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民國前十五年至前十三年 前六年前三年至前一年 民國元年 四年至十四年

---------------------------------------------------P.001---------------------------------------------------

蔣中正總統愛記
浙江奉化王宇高(墉伯)王宇正(垣叔)同編


卷一
民國前十五年至前十三年 前六年 前三年至前一年
民國元年 四年至十四年



      公為人慷慨而仁慈,深於情,於家人親友愛之,於學生部屬亦愛之,於國家民族尤愛之,推而至於全世界人類,莫不愛之,款款懇懇,古所謂「汎愛眾」,今所謂「博愛」、「人類為感情動物」,若公者是也。

民國紀元前十五年,丁酉歲,公年十一
      奉母命待客,勸酒務至醉,客或舉粗肴,急掣箸使不得下,即撤之,臥具亦必避其華美者。

紀元前十四年,戊戌歲,公年十二
      三月二十三日,弟瑞青殤,年才四歲,母王太夫人以其幼慧,哭之慟,公亦泣不可仰〔抑〕。

紀元前十三年,己亥歲,公年十三
      在嵊縣葛溪讀書,一日,竺紹康來與師姚宗元先生深談,公異紹康氣貌,注視良久,并愛其所乘馬,牽引之田

---------------------------------------------------P.002---------------------------------------------------

野放牧,撫弄之,馬怒,嚙公背,血流仆地。

紀元前六年,公年二十
      在日本,冬,妹瑞蓮,出嫁,比村大埠竺芝珊,公乃歸國辦嫁事。

紀元前三年,己酉歲,公年二十三
      夏,自日本歸國省母,過上海,營救同志之補〔捕〕逮入獄者。

紀元前二年,庚戌歲,公年二十四
      是年十二月六日,竺紹康病卒上海,公聞而哀之,為收其舊屬,并時時存恤其家。

紀元前一年,辛亥歲〔公年二十五〕
      夏,在日本,聞同志張恭被劉光漢與其婦何氏所賺,被逮下上海獄中,遂託故請假歸,營救恭,並圖刺劉何以報。秋,公既定浙,返上海,時陳公英士為滬軍都督,任公以滬軍第五團團長,公乃薦其友黃郛為都督署參謀長兼第二十三師師長。

民國元年,公年二十六
      公於定浙既不居功,是年以誅陶成章,又自承其罪,

---------------------------------------------------P.003---------------------------------------------------

辭職走日本,友人稱之,公曰:「革命觀念:第一、在推倒滿清,恢復中華;第二、在為平民解除痛苦。至於權位二字,實未絲毫容懷也。」公之愛國愛民,蓋始終如此。

民國四年,公年二十九
      在日本,力勸陳公英士專志經營南方,陳公從之。春,陳公回國,公送至橫濱,臨別黯然曰:「此去萬一不幸,而為袁氏所害,余當為兄化身,以成未竟之志。」言已,泣數行下。

民國五年,公年三十
      五月十八日未時,陳公英士被袁世凱遣人刺死於上海日僑山田家,公往哭已,載其尸以歸,經紀喪葬,撰文祭之,有曰:「嗚呼!自今以往,世將無知我之深,愛我之篤,如公者乎?丁未至今十載,其間所共者何如事?非安危同仗之國事乎?所約者何如辭?非生死與共之誓辭乎?而乃一死一生,國事如故,誓辭未踐。死者成仁取義,固無愧於一生;而生者守信堅約,豈忍惜於一死?嗚呼!大難方殷,元凶未戮,繼死者之志,生者也,完死者之業,生者也,生者未死,而死者猶生,死者之志未終,而生者終之,死者之業未成,而生者成之,不終不已?不成而不死亦不已?以履去春握別扶桑第二化身之讖語,以守我之信,堅我之約而已。」長公子經國,生於民國紀元前三年

---------------------------------------------------P.004---------------------------------------------------

己酉歲三月十八日,至是七歲,始命入學。

民國六年,公年三十一
      春,留居上海,與陳果夫、蘇玄瑛同寓,玄瑛病,公輒資以醫藥。

民國七年,公年三十二
      春,留上海,與周日宣、丁景梁、張人傑等相過從,歡甚。及奉命率兵攻閩,在軍次,與周丁及孫洪伊、戴傳賢、汪兆銘等時通書牘。七月,大埔之役,隨僕陳厚章溺斃於大埔廣陵間江中,公悼之曰:「此子性行朴忠,可傷也!」

