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  民國二十年十月至十二月


---------------------------------------------------P.307---------------------------------------------------

蔣中正總統困勉記

浙江奉化王宇高(墉伯)王宇正(垣叔)同編


 

卷二十

民國二十年十月至十二月


 

〔民國二十年,公年四十五〕

      十月一日,考慮東省辦法,曰:「應任張學良為邊防司令長官,派定東北各地部隊及各地負責長官,以為日軍撤退後之接收準備;又應對外聲明,日軍所佔領各地,未正式交還中國政府以前,凡各該地所組織各種團體,應由日本政府負其責任,中國概不承認也。」二日,得陳銘樞、蔡元培轉來粵電,曰:「國事危急若此,而粵方尚以敵對態度要脅不止。嗚呼!人心已死,可歎孰甚!」三日,曰:「倭寇威脅之行未殺,且以軍艦在下關時刻示威,實不知余為何如人耶?可笑!」與熊式輝談備戰計畫,曰:「此次對日,無論和戰,而西北實為我政府之第二根據地,準備首都遷於洛陽,以便持久作戰,即在平時,洛陽與西安亦可為陪都也。」

      〔十月〕四日,曰:「預定以顧維鈞為出席國際聯盟會代表!派顏惠慶赴北平,與各國公使接洽。」召余日章,屬以進行三事,曰:「一、以國民外交名義,聯絡各國與日本國民,促其主持公道;二、屬各國新聞記者,

 
---------------------------------------------------P.308---------------------------------------------------

往東省視察,提出公平報道〔導〕;三、屬太平洋協會各國人士之有力者,各督促其政府注重日本之侵略暴行。」五日,聞日本將派軍艦五十艘,來長江示威,公笑曰:「倭寇真不知己知彼者也。」已而又曰:「粵方雖稍緩和;但國民浮動,不明國情,不察國際形勢,一味要求政府宣戰,甚至怨望騷擾,而對於財政,富商尚顧其私利,不知為國著想,可歎!」久之,又曰:「然而國民之熱心救國者,究屬大多數,國事尚可為也。」六日,處理備戰事項,曰:「余決心與倭一戰,此心反覺安定,若無事也。」又曰:「倭艦昨到四艘,其宣言,警告我有排日行動,并將派軍艦五十餘艦〔艘〕來華大示威云。余準備於其到時,對各國發宣言,促各國政府元首,注意其共同保守公約之責任。」

      〔十月〕七日,曰:「我國民固有之勇氣與決心,早已喪失,今日徒憑一時之興奮不能持久,則不惟於國無益,而且徒速其亡,故無可恃也;而所恃者,在我一己之良心與人格,以及革命之精神與主義而已!」八日,與張群商談,曰:「余具有備戰不屈之決心;惟仍望外交方面,有所進步也。」晚,曰:「至今尚未接到倭寇要求我取締反日之舉動,料其已知我之有備也。」九日晨,聞日軍昨日以飛機轟炸錦州,死傷甚眾,曰:「如此,則世界各國更知倭寇之蠻橫,必不為公理所容矣。」午,聞英法外長皆出席於國聯會,美國亦與國聯取一致行動,曰:

 
---------------------------------------------------P.309---------------------------------------------------

「未知其結果能否得一公平決議也?」晡,聞日使重光葵自上海以軍艦來京,慶祝我國慶,曰:「此其名為參加國慶典禮,實則來提警告,使我明日國慶,蒙受無上國恥,中外聞之,必甚憤慨,惟恐我群情憤激,對倭使或有無意識之舉動也。」考慮久之,乃下令戒嚴。十日,舉行國慶典禮,閱兵畢,曰:「今日首都,以外侮之故,行人稀少,感傷不置!」又曰:「此次外侮內憂,實由一般老黨員意氣用事,徒知爭權奪利,而不肯任勞任怨之,不願新進後起,共同負責,以致然也;世人不察,皆加罪於余一人,余亦願任其咎,否則,無人能勝此重任,余於此,惟有忍辱負重,死而後已耳。」

