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論

---------------------------------------------------P.13---------------------------------------------------

導 論


潘光哲*、黃自進**

 


一、前  言


      身為二十世紀中國/臺灣最重要也最具爭議性的領袖人物之一,蔣中正(1887-1975)的政治遺產,豐富多樣。然而,由於眾所周知的因素,對於蔣中正的評價,始終陷於意識形態泥淖,蔣中正斯人斯事及其政治遺產,遂難可獲得全面精緻且恰如其分的理解。
      史料的整理纂輯,實即史學工作者的本務之一。這部《蔣中正總統五記》的編輯、整理與出版,即是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蔣介石研究群」(以下簡稱「蔣介石研究群」)的階段性成果之一。本書的紀錄,或有光照一隅之偏,必須與蔣中正遺留的其他史料相互參照,仍是意蘊豐瞻,應可為研究蔣中正與二十世紀的中國歷史,提供面向多重的史料;但願本書的出版,對於「蔣中正研究」這個學術領域的發展,確可供應片磚寸瓦的助益。

---------------------------------------------------P.14---------------------------------------------------


二、本書的資料概況


      本書以國史館典藏《蔣中正總統文物》內〈文物圖書/稿本〉項下之《困勉記》、《游記》、《學記》、《省克記》與《愛記》等五種(以下簡稱《五記》)原稿為底本,進行編輯整理工作。本書之整理,意在完整忠實呈現《五記》原稿之樣態,不作任何更動,故全書毫無汰苅刪節之處。
      《五記》原稿,係蔣中正秘書王宇高、王宇正兩人仿類抄體例,就蔣氏日記,以編年體方式,分類摘抄纂輯整理而成;其性質屬於蔣中正日記的摘抄本。《困勉記》起於民國前10年(西元1902年)至民國32年(1943),凡82卷。《游記》起於民國前20年(1892)至民國32年(1943),凡14卷。《學記》起於民國前20年(1892)至民國32年(1943),凡32卷。《省克記》起於民國4年(1915)至32年(1943),凡24卷。《愛記》起於民國前15年(1897)至民國32年(1943),凡30卷。故大體而言,《五記》原稿,繫事始於1892年,終於1943年,故應於是年大體告成。
      就《五記》內容而論,《困勉記》記述蔣中正個人奮力以爭,艱苦求進的事蹟;《省克記》是蔣中正自身人格修持的紀錄:《學記》是蔣中正的讀書學習心得;《愛記》記述蔣中正的人際網絡與社會關係;《游記》是蔣中

---------------------------------------------------P.15---------------------------------------------------

正遊歷聞見的紀錄。蔣中正生命歷程之面向,多元繁複,以五大主題涵括分類,或難免有遺珠之憾,亦不免有顧此失彼之闕;然以其深富史料價值,對探究蔣中正的生命史而言,《五記》仍然是不可或缺的基礎史料之一。


三、本書的史料價值

       在過往歲月裡,蔣中正日記早以各種形式公開與運用,為探究瞭解蔣中正的生命史,提供初步的助益。例如,毛思誠編修《民國十五年以前之蔣介石先生》(1936年),以及《蔣中正總統事略稿本》(274冊,橫跨1927至1949,現存國史館,陸續出版中)、秦孝儀總編纂的《總統蔣公大事長編初稿》等,引錄之資料,均涵括蔣中正日記。
      現存蔣中正日記,庋藏於美國胡佛研究所(Hoover Institution),已經開放學界利用,遠道前往尋幽探真之學人,絡繹於途,各就其關懷所及,撰為堂皇之作,為瞭解蔣中正個人行誼與其時代的歷史場景,提出真知灼見,學林稱盛。《五記》本為摘錄日記之精華,纂輯成帙,則因原編者引錄摘抄時,或有潤飾概括,或有增益刪裁,既經諸等「加工程序」,與蔣中正日記原稿之字辭,自然頗有出入,難稱枘鑿相合;其間亦有若干內容,不見於現存蔣中正日記原稿本,而係引錄自其他史料者。因此,《五記》與蔣中正日記原稿之間,或有纖微之異,或有細膩之