民國八年,公年三十三
      冬,游日本,問犬塚勝太郎病,弔田中喪,訪萱野及秋山定輔,與森福、山田、菊池游覽,謁頭山滿,欽其襟度安閒。是年公與丁景梁、朱大符、吳忠信、汪兆銘、周駿彥、胡朝陽等,常通書牘。在閩常晤者:為楊子明、譚人鳳、陳肇英等。在滬常見者,為江鏡清、戴傳賢等。

民國九年,公年三十四
      十月三日,自滬赴粵,過香港,祭朱大符靈柩。先是大符奉總理命赴虎門,說礮臺長,宣布獨立,歸順總理;

---------------------------------------------------P.005---------------------------------------------------

旋被降兵所害,移柩香港。公祭之,感傷公私,痛哭不已。十九日,公在河源,會議作戰計劃,主力攻石龍,而陳炯明則主攻博羅;夜,公夢見大符者三,情景宛然,因起坐禱曰:「我必率隊攻石龍」,乃不復夢。三十日夜,宿營太和圩,反側不成寐,歎曰:「自入戰地,老稚轉溝壑,村舍化塵灰,傷病兵呻吟於道旁,慘象日夕懸目,悲天憫人,仁者獨何忍心乎?」次公子緯國生於民國五年丙辰歲十月六日,至是方五歲,始命入幼稚園。

民國十年,公年三十五
      去歲杪,戴傳賢至奉化,強勸公赴粵,公以粵中陳炯明、許崇智之相傾軋,事不易為,堅不肯行,傳賢不歡而去。今年一月,公兩致書傳賢,自表歉臆,有曰:「茲引曾滌生誡其弟沅甫與彭雪琴相爭時之家書一節,以為我二人取照寶鑑,則往後交誼,益加深摯,未始非因此而玉成也。」又曰:「孫先生待友,其善處在簡直痛快,使人畏威感德;靜江待友,其善處在不出微言,使聞者自愧,吾與兄交勉之!」十月,公自粵歸,倡辦武嶺初等小學,以原設武山、溪西、西河三小學併入之,其經費,由公獨力擔任。

民國十一年,公年三十六
      一月,自廣州往桂林,舟輿經梧州、昭平、廣運、

---------------------------------------------------P.006---------------------------------------------------

陽朔,凡半月,蒿目兵燹,悲歎民生,胸懷甚鬱滯焉。二月十二日為舊曆元宵,在桂林八桂廳,獨坐對月,寒影自憐,遙憶故鄉燈市,二子歡躍情狀,感欷不能自已。因作書諭次公子緯國曰:「自歎不能在家聚笑一堂,因之更想念爾等活潑神態,不能忘懷!」三月,在桂林,暇輒乘馬游覽,因念次公子緯國作書諭之曰:「將來我回家,必買一匹小馬,教爾騎之,我騎大馬,爾騎小馬,父子同游野外。」見群兒放風箏,又念緯國,檢賀年畫片,付郵寄歸,并諭之曰:「此二畫片,一是富貴花,一是小孩遊戲放風箏,寄爾白相,爾可快活。」五月,在家念故友,二十五日,往湖州,謁陳公英士墓,並視其家屬。又至潛園,訪戴傳賢暢談。九月五日,自寧波歸武嶺,見水災較去秋為甚,緣溪一帶,道路市廛,蕩然無存,歎曰:「山鄉林荒沙湧,成此空前浩劫!」是時,公甚思出私則〔財〕以救濟之。十一月五日,在閩,視劉營長祖漢傷,見其臂斷血流,憫之曰:「深感痛楚,猶在吾體也。」

民國十二年,公年三十七
      一月二十日,自福州返上海,念故人陳英士,以其集句贈聯:「安危他日終須仗,甘苦來時要共嘗。」請總理書之,懸座右,示不忘也。八月,游俄,至十二月返國,訪晤加利寧、羅素達克、齊采林、胡定斯基(胡定康)、司克亮斯克、加密熱夫、彼得祿夫斯克、魯考夫基、撒売


