人民恐怕政府有了能力,人民不能管他,所以人民總是防範政府,不許政府有能力,不許政府有萬能,所以實行民治的國家,對於這個問題,便應該想方法去解決。想解決這個問題,人民對於政府的態度
,就應該要改變,從前人民對於政府,總是有反抗態度的緣故,是由於經過了民權革命以後,人民所爭得的自由平等,過於發達,一般人杷自由平等,用到太沒有限制。把自由平等的事,做到過於充分,政府毫不能夠做事,到了政府不能做事,國家雖然是有政府,便和無政府一樣。」
    「歐美現在實行民權,人民所持的態度,總是反抗政府,根本原因,就是由於權和能沒有分開,中國要不蹈歐美的覆轍,應該要照我所發明的學理,要把權和能劃分清楚,人民分開了權與能,纔不致反抗政府,政府纔可以望發展。中國要分權與能,是很容易的事,因為中國有阿斗和諸葛亮
的先例可援,如果政府是好的,我們四萬萬人民便把他當作諸葛亮,把國家的全權交給他們。如果政府不是好的,我們四萬萬人,可以實行皇帝的職權,罷免他們,收回國家的大權,歐美人民對於政府,不知道分別權能的界限,所以他們的民權問題,發生了兩三百年,至今還不能解決。」
「歐美人民現在對於政府,持反對的態度,是因為權與能沒有分開,所以民權的問題至今不能解決。我們實行民權,便不要學歐美,而要把權與能分得清清楚楚。但是人民都是不知不覺的多,我們先知先覺的人,便要為他們指導,引他們上軌道走,那纔能避免歐美的紛亂,不蹈歐美的覆轍

---------------------------------------------------P.44---------------------------------------------------


 

歐美學者現在只研究到了人民對於政府態度不對,應該要改變,但是用甚麼方法來改變,他們還沒有想到。我們現在把這個方法已經發明了,這個方法是要權與能分開,講到國家的政治,根本上要人民有權,至於管理政府的人,便要付之於有能的專門家。把那些專門家不要看作是很榮耀很尊貴的總統總長,祇把他們當作是開汽車的車夫,或者是當作看門的巡捕,或者是弄飯的廚子,或者是診病的醫生,或者是造屋的木匠,或者是做衣的裁縫,無論把他們看作是那一種工人,都是可以的。人民要有這樣的態度,國家纔有辦法,纔能夠進步。」
    「現在有錢的那些人,組織公司開辦工廠,一定要請一位有本領的人,來做總辦去管理工廠。此總辦是專門家,就是有能的人,股東就是有權人,工廠內的事,只有總辦能夠講話,股東不過監督總辦而已。現在民國的人民,便是股東。民國的總統,便是總辦,我們人民對於政府的態度,應該把他們當作專門家看,如果有了這種態度,股東便能夠利用總辦,整頓工廠,用很少的成本,出很多的貨物,可以令那個公司發大財。現在歐美民權發達的國家,人民對於政府都沒有這種態度,所以不能利用有本領的人去管理政府,因為這個原因,所以弄到在政府之中的人物都是無能,所以弄到民權政治的發達是很遲,民主國家的進步是很慢,反不及專制國家的進步,像日本德國那一樣的迅速。從前日本維新,只有幾十年,便富強起來。從前德國也是很貧弱的國家,到了威廉第一和俾士麥執政,結合聯邦,勵精圖治,不到幾十年,便雄霸歐洲。其他實行民權國家的,都不能像日本和德國的進步,一日千里,推究此中原因,就是由於民權問題的根本辦法沒有解決。如果要解決

---------------------------------------------------P.45---------------------------------------------------

這個問題,便要把國家大事付託到有本領的人。」
    「現在分開權與能,所造成的政治機器,就是像物質的機器一樣,其中有機器本體的力量,有管理機器的力量。現在用新發明來造新國家,就要把這兩種力量分別清楚。要怎麼樣纔可以分別清楚呢?根本上還是要從政治的意義來研究。政是眾人之事,集合眾人之事的大力量,便叫做政權,
政權就可以說是民權;治是管理眾人之事,集合管理眾人之事的力量,便叫做治權,治權就可以說是政府權。所以政治之中,包含有兩個力量,一個是政權,一個是治權,這兩個力量,一個是管理政府的力量,一個是政府自身的力量。」
    「要把國家政治大權,分開成兩個:一個是政權,要把這個大權,完全交到人民手內,要人民有充分的政權,直接可以管理國事,這個政權,便是民權;一個是治權,要把這個大權,完全交到政府的機關之內,要政府有很大的力量,治理全國事務,這個治權,便是政府權。」
    「關於民權一方面的方法,世界上有了一些甚麼最新式之發明呢?第一個是選舉權。現在世界上所謂先進的民權國家,普遍的祇實行這個民權,專行這一個民權,在政治之中是不是夠用呢?專行這一個民權,好比是最初次的舊機器,祇有把機器推到前進的力,沒有拉回來的力。現在新式的
方法,除了選舉之外,第二個就是罷免權。人民有了這個權,便有拉回來的力。這兩個權是管理官吏的;人民有了這兩個權,對於政治之中的一切官吏,一面可以放出去,一面又可以調回來,來去都可以從人民的自由,這好比是新式的機器,一推一拉,都可以由機器的自動。國家除了官吏之外