---------------------------------------------------P.16---------------------------------------------------

別,可能展現的歷史圖景,實在值得再三玩味,致意推敲。況乎蔣中正日記原稿,卷帙浩繁,通讀匪易;學人就其特殊關懷,意欲進行專題鑽研,難免望洋興嘆,無從入手。《五記》據蔣中正日記原稿本分類摘抄而成,自稍有便於學者按圖索驥。再者,俟他日蔣中正日記原稿付梓問世之後,學者若能就蔣中正日記原稿、不同版本的摘抄本與《五記》,勘合比對,或可見微知著,從而可能逼近歷史本來場景之再現,提出新見解與新解釋。
      「蔣介石研究群」成立以來,廣泛蒐集整理與蔣中正相關之史料文獻,即為工作重心之一;《五記》就是我們的初步部分工作成果。筆者整理成帙,稍有體會,略舉數例,就筆者所可寓目之蔣中正日記原稿與《五記》之記述,對照比勘,稍獻芻蕘,以示《五記》之史料價值。惟筆者視野狹隘,聞道淺薄,本不值方家一晒;敬盼博雅有心之士,僅以一家愚見視之。

(一)《五記》披露的新史料
      《五記》固然以蔣中正日記原稿為基礎,其纂輯整理之進行,畢竟事過境遷,自可參考其他史料,敘其始末,明其首尾。因此,與現存蔣中正日記手稿相對勘,僅見於

---------------------------------------------------P.17---------------------------------------------------

《五記》之史料者,自具珍貴價值。
      例如,1940年11月,日本外相松岡洋右向重慶國民政府謀和。蔣中正當月7日的日記云:
      周作民受敵方請託條件轉達者,商人不察,以為較倭之條件減輕,其實文字變換,而內容無異也。商人只知私利,可痛!
《困勉記》的敘述是:
      此條件,不過文字變換,而內容實無少異。錢新之不察,以為較汪奸之條件減輕矣,希望政府採納,是真祇知私利,而不顧國家者也,可痛!(《困勉記》,卷63)
兩相比較,內容基本相同,所異者,《五記》點出了居中牽線的是銀行家錢永銘(字新之),脈絡亦較清楚。這類變動,可能出於蔣中正審閱時所添加,抑或編者根據其它資料而增補。蓋當1940年3月,日本一手扶持的汪精衞政權成立於南京,日方向重慶國民政府誘和的意念,仍稍未或已,外相松岡洋右推行的「錢永銘工作」,即為當中重要事例。惟則,一如日本其它的誘和活動,「錢永銘工作」始終無法動搖重慶領導當局的抗日決心;日本既然未在對重慶的誘和活動上得手,乃不得不逐漸專以汪政權為交往對象。《五記》的相關記述,不僅清楚反映蔣的個人立場,在此問題上也能提供深具關鍵意義的細節,供研究者詳參,《五記》的史料價值,自是較日記手稿本略勝一

---------------------------------------------------P.18---------------------------------------------------

籌。 無可諱言,《五記》的其它敘事,也可能刪除了日記原稿不欲為外人所知的內容,自須學者多加留心,反覆參照。

(二)《五記》的可信度
      《五記》既經纂輯整理,實是時轉事移之後的產物,是否可稱信史,不免啟人疑竇。取《五記》與蔣中正日記原稿對勘,略舉數例,自可闡明其間奧妙所在。
      例如,1920年代初中期,在「聯俄容共」政策的大纛下,遠道前來協助國民黨推動改組等事宜的蘇聯顧問,與當時異軍崛起的蔣中正之間的關係,彼此互動的實況,錯綜複雜,眾相俱呈,耐人尋味。在這些蘇聯顧問裡,受俄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任命為孫中山之政治顧問 而於1923年10月6日抵達廣州的鮑羅廷(Mikhail Markovich Borodin, 1884-1951),對孫中山做出改組國民黨的決定,影響尤其重大。 鮑羅廷與蔣中正之間,曾有一段「蜜月合作


