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一 民國二十一年一月至三月

---------------------------------------------------P.323---------------------------------------------------

蔣中正總統困勉記

浙江奉化王宇高(墉伯)王宇正(垣叔)同編


 

卷二十一

民國二十一年一月至三月


 

民國二十一年,公年四十六

      一月一日,曰:「國事家事,一無所成,鬱鬱殊甚!」四日,與毛邦初談航空計畫畢,又與曾養甫談浙江建設計畫。曰:「余辭職後,於國事心更切也。」七日,與周駿彥、蔣作賓、邵元冲、王長春商談,曰:「日首相荒木甚畏共黨,亟願余主持國事,共同防共,而以商租東省,謂不必明訂中國駐軍數目,總不致不能駐兵云,以此誘余,其亦視余為可欺也,是誠不知中國尚有人也,可笑之至!」八日,曰:「此後如欲成功,非重起爐竈,根本解決,必不足以言革命也。」十二日,與張繼、何應欽談大局,曰:「此次政治責任,全在於胡漢民一人,如欲余再出,漢民必出一言以表示也。」又曰:「敬之實太不爭氣,可歎!」

      〔一月〕十三日,以飛機自奉化往杭州訪孫科,至則孫科在上海不來,公查詢已,歎曰:「余於此時,始知哲生已另設特種委員會,并決定對日絕交,與停付公債本息。嗚呼!中國危矣!」又曰:「此倒行逆施之策,又出


---------------------------------------------------P.324---------------------------------------------------

諸胡漢民乎?彼之用心,仍欲藉外侮之名,掃除其所謂蔣派勢力者,北方則由馮玉祥主持,以倒張學良,南方則由粵桂出兵兩湖,以消滅余之軍隊,而乃提空名抗日,以欺國民,使余不能繼起收拾危局,其於國家之存亡,民族之生死,毫不介懷,哲生不察,竟願為民族萬世之罪人。嗚呼痛哉!」十六日晚,得京中電,謂馮玉祥、李烈鈞等受胡漢民之主使,急欲孫科通過對日絕交案,以危國家,形勢甚急云。十七日,又得京中呼救電,公乃急電孫科,邀速來杭,曰:「未知能阻此提空名得實禍之案勿通過否?」

      〔一月〕十八日,與汪兆銘詳商救國之方,乃聯名電胡漢民,徵其意見。又得京電,謂對日絕交案,勢難中止,必欲通過,公方憂慮間,孫科到杭,乃曰:「幸未通過,心始為慰。」晚,與汪兆銘、孫科會商,公曰:「不待及展堂之覆電,吾人應入京相助。」十九日,訪孫科、汪兆銘,適胡漢民電至,公觀之,歎曰:「展堂滯留香港,不惟不肯入京赴難,且必阻吾人之入京也,季新因此猶豫變計,亦不肯行矣。」乃再致電漢民,立候來滬,共赴國難。晚,宴孫科、汪兆銘,公曰:「余決赴京助林主席處理大局。」科、兆銘乃亦允同往,公曰:「余不入京,則必對日絕交,此時對日絕交,則國必亡矣,故不顧一切,決計入京耳。」二十一日,自杭州以汽車回京。二十二日,會議,公曰:「余對大局貢獻者,竊以為外交


---------------------------------------------------P.325---------------------------------------------------

問題,非先統一國內不可!如廣東能切實歸附中央,則對內對外問題,皆可迎刃而解;否則,廣東人亡國民黨,國民黨亡中華民國,而亡國之罪,應由廣東人負之。」言畢,往訪林主席。二十三日,又會議,對日問題,決定緩和。晚,又會議,公曰:「政治由哲生主之,黨務由季新主之,余當負責助之。」議畢,曰:「觀季新之意,尚不足也。」二十四日,聞孫科走避上海,又聞陳友仁在上海聲言,以為今日救國,舍對日絕交與對俄復交之外,無辦法云。公歎曰:「友仁之主張對日絕交者,即為對俄復交之陰謀,顯然暴露矣,以國家供其犧牲,其肉尚足食乎?」

      〔一月〕二十五日,會議,得孫科辭職電,又得各軍絕食告急電,公曰:「余此次入京,忍痛已極,今覺痛苦倍增矣!」二十六日,曰:「取消國難會議,速定財政人選,今日之急務也。」晚,曰:「清夜靜思,使政治無狀至此,使官兵伙食不繼,使余遭此失敗,而強余辭職者,皆陳銘樞誤之也,誠不料其愚庸貪詐,竟至於此也!」二十七日,聞孫科匿於上海,避不見人,公因歎曰:「此甚於逃脫矣!而置黨國於不顧,使余進退兩難,可歎之至!」二十八日,開臨時政治會議,曰:「今日相聚一堂,大半為余之仇敵,誠令人不知所懷也。」議畢,往訪汪兆銘,勸任行政院長,兆銘初不願任,公與之商定外交方針,一、積極抵抗,二、預備交涉。兆銘始允之。晚,