---------------------------------------------------P.46---------------------------------------------------

,還有什麼重要東西呢?其次的就是法律。所謂有了治人,還要有治法。人民要有什麼權,纔可以管理法律呢?如果大家看到了一種法律,以為是很有利於人民的,便要有一種權,自己決定出來,交給政府去執行,關於這個權,叫做創制權,這就是第三個民權。若是大家看到了從前的舊法律,以為是很不利於人民的,便要有一種權自己去修改修改,好了之後,便要政府執行修改的新法律,廢止從前的舊法律,關於這種權,叫做複決權,這就是第四個民權,人民有了這四個權,纔算是充
分的民權。能夠實行這四個權,纔算是徹底的直接民權。從前沒有充分民權的時候,人民選舉了官吏議員之後,便不能夠再問,這種民權,是間接民權,就是代議政體,用代議士去管理政府,人民不能直接去管理政府。要人民能夠直接管理政府,便要人民能夠實行這四個民權;人民能夠實行四個民權,纔叫做「全民政治」。人民有了這四個大權,來管理政府,要政府去做工夫。在政府之中要用甚麼方法呢?要政府有很完全的機關,去做很好的工夫,便要用五權憲法,用五權憲法所組織的政府,纔是完全政府,纔是完全的政府機關!有了這種的政府機關,去替人民做工夫,纔可以做很好完全的工夫,從前美國有一位學者,對於政治學理上的最新發明,是說在一國之內,最怕的是有了一個萬能政府,人民不能管理,最希望的是要一個萬能政府,為民使用以謀人民的福利;有了這種政府,民治纔算是最發達。我們現在分開權與能,說人民是工程師,政府是機器,在一方面政府的機器是萬能,無論甚麼事都可以做,又在他一方面要人民的工程師,也有大力量,可以管理萬能的機器,那麼在人民與政府的兩方面,彼此要有些甚麼的大權,纔可以從此平衡呢?在人民一方

---------------------------------------------------P.47---------------------------------------------------

面的大權,剛纔已經講過了,是要有四個權,這四個權是選舉權、罷免權、創制權和復決權。在政府一方面的,是要有五個權,這五個權是行政權、立法權、司法權、考試權、監察權。用人民的四個政權,來管理政府的五個治權,那纔算是一個完全的民權政治機關。有了這樣的政治機關,人民和政府的力量,纔可以彼此平衡。我們要詳細明白這兩種大權的關係,可以用一個圖表來說明,就這個圖看,在上面的政權,就是人民權,在下面的治權,就是政府權,人民要怎麼樣管理政府,就是實行選舉權、罷免權、創制權和複決權。政府要怎樣替人民做工夫,就是實行行政權、立法權、司法權、考試權和監察權。有了這九個權,彼此保持平衡,民權問題纔算是真解決,政治纔算是有軌道。」

P48
    「政治裏頭有兩個力量:一個是自由的力量,一個是維持秩序的力量。政治中有這兩個力量,正如物理學裏頭有離心力和向心力一樣。離心力是要把物體裏頭的份子離開向外的,向心力是要把

---------------------------------------------------P.48---------------------------------------------------


物體裏頭的份子吸收向內的。如果離心力過大,物體便到處飛散,沒有歸宿,向心力過大,物體便愈縮愈小,擁擠不堪。總要兩力平衡,物體纔能夠保持平常的狀態。政治裏頭的自由太過,便成了無政府,束縛太過,便成了專制。中外數千年來政治的變化,總不外乎這兩個力量的來往的衝動,中國和外國的政治,情形是不同的,中國的政治,是從自由入於專制,外國的政治,是從專制入於自由。」
    「自由同專制這兩個力量,是主張雙方平衡,不要各走極端,像物體的離心力和向心力的互相保持平衝一樣,如果物體是單有離心力,或者是單有向心刀,都是不能保持常態的,總要兩力相等,兩方調和,纔能夠令萬物均得其平,成現在宇宙的安全現象。」
    「政治上的『憲法』,就是支配人事的大機器,也是調和自由和專制的大機器。」

    我們讀以上幾段遺教,可以知道五權憲法是根據互相制衡的原理(Check and balance)而主張權能分開,以建設萬能的政府為全民而造福的道理。
    再講第二點,五權的分立。——總理參考歐美所行的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的民主政制以及中國固有君權、考試、監察三權分立的利害得失,根據政治制度由簡趨繁的進化趨勢,與分工合作互相制衡的原理,再參酌現在中國的國情,主張我們要依行政、立法、司法、考試、監察五種治權分立的原則來建設一部新的政治機器,就是一個新政府,來為全體人民工作,為整個國家造福。這樣五權分立的政府,就是世界上最新最完善的一部政治機器,即是最能為全體民眾造福的萬能的政府。這個道理,

---------------------------------------------------P.49---------------------------------------------------

總理在民權主義和五權憲法的講演中已經說得很明白。總理說:
    「至於說到政府權,從前都由皇帝一個人壟斷,革命之後,纔分開成三個,像美國獨立之後便實行三權分立,後來得了很好的成績,各國便都學美國的辦法。不過外國從前只有三權分立,我們現在為什麼要五權分立呢?其餘兩個權是從甚麼地方來的呢?這兩個權是中國固有的東西,中國古時舉行考試和監察的獨立制度,也有很好的成績,像滿清的御史,唐朝的諫議大夫,都是很好的監察制度,執行這個制度的大權,就是監察權,監察權就是彈劾權。外國現在也有這種權,不過把他放在立法機關之中,不能夠獨立成一種治權罷了,至於歷史上舉行考試拔取真才,更是中國幾千年的特色;外國學者近來考察中國的制度,便極贊美中國考試的獨立制度。也有倣效中國的考試製度去拔取真才,像英國近年舉行文官考試,便是從中國倣效過去的。不過英國的考試制度,只考試普通文官,還沒有達到中國考試之獨立的真精神。所以就中國政府權的情形講,只有司法立法行政三大權是由皇帝拿在掌握中,其餘監察權和考試權還是獨立的,就是中國的專制政府從前也可以說是三權分立,和外國從前的專制政府,便大不相同。從前外國在專制政府的時候,無論是甚麼,都是由皇帝一人壟斷;中國在專制政府的時候,關於考試權和監察權,皇帝還沒有壟斷,所以分開政府的大權,便可說外國是三權分立,中國也是三權分立。中國從前實行君權考試權和監察權的分立,有了幾千年;外國實行立法權司法權和行政權的分立,有了一百多年。不過外國近來實行這樣三權分立,還是不大完全;中國從前實行那種三權分立,更有很大的流弊。我們現在要集合中外的精華