---------------------------------------------------P.19---------------------------------------------------

期」,至1926年3月20日在廣州發生的「中山艦事件」(「三二○事件」)以後,雙方關係漸趨惡化決裂。逮1927年初北伐軍事行動大有進展,攻佔武漢與南昌之後,國民政府與國民黨中央究竟應該遷往南昌或武漢,蔣鮑雙方激烈爭辯不已。 1927年1月12日,蔣中正親赴武漢,當晚宴席之間,更與鮑羅廷發生正面衝突,蔣中正是日日記,如是言之:
      席間受辱被譏,生平之恥,無踰於此。為被壓迫而欲革命,不自由何不死,伸中華民族之正氣以救黨國,俾外人知華人非儘是賤辱而不可侮蔑也。
《五記》的紀錄則為:
      十二日抵武昌,晚宴會商談,散會,歎曰:「席間受辱被譏;生平之恥,無踰於此!」又曰:「為被壓迫而革命,不自由何不死?余決伸中華民族之正氣,以救黨國,俾外人知華人非盡是賤者,而不可侮辱也。」因是憂思終夜不寐。(《困勉記》,卷5)
兩者的紀錄內容,出入不大。此後數日,蔣中正屢屢回思當日場景,也思考究竟如何處置鮑羅廷。對勘蔣中正日記

---------------------------------------------------P.20---------------------------------------------------

原稿與《五記》之紀錄,斧削之跡,明白可見。特別是蔣中正因之心境鬱鬱,在1927年1月20日竟有「惟有一死,以殉國難」的念頭:
      余既不能為國雪恥,何忍為余辱國。今日情況,余惟有一死,以殉國難,為中華民族爭人格,為三民主義留精神,使全國同胞起而自救其危亡,蘇俄解放被壓迫民族之主義,深信其不誤,然而來華如鮑爾廷等最近之行動,徒使國人喪失人格,倍增壓迫,與其主義完全相反,國人有知,應驅而逐之。蘇俄同志如誠為解放弱小民族,不使第三國際信用破產,應急改正其方法,不使恢復至帝國資本主義之道路,則世界革命必有成功之一日,否則余雖一死,不足救國,且無以見已死同志于地下,吾甚願全國同胞速起以圖獨立自主,不負總理四十年革命之苦心。余精力已盡,策略已竭,惟有一死以謝同胞。自知誤信鮑爾廷之非,何敢再誤國民以為萬世罪人也。中華民族獨立自由萬歲!(1927年1月20日日記)
蔣中正這段長篇的自我反省與譴責,在《五記》裡則被分類書寫,首先見於《困勉記》:
      晨起,歎曰:「余既不能為國雪恥,何忍為余辱國?今日情況,余惟有一死,以殉國難,為中華民族爭人格,為三民主義留精神,使全國同胞起而自救其危亡!夫蘇俄解放被壓迫民族之主義,余深信其必不誤

---------------------------------------------------P.21---------------------------------------------------

也;然而來華如鮑羅廷等最近之行動,則徒使我國人喪失人格,倍增壓迫,此與其主義完全相反矣。國人有知,應驅而逐之!蘇俄同志乎?爾如誠為解放弱小民族,不使第三國際之信用破產,應急自悟,改正方法,不使恢復至帝國資本主義之道路,則世界革命必有成功之一日。否則,余雖一死,不足救國,且無以見已死同志於地下!故余惟願我全國同胞速起,以圖獨立自主,不負總理四十年革命之苦心!余今精力已盡,策略已竭,惟有一死,以謝同胞!中華民族獨立自由萬歲!」(《困勉記》,卷5)
      蔣對「誤信鮑爾廷之非,何敢再誤國民以為萬世罪人也」的自我批判,則被歸類於《省克記》,且該處紀錄兼將前此與英國交涉關於收回武漢與九江英租界事件的苦痛,率皆列為鮑羅廷的「罪狀」:
      在廬山,思俄顧問鮑羅廷唆使共產分子排外,引使英國交涉,因憤欲自殺,曰:「余自知初之誤信鮑羅廷之非,何敢再誤國民,以為萬世罪人也!」(《省克記》,卷1)
兩相對比,蔣中正日記原稿與《五記》之文字,基本相同;不過,《五記》編者既將蔣中正日記原稿進行分類書