---------------------------------------------------P.007---------------------------------------------------

尼売夫、獨霍夫斯基、魯那哈斯基等;而列寧方病臥,不能謁晤,深致感咨。觀劇前皇家戲園,見其座價五金圓,歎曰:「莫斯科生活程度之高如此!」觀新立歷史館,見其偉蹟血狀,曰:「惟此足怵目悚魂!」游彼得格列,見其市況蕭條,民氣頹喪,而海軍人員之神態,更不良佳,曰:「深為蘇俄憂之!」訪畢將歸,曰:「俄國缺少中級人才,政府往往為下級所蔽,而一般自滿專制,輕信遲疑,尤其最顯著弊病,遇大事不能潛機觀察,好逞客氣,個人無定識,尚不能自立,況於國家乎!吾尤為蘇俄憂矣!」十一月,在俄時,聞長公子經國身體不佳,甚覺愁悶,書諭曰:「爾身體要自己當心,並要勤習體操,早起練柔軟操或啞鈴操,尤有益;看書到一個鐘頭,須休息遊戲十分鐘,以免頭暈或鼻衂。尚道德,以守規則,不侵犯他人自由及幫人為主,不是拘謹束縛!而須依循道德以外,時時活動,使心裡舒服。」

民國十三年,公年三十八
      三月,自粵歸,二日,復總理書,言及陳英士交情,有曰:「中正與英士,共事十載,始終如一,未嘗有或合或離之形神。當時困苦艱難,可謂十倍於今日,而中正忍痛耐辱,曾不懈餒者,乃以其信之專、愛之切,而知之深也。以我兩人,萬古交情,雖手足之親,未足間其盟契,骨肉之摯,不能踰其恩義,肝膽相照,可質天日,故能與

---------------------------------------------------P.008---------------------------------------------------

仗安危耳。」又力薦胡漢民之宜信任,有曰:「諳熟本黨歷史,應付各方,維持內部如展堂者,果有幾人?展堂之短,不過度量狹隘,言語尖刻,而其自勵清苦,比其他書生為可貴,請先生回憶中正曩昔常有陳逆必叛之語,乃當信今日中正之請信任展堂為不謬矣。」
      〔三月〕十四日,與廖仲愷書,規勿過信俄國及中國共產黨,有曰:「俄黨對中國之惟一方針,乃在造成中國共產黨為其正統,決不信吾黨可與之始終合作,以互策成功者也。至其對中國之政策,在滿蒙回藏諸部,皆為其蘇維埃之一,而對中國本部,未始無染指之意。中國共產黨員在俄者,但罵他人為美奴、英奴與日奴,而不知其本身已完全成為一俄奴矣。吾兄如仍以弟言為不足信,而毫不省察,則將來恐亦不免墮落耳!弟但期致我良知,弟雖未亡,而實欲兄以此書作亡友遺言耳!」又述對孫科宜盡忠告,有曰:「去年一年來籌款備餉,接濟不絕者,哲生與有功焉;至其引用非人,措置無方,以致百弊叢生,我輩亦不能辭咎。以哲生之品性、才幹、學問,以及其過去辦事之成績論之,實為一優秀之同志、道義之朋友;然而吾人不能以其所長而忘其所短,亦不能知而不言,言之不忠,自失其友誼!」二十五日,致胡漢民、汪兆銘書,言英士誘掖之功,曰:「英士待人,不免好尚權術;然其先必事事容納人意,體貼人情,而至最後,則他人必事事悉照英士之本意,而改變其本人之主張,使人尚不自覺,如