      〔十月〕十一日,英公使告公,謂奉其外交部長電,勸我勿堅持以撤兵為交涉之條件,公聞之,甚為駭異,歎息久之,曰:「惟英美輿論,漸趨一致,有主張公道之呼聲耳!」已乃曰:「余決心既定,不論各國態度與國聯會結果如何,為保障國土與公理計,任何犧牲,在所不惜,且非與日本決戰,中國亦斷難完成革命也。」十二日,主國府紀念週,講演以忍耐不屈之精神,維護領土;以犧牲無畏之精神,維護公理;盡國際一分子之責任,以表現我民族之人格。十三日,曰:「聞國聯會今日為東三省事開會,如公理得以伸張,倭寇果能屈服,則東亞與世界人類之幸也;否則,為公理而犧牲一切,亦所不惜。」是夕,公愁悶殊甚,曰:「惟有虔忱默禱而已!」十四日,曰:

 
---------------------------------------------------P.310---------------------------------------------------

「此次國聯會如仍畏日本不接受,而不派遣監察團,則我應根據國聯會章,力與爭持;倘日本退出國聯,則我要求非法公約國出而仲裁。」

      〔十月〕十五日,審閱日本所提中日和平基本大綱,曰:「此大綱萬難承認,余決另提大綱以應之,必以東三省為中國之領土,以及門戶開放,機會均等為基礎。」決定對粵方針,曰:「統一會議開始之日,即為中正辭職之時;或粵方委員既允擔任中央政治,則中正以為付托有人,即當引退矣。」十六日,上午,與幹部會議,討論對日大綱畢,電施肇基,屬以堅持國聯派員監視日本撤兵為必要;再要求國聯組織永久仲裁委員會。下午,得施肇基電,謂白里安主張中日直接交涉,屬詢公意見,公大怒,復電施肇基,屬以嚴詞拒之;并屬以確定中國主權,及門戶開放、利益均等、共同開發經濟,不得有特殊地位之原則,提出國聯會,促其討論之。晚,聞粵方與胡漢民又多阻礙,曰:「余於十四日,釋放展堂,送之上海,希望促進團結,共禦外侮,彼乃一出又變,反增粵方糾紛。嗚呼!內憂甚於外患,可歎!」十七日,接見各國公使談話,公表示對日抵抗,斷不簽喪土辱國之約之決心,眾皆為之動容。十八日,商考粵方要求及胡漢民之態度,曰:「可歎!可憐!又可笑也!」十九日,再與各國公使談話,屬以各電告其出席日內瓦代表及其政府,如國聯失敗,則東方與中國之前途,不可預料,望切實注意之。

 
---------------------------------------------------P.311---------------------------------------------------

      〔十月〕二十日,接見太平洋學會各國代表,曰:「日本代表,始見之似和柔,一與之接近,則狡獪之色,輕侮之行立現;其餘歐美各國代表,則可親可愛,未有如日本之惡劣者也。可知倭奴怕凶,而不知禮義,東方之文化,皆被倭奴摧殘矣!」二十一日,與戴傳賢談話,公曰:「日內瓦消息,行政院會議,無期延會,乃一好消息,蓋國聯欲監督日本退兵而後閉會也;乃我國內各報館,知識太淺,并誤聽日本宣傳,以為國聯助日,逼我屈服,遂大登特載,至使人心浮動。」戴傳賢曰:「一月以來,政府拚命得來之佳息,竟為記者識淺,破壞無遺。」言已,相與歎息不置。聞粵方各委員,今日到滬,云不要會議名目,公曰:「是尚能知大體也。」

      〔十月〕二十二日,上午,自南京以飛機至上海,下機,閱上海報紙,曰:「今日報載,粵方代表談話,詆毀譏刺,未改舊態,誠可駭異也。」與在滬各中央委員晤談,曰:「乃知胡漢民有意搗亂,主使粵方又變,竟欲推倒中央之現有組織,否認根本法紀,使余進退兩難也。嗚呼!倭禍如此迫急,國家如此危殆,若輩不僅壁上觀火,且又下井投石,必欲使一切罪惡責任,歸於余之一身,置黨國覆亡於不顧,可歎孰甚!」下午,與粵方委員晤談,踰一小時,乃以原機回京。二十三日,粵方以七條件,托蔡元培攜京謁公,公審閱畢,曰:「彼以為中央已無辦法矣,故提此苛刻無理之要求。嗚呼!倭寇藉粵方搗亂之

