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京籌開二屆四中全會告全黨同志書

內容來源:卷三十    書告

隸屬章節:書告 \中華民國十七年

 

 

——中華民國十七年一月三日上海——

要旨

    一、共黨陰謀盡情暴露,寧方所受痛苦,漢方同志亦身受之,於是分共反共,互相呼應。由清黨運動之擴大、進謀寧漢之合作,本黨至此,似有恢復團結之機。
    二、中正認為非恢復最高黨部,則黨之生命已失,非速開全體會議,則黨之前途無望。非全黨同志一致確認中央恢復,與黨內團結之必要,則一切皆無辦法。
    三、今承同志督促,寧敢自諉,謹當即日馳赴首都,負責籌畫一切,務使會議開成,各中央委員負全黨付託,為本黨中堅,尤望一致出席,踴躍促成。
本文
    中國國民黨中央執監委員暨各級黨部各同志公鑿:本黨自十三年改組之初,先總理手定政策,並經代表大會議決,當此之時,中正受長黃埔軍校之命,凡組織訓練,悉遵黨之指導,勉盡職責,未敢或渝;不幸 先總理中道逝世,北方軍閥,益肆橫行,南方反動份子,又乘機復活,中正追隨諸同志,共同奮鬥;一年之間,東江反動勢力漸次廓清,兩粵革命根據地,於焉鞏固。本黨乃不以中正為不材,授以總司令之職權、責以北伐之大任;拜令之餘,惶恐萬狀,幸賴將士之努力,民眾之援助,不數月而三湘底定,武漢會師,未幾又東下閩皖,奠定蘇浙, 先總理主義雖尚未實行,而政策實行可謂成功,乃以撫馭失宜,客卿弄權,欺騙我民眾,挑撥我同志,欲以吾民族為犧牲,以謀第三國際勢力之發展,贛寧初下,猖獗愈甚,為救國計,不能不有南京政府之成立,為救黨計,不能不有清黨運動之決議 然而寧不

--------------------------------------------------P.73--------------------------------------------------

西征,漢未東逼,移師北伐,分途並進,大義能明,私心竊慰;不意湘鄂暴動,屢擾後方,共黨陰謀,盡情暴露,寧方所受痛苦,漢方同志亦身受之,於是分共反共,互相呼應,由清黨運動之擴大,進謀寧漢之合作,本黨至此,似有恢復團結之機,中正因是引咎辭職,讀書補過。乃數月以來,黨仍有名無實,亂且方興未艾,北伐大業,猶稽於完成,民眾感情,漸趨於失望,每讀 總理遺囑,未嘗不撫膺流涕也。竊念本黨因容共而黨失互信,因清黨而黨失威權,皆坐本黨同志,不能確認主義,一致團結,以致中樞失其統一,各地只知有人而不知有黨,且發言者,其立場多在黨外,為敵所快,能不痛心,革命事業,何等艱鉅,既非一手一足所能成功,尤非一心一德不克有濟,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因時更張,補苴宜亟,前因主義策略不分,致啟俶擾,今惟有澈底認識主義,改正策略,以謀黨之健全;前因意志紛歧,致黨員自由行動,今則惟有整齊革命理論,以為公共之信條;政治無確切之標準,何怪乎列邦懷疑,指導有真正之方針,無慮乎民眾失信,若夫事事各有長官負責,果能確奠黨基,鞏固黨權,遵從主義,以統一意志,自不難糾正從前種種錯誤;否則各謀個性之發展,爭競紛歧,疇能鎮攝,中正認為非恢復最高黨部,則黨之生命已失;非速開全體會議,則黨之前途無望;非全黨同志一致確認中央恢復,與黨內團結之必要,則一切皆無辦法;補救挽回,責無旁貸,前此受黨付託,負責不終,今承同志督促,寧敢自諉,謹當即日馳赴首都,負責籌畫一切,務使會議開成,黨基重奠。凡我同志,精念黨國危機之迫切,各有澈底之覺悟,勿再追求過去事實,捐棄怨嫌,消除意見,從新團結,聽命於黨;各中央委員負全黨付託,為本黨中堅,尤望一致出席,踴躍促成。庶過去糾紛,得於本屆會議謀一結束,而一切大

--------------------------------------------------P.74--------------------------------------------------

計,亦可於本屆會議樹立新基,一德一心,完成本黨使命,庶可以對諸先烈於地下,而慰 先總理在天之靈。謹掬微忱,佇候明教。

--------------------------------------------------P.75--------------------------------------------------

最近更新於 2014-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