---------------------------------------------------P.009---------------------------------------------------

是待人,不可謂其果善,而人則反感其妙。以弟之愚拙,而有今日者,未始非其誘掖之功也。」又言己為情感所動,曰:「革命雖為人人責任;而弟今日之革命,除為平民抱不平,為先烈爭志氣以外,實為本黨與師友之情感所動;而決非一己徼倖,以圖功名也。」
      四月三十日,訓誡軍校下級幹部,有曰:「本校人員彼此間互助的關係,是兩重的:一為同黨關係,即黨員與黨員的關係、精神上的關係、主義上的關係;一為同校關係,即校員與校員的關係、職務上的關係、事業上的關係。大家既有此種重疊的密切關係,應當有相親相愛的感情。」
      五月八日,訓誡第一期學生,有曰:「今天是全校同志相見的第一天,從此以後,我們同志而兼為同學,也就是我同生同死第一天的紀念日。我們全校同志,總共九百零六人,我們九百零六人的生命,是整個的,是一條命的,不是個個人分散的!」二十日,訓話又曰:「我們同學中間有一個人成功,就是我們黨裡成功,亦就是各同學大家成功,所以要各個同學統統有進步,統統能成功,同學同事之間,一切嫌疑妒忌的事,都要痛改!黨裡的事,就是黨員個人自己的事,同學好,亦就是我自己好。」二十五日,訓講槍之來源及效用,有曰:「槍是百姓的汗血製造出來,百姓為何以汗血製造槍械給我們軍人?因要我們軍人拿槍去保護他的身家與國家故也。是以槍之目

---------------------------------------------------P.010---------------------------------------------------

的,是保護百姓與國家,不是害民禍國!」二十八日,訓講餉之來源,曰:「餉是百姓的錢,由百姓勞動得來,就是百姓的汗血,我們吃餉,就同吃百姓汗血!百姓因要挽救生命和權利,所以給我們餉款,我們應如何保護百姓、捍衛國家!現在軍隊,不但不保護百姓、捍衛國家,反要到百姓家裡去姦淫搶殺,真是傷心害理、全無心肝!還可算是人類麼!」
      十月九日,奉總理手諭:「迅即成立革命委員會,以對付種種非常之事。」其委員名單,公與許崇智、廖仲愷、陳友仁、譚平山也。公函請總理,准胡漢民、汪兆銘加入,曰:「此鮑顧問不明本黨內情故也。中正意展堂或以其成見太深,難以相處;而乃將季新亦一併去之,未知其果何意?中正期期以為不可!必請展堂與季新之名,列入為妥;否則,不如暫緩組織。」總理乃令派汪兆銘為革命委員會委員。

民國十四年,公年三十九
      二月十六日,東征陳炯明,攻克淡水,公集所部而告誡曰:「打仗未必死;而出征軍人,死於病者實多,故首要在諸位保全自己身體,身體健康,然後可建功立業,完成革命責任!」告誡畢,遂令造報戰況及死傷名冊,又開追悼陣亡將士會。十九日,聞蔡同志光舉逝世,撰發追悼通知,有曰:「叛逆未滅,信徒先亡,悲慘悽酸,何意獨

---------------------------------------------------P.011---------------------------------------------------

存!」
      三月七日,在揭陽,下令禁止軍士擾民,曰:「近有強買貨物,強用廢票,擾害農作,擅拔甘蔗、蘿蔔等事,若不嚴行查究,則所謂革命軍救國救民者,不將變為害國害民之軍隊乎?」晚,告誡所部,曰:「爾等勞苦,本校長無時不繫於心,因孤軍深入,爾等數千人生命,寄我身上,稍有疏忽,必至覆沒,此全由我負責,必使爾等安全,使爾等不生病、不疲勞、不凍餓、不遇危險,亦望爾等自己保重身體!」十三日,校軍與十倍以上悍敵,大戰於棉湖曾塘敗之。十四日,視察陣地,喟然曰:「犧牲子弟同志三百餘人,皆為優秀分子;而後退者,又須置之於法,是皆余一手所陶成,心何以忍?而不殺又壞紀律!左右縈思誠不願以帶兵殺人為事也。」言已,泫然流涕。遂令飭查叛死難官兵,曰:「須知本校之勝利、同志之光榮,皆死難同志犧牲之代價也。」三十日,既克五華興寧,追悼總理時,並追悼陣亡將士,手撰輓聯曰:「討逆立功先我死,衝鋒摧敵盡人驚。」又橫額曰:「主義之兢。」「革命結晶。」「死而榮。」
      四月一日,自松口舟行,經三河壩,念忠僕陳厚章淹死於此,黯然心傷。二日,抵潮州,詣後方病院,慰問傷病官兵,泫然流涕。二十三日,軍校第一期同學錄成,公為之序。時公自興寧軍次回黃埔,方為陣亡將士卜地安葬於八卦岡,并撫卹其遺族。其序有曰:「開卷見總理與