---------------------------------------------------P.22---------------------------------------------------

寫,復增添「思俄顧問鮑羅廷唆使共產分子排外,引使英國交涉,因憤欲自殺」的脈絡。可以想見,《五記》編者基本上雖未改變蔣中正日記原稿的本來意旨,卻又進行修飾增補,自非蔣中正日記原稿的本來樣態。
      又如,日本關東軍在1931年發動「九一八事變」,扶植滿洲國的成立,得隴望蜀,更欲進圖華北。面對日方威脅,蔣中正艱苦支撐,竭力周旋,他在這段時期的思考與作為,自是關鍵所在。例如,1933年熱河戰役前夕,蔣中正有意解決畏戰不前甚至亦署名於〈滿洲國建國宣言〉的熱河省主席湯玉麟,擬以張學良所部精銳易之。張學良身為東北軍領袖,即使已失去東北地盤,猶是總綰華北軍政的負責人, 他對相關問題的看法,卻未必與南京中央政府一致,同調共唱。至少,張無意親理熱河事務,更不欲深究湯擁兵觀望的行止。局勢演變,不可逆料,至1933年3月初,關東軍僅以二萬人之數竟可制壓號稱三十一萬人的中國軍隊,佔領熱河,中國輿論一片譁然,引發一連串

---------------------------------------------------P.23---------------------------------------------------

的迴響。初始,蔣中正對張學良的回應即不以為然,如其1932年7月20日日記所述:
      接岳軍、精衛、漢卿各電,皆稱倭攻熱河,湯玉麟要求補充,而不言求援,其不願漢卿加兵熱河甚明。漢卿之愚魯怯懦,誠匪夷所思。先告湯氏,何異先告倭寇,其罪誠等於賣國矣,痛恨之至。無論其湯與倭有否勾通,張是否藉此不進兵熱河,余仍照前議,寧可放棄平津,而不能不進兵熱河也。
《五記》之紀錄則為:
      得張群、汪兆銘、張學良電,曰:「各電皆稱,倭攻熱河,湯玉麟要求補充而不求援兵,是其不願漢卿加兵熱河明甚;乃漢卿之愚魯怯懦,誠非夷所思,竟先告湯氏,此何異先告倭寇,其罪誠等於賣國矣,痛恨之至。」又曰:「無論湯玉麟與倭有否勾通,張學良是否藉此不肯進兵熱河,余決仍照前議,寧可放棄平津,而不能不進兵熱河也。」(《困勉記》,卷22)
及至1932年底,張學良仍不肯依蔣中正意旨派軍進駐熱河,讓蔣益加不滿,12月19日的日記寫道:
      熱河派兵問題,漢卿畏縮不前,恐因此引起倭寇攻熱。其實,如我佔先著,則倭欲用兵佔領熱河,彼必顧慮,不敢輕進矣。
《困勉記》的紀錄則是:
      晚,得張學良電,曰:「漢卿以為派兵入熱,恐反引

