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  民國二十年十月至十二月

---------------------------------------------------P.313---------------------------------------------------

動派所蒙蔽,是非不明,人心不定。嗚呼!此國家之所以日益亂也。」

      十一月三日,曰:「國人是非不明,廉恥道喪,尤以坐視國家被侵而不知恥,長亦被辱而不知羞。嗚呼!可歎孰甚!」又曰:「粵方之陰險狡蠢,誠無其比也。」四日,見日本代表,曰:「倭子卑劣汙賤,可惡!可笑!」五日,曰:「精衛願合開四中全會,而以為難於展堂情面,哲生則主張分開會議,而圖精神合作,展堂則力主破壞會議,以為待明年再開。嗚呼!合開既不可能,則余祇有順從其意,許以分開,以求精神之合作乎?」六日,曰:「余既遷就,許以分開,但本黨威信,掃地盡矣!中心憂焚,不知所懷!」九日,開中央執行委員會,公詳述委曲求全之意。十日,宴各將領畢,歎曰:「余自為主席,奮鬥數年,雖不能自以為有功於黨國,但亦可告無罪;不料時至今日,竟成為黨國之罪人,不得不允許叛逆反動者為中央委員,任令此輩害國誤民,恐千秋萬世以後,亦無人能揭發此輩之陰險,不禁為古之賢豪被脅迫而蒙沈冤者,有同感焉。」

      〔十一月〕十二日,開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公致開會詞畢,曰:「全國黨員,誰知余為黨之苦心也?」十三日,與各國公使談話,公正色言曰:「租界是否為擾亂中國之策源地,竟放任日本擾亂行動,而不加干涉;是否祇片面要中國守條約,而使對方不惟以條約為壓迫中國之護

 
---------------------------------------------------P.314---------------------------------------------------

符,且藉以為擾亂中國之張本?」言已,憤慨不置!十四日,主席全國代表大會,曰:「於此老衰病、幼稚病叢生之會議為主席,主席誠難哉!余自為主席,以今日為最費心力,體力殊覺疲倦矣!」十五日,開財政會議,曰:「銀行界張公權等,乃要脅政府,欲使政府仰其鼻息,痛哉!」晚,修正代表大會宣言至午夜,曰:「甚矣!本黨人才之缺乏也。而此區區之宣言,亦必須余親理,思之憂懼悲哀!」十六日晨,睡覺頭甚暈痛,聞鐘鳴六點,強起,出席代表大會,曰:「精神疲極,且有熱度,但大會期中,余如疾病,則黨務更難進行矣!」到會,讀宣言畢,覺體力不支,乃往湯山少憩。十七日,到大會,見請願學生,訓勉之。晚,與幹部商談,公曰:「余決心帶兵北上抗日,而對內則盡量退讓,以誠意與粵方合作。」言已,命陳銘樞赴滬,邀汪兆銘來京,主持中央。十八日,曰:「今日知國聯形勢不佳,但余心甚定,惟帶兵北上之心更急耳。」

      〔十一月〕十九日,提出廣東委員名單於大會,說明提出理由,一小時二十分,請大會接受此全部名單,以圖團結,而己則北上坐鎮,為國前驅,以安民心云云。既照公意通過,公乃喜曰:「此為本黨一大成功,數月以來,惟此較有生機也。」晚,聞黑龍江省城又陷,曰:「倭寇之更急進,固在意中,未知國聯會議能更緊張否?但余必北上,為國前驅,或能完成自助人助、自助天助者乎?」

 
---------------------------------------------------P.315---------------------------------------------------

二十日,出席大會,討論選舉,曰:「今日為汪精衛被選事,雙方爭執不下,甚費心力也。」二十一日,提出恢復黨籍名單,曰:「此案又以悲憤極沉痛之堅持,始獲通過。」二十二日,上午,開特種外交委員會,曰:「國聯態度完全袒日矣,余決心不屈服。」乃電施肇基,屬勿改嚴正態度,我中國決不屈服於無理之議案也。下午,代表大會閉幕,曰:「此為對內一難關,今既渡過,增加余奮鬥之勇氣不少。」二十三日,見杭州致〔至〕京請願學生一千七百人,公訓誡,以諸葛武侯之盡瘁至死,岳武穆之精忠報國自矢,眾皆動容感服。晚,曰:「聞汪兆銘尚欲北上搗亂,可歎!」

      〔十一月〕二十四日,與幹部商北上抗戰或下野避事問題,因歎曰:「余決心北上,與倭寇決戰,雖無戰勝之理,然可留民族人格與革命精神於千萬世,且可引起太平洋之戰爭,而國家之復興,未始不在於此,乃國人不諒,幹部阻止,以為我不北上,可以避免倭寇之挑釁,而得苟安於一時。嗚呼!國弱民愚,非老衰則幼稚,實無可救矣!」又曰:「如果余下野之後,國家能統一,外交得勝利,則余之下野,不失為革命者之立場。嗚呼!若不於外交上得一確切取消不平等條約,則中國不亡,亦等於亡矣!」二十五日,曰:「各方學生為反動派所鼓惑,恣意搗亂,使余進退兩難。嗚呼!余處境之悲慘,未有如今日之甚者也。」二十六日,學生千餘人,在國府堅持,