---------------------------------------------------P.012---------------------------------------------------

全校同志之寫真,萬感交集,未序先泣,既序更苦矣!念開校至今,未及一年,在我之前者為總理,在我之後者有諸生與各將士,昔日同生死、共患難者,至今幾不及什之七。死者遺骸,其彈中腦與胸,有五彈以至十一彈者;傷者折股斷臂,洞胸穿腸,殘廢終身。言念及此,能不痛心!今先於我者,總理既長逝,後乎我者,諸生亦多淪亡,而惟留不先不後不死不活之中正,天下之至難堪,悲戚酸割而不能忍者,孰過於此?古人以苟活為羞,而其痛苦有甚於身死者,余視今日長上之死,與我學生將士之死,其難言之隱痛,實過於余身之死,深夜反躬,惟愧此身之不速死,以隨總理與吾諸生遠游,超脫苦海,以免此身之沉哀!今日者,戰事告終,既經逾月,回校且將兩來復,而驚魂憧擾不安,一如戰場,每於夢中哭笑啼號,家人常為之震驚不置,及余醒後,恍惚幾不自知其所以然,但覺對我已死之同志,悽慘悲傷,黯然消魂而已!嗚呼!情感之於人,其深而切之不能忘者,果如斯乎!」二十九日,在汕頭,詣病院,慰傷病兵,曰:「師弟相親,恩逾父子,無時不惓惓於懷也。」又電梅縣第一期學生,曰:「學生犯過,校長負責,前日桂永清犯罪,判決槍斃,中正私心竊痛,過於我自身之槍斃。」
      五月八日,汪兆銘偕其妻陳璧君,自北京返粵,即來潮安訪公,傾談黨事,勸公行使粵軍總司令部參謀長職權,並謀其個人行止,欲得公一言而決,公甚感其親愛


---------------------------------------------------P.013---------------------------------------------------

也。二十日,回師廣州平亂,啟行時,讌黨軍警衛軍,即席告誡,曰:「攻打東江時,洪兆麟曾問我被俘兵士,蔣介石與爾等飲血酒否?彼以為我軍奮勇不畏死,亦如彼哥老會徒之或飲血酒也;實則我軍出發時,并淡酒而亦未之飲,惟以主義為中心,親愛精誠相結合而已。今日吾人飲酒為紅色,似同血酒,飲此紅色酒後,須待攻下廣州,再得聚集痛飲。」是日又下卹刑令,曰:「本校出征以來,賴將士努力,蕩平叛逆,功績壯烈,殊堪嘉許;然近在駐軍期中,犯法事情,層出不窮,嚴格以求,自當依法懲治;惟推究原因,出征日長,疏於教育訓練,本校長並宜引疚自責;且總理逝世不久,國喪未終,仰惟總理生時寬仁厚德,及中央執行委員卹刑之意,除將二三首犯執行槍決外,餘均按情分別特赦減刑。」二十二日,在汕頭,整飭校風令,有曰:「本校自開辦迄今,忽已週年,中正視校事如私事,視全校同志如手足,而於學生期望之殷,撫愛之篤,更非筆墨所能形容,凡遇學生有患難痛苦疾病死亡之時,其悲哀情狀,較之家人,尤為深切,至誠之所感,實不自知其然也。」二十五日,重申砭正校風令,有曰:「中正三十載讀書,立志革命,一切艱難,靡不躬歷,是以對諸同志之困苦,無不曲為體恤,盡力佽助,故薪餉之發放,先儘其收入以支配,津貼之補給,尤察其境況以衡量。」
      六月七日,回師抵樟木頭,告誡所部曰:「粵軍第