---------------------------------------------------P.50---------------------------------------------------

,防止一切流弊,便要採用外國的行政權立法權司法權,加入中國的考試權和監察權,造成一個很好的完壁,造成一個五權分立的政府。像這樣的政府,纔是世界上最完全最良善的政府,國家有了這樣的純良政府,纔可以做到民有民治民享的國家。」
    「憲法是從英國創始的,英國自經過了革命之後,把皇帝的權力,漸漸分開,成了一種政治的習慣,好像三權分立一樣,當時英國人並不知道三權分立,不過為政治上便利起見,纔把政權分開罷了。後來有位法國學者孟德斯鳩,著了一部書叫做『法意』,有人把他叫做『萬法精義』,這本
書是根據英國政治的習慣,發明三權獨立的學說,主張把國家的政治分開成立法、司法和行政權,所以三權分立,是由於孟德斯鳩發明的。當時英國雖然是把政權分開了,好像三權分立一樣;但是後來因政黨發達,漸漸變化,到了現在,並不是行三權分治,實在是一權政治,英國現在的政治制度,是國會獨裁,實行議會政治,所謂以黨治國的政黨政治。孟德斯鳩發明了三權分立的學說之後,不久就發生美國的革命,美國革命成功,訂立憲法,是根據孟氏三權分立的學說,用很嚴密的文字,成立一種成文憲法。後來日本維新,和歐洲各國革命,差不多是拿美國的憲法做底本,去訂立憲法,英國的憲法,並沒有甚麼條文,美國的憲法,有很嚴密的條文,所以英國的憲法,可以說是活動的憲法,美國的憲法,是呆板的憲法。此中因為是由於英國人是以人為治,美國是以法為治的。英國雖然是立憲的鼻祖,但是沒有成文憲法,英國所用的是不成文憲法。拿英國的不成文憲法,和我們中國專制時代的情形來比較,我們中國也有三種憲法,像下面的第一圖:

---------------------------------------------------P.51--------------------------------------------------- 

第一圖 比較憲法

P52
    「照這個圖看起來,可見中國也有憲法,一個是君權,一個是考試權,一個是彈劾權,不過中國的君權,兼有立法權、司法權和行政權,這三種權裏頭的考試權,原來是中國一個很好的制度,也是一件很嚴重的事,從前各省舉行考試的時候,連試場的門都關上,監試看卷的人,都很認真,
不能夠通關節,講人情,大家想想是何等鄭重,到後來有些不好,便漸漸發生弊病了。說到彈劾權,在中國君主時代,有專管彈劾的官,像唐朝諫議大夫和清朝御史之類,就是遇到了君主有過,也可冒死直諫。這種御史,都是硬得很,風骨凜然。譬如廣州廣雅書局裏頭,有一個十先生祠,那就是祭祀清朝諫臣的,有張之洞的題額『抗風軒』三個字,這三個字的意思,就是說諫臣有風骨能抗君主。可見從前設御史臺諫的官,原來是一種很好的制度,從前美國一位學者叫做巴直氏,他是很有名望的,著過了一本書,叫做『自由與政府』,說明中國的彈劾權,是自由與政府中間的一種最良善的調和方法,由此可見中國從前的考試權和彈劾權,都是很 好的制度,憲法裏頭是決不可少的。

 ---------------------------------------------------P.52---------------------------------------------------


    「我們現在來講民治,就是要把機器給予人民,讓他們自己去駕駛,隨意所欲,去馳騁翱翔。
這種機器是甚麼呢?就是『憲法』,下面所列的圖,就是五權憲法,這個五權憲法,就是我們近世的汽車、飛機和潛水艇,把全國的憲法,分作立法、司法、行政、彈劾、考試五個權,每個權都是獨立的。」

P53 

---------------------------------------------------P.53---------------------------------------------------

P54

---------------------------------------------------P.54---------------------------------------------------

    「如果要想治一個新國家,就不能不用這個新機器的五權憲法。上面的圖,便是憲法裏頭構造的制度,好像機器裏分配成各部份一樣。」
    「五權是屬於政府的權,就他的作用說,就是機器權,一個極大機器,發生了極大的馬力,要這個機器所做的工夫,很有成績,便要把他分成五個做工的門徑,民權就是人民用來直接管理這架大馬力的機器之權。所以四個民權,就可以說是機器上的四個節制,便可以管理那架機器的動靜。
政府替人民做事,要有五個權,就是要有五種工作,要分成五個門徑去做工。人民管理政府的動靜,要有四個權,就是要有四個節制,要分成四方面來管理政府。政府有了這樣的能力,有了這樣做工的門徑,纔可以發出無限的威力,纔是萬能政府。人民有了這樣大的能力,有了這樣許多節制,便不怕政府到了萬能,沒有力量來管理。政府的一動一靜,人民隨時都是可以指導的。像有這種情形,政府的威力便可以發展。人民的權力也可以擴充。有了這政權和治權,纔可以達到美國學者的目的,造成萬能政府,為人民謀幸福。中國能夠實行這種政權和治權,便可以破天荒在地球上造成一個新世界。」
    前面我已經講明政治建設的目標是要使民生樂利,萬物得所。而當前政治建設的要務與我們政治建設理想的制度即民權主義和五權憲法的要義,剛才又根據 總理遺教,扼要的提示過了。大家聽過之後,就知道我們政治建設的目標,非常遠大,而要做的事情也是做不盡,然則我們應當如何做法呢?我現在可將政治上幾個基本的要領告訴各位,只要大家能照所講的意思,深思博察,身體力行,一定可以辦