 
---------------------------------------------------P.312---------------------------------------------------

機,而侵迫中國,粵逆乃亦藉倭奴之力,而搗亂中國,是粵與倭,儼然似已結攻守同盟者也!形勢至此,何可再以理喻,余惟有負責堅持,以報黨國,豈尚有退步之餘地乎?」二十四日,曰:「昨日國聯決議案,比較滿意,但倭奴尚加反對,不知結果究何如?」二十五日,與林森談話。二十六日,又與各國公使談話,屬以促其政府派中立國人,監視日本撤兵。

      〔十月〕二十七日,上午,與吳敬恆、李石曾談話,公曰:「當此國難,余決心負責到底,任何誹謗,在所不計也。」下午,魯伊斯顧問自東三省調查回,報告日軍暴行,公為之髮指,曰:「倭奴不自量,至今猶欲強中國與彼直接交涉也。」晚,遷住於軍官學校。二十八日,聞韓復榘截留餉源,強借行款,歎曰:「向方或受倭奴與反動派之煽惑,圖謀不軌乎?」二十九日,開特種外交委員會,公告之曰:「此次起草宣言,須注重國聯會之決議與其性質,又須注重華盛頓會議之門戶開放公約,苟非依此二點發言,則宣言即無精神矣。」又警告之,曰:「倭寇經此次國聯之干涉,其對我東省之侵略,必更積極、必更急進,故時局較國聯決議前,更為嚴重,吾人應更努力也。」三十日,聞粵方搗亂不止,心甚懊喪,曰:「精衛、哲生願來合作,乃被展堂阻礙,不敢明白表示,余將何以使之有轉圜餘地乎?」三十一日,研究對日對粵交涉,曰:「此時中央實處於內外夾攻之中,而輿論又被反

 


---------------------------------------------------P.313---------------------------------------------------

動派所蒙蔽,是非不明,人心不定。嗚呼!此國家之所以日益亂也。」

      十一月三日,曰:「國人是非不明,廉恥道喪,尤以坐視國家被侵而不知恥,長亦被辱而不知羞。嗚呼!可歎孰甚!」又曰:「粵方之陰險狡蠢,誠無其比也。」四日,見日本代表,曰:「倭子卑劣汙賤,可惡!可笑!」五日,曰:「精衛願合開四中全會,而以為難於展堂情面,哲生則主張分開會議,而圖精神合作,展堂則力主破壞會議,以為待明年再開。嗚呼!合開既不可能,則余祇有順從其意,許以分開,以求精神之合作乎?」六日,曰:「余既遷就,許以分開,但本黨威信,掃地盡矣!中心憂焚,不知所懷!」九日,開中央執行委員會,公詳述委曲求全之意。十日,宴各將領畢,歎曰:「余自為主席,奮鬥數年,雖不能自以為有功於黨國,但亦可告無罪;不料時至今日,竟成為黨國之罪人,不得不允許叛逆反動者為中央委員,任令此輩害國誤民,恐千秋萬世以後,亦無人能揭發此輩之陰險,不禁為古之賢豪被脅迫而蒙沈冤者,有同感焉。」

      〔十一月〕十二日,開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公致開會詞畢,曰:「全國黨員,誰知余為黨之苦心也?」十三日,與各國公使談話,公正色言曰:「租界是否為擾亂中國之策源地,竟放任日本擾亂行動,而不加干涉;是否祇片面要中國守條約,而使對方不惟以條約為壓迫中國之護