---------------------------------------------------P.326---------------------------------------------------

聞日軍在上海啟釁,與我第十九路軍劇戰,公乃終宵苦籌對策,悲憤不置。

      〔一月〕二十九日,曰:「倭寇進迫,必更激烈,余決心遷政府於洛陽,與之決戰,免被城下之盟。」乃往訪林森、汪兆銘商之,星夜為林、汪籌備渡江安全之法。三十日晨,曰:「應留於軍事委員會於南京,以指揮應戰;而馮玉祥、朱培德、葉楚傖,則與林主席、汪院長同赴洛陽,以主持中央。」上午,召何應欽、顧祝三〔同〕、陳銘樞,分配任務,屬以留京,勉以各盡職責。午,送林森、汪兆銘渡江,公與夫人繼行,渡江以搖車到浦口,送林、汪登火車以行。晚,公宿浦口,曰:「甚憂余離京後,外交、軍心、社會之不安也。」又曰:「今日林主席以為多事,汪夫人亦有難色,余既無權位,又恐其懷疑,又恐各方對之,或有失禮於林、汪,內心之苦,無以復加,嗚呼!此時余誠思難之時,受屈之日乎!」二〔三〕十一日,以火車經蚌埠抵徐州,考慮曰:「此次對外,須先統一國內,即在下次世國大戰中,欲為一自由中立國之戰鬥員,更須統一內部,但統一之障礙:一、在帶兵官之擁兵自衛;二、在人人好為領袖,不肯下人;三則教育不良,使青年不由正道;四則交通不整,使民生阻絕也。余今釋兵下野,以人格革除以上一、二兩弊,又使馮玉祥長內政,汪兆銘長教育,余則自任交通部長,再謀消除三、四兩弊可乎?」


---------------------------------------------------P.327---------------------------------------------------

      二月一日,抵開封,與諸將領會商。晚,往洛陽。得滬電,曰:「昨夜倭軍又進攻也。」二日,抵洛陽,選定中央黨部、國民政府辦公地址於圖書館,遂開會議。三日,訪汪兆銘,商主持外交事;又與李濟深,商指揮軍事人選;又勸馮玉祥負責內政。四日,汪兆銘回蚌埠,主持外交,公告之曰:「此時對日,祇要不喪國權,不失國土,日寇不提難以忍受之條件,則我可乘英美干涉之機,與之交涉;萬不可以為各國既加干涉,而我即可強硬,致生不利影響,須知各國之真相,尚不可知也。若果與日進行交涉,又須時刻注意其軍部所趨之途徑,須知其軍部往往左右其內閣,不可忽視,以致徒勞!」五日,往鄭州視察,曰:「此心未嘗一刻忘暴日之侵略,但對客又不能不強顏為歡也。」又曰:「國家危亡至此,而孫科等仍妄肆詆毀,惟恐中正盡忠報國,得以成名於後世也!嗚呼!傷心之事,莫過總理之子,不能自繼父志,而反誣人以毀其父也!」晚,曰:「今夕在車上度舊曆年矣!」

      〔二月〕六日,曰:「今日為舊曆元旦,家事國事,兩俱傷心!」七日,曰:「友人來電,均以不增加援隊於上海相責難,乃知反宣傳魔力之大,必欲毀滅余之歷史,使余不得革命也!嗚呼!」又曰:「聞孫科在滬,自設政務委員會,擅置部長,誘惑第十九路軍,使之反對中央,且欲藉第十九路軍之兵力,赴杭州,組織政府,是不更示弱於倭寇及國際乎!」又曰:「聞馮玉祥招搖欺詐,惟恐


---------------------------------------------------P.328---------------------------------------------------

天下之不亂。嗚呼!如不除害群之馬,實無以立國矣!」是日公觀百泉風景,曰:「欲假游覽,強解憂愁,憂愁終不可解也。」八日,籌略軍糧,調動軍隊畢,自鄭州回洛陽,曰:「聞滬戰,倭寇攻擊甚烈,我方尚能支持,而世人不察,以為真正勝利,其實倭之海軍陸戰隊,在陸上與我陸軍作戰,其技自窮耳!余正憂其大軍之續至也!」九日,視察孟津渡口,計畫架橋,聯絡黃河兩岸。十日,又至鄭州,指示俞飛鵬、曹浩生〔森〕,組織軍糧局畢,曰:「心殊憂鬱煩悶。」少頃,劉峙來報,謂第二師在潢川以南失利被圍,公曰:「心更憂愁。」晚,曰:「今日終日無樂意也。」

      〔二月〕十一日晨,得汪兆銘電,乃即回徐州,過開封,曰:「至此得報,乃知第二師尚在作戰,未潰也。」晚,抵徐州,曰:「今日在車上,終日思慮,對日殊無良法!戰則無可戰條件!和則國人所反對,如不戰不和,任倭寇進迫,則國家人民之被害,日重一日,嗚呼奈何!此時無人敢主張言和,惟憑虛氣,一味要戰,無智識、無程度之國民,是非不分,利害不明,吾故曰治民智之國易,治民愚之國亦易,而治半智半愚,一知半解之國,實難。嗚呼!惟有待亡而已!」十二日,與汪兆銘商談畢,自徐州南下,曰:「余願回京,以無名之身,對軍事外交,負全責也。」十三日,抵浦口,與何應欽、陳銘樞晤談,公曰:「余主張滬事應和緩,勿使擴大,以保國家元氣。」

 

最近更新於 2016-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