---------------------------------------------------P.24---------------------------------------------------

起倭寇攻熱,此畏怯者之見也!其實如我佔先著,則倭必顧慮,不敢輕進矣。」(《困勉記》,卷24)
兩相對比,蔣中正日記原稿與《五記》之文字,基本相同,僅略經些微修飾;可以想見,編輯者在不改變原意的情況下,使原文的記述,越現清晰。
      再如,蔣中正時以手令表達其意念,向來重視宣傳的他,也甚關注《中央日報》的言論,如有不滿,即親自過問; 胡健中(1903-1993) 出掌《中央日報》社,就是蔣中正自己的規劃(1943年9月30日日記)。令他意外的是,自身「欽定」人選的論述,竟然還是不孚其意。當蔣讀到《中央日報》當年10月24日的社論, 竟大發脾氣:
      ……見中央日報社論,對美廢止禁移民律之批評,甚無常識,驚異之至,憤怒莫名,後追問此文,為其新社長胡健中所著,更為悲傷,本黨文人之無常識如此,何以建國,新社長更不如舊社長矣。(1943年10月24日日記)


---------------------------------------------------P.25---------------------------------------------------


《五記》的紀錄內容則是:
      審閱中央日報社論,曰:「此論美國取消廢止移民律事,甚無常識,且此文為新社長胡健中所著,其無常識,更不如舊社長陶百川矣。本黨之無人才如此,悲傷極矣!」(《困勉記》,卷80)
兩相對照,《五記》刪汰了「驚異之至,憤怒莫名」等情緒字眼,自與日記原稿頗有出入,意旨基本相同,還清楚地點出「新社長更不如舊社長矣」這句話裡的「舊社長」乃是陶百川(1903-2002)。 可以想見,編輯者對原文之記述的「加工」,正具有使之愈趨清楚的作用。
      《五記》之編輯完成,當非一日之功,其間多少或有誤失,自是不能否認。例如,蔣中正的《中國之命運》於1943年出版之後,引發多重負面迴響。當時棄學從政,擔任重慶美國新聞處處長的費正清(John K. Fairbank, 1907-1991),在回報美國國務院的報告裡就說,「C. C.系」為了政治組織的目的,竟利用教育體系宣導這部書,實在是一種「極權主義式的做法」, 即為一例。曾經協助《中國之命運》之撰作的陶希聖(1899-1988),日後回想當

---------------------------------------------------P.26---------------------------------------------------

時場景:
      《中國之命運》出版之後,中共及其同路人的批評與攻擊,紛至沓來。黨中與政府領導同志向委員長陳述一種意見,以為本書引起激烈的批評,殊非始料所及。又有一種意見,以為本書從始即不應出版。委員長答道:「我寫了一本書,若是沒有強烈的反響,那纔是失敗。」這就是著者對待本書批評的態度。
蔣中正亦深知其情,彼自身紀錄之回應,正足以證實陶希聖的回憶,並非憑空說法。蔣在1943年10月7日的日記有言曰:
      中國之命運出版以後,最受反響者,一為英國;二為共匪,此乃預想所及,然未料其反感有如此之大也。凡事利害,不能完全避免,自信此書對於國家與民族之影響將愈久而愈大,聖人復起,必從吾言矣。至於匪黨因此反動,則此書作用已生效果,以余意本在此也。惟斷其決不敢作主動之變亂,以政府對此已有控制之實力與準備。今經此反動,更使我有充分剿匪之決心,此並非為害,而實乃有利。余自少年以來自省,每一大事決行之際,必有一極大橫禍隨之而來,