---------------------------------------------------P.55---------------------------------------------------

好政治上任何艱難的事業,成功一個現代的政治家。所謂政治建設的要義:
    第一、就是要能除舊布新因勢利導——我前次講過,現代的國家就是一個發展到極度的有機體,有機體的生活現象,就是不斷的新陳代謝,不停的發榮滋長。而所謂「政治」可以說就是「國家的生活」。因此,我們要建設現代的政治和現代的國家,一定要不斷的除舊布新,即洗刷過去一切不良思想,風氣、習慣、制度等等,要依據新的思想——革命的主義,訂出新的方案,造成新的風氣,推進一切新的事業!所以現代的政治,決不可頑固保守,必須依據新的理想,訂出新的規模,拿出新的辦法,來完成
一切新的建設!但各位要知道:所謂除舊布新並不是說一切舊的東西都要摧毀;如果有好的東西,我們不僅要保存,而且要繼續發揚光大!總之:除舊布新,就是要革除過去一切不好的東西,來建設一切新的事物!孟子說:「詩云:『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文王之謂也。子力行之,亦以新子之國。」我們現在就是要確實能「舊染汙俗,咸與維新」的時候,但是在另一方面,大家更要曉得:宇宙一切事物,沒有「過去」便沒有「現在」;沒有「現在」便沒有「將來」。所以我們政治上一切設施,必須運用過去的材料,根據現實的情況,創造將來的事物以實現高尚之理想,因此一方面要照剛纔所講不斷的除舊布新,一方面在方法上技術上更要注意因勢利導。「因勢利導」的正確意義,是要因應現實的趨勢,想方法運用現實的事物而達到理想的目標,完成一切新的事業。絕對不是因陋就簡,因襲保守,敷衍苟且之謂。這一點是大家應該要首先明白的。政治上必須因勢利導的道理,古今中外都是一樣。如孔子所謂「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擇其可勞而勞之」,所謂「因材施教」,所謂「導之以政,……導之以德」都是

---------------------------------------------------P.56---------------------------------------------------


講因勢利導的道理。孟子所謂「雖有智慧,不如乘勢;雖然鎡基,不如待時,」說因勢利導的道理何等透闢!再看史記中稱管仲的政治本領說:「通貨積財,富國強民,與俗同好惡。……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其為政也,善因禍以為福,轉敗而為功。」可見政治上成功最大的一個要訣,就是要「因勢利導」!我現在根據因勢利導的道理提出政治上的一個辦法,叫做「以民治民」。就是
要利用民眾的力量,來做人民本身有利的事情!即要做到孔子所講「惠而不費,勞而不怨」兩句話。如何才可以「惠而不費」呢?孔子說:「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現在一般人以為要施惠於民,必須給他什麼東西,其實何必一定如此,我們只要能「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儘可以不花什麼經費而可以施惠於民,而且只有這種「不費之惠」,纔是最容易做到,最應該去做,亦最經常不斷,持久有效,施之無盡的恩惠。尤其現在我們的國家如此窮困,如果不是大家能拼命來想「不費之惠」的辦法,簡直就很少造福於民的可能!至於所謂「勞而不怨」,孔子也已經講明,「擇其可勞而勞之,又誰怨?」我們要「以民治民」,當然要勞民。所謂「以勞教民富」,所謂「愛之能勿勞乎,忠焉能勿誨乎?」但我們要勞民的主旨是要「多用民力,少用財力」,而且勞民的目的是要「藉民之力,治民之生」,如果我們勞民而又傷其財害其生,那就不是勞民的本意,而要為人民所怨恨了!所以我們必須「擇其可勞而勞之」。所謂「可勞」,就是儘量利用人民的餘暇餘力,在適當的地區用適當的辦法來做福國利民的事業。我最近所提倡的徵工制度之真義即是如此。現在我們要做一切建設事業,都要實施這個辦法。這個辦法如果能得各地忠誠愛國赤心為民的賢明長官來努力推行,一定可以收到最大的效果。這一點希

---------------------------------------------------P.57---------------------------------------------------

望各位特別要注意研究,並能誠心實力做到才好。這一段話是……政治上除舊布新,因勢利導和以民治民的道理。
    第二、現代政治建設必須教養兼施,循序漸進。——關於「教養兼施」的道理: 總理在「地方自治開始實行法」最後一段中講得非常透切,原文說:
    「總而論之,此所建議之地方自治團體,不止為一政治組織,亦並為一經濟組織,近日文明各國政府之職務,已漸由政治兼及於經濟矣。中國古之治理,教養兼施;後世退化政府則諉去教養之職務,而聽人民各家之自教自養,政府祇作一消極不擾民者,便為善政矣。及至漢唐,保民理民之
責,猶未放棄,故對外尚能禦強寇,對內尚能平冤屈。其後則並此亦放棄之,遂至國亡政息,一滅於元再滅於清。文明華冑,竟被異族荼毒者三百餘年,可謂慘矣!今雖光復祖業,創造民國,而執政者仍為清朝之亡國大夫,彼輩為政,惟知擾民害民為其所有事,罔識世界大勢,祇顧自私自利,多行不義必自斃。當受文化潮流淘汰,可無疑也!惟民國人民,當為自計,速從地方自治,以立民國萬年有道之基。宜取法乎上,順應世界潮流,採取最新之理想,以成一高尚進步之自治團體,以謀全數人民之幸福,當一縣辦有成效,他縣必爭先倣行,如是,由一縣而推之各縣,以至一省一國,而民國之基,於是乎立。有志之士,宜努力篤行之。」
    總理這一段話,最主要的意思就是說明現代的政治與經濟不能分離;所以政府之職務,不僅在治理政事,必須更要發展經濟以解決民生問題。簡單的講,就是要教民養民。必須要教養兼施,纔可以治民