 
---------------------------------------------------P.314---------------------------------------------------

符,且藉以為擾亂中國之張本?」言已,憤慨不置!十四日,主席全國代表大會,曰:「於此老衰病、幼稚病叢生之會議為主席,主席誠難哉!余自為主席,以今日為最費心力,體力殊覺疲倦矣!」十五日,開財政會議,曰:「銀行界張公權等,乃要脅政府,欲使政府仰其鼻息,痛哉!」晚,修正代表大會宣言至午夜,曰:「甚矣!本黨人才之缺乏也。而此區區之宣言,亦必須余親理,思之憂懼悲哀!」十六日晨,睡覺頭甚暈痛,聞鐘鳴六點,強起,出席代表大會,曰:「精神疲極,且有熱度,但大會期中,余如疾病,則黨務更難進行矣!」到會,讀宣言畢,覺體力不支,乃往湯山少憩。十七日,到大會,見請願學生,訓勉之。晚,與幹部商談,公曰:「余決心帶兵北上抗日,而對內則盡量退讓,以誠意與粵方合作。」言已,命陳銘樞赴滬,邀汪兆銘來京,主持中央。十八日,曰:「今日知國聯形勢不佳,但余心甚定,惟帶兵北上之心更急耳。」

      〔十一月〕十九日,提出廣東委員名單於大會,說明提出理由,一小時二十分,請大會接受此全部名單,以圖團結,而己則北上坐鎮,為國前驅,以安民心云云。既照公意通過,公乃喜曰:「此為本黨一大成功,數月以來,惟此較有生機也。」晚,聞黑龍江省城又陷,曰:「倭寇之更急進,固在意中,未知國聯會議能更緊張否?但余必北上,為國前驅,或能完成自助人助、自助天助者乎?」

 
---------------------------------------------------P.315---------------------------------------------------

二十日,出席大會,討論選舉,曰:「今日為汪精衛被選事,雙方爭執不下,甚費心力也。」二十一日,提出恢復黨籍名單,曰:「此案又以悲憤極沉痛之堅持,始獲通過。」二十二日,上午,開特種外交委員會,曰:「國聯態度完全袒日矣,余決心不屈服。」乃電施肇基,屬勿改嚴正態度,我中國決不屈服於無理之議案也。下午,代表大會閉幕,曰:「此為對內一難關,今既渡過,增加余奮鬥之勇氣不少。」二十三日,見杭州致〔至〕京請願學生一千七百人,公訓誡,以諸葛武侯之盡瘁至死,岳武穆之精忠報國自矢,眾皆動容感服。晚,曰:「聞汪兆銘尚欲北上搗亂,可歎!」

      〔十一月〕二十四日,與幹部商北上抗戰或下野避事問題,因歎曰:「余決心北上,與倭寇決戰,雖無戰勝之理,然可留民族人格與革命精神於千萬世,且可引起太平洋之戰爭,而國家之復興,未始不在於此,乃國人不諒,幹部阻止,以為我不北上,可以避免倭寇之挑釁,而得苟安於一時。嗚呼!國弱民愚,非老衰則幼稚,實無可救矣!」又曰:「如果余下野之後,國家能統一,外交得勝利,則余之下野,不失為革命者之立場。嗚呼!若不於外交上得一確切取消不平等條約,則中國不亡,亦等於亡矣!」二十五日,曰:「各方學生為反動派所鼓惑,恣意搗亂,使余進退兩難。嗚呼!余處境之悲慘,未有如今日之甚者也。」二十六日,學生千餘人,在國府堅持,

 
---------------------------------------------------P.316---------------------------------------------------

必請公親書誓師詞,出師抗日,公因歎曰:「國民程度至此,殊為國家危也!」二十七日,曰:「數日以來,接見各地請願學生約二萬人,可謂用盡精力以應之,幸未發生事故,且得幾分好影響,是乃對內最難最險之關鍵。嗚呼!對倭寇固難,而對內更難,況倭事乃由國內賣國者之所發動乎?」三十日,見北平國民大學學生請願團,訓誡畢,曰:「最可惜而最可痛者,乃一般盲從而患幼稚病之青年,勸之安心求學,以盡救國之道,則不聽;煽之以浮躁曠廢,則樂從。國無紀律,人無道義,此國事之所以亂也。」