 
---------------------------------------------------P.316---------------------------------------------------

必請公親書誓師詞,出師抗日,公因歎曰:「國民程度至此,殊為國家危也!」二十七日,曰:「數日以來,接見各地請願學生約二萬人,可謂用盡精力以應之,幸未發生事故,且得幾分好影響,是乃對內最難最險之關鍵。嗚呼!對倭寇固難,而對內更難,況倭事乃由國內賣國者之所發動乎?」三十日,見北平國民大學學生請願團,訓誡畢,曰:「最可惜而最可痛者,乃一般盲從而患幼稚病之青年,勸之安心求學,以盡救國之道,則不聽;煽之以浮躁曠廢,則樂從。國無紀律,人無道義,此國事之所以亂也。」

      十二月二日,聞北平燕京大學與徐州中學學生,態度尤激烈,曰:「國事之危至此,人民又不成其為人民,可憂孰甚!」三日,見陳友仁,問以對〔赴〕日經過,曰:「其難言之隱衷,雖未吐露,而其赴日一行,以引起倭寇佔領東三省之野心,則皎然若灼矣!嗚呼!國不和,招人侮也!」四日,聞北平大學學生示威團,來京示威,曰:「不向敵國示威,而向政府示威,此中國之所以被人侮辱也!殊為可歎!」乃召示威團代表,長時間談話兩次,曰:「幸能領受而去,可知公道自在人心,國危尚可挽救也。」五日,聞北平大學示威團,在京暴動,毆辱憲警,而中央大學與金陵大學學生,亦包圍外交部與衛戍司令部,因歎曰:「國無秩序,尚成其為國乎?」乃下令拘捕用武學生,戒之曰:「禁止軍警開槍。」六日,聞北平大

 
---------------------------------------------------P.317---------------------------------------------------

學示威團尚不肯歸去,乃下令護送之歸北平。又聞北平、濟南,又有學生,擠於車站,南北交通,為之阻斷,而反動派之在上海者,藉此更攻擊政府,歎曰:「國事尚可為乎?」七日,召見武漢大學學生及首都抗日會代表,訓誡畢,曰:「青年之無秩序,殊為民族寒心也。」

      〔十二月〕八日,曰:「當此存亡絕續之交,而黨內又不一致,老衰病、幼稚病,彌漫益甚,焉得不使為領袖者,拖泥帶水以斃也?」又曰:「時危至此,而發一命令,佈一通電,非余親手大改,不能出以示人,其他國難會議條例,革命紀律等,更無人能出一主謀以助余。嗚呼!人才缺乏,而又不能自由用人,此事之所以不成,而國之所以亂也。」又曰:「此時主戰,戰必敗,則以全國殉余一人之歷史;如媾和,則余一人之歷史,乃為全國而犧牲矣!又恐媾和以後,國民精神散漫,仍不能臥薪嘗膽,則民族更形墮落也。」九日,開政治會議,公提議應制裁浮動之人心,眾不從,謂應放任,因歎曰:「天下事皆誤於書生畏懦者之手乎?悲哉!」十日,與幹部會商,曰:「何敬之每到緊要關頭,常不肯負責,且怨恨無權,可歎!」十一日,與陳銘樞商談,曰:「乃知哲生等必強余辭職始快,真如亦受若輩之迷矣!殊不知以余為領袖,而又有堅強之幹部,國雖危,尚可為也!乃幹部動以退讓為得計,以余辭職為可苟安,是內部之心不一,領袖之志難行!余近得政治哲學二語,曰:政者進也,貪者退也,

 
---------------------------------------------------P.318---------------------------------------------------

領袖欲進,而幹部欲退,雖有大力,無以推動,奈之何哉!」

      〔十二月〕十二日,濟南請願學生三千餘人,守候國府不退,公乃出見,立而訓誡,踰二小時,訓畢,曰:「始覺天寒,立談之久也。」又曰:「今日余挺身出見,幾受侮辱,但經訓誡後,至少有四分三以上之學生,能受感動,故極少數之反動者,乃無可奈何也,然亦險矣!」與幹部商進退問題,曰:「稚輝、石曾、季陶、鐵城,皆不主余退;而敬之、真如等,則惟恐余退之不速也。」又曰:「此時救國,惟有余不退之一法;但欲余不退,惟有改為軍事時期,一切政治,皆受軍事支配,而聽命於余一人,則國始得救;否則,如今日情形,群言龐雜,主張不一,彼此互相牽制,不許余主持一切,而欲以無責任、無意識、無政府之心理,利用領袖為傀儡,則國必愈亂!余之身敗名裂,個人之犧牲,固不足論,但余雖犧牲,亦不能救國之危亡,嗚呼,天下事之至慘者,未有如余今日之甚也!」十三日,屬陳銘樞,催粵方早日來京主持。十四日,見請願學生代表,解釋久之,曰:「青年有理性者居多數,故少數敗類,無能為亂,但青年中竟有敗類,不能不為國家悲痛也。」是日,公乃決定辭職。

      〔十二月〕十五日,提辭呈於中央常務會議,眾正勸商間,忽聞大學學生中之共產份子者,挾持群眾,集中央黨部示威,蔡元培、陳銘樞,出而勸喻,竟挾之以去,公

 

最近更新於 2016-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