---------------------------------------------------P.58---------------------------------------------------

,纔算是盡了政府治民的職責,所以現代的政治,是積極的教養兼施的政治。決不是如過去一樣,只要不擾民便算是善政的那種消極無為的政治;當然更不是擾民害民,自私自利,那種殘民以逞的黑暗政治,政治的隆污,便是國家的興亡,與民族的盛衰之所繫。 總理歷數古今的事實,證明給我們看,其所以警惕與勉勵我們者,可謂至深且切了!現在北洋軍閥,已經打倒了;我們大家無論是在軍、民、政、教、團、警那一界服務,應該要牢記 總理這一番遺教,分工合作,努力來教民養民,以建設現代的政治,現代的國家!禹謨所說:「德惟善政,政在養民,水、火、金、木、土、榖惟修,正德利用厚生惟民。」所謂「正德」,就是講我們從政的人,必須一面整飾政治上的紀綱制度,使凡百庶政都能依一定的軌道,按合理之步驟推進;一方面要修明自己的德性,以身作則來教導感化部屬和一般民眾;孔子所謂:「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慢令致期謂之賊」,也就是講要注重「正德」和「教民」的道理。至於所謂「利用」,並不是如同現在政治上社會上一般的情形,你利用我,我利用你,弄到大家
互相利用,變詐無端,結果互相猜忌衝突而禍亂無已,這種錯誤的「人與人間」的利用,就絕不是為政的道理;愈利用愈要使政治黑暗,社會紛亂;愈利用愈要使國家危亡,民族衰弱!所以大家務必認清這個所謂「利用」,不是講人與人間的利用,而是講「金、木、水、火、土、榖」等一切「物」的利用。就是要提倡科學,振興實業,征服自然,利用萬物!對於「人」,我們絕不可如同現在的情形一樣,「互相利用」,應當要照我前次所講的道理,大家共同一致,分工合作,互相幫助,一團和氣。最後所謂「厚生」,這是講明我們為政的最後目的,是在「養民」,無論教導眾人與利用萬物,其目的都是要使

---------------------------------------------------P.59---------------------------------------------------

國基雄厚,民生樂利,所以我們無論軍、民、政、教、團、警那一方面,必須一切設施不離開這個最後的目標,不違背這個根本的原則,切切實實遵照「正德利用厚生」的古訓做去,然後纔算是政治!
    為政應當「教養兼施」的道理,我們已明白了。但是要求教化成功,民生樂利,真所謂千頭萬緒,做不了的事情。必須我們能分別其本末輕重的性質,決定其緩急先後的次序,而盡力實幹,循序漸進,纔有成功的希望。大學所謂「事有本末,物有始終,知所先後,則近道矣。」中庸所謂「君子之道,譬如行遠必自邇,譬如登高必自卑。」以及管子所謂「政自小始」,這幾句格言就是我們辦事最重要的原則。我們無論做什麼事,總要先擇最基本最切要簡易的先做好,然後由小而大,由近及遠,由卑至高,循易達難,如此進展無已,天下任何艱鉅的事業,沒有不可以完成的!這個循序漸進的道理,我前次已經講得很明白,今天不必多說。總之,我們要完成現代政治的建設,必須教養兼施,循序漸進。而古人
的典訓,尤其是大學中庸兩篇,人人都應當精心研究切實體行!
    第三、現代政治建設,必須迅速確實,貫徹始終。——剛纔我們講政治上一切事實,要循序漸進;這句話的真義是講進行要有步驟而言;至於講每一件工作之實施,或者說事業之推進,那是一定要迅速,一定要計日成功,剋期蕆事的。決不好再留一點迂緩遲滯的毛病。但是僅祇迅速,還不相干,迅速之外,必求「確實」。凡事必求做得確實,然後迅速纔有實效,也纔能算是真的迅速,與苟且欺飾,敷衍塞責不同。現在一般人心,習為虛偽,尤其是政治上一切事情,十件事就有十件是上騙下,下騙上,一點也不確實!上面的人只知道發號施令就了事,再不去指導監督部下實做;究竟下面的人做了沒有,他

---------------------------------------------------P.60---------------------------------------------------


簡直不過問。而在下面的人對於上面發下的命令,普通都是陽奉陰違,最多也只做書面的工作,來應付
應付。對於上官的報告,十有九都是假話。而做上官的接到部屬的報告,究竟其內容確實與否,也全不去實查。因此我們國家無論大小事業,沒有一件做得確實,沒有一件能夠成功!弄成現在這種危急存亡的局勢!所以今後我們要想改造政治以救亡復興,第一就是凡事要求「確實」,確實也可以說就是要「徹底」!我使一個命令發下去,就人而言,一定要貫徹到最下層而毫無阻礙或壅滯之情。就事而言,一定要實行到最後處,而毫無中止或敷衍之病。要怎樣纔可以做到這一步呢?我以為只要做到八個字,「信賞必罰,綜覈名實」。「信賞必罰」就是有功必賞,有過必罰,「綜覈名實」就是要循名責實,嚴密考查。現在一切事情要能做好,全靠我們做主官居人上者,自己特別勤勞,如我所說要心到、目到、口到、手到、足到,把所有的時刻貫注到所有的部屬,一件事規定要怎樣做,以及要做到怎樣,就一定要怎樣做,並且要實實在在做到怎樣。我們隨時隨地要指導監督,尤其要注重考查。考查明白之後,凡是真能盡忠職責,辦好事情的人,一定要賞;反之,一定要罰!「綜覈名實」就是「嚴明」,「信賞必罰」就是「公正」,我們至少要能做到「嚴明公正」四個字,然後一切事業,纔可以做得確實,再進一步要求迅速。不過要完成現代的建設,在辦事方面還有一個要訣,大家必須做到:就是 總理遺訓最後一句——「貫徹始終」。因為天下一切偉大的事業,尤其是革命的事業,決不是一帆風順可以成功的;在未成功以前,一定要經過無數的風波,歷盡種種的艱苦,纔可以達到目的。如果我們的意志不能堅決,精神不能振奮到底,一旦遇著危險,即半途而廢,便要全功盡棄,毫無結果了!所以政治上最要緊的成