      十二月二日,聞北平燕京大學與徐州中學學生,態度尤激烈,曰:「國事之危至此,人民又不成其為人民,可憂孰甚!」三日,見陳友仁,問以對〔赴〕日經過,曰:「其難言之隱衷,雖未吐露,而其赴日一行,以引起倭寇佔領東三省之野心,則皎然若灼矣!嗚呼!國不和,招人侮也!」四日,聞北平大學學生示威團,來京示威,曰:「不向敵國示威,而向政府示威,此中國之所以被人侮辱也!殊為可歎!」乃召示威團代表,長時間談話兩次,曰:「幸能領受而去,可知公道自在人心,國危尚可挽救也。」五日,聞北平大學示威團,在京暴動,毆辱憲警,而中央大學與金陵大學學生,亦包圍外交部與衛戍司令部,因歎曰:「國無秩序,尚成其為國乎?」乃下令拘捕用武學生,戒之曰:「禁止軍警開槍。」六日,聞北平大

 
---------------------------------------------------P.317---------------------------------------------------

學示威團尚不肯歸去,乃下令護送之歸北平。又聞北平、濟南,又有學生,擠於車站,南北交通,為之阻斷,而反動派之在上海者,藉此更攻擊政府,歎曰:「國事尚可為乎?」七日,召見武漢大學學生及首都抗日會代表,訓誡畢,曰:「青年之無秩序,殊為民族寒心也。」

      〔十二月〕八日,曰:「當此存亡絕續之交,而黨內又不一致,老衰病、幼稚病,彌漫益甚,焉得不使為領袖者,拖泥帶水以斃也?」又曰:「時危至此,而發一命令,佈一通電,非余親手大改,不能出以示人,其他國難會議條例,革命紀律等,更無人能出一主謀以助余。嗚呼!人才缺乏,而又不能自由用人,此事之所以不成,而國之所以亂也。」又曰:「此時主戰,戰必敗,則以全國殉余一人之歷史;如媾和,則余一人之歷史,乃為全國而犧牲矣!又恐媾和以後,國民精神散漫,仍不能臥薪嘗膽,則民族更形墮落也。」九日,開政治會議,公提議應制裁浮動之人心,眾不從,謂應放任,因歎曰:「天下事皆誤於書生畏懦者之手乎?悲哉!」十日,與幹部會商,曰:「何敬之每到緊要關頭,常不肯負責,且怨恨無權,可歎!」十一日,與陳銘樞商談,曰:「乃知哲生等必強余辭職始快,真如亦受若輩之迷矣!殊不知以余為領袖,而又有堅強之幹部,國雖危,尚可為也!乃幹部動以退讓為得計,以余辭職為可苟安,是內部之心不一,領袖之志難行!余近得政治哲學二語,曰:政者進也,貪者退也,

 
---------------------------------------------------P.318---------------------------------------------------

領袖欲進,而幹部欲退,雖有大力,無以推動,奈之何哉!」

      〔十二月〕十二日,濟南請願學生三千餘人,守候國府不退,公乃出見,立而訓誡,踰二小時,訓畢,曰:「始覺天寒,立談之久也。」又曰:「今日余挺身出見,幾受侮辱,但經訓誡後,至少有四分三以上之學生,能受感動,故極少數之反動者,乃無可奈何也,然亦險矣!」與幹部商進退問題,曰:「稚輝、石曾、季陶、鐵城,皆不主余退;而敬之、真如等,則惟恐余退之不速也。」又曰:「此時救國,惟有余不退之一法;但欲余不退,惟有改為軍事時期,一切政治,皆受軍事支配,而聽命於余一人,則國始得救;否則,如今日情形,群言龐雜,主張不一,彼此互相牽制,不許余主持一切,而欲以無責任、無意識、無政府之心理,利用領袖為傀儡,則國必愈亂!余之身敗名裂,個人之犧牲,固不足論,但余雖犧牲,亦不能救國之危亡,嗚呼,天下事之至慘者,未有如余今日之甚也!」十三日,屬陳銘樞,催粵方早日來京主持。十四日,見請願學生代表,解釋久之,曰:「青年有理性者居多數,故少數敗類,無能為亂,但青年中竟有敗類,不能不為國家悲痛也。」是日,公乃決定辭職。