---------------------------------------------------P.27---------------------------------------------------

然最後仍因努力奮鬥,而卒能衝破危險,克制橫禍,是乃冒險與無畏之精神所致,然而困苦亦極矣,疏忽致禍,能不自戒乎。

《五記》則將這段紀錄繫年於1943年10月6日:
      十月六日,續校正中國之命運改正版完,記曰:「中國之命運出版以來,最受反響者,一為英國,二為共匪,此固為預想所及,然未料其反感有如此之大也。凡是利害,不能完全避免,自信此書對於國家與民族之影響,將愈久而愈大,聖人復起,必從吾言矣!至此匪因此反動,則此書作用已生效果,以余意本在此也。惟斷其決不敢作主動之變亂,蓋政府對此,已有控制之實力與準備也。今經此反動,更使我有充分剿匪之決心。此於我並非為害,而實乃有利也。」(《學記》,卷32)
《五記》編者還將日記原稿的後半段,移至《省克記》,文字稍有潤飾,繫年卻毫無誤失,仍為1943年10月7日:
      曰:「自省少年以來,每一大事決行之際,必有一極大橫禍隨之而來,而其最後仍因努力奮鬥,卒能衝破危險,克制橫禍,是乃冒險與無畏精神之所致乎?然而疏忽為致禍之門,雖能克制橫禍,困苦已極,能不自戒乎?」(《省克記》,卷23)
對於此事,蔣在同年10月10日進行自我反省的日記更謂:
      上星期反省錄……一、看完共匪批評中國之命運反動

---------------------------------------------------P.28---------------------------------------------------

小冊,更覺此書對國民教育之重要,惟此作以消除共匪禍國之思想,所以共匪非竭其全力以謀詆【抵?】消,則不能生存也。
《五記》的紀錄,有所增補,更形完善:
      十日,記曰:「看完共匪批評中國之命運小冊,更覺余中國之命運一書,對國民教育之為重要也!若共匪亦知余此書為消除共匪禍國之思想而作者,故彼非竭其全力以謀抵銷,則不能生存,其無理批評亦何足怪哉?」(《學記》,卷32)
      大致總結,《五記》做為分類摘抄蔣中正日記的文獻,既經編輯加工程序,修飾增補,錯謬誤失亦在所難免,非復蔣中正日記原稿的本來樣態,故非一字不易的實錄。然就史事經脈言之,《五記》的紀錄,仍有一定的可信度,其史料價值,基本上應無庸置疑。

(三)《五記》與蔣中正形象的塑造
      《五記》固是具有一定可信度的史料,惟其既經纂輯整理,自非實錄。對照比勘《五記》與蔣中正日記原稿,探究其間增刪改易的情況,即可想見,《五記》做為紀錄蔣中正生命歷程的一種文獻形式,也還具有形塑打造蔣中正形象的意義。
      例如,蔣中正對於蘇聯及共產主義的認識,與其反共觀念的形成,和他在1923年訪問蘇聯的見聞及思考,密

---------------------------------------------------P.29---------------------------------------------------

切相關,自是「蔣中正研究」不可忽視的課題。早期之研究,史料難徵,自有可再深化之空間; 後繼研究者,所見史料愈眾,探討愈形深入,清楚論證訪蘇時期的蔣中正,其實既不是一個反共的先知先覺者,也不是表裡不一的反共陰謀家,而是一個認同蘇聯革命的某些理念,卻對其實際作為又有保留的國民黨員。 若以蔣中正日記原稿與《五記》為據,對蔣中正此行的言思舉止,自可有更形細膩豐富的認識。畢竟,訪問蘇聯時期的蔣中正,尚非眾所仰望的領袖,言行思慮自然未必眾皆曰可。《五記》纂輯之際,蔣中正的領袖地位,已告底定;往昔之認識言行,如有與其向來倡言反共之形象地位不符者,自須出以文字功夫加以修整。像是蔣中正於1923年10月10日,在俄京莫斯科與留俄中國學生慶祝雙十節進行講演,他本人甚費心力,自以為當,其當日日記言曰:
      下午……預備講演中國國民黨歷史次序。晚在莫斯科之中國學生全體來寓,祝雙十節,講演革命黨歷史約一小時半,頗有條理。……