---------------------------------------------------P.61---------------------------------------------------

功的要訣,就是要能繼續不斷始終如一的做!一件事既已決定去做,一定要做到完全成功為止!書經所說:「惟新厥德,始終如一」,又說:「政貴有恆」,都是這個意思。我們要完成新政治的建設,非決心做到這一點不可。
第四、現代政治建設必須守法重紀,明德修身。——國家的範圍很廣,政治上的事情極多,而人心不同,人事無定,賢愚異等,才智各別,所以我們要推進政事,治理國家,如果不先確立一個合理的規模和制度,根據一定的紀綱和法律來做,無論如何是做不到的,法紀制度就是政治的憑藉,失此則政治無所準據,馴至人人將各行其是,各逞其私,政治必敗,國家必亂。即如我們四川各軍,過去任意委派文武官吏,不照中央所定的法規來辦,因此就弄得政治紊亂,軍隊腐敗,地方人民飽受種種的痛苦。今
後我們要救國救民,必須要將這一點徹底改善,否則無論有怎麼多兵,怎麼大的勢力,也不能算是現代的一個國民,當然不能存在於現代,成功什麼事業。大家要曉得:現代的政治與現代的國家都是以「法治」為本。國家一切事務,無不是遵循一定的法制,在正當的軌道上推進!不如此便不是現代的政治;慎子說:「法者所以齊天下之動,至公大定之制也。故知者不得越法而肆謀,辯者不得越法而肆議,士不得背法而有名,臣不得背法而有功。我喜可抑,我忿可窒,我法不可離也。骨肉可刑,親戚可滅,至法不可闕也。」荀子說:「修理以齊朝,正法以齊官,平政以齊民。」呂新吾說:「法者,禦事宰物之神器。」我們從這幾句話,便可以看到法紀之作用和法紀之重要。可知非守法重紀不可以為政的道理了。

---------------------------------------------------P.62---------------------------------------------------

    法紀制度是政治必不可少的準據,但是政治建設,決不是祇建設好的法紀制度就可以成功,最根本最要緊的還是我們軍、民、政、教、團、警各界的幹部人員,本身能夠健全,有高尚的人格,優越的智能和強毅的精神,能夠真正為一般部下和民眾的模範,盡到養民教民的職責。所以我們從事現代政治的建設,一方面要守法重紀,一方面要明德修身。剛纔我講「正德」的意思,已經提到這一點,大概為政在人,而要能得人必先修己,一切法令也必須自己先能實行,然後可以貫徹於一般國民。這些道理,儒家尚德治,講得最透闢。大學中以修身為治平之本,即其綱領,而論語中所謂「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所謂「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一類教人明德修身正己而後正物的話,幾乎到處可以見到,我們只要讀一讀這些古訓,便可以知道現代政治的建設,一定要本著 總理「革命必先革心」的遺訓,努力從明德修身的工夫做起,一方面大家注意明德修身,便不患無「治人」;一方面大家守法重紀,便自然有「治法」,法良制美而又官賢吏能,現代的新政治新國家,當然立即可建設起來!
    第五、現代政治的建設,必須選賢任能,講信修睦。——「為政在人」的道理,大家都知道的,從來講政治的人,可以說沒有一個不是注重在這個根本問題。所謂「任官惟賢材」,所謂「徒法不能以自行」,「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於眾也。」以及「德必當其位,功必當其祿,功必當其官」,這一類話,歸結起來就是「選賢任能」四個字。所以政治建設的根本要務,是在訓練人材,考選人材,和任用人材。至於如何訓練、考選和任用,最重要當然是政府應當極力改進教育,並儘早確立完善的考選與銓

---------------------------------------------------P.63---------------------------------------------------

敘的法制。但這不是一蹴可成的事,今天我們也無暇多說。現在我們關於「人」的問題要求立刻見效的辦法,還是要靠我們軍、民、政、教、團、警各界的幹部能認清自己所應盡的職責,立定救國救民的志
願,決心努力來建設現代的國家。本此良心的自覺,而隨時隨地真心實意求選賢任能。只要我們能夠求才,一定到處有人可以選拔任用。所謂「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就是這個意思。各位在地方上任職的人,不論你階級高下,而選賢任能的本務是一樣的。不但如此,就是你的政績良否,功效快慢,亦全在於你能否選任得人。至於求才的方法,當然很多,最要緊的,還是責以實事,然後就事拔選,考成任用。王安石說:「得人之道,在於知人;知人之法,在於責實。使君相有知人之明,朝廷有責實之政,則胥吏皂隸未嘗無人。」現在我們每一人所領導的部下至少有一百個人,都是曾經教養選拔而來的,如果我們再能隨時考察,分別其資質、性行、才能、體魄而因材施教,補短益長,刻意陶鎔,則百人之中,除大多數可以循分盡職之外,至少總有十個比較優異的人可以拔選出來。我們能夠拔識十個人才,便等於增加百倍力量;如此繼續增進,還有什麼事業不能成功!正所謂「無競惟人」,「得人者昌」。大家還要曉得:「選賢任能」和我剛纔所講「以民治民」的道理,也是相通。現在我們要以極少數的幹部,來治理無數的民眾,當然不夠。但是只要我們能就民眾中拔識一般好人,加以教導訓練而相助為理。藉民眾的力量來治理民眾,那不是綽有餘裕嗎?例如我們當了一個縣長,就可以找到許多好的民眾,加以訓練,叫他去當保甲長、村長、區長,這就是選賢任能以民治民的辦法。以後我們惟有充分運用這個要緊的辦法,多多拔識一般好人相助為理,然後一切政事纔可推進,政治建設,纔可以逐步完成!關於「選