      〔十二月〕十五日,提辭呈於中央常務會議,眾正勸商間,忽聞大學學生中之共產份子者,挾持群眾,集中央黨部示威,蔡元培、陳銘樞,出而勸喻,竟挾之以去,公

 


---------------------------------------------------P.319---------------------------------------------------

因歎,曰:「學生之橫狂如此,而先輩諸書生,猶主寬柔縱容,將使全國秩序不定,陷於無政府態度矣!」孫夫人宋慶齡屬人告公,使中國釋放蘇俄東方部長,則蘇俄亦釋放蔣經國云。公嚴詞拒之,曰:「蘇俄東方部長禍我中國,罪狀已甚彰明,余寧使經兒不還,或任蘇俄殘殺,而決不願以害國之罪犯,換我親兒也,絕種亡國,乃數也,數之所存,余何能希冀幸免?」十七日,粵方五代表孫科等到京,公與之開誠相見,曰:「今日李文範猶欲以對抗之勢,組織籌備會,可歎!」十八日,勸孫科就職行政院長,勿用陳友仁為外交部長,引起國民反對,孫科誤會,以為干涉其事,公因歎曰:「余本無留京而參末議之必要,徒以為黨國存亡關係,不能不有良心與道德上之協助耳。」十九日,開全體執行委員會談話會,曰:「李文範、伍朝樞之隘狹,是誠可笑也!」又曰:「汪兆銘派在滬選舉十人,以與粵方爭持,嗚呼!始則粵方與中央之爭,今則粵又自相爭,此種爭權奪利之政客,太無革命精神矣,可歎!」晚,與幹部會商,曰:「今日之黨,革命條件無一完備,威信既失,焉能再望其領導革命?余雖辭職,為黨計,非力自振拔不可!」

      〔十二月〕二十日,曰:「余不能不犧牲一切,遵重約法與黨紀,故不能再參加黨務,但亦不能以退出黨務表示也。」二十一日,開一中全會,曰:「今日腐化惡化,麕集一堂,余乃不能不忍痛參加,此實為余奇恥之一,嗚

 
---------------------------------------------------P.320---------------------------------------------------

呼!是會誠亡國開始之怨念也!」又曰:「今日心緒,煩悶抑鬱,不可言喻!嗚呼!亡國之兆已見,余乃心長而力絀,能不悲乎?」是夕,公決定歸鄉,心安而寐,忽又醒,曰:「惟對黨國未有善後之法,故又輾轉憂慮不能寐也。」二十二日,出席一中全會,曰:「腐化惡化諸敗類,凡為余之仇敵,早被余打倒者,今皆復起,齊集一堂,與相晤談,但余對彼等,惟有可憐、可笑、可歎,而毫無芥蒂之嫌,以若輩敗類,皆不足為我仇也。」午後,乃以飛機,至寧波,到即回奉化武嶺。二十六日,閱報告,曰:「自余離京以後,凡腐化惡化,集合一堂,如蠅之見血,莫不吮咀稱快;乃欲以余為監察院長與政治會議主席團,是誠不自知其為可恥也!」

      〔十二月〕二十八日,曰:「涉世愈深,則識世愈明,今得數語,曰:救黨者必為黨員所毀,救國者必為國民所恨,救人者,未有不為被救之人所陷害也!自民國十四年,總理逝世以後,本黨右派如胡漢民以及一般腐化分子,左派如汪兆衛﹝銘﹞以及一般惡化分子,內部之意見不一,以致共產黨遍地,使全國為蘇俄第三國際所制服,余乃出死力,從共黨手中,救回黨國與民眾,今日所得之結果如此,是亦理所當然耳!以聖賢之身救人,不望當世之報酬,惟有犧牲身〔生〕命,以自成其志而已!」二十九日,曰:「南京會議,猶欲以余與胡漢民、汪兆銘,為政治會議常務委員,其視余與彼輩為一丘之貉矣,

 
---------------------------------------------------P.321---------------------------------------------------

難怪人人欲以余為工具也。」三十一日,曰:「心煩意消,毫無生趣,嗚呼!悲哉!」


---------------------------------------------------P.322---------------------------------------------------

最近更新於 2016-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