---------------------------------------------------P.014---------------------------------------------------

四師經過清溪墟,以斧斫百姓之門,此最不當!黨軍不得房屋,就應露營,不得敲百姓之門,況用斧斫乎!警衛軍則有拉夫及毆打挑夫者,此亦宜特別改正!我軍既為革命軍,應以保護人民為唯一責任。」八日,抵南社,申明軍紀令,曰:「本軍回到省城,第一要保護人民,維持治安,竭盡我們革命軍人救國救民救本黨的責任!不論長官士兵,如敢動民間一草一木,必照軍法從事,並治其直屬長官約束不嚴,違犯紀律之罪。」十八日,既平楊希閔,克復廣州,蒞病院視傷病兵,見其嘈雜不堪,狀至親愛,曰:「為憂喜交集焉。」十九日,乃整理傷病回籍名單。二十二日,改編滇軍俘虜為黨軍第四團成,告誡曰:「以前滇桂軍官長視諸位,簡直只知壓迫,只欲諸位拼死打仗,打勝以後,只為彼輩升官發財機會,不視諸位為人類,不管諸位死活存亡!今編入為革命軍,革命軍之口號為親愛精誠,一視同仁,均如弟兄一樣看待。」
      七月十九日,見軍校官生多罹腳氣病者,心甚憫之,詢諸軍醫,遂令「即日起,晨設麵包,晚為豆飯,以預防腳氣。」二十三日,申令清潔衛生,以保官生健康。
      八月四日,軍校開追悼沙基死難烈士大會,公親自主祭,演說有曰:「吾人生存一天,就要一天記取死難諸烈士,不忘諸烈士死難時痛苦慘傷情形!今天追悼,應精神上留有永久紀念,時時不忘報仇雪恥責任!應認清諸烈士代我而死,我即諸烈士之化身,用諸烈士之奮鬥精神,

---------------------------------------------------P.015---------------------------------------------------

為諸烈士報仇。」是日軍校第二期同學錄成,公為之序有曰:「余每覺掃除假革命派之可喜,不足抵償喪失我親愛同志之可慘!身為軍人,張目視其同志受人屠戮,而不能為之復仇,日惟忍痛以待時,此恥不雪,何以為人!」八日,長公子經國,來黃埔省公,公留之六日,始令歸。十四日,整日為病院中士兵,批閱請假簽條,批畢,曰:「如釋重負。」又曰:「余視傷病兵,較子姪尤過之,帶兵官并此而不在念,則無良心之人,何足以任革命!」是日,朱培德來談,公甚愛之,曰:「此人誠一血性男子,可與共事也。」
      〔八月〕二十日,廖仲愷突被暴徒狙擊,創劇而殞,公聞警趨往,撫尸大慟,遂連日夜籌議逮捕凶犯,夜睡每不足二小時,二十六日,捕獲凶犯譚啟秀、郭敏卿,是夕始一鼾睡。三十一日,軍校開追悼廖黨代表大會,公主祭,祭文有曰:「總理逝世未半載,而先生突死於兇徒之狙擊,是猶慈父見背,而盜又殺害長兄,國民革命之大打擊,中華民族之大損失,豈祇三千學子,全軍將士,痛失師承?嗚呼!民國五年之夏,英士遇害於滬濱,中正經紀其喪,中夜不寐,痛哭失聲,匪僅以慟其私,實慮無英士在,更難制止大憝之專橫;自茲以後,哭執信,哭仲元,皆切人亡國瘁之痛,惴惴焉懼大廈之將傾!今先生又殞命於外人屠戮我國同胞之時,雖罪人斯得,亦何足稍減後死者傷痛之情?嗚呼!成敗利鈍,非所逆覩,鞠躬盡瘁,

---------------------------------------------------P.016---------------------------------------------------

死而後已,中正曩以昭告於總理者,今又敢以昭告於先生。」
      九月三日,宴廣州商界領袖,公即席演講,有曰:「我就職言職,我以衛戍司令,敢負責,我在職一天,一定盡一天能力,保護廣州人民之生命財產,我限三個月 內,肅清廣州之土匪,暗殺搶劫等擾亂分子,無論如何,必不使廣州人民發生危險!」七日,訓誡軍校第二期畢業生有曰:「近一年半以來,我所處環境,只有悲痛,絕無快樂,惟見我好學生,能盡忠黨務,有精神,守紀律,能自求思想學識進步,革命似有希望用以自慰而已。」
      十月四日,準備第二次出師東征,特撰痛揭軍官弊端文,有曰:「我黨革命之目的,在救國救民,其成敗亦在於得民心與否為斷,前次東征,雖似得〔深〕得一般人民之嚮助,以殲滅陳逆殘孽;然其中仍不免種種弊端,人民亦多有不滿意之處,特舉其尤甚者於下,俾我全軍將士之警戒:甲、對於伕役之弊端;乙、在宿營地之騷擾。」十七日,既克惠州,入城視察,憫然言曰:「入城三日,而礮燹之塵灰,猶未沈著,見北門一帶,民居燬壞殆盡,死骸枕藉,臭氣難聞,嗚呼!陳逆殘忍,禍延無辜,可痛也!」遂令拆毀城垣,以免逆賊負固盤踞,而使人民不再罹兵災。二十四日,行軍抵埔心圩,曰:「民風湻美,藹然相親;有八十老叟,神骨超群,尤堪愛敬。」二十九日,抵華陽圩,曰:「西有大坪,居戶比櫛,而農民多表

