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  民國二十年十月至十二月


---------------------------------------------------P.307---------------------------------------------------

蔣中正總統困勉記

浙江奉化王宇高(墉伯)王宇正(垣叔)同編


 

卷二十

民國二十年十月至十二月


 

〔民國二十年,公年四十五〕

      十月一日,考慮東省辦法,曰:「應任張學良為邊防司令長官,派定東北各地部隊及各地負責長官,以為日軍撤退後之接收準備;又應對外聲明,日軍所佔領各地,未正式交還中國政府以前,凡各該地所組織各種團體,應由日本政府負其責任,中國概不承認也。」二日,得陳銘樞、蔡元培轉來粵電,曰:「國事危急若此,而粵方尚以敵對態度要脅不止。嗚呼!人心已死,可歎孰甚!」三日,曰:「倭寇威脅之行未殺,且以軍艦在下關時刻示威,實不知余為何如人耶?可笑!」與熊式輝談備戰計畫,曰:「此次對日,無論和戰,而西北實為我政府之第二根據地,準備首都遷於洛陽,以便持久作戰,即在平時,洛陽與西安亦可為陪都也。」

      〔十月〕四日,曰:「預定以顧維鈞為出席國際聯盟會代表!派顏惠慶赴北平,與各國公使接洽。」召余日章,屬以進行三事,曰:「一、以國民外交名義,聯絡各國與日本國民,促其主持公道;二、屬各國新聞記者,

 
---------------------------------------------------P.308---------------------------------------------------

往東省視察,提出公平報道〔導〕;三、屬太平洋協會各國人士之有力者,各督促其政府注重日本之侵略暴行。」五日,聞日本將派軍艦五十艘,來長江示威,公笑曰:「倭寇真不知己知彼者也。」已而又曰:「粵方雖稍緩和;但國民浮動,不明國情,不察國際形勢,一味要求政府宣戰,甚至怨望騷擾,而對於財政,富商尚顧其私利,不知為國著想,可歎!」久之,又曰:「然而國民之熱心救國者,究屬大多數,國事尚可為也。」六日,處理備戰事項,曰:「余決心與倭一戰,此心反覺安定,若無事也。」又曰:「倭艦昨到四艘,其宣言,警告我有排日行動,并將派軍艦五十餘艦〔艘〕來華大示威云。余準備於其到時,對各國發宣言,促各國政府元首,注意其共同保守公約之責任。」

      〔十月〕七日,曰:「我國民固有之勇氣與決心,早已喪失,今日徒憑一時之興奮不能持久,則不惟於國無益,而且徒速其亡,故無可恃也;而所恃者,在我一己之良心與人格,以及革命之精神與主義而已!」八日,與張群商談,曰:「余具有備戰不屈之決心;惟仍望外交方面,有所進步也。」晚,曰:「至今尚未接到倭寇要求我取締反日之舉動,料其已知我之有備也。」九日晨,聞日軍昨日以飛機轟炸錦州,死傷甚眾,曰:「如此,則世界各國更知倭寇之蠻橫,必不為公理所容矣。」午,聞英法外長皆出席於國聯會,美國亦與國聯取一致行動,曰:

 
---------------------------------------------------P.309---------------------------------------------------

「未知其結果能否得一公平決議也?」晡,聞日使重光葵自上海以軍艦來京,慶祝我國慶,曰:「此其名為參加國慶典禮,實則來提警告,使我明日國慶,蒙受無上國恥,中外聞之,必甚憤慨,惟恐我群情憤激,對倭使或有無意識之舉動也。」考慮久之,乃下令戒嚴。十日,舉行國慶典禮,閱兵畢,曰:「今日首都,以外侮之故,行人稀少,感傷不置!」又曰:「此次外侮內憂,實由一般老黨員意氣用事,徒知爭權奪利,而不肯任勞任怨之,不願新進後起,共同負責,以致然也;世人不察,皆加罪於余一人,余亦願任其咎,否則,無人能勝此重任,余於此,惟有忍辱負重,死而後已耳。」

      〔十月〕十一日,英公使告公,謂奉其外交部長電,勸我勿堅持以撤兵為交涉之條件,公聞之,甚為駭異,歎息久之,曰:「惟英美輿論,漸趨一致,有主張公道之呼聲耳!」已乃曰:「余決心既定,不論各國態度與國聯會結果如何,為保障國土與公理計,任何犧牲,在所不惜,且非與日本決戰,中國亦斷難完成革命也。」十二日,主國府紀念週,講演以忍耐不屈之精神,維護領土;以犧牲無畏之精神,維護公理;盡國際一分子之責任,以表現我民族之人格。十三日,曰:「聞國聯會今日為東三省事開會,如公理得以伸張,倭寇果能屈服,則東亞與世界人類之幸也;否則,為公理而犧牲一切,亦所不惜。」是夕,公愁悶殊甚,曰:「惟有虔忱默禱而已!」十四日,曰:

 
---------------------------------------------------P.310---------------------------------------------------

「此次國聯會如仍畏日本不接受,而不派遣監察團,則我應根據國聯會章,力與爭持;倘日本退出國聯,則我要求非法公約國出而仲裁。」

      〔十月〕十五日,審閱日本所提中日和平基本大綱,曰:「此大綱萬難承認,余決另提大綱以應之,必以東三省為中國之領土,以及門戶開放,機會均等為基礎。」決定對粵方針,曰:「統一會議開始之日,即為中正辭職之時;或粵方委員既允擔任中央政治,則中正以為付托有人,即當引退矣。」十六日,上午,與幹部會議,討論對日大綱畢,電施肇基,屬以堅持國聯派員監視日本撤兵為必要;再要求國聯組織永久仲裁委員會。下午,得施肇基電,謂白里安主張中日直接交涉,屬詢公意見,公大怒,復電施肇基,屬以嚴詞拒之;并屬以確定中國主權,及門戶開放、利益均等、共同開發經濟,不得有特殊地位之原則,提出國聯會,促其討論之。晚,聞粵方與胡漢民又多阻礙,曰:「余於十四日,釋放展堂,送之上海,希望促進團結,共禦外侮,彼乃一出又變,反增粵方糾紛。嗚呼!內憂甚於外患,可歎!」十七日,接見各國公使談話,公表示對日抵抗,斷不簽喪土辱國之約之決心,眾皆為之動容。十八日,商考粵方要求及胡漢民之態度,曰:「可歎!可憐!又可笑也!」十九日,再與各國公使談話,屬以各電告其出席日內瓦代表及其政府,如國聯失敗,則東方與中國之前途,不可預料,望切實注意之。

 
---------------------------------------------------P.311---------------------------------------------------

      〔十月〕二十日,接見太平洋學會各國代表,曰:「日本代表,始見之似和柔,一與之接近,則狡獪之色,輕侮之行立現;其餘歐美各國代表,則可親可愛,未有如日本之惡劣者也。可知倭奴怕凶,而不知禮義,東方之文化,皆被倭奴摧殘矣!」二十一日,與戴傳賢談話,公曰:「日內瓦消息,行政院會議,無期延會,乃一好消息,蓋國聯欲監督日本退兵而後閉會也;乃我國內各報館,知識太淺,并誤聽日本宣傳,以為國聯助日,逼我屈服,遂大登特載,至使人心浮動。」戴傳賢曰:「一月以來,政府拚命得來之佳息,竟為記者識淺,破壞無遺。」言已,相與歎息不置。聞粵方各委員,今日到滬,云不要會議名目,公曰:「是尚能知大體也。」

      〔十月〕二十二日,上午,自南京以飛機至上海,下機,閱上海報紙,曰:「今日報載,粵方代表談話,詆毀譏刺,未改舊態,誠可駭異也。」與在滬各中央委員晤談,曰:「乃知胡漢民有意搗亂,主使粵方又變,竟欲推倒中央之現有組織,否認根本法紀,使余進退兩難也。嗚呼!倭禍如此迫急,國家如此危殆,若輩不僅壁上觀火,且又下井投石,必欲使一切罪惡責任,歸於余之一身,置黨國覆亡於不顧,可歎孰甚!」下午,與粵方委員晤談,踰一小時,乃以原機回京。二十三日,粵方以七條件,托蔡元培攜京謁公,公審閱畢,曰:「彼以為中央已無辦法矣,故提此苛刻無理之要求。嗚呼!倭寇藉粵方搗亂之

 
---------------------------------------------------P.312---------------------------------------------------

機,而侵迫中國,粵逆乃亦藉倭奴之力,而搗亂中國,是粵與倭,儼然似已結攻守同盟者也!形勢至此,何可再以理喻,余惟有負責堅持,以報黨國,豈尚有退步之餘地乎?」二十四日,曰:「昨日國聯決議案,比較滿意,但倭奴尚加反對,不知結果究何如?」二十五日,與林森談話。二十六日,又與各國公使談話,屬以促其政府派中立國人,監視日本撤兵。

      〔十月〕二十七日,上午,與吳敬恆、李石曾談話,公曰:「當此國難,余決心負責到底,任何誹謗,在所不計也。」下午,魯伊斯顧問自東三省調查回,報告日軍暴行,公為之髮指,曰:「倭奴不自量,至今猶欲強中國與彼直接交涉也。」晚,遷住於軍官學校。二十八日,聞韓復榘截留餉源,強借行款,歎曰:「向方或受倭奴與反動派之煽惑,圖謀不軌乎?」二十九日,開特種外交委員會,公告之曰:「此次起草宣言,須注重國聯會之決議與其性質,又須注重華盛頓會議之門戶開放公約,苟非依此二點發言,則宣言即無精神矣。」又警告之,曰:「倭寇經此次國聯之干涉,其對我東省之侵略,必更積極、必更急進,故時局較國聯決議前,更為嚴重,吾人應更努力也。」三十日,聞粵方搗亂不止,心甚懊喪,曰:「精衛、哲生願來合作,乃被展堂阻礙,不敢明白表示,余將何以使之有轉圜餘地乎?」三十一日,研究對日對粵交涉,曰:「此時中央實處於內外夾攻之中,而輿論又被反

 

最近更新於 2016-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