---------------------------------------------------P.64---------------------------------------------------


賢任能」的道理,還有一點要接連補充的,就是所謂「講信修睦」。現在我們要推進政治,建設現代的國家,最必要的前提,就是要官吏與民眾,上官與部下,以及同志同事之間推而至於全國四萬萬同胞,大家都要親愛和睦,互相信賴。書曰:「其難其慎,惟和惟一」,孔子所謂「民無信不立。」以及孟子所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這個道理,自齊家以至於治國平天下,都是一樣的重要。我們現在負了建國的責任,格外要首先身體力行,和衷共濟,以為部下和全國國民的模範。這段話是說明「選賢任能,講信修睦」的重要。
    第六、我們從事現代的政治建設,必須注重組織 關於組織意義及其重要,我在前幾次講演中已經說明白,(見「現代國家的生命力」及「全國總動員之要義」兩篇)毋庸贅述。今天所要補充說明的,就是組織的要件及其方法。前次我已講明組織就是要藉縱的系統與橫的連繫使各種事物作合理的安排與順利的進行,而達成我們理想的目的。我們要達到某一個遠大的目的,完成某一種偉大的事業,決不是一個人所能為力,必須聯合多數的人,群策群力來做,既要合多數人來共同努力,便不可不有適當的組
織。要完成一個組織,有幾項要件必須先行決定:第一就是要決定「人」,即決定以何人參加組織,或者說組織需要何人。第二就是要決定「事」,即決定組織內何人從事何種工作,亦即決定組織各分子分工合作的辦法。第三須決定「時」,即決定某人在何時期從事某種工作。第四須決定「地」,即決定某人某時在何地從事某種工作。第五須決定「物」,即決定從事工作時需要何種工具與材料。第六須決定「數」,即依據事業之規模與組織之範圍,將「人」、「事」、「時」、「地」、「物」五者分別統計

---------------------------------------------------P.65---------------------------------------------------

,以期準備齊全,配置適當,而使預定之事業,順利進行,理想之目的,儘早達到。大概組織的要件和方法,就是如此,再舉我們軍官團作實例來講,要訓練我們川、滇、黔三省軍、民、政、教、團、警各界幹部,使能共同一致努力革命,就是我們的目的。根據這個目的,再決定所要召集的學員,與應聘請的教官職員(人),和各官長學員的工作(事),再決定訓練時間(時),與峨嵋山這個地點(地)再決定軍官團所需要的一切物品與經費(物),然後將這幾項分別統計(數),來通盤籌算,周密計劃,於是我們便有了軍官團這個很好的組織。現在大家在此很順利工作,因為我們組織得法,所以只要短短的三個星期,便可以完成訓練工作。將來各位畢業回去,努力革命,就可以達到我們開辦軍官團理想的目的。我們由軍官團的情形,便可以理解組織的要件及其方法。以後我們要建設現代的政治,和現代的國家,就是要照我今天所講的道理慎重組織。
    再有一點意思可就此補充的:大家看組織的要件雖有幾個,然而最後要最要緊的還是「數」。無論「人」、「事」、「時」、「地」、「物」一切都要有數,然後纔有組織可言。「數」愈精確,便組織愈完善,效能愈強大,一切事業,愈容易成功。反之「數」若含混不確,則組織必不堅密,效能必極微弱,一切事業,必然要失敗!一個團體如此,一個社會也如此,推而至於整個國家,亦復如此。政治上如此,經濟上也如此,軍事上以及其他一切事業,莫非如此。所以「數」可說是一切組織與一切事業成功之母。例如就軍事而言,「數」就是致勝的基礎。孫子說:「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數,四曰稱,五曰勝。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數,數生稱,稱生勝。」這幾句話,雖奧義無窮,但我可作最淺顯

---------------------------------------------------P.66---------------------------------------------------

的解釋:所謂「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數」,就是說我們拿了地圖,就其經緯度數加以比量,便可算出各地的距離,是多少里數。同時再利用我們種種的知識對付各處的一切情勢,加以測度、估量,得到一個概略。然後再根據敵我兩方交通、給養、兵力等種種情況,加以比較權衡,就可以知道那一個地方最重要,那一個地方次要,那一個地方必攻或必守,那個地方可得可不得。如此分別出輕重緩急,決定戰守機宜。將兵數作最合理的配備,結果當然就可以打勝仗。這就是所謂「數生稱,稱生勝」的道理。說到這裏,大家要注意,所謂「度」、「量」不過是求「數」的手段;而「稱」、「勝」也不過是「數」的應用。所以致勝的要件雖不只一個,而「數」卻是唯一基要的因素。我們要打勝仗,全賴得「數」之確;而得數之確,生於計算之精。不僅一切組織的要件和方法,最後歸結於「數」;就是軍事上致勝的基礎,也在乎算多「數」精,如此可見「數」之重要。我們中國一切組織不能完善,一切事業不能成功的最大原因,可以說是太沒有「數」的觀念,太不注意「數」的精確。你看一般人講話,五天不講五天,六天不講六天。他要講「大約五六天」,兩個不講兩個,三個不講三個,他要講「兩三個三四個」。可以說中國人普遍的有這種馬馬虎虎隨隨便便苟且含糊之亡國的習氣,什麼事物只求一個「差不多」,那裏曉得「失之毫釐,差之千里」。三人五人可以隨便說三五個,三萬萬五萬萬人口難道也可以用「差不多」的方法含混過去嗎?我們國家多少大事,都是最初馬虎一點,弄到後來百事皆非!如此沒有「數」的觀念,一切苟且、散漫、凌亂不堪的糊塗國家,試問怎樣可以生存於現在這個科學昌明,一切事物都精益求精的時代!我們一定要自己切實反省,徹底自新纔好!尤其我們軍、民、政、教、團、警各界