---------------------------------------------------P.017---------------------------------------------------

好感,可親也。」
      十一月二日,抵河婆,沿途男女老幼,觀者如堵,道為之塞,曰:「凡至憂患之時,見輿情喁嚮,聊堪自慰!二十七日之夕,如無土人前導,其有幸耶?」四日,自鯉湖啟節,士女簇圍,爭瞻偉度,商廛行旅,各安故常。既抵普寧,人山人海,歡娛鼓舞之狀,難以形容。五日,自普寧過廣大圩,沿途群眾相迎,歡聲雷動。既抵揭陽,萬人空巷,采烈興高。公因喜曰:「自行軍以來,此為最佳氣象,奉直之爭,吳佩孚復出,而一般官僚與資產階級相與慶賀,以余視之,不值一嗤也!」六日,汕頭歡迎代表,來揭陽擁公下艦啟程。既抵汕頭,歡迎者尤眾。是日發收復東江通電,有曰:「此次師行六百餘里,四民簇擁而觀,簞食壺漿以迓,至汕頭登岸時,群眾歡迎,尤為熱烈,自愧無以當此!念我傷亡將士,益為泫然!」七日,出席歡迎大會,演說曰:「此次克復潮梅,完全是潮梅民眾力量;今各界熱烈歡迎,實國民革命軍迅速成功之朕兆也。」會畢,曰:「人民信仰主義,非如昔日淺薄,革命基礎已固,良用忭慰。」是日電黃埔軍校,有曰:「中正魚日抵汕,群眾來埠歡迎者,逾數萬人,道為之塞,即自省城出發以來,一路男女老幼,夾道觀瞻,望塵如不及,惟此聊足自慰於肉薄〔搏〕血濺之生活中耳。」
      十二月五日,在潮安,主祭東征軍陣亡將士追悼會,肅立靈前一句鐘。軍校第三期同學錄成,序之曰:「夫同

---------------------------------------------------P.018---------------------------------------------------

志之共生死同患難,其關係之密切,有甚於父子兄弟之親也,而團體之存亡成敗,乃有重於其家庭間骨肉手足之生命也!今春挺進潮梅,同志死傷者六百餘人;孟夏回師廣州,死者傷者,以百數計;而沙基之役,同志死者二十人,傷者不計;十月進攻惠州,死者百三十餘人,傷者四百餘人;海豐、河婆、橫江、華陽諸役,以至克復潮梅,死者五百九十七人。嗟乎!死固壯矣,而生者悲慘,曷其有極!以師弟之親,部屬之愛,每得其死者噩耗,心酸腸割,不知其所止!雖百譬而終難自解!第三期同學行將畢業,丐余以同學錄之序言,余因今日追悼陣亡將士之有感,故錄此以慰其乞序之殷,並以此勗我第三期之同志,使其知革命之學之大,革命之理之精,不外乎吾親愛精誠之校訓,不親則離,不愛則妒,不精則雜,而不誠且無以致親致愛與致精也,吾同志其勉旃!」十一日,自潮安赴菴埠檢閱,人民歡迓者,肩摩趾接,喜曰:「凡余所到處,無不如此,可見民眾傾向革命,遠非昔日之情態矣。」二十四日檢閱,並介紹俄顧問奧爾根講演,奧氏講至「軍隊當服從人民,非以服從官長」,公首肯曰:「余年來訓話要旨,皆歸納於此二語中矣。」二十七日,參加俞作屏追悼會,作屏奉化人,公舊友也,時任墩白場鹽知事,為土匪所戕,公甚悼之。

最近更新於 2016-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