---------------------------------------------------P.30---------------------------------------------------


不意,他自以為「頗有條理」的講話,翌日即知曉遭受批判的命運,令彼大發感慨:
      聞有人以余昨日演說為有崇拜個人之弊,甚矣。中國人自大之心及其願為外人支配,而不願尊重國內英雄,此青年之所以能言難行而一無結果也。黨人好尚意氣,重妒忌;而俄黨下級人員較吾中國更甚,此實為俄黨慮也。
《五記》之內容,則將這兩天的紀錄併為一條:
      留俄中國學生慶祝雙十節,公講中國革命歷史;講畢,或訾議公所講有崇拜個人之弊,公聞而歎曰:「此中國青年自大之心,及其願受外人支配,而不知尊重祖國領袖也,吾甚為吾黨懼焉!」(《困勉記》,卷1)
兩相比對,《五記》繫事之日期,既非復日記本來面貌;蔣中正本來自視「國內英雄」之記述,則被更易為「祖國領袖」;其批判自身黨人同志之語,對蘇聯黨人有同樣作風之憂慮,則皆刪汰。凡此可見,蔣中正對蘇聯共產黨多少有所同情關懷之意向,在後世製作之文字紀錄裡,不可留下任何痕跡。
      蔣中正躍居政治舞臺中心之後,權力日盛,卻始終處於挑戰之中。1928年10月,歷經激烈的鬥爭,蔣中正終於再掌權柄,出任國府主席並擬議兼任行政院長。9月初,他偕新婚燕爾的宋美齡隱住於家鄉,悠遊自在數日,至14


---------------------------------------------------P.31---------------------------------------------------

日始補記前此諸日日記,反省自身作為與展望未來前景,其13日日記聲言曰:
      道德為事業之基。余為一代領袖,言行舉動皆以一世之風化所關,人心所系,立品敦行,不可一時忽也。必須言不妄發,行不妄動,而後乃可為一世師也。昔日思以單槍匹馬革命立業,今北伐既成,以東南三省為基礎,尚何疑懼畏縮之有,今決以赤誠實力做去,成敗利鈍在所不計也。(1928年9月13日)
14日則在日記裡進行自我批判曰:
      不記日記已有十日,如此放肆荒蕩,尚何論雪恥,更何論革命也。改組政府,擔任行政院長,遲疑徘徊,跡近畏葸,實為取巧,辭職何用,隱居更難,惟有不顧利鈍,不計成敗,盡力做去,是否好惡,聽之於人而已。昔人任事,曾何由勝算,只要盡力做去可也。立志養氣,求賢任能,忍辱負重,立品敦行,如欲革命,必須以利鈍成敗皆不顧,是非好惡由人之精神做去,則幾矣。(1928年9月14日)
這兩段紀錄,在《五記》裡的反映是:
      十三日,別家回京,就國府主席職,臨行言曰:「道德為事業之基,余為一代領袖,言行舉動皆為一世之風化所關,人心所係,立品敦行,不可偶或忽也!吾必益自惕厲,言不妄發,行不妄動,克己復禮,而後乃可為一世師,不虧職責耳!昔者嘗思以單槍匹馬,

---------------------------------------------------P.32---------------------------------------------------

革命立業;今北伐既成,即以東南三省為基礎,亦有可為,尚何疑懼畏縮之有?今決以赤誠毅力,樸實頭地做去,成敗利鈍,在所不計可也!」
十四日,過寧波,阻風,居船上,曰:「不記日記已有十日,如此弛懈荒落,尚何論雪恥?更何論革命?」搥胸自責良久,乃補記之。又曰:「中央提議改組國府時,推余兼任行政院長,余乃遲疑徘徊,迹近畏葸。雖為自謙,實類取巧。當此時局,辭職何用,隱居更難,惟有不顧利鈍,不計成敗,盡力做去,至於是否好惡,聽之於人而已!夫前聖昔賢之出任天下事也,何曾先有勝算,預期必成,亦祇是盡力做去!余今決定,立志養氣,求賢任能,忍辱負重,立品敦行,以利鈍成敗皆不顧,是非好惡,總由人之精神做去,則幾矣!」(《省克記》,卷2)
相互比對,《五記》裡的紀錄,已經大量潤飾,「必須言不妄發,行不妄動,而後乃可為一世師也」,成為「吾必益自惕厲,言不妄發,行不妄動,克己復禮,而後乃可為一世師,不虧職責耳」,敘述更為精緻。蔣中正本來對是否應該出長行政院之心境,自我批評曰「遲疑徘