---------------------------------------------------P.67---------------------------------------------------

幹部,特別要隨地力求一切事業的精確,然後可以完成現代政治與現代國家所必要的一切組織!因為我們凡事要求精確,而且要精益求精,所以隨時隨地要努力做研究的工作,尤其是對於一切基本的學問,格外要徹底研究明白,然後一切計劃,纔真有所本,不會有大的錯誤。一切事業,也根基穩實,可保最後成功。現在我們大家無論在那一方面,都是要來作救國救民,革命的基本問題——即 總理的全部遺教,不可不精心鑽研,以求透徹,不僅要求徹底了解,尤貴乎能依據 總理所交給我們的典則來實地力行!一方面研究,一方面就實幹!如此努力不懈,我們理想的現代政治,與現代國家就可以建立起來,我們的革命一定可以完成!
    以上已將現代政治建設的要領,提出(一)除舊布新,因勢利導(二)教養兼施,循序漸進;(三)迅速確實,貫徹始終;(四)守法重紀,明德修身,(五)選賢任能,講信修睦;以及(六)注重組織,努力研究等六個要點分別說明了。現在再要講一講現代政治的成效。這就是說我們要做到什麼程度纔算是現代政治建設真正成功。也就是說現代政治建設成功的時候,國家是怎樣的一種情況,我現在可以扼要的提出四句,即:「教成政通,風移俗易,舉國一致,精誠團結。」我常常和大家講,今日之根本要務,就是「轉移風氣,振作人心,團結精神,統一意志。」我們要從事建設現代國家,要完成革命復興民族,必須由此做起。我們必須照我們的理想真正造成了新的風氣,新的習慣,新的信仰與新的制度,使全國國民的思想行動,都能共同一致,政治建設才是有了成效,國民革命才能隨之而成功,同時無論什麼事物,一旦成為風尚,便有不可阻擋的勢力,而能普遍傳播,風靡萬物。若再進一步成為習慣,立為制度,則更能確乎不拔,固定不移,可以留傳久遠,綿綿不絕。所以我們從事革命,無論大小事情,總要我們一般先知先覺的人能以身作則,造成新的風氣,再進而養成新的習

---------------------------------------------------P.68---------------------------------------------------


慣,確立新的制度,到了確乎不拔,固定不移的地步時,然後可以放心。即如我們軍訓團每天要舉行升降國旗的隆重典禮,
這就是我們軍訓團所倡行的一件重要事情。今後我們畢業出去以後,就要造成這種新的風氣,從各部隊、機關或學校,照樣推行到全國,使全國國民都養成這種敬愛國旗的新風氣、新習慣,成了社會上一種愛國家精誠的表現。升降國旗這一件事如此,其他的一切的事情,也都要這樣做去,最後做到全國國民的精神心理生活習慣,都能煥然一新,共同一致!無論做什麼事,都能整齊嚴肅,井然不亂。整個中華民國就可成為一個最進步的生長教育的有機體,四萬萬同胞就如合成為整個的一個人同一樣子!即做到管仲所說的:「期而至,使而往,百姓舍己以上為心者,敬之所期也。始於不足見,終於不可及,一人服之,萬人從之,訓所期也。未之令而為,未之使而往,上不加勉而民自盡竭,俗之所期也。為之而成,求之而得,上之所欲,大小心舉,事之所期也。令則行,禁則止,憲之所及,俗之所被,如百體之從心,政之所期也。」(按:「上」即指政府而言)如此,我們便可以抵抗任何外侮,建立起一個真正的自由獨立的現代國家!
關於政治建設的遺教,和從事政治建設的要領,現在大概已經講完了,最後還有一點要你們注意的,就是:無論什麼好的理論,好的計劃,如果我們只求知而不去實做,即所謂「坐而言不能起而行」那是永遠不能希望有所成就的,尤其是當前革命事業,如果我們不努力實做,不僅革命永遠不能成功,國

---------------------------------------------------P.69---------------------------------------------------

家民族也就要滅亡了!你們在未到軍訓團受訓以前,不是也在學校畢過業,聽過很多訓話,讀過很多書籍,懂得很多道理嗎?但是你們在畢業出校以後的工作成績在那裏?自問對於社會國家有何裨益?我可以不客氣的說:你們從前在學校裏畢了業,只拿一張文憑,取得一個資格,結果最多個人得到了工作機會或是做了官發了財,對於國家社會,可說是沒有什麼貢獻,甚至有許多人恐怕還作了不少的孽,同時
堂堂七尺之軀,只因不明人生目的,未聞革命大道,幾乎誤了平生,貽忝父母,我於正言規戒之中,真覺得有無窮的慨惜。大家都在壯年,來者可追,前途正無限量。我希望大家從此以後要曉得我們一個人「生活的目的,在增進人類全體之生活,生命的意義,是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要曉得我們讀書求學,為的是要濟世安民,絕對不是為自私自利的!也不是為獨善其身或為學問而學問的。總要見義勇為,利人濟世;日新其德,即知即行,如果知而不行,任你學問多麼好,見識多麼高,能力多麼大,於社會國家終無補益。大家現在來軍訓團求學的唯一目的,在救國救民,所教與所學的都不外救國救民的學問。我們要救國救民,一方面當然要有救國救民的學問,一方面尤須本其所學,身體力行,所以我們今後務必矯正過去空話妄想畏難不行之亡國的習慣,本著我們 總理「知難行易」的哲學,精誠無間,自強不息,循著我們 總理所指示我們的光明大道勇猛邁進!古人所謂「有志竟成」,一分努力,即有一分事業,我們國家不怕不能得救,民族不怕不能得復興,祇要我們能夠努力奮鬥!
    因為大家聚首一堂來講話的機會很難得,所以我有一分鐘的時間,便盡我心力,要和大家多講一分鐘的話,希望大家能夠多得一分的益處,多有一分成功事業的把握!各位要曉得:凡我所講的話,雖然

---------------------------------------------------P.70---------------------------------------------------

所謂卑之無甚高論,但是天下的至理常經,就在平凡之中,祇要我們能夠切切實實身體力行,便是成功立業的光明大道!

---------------------------------------------------P.71---------------------------------------------------

最近更新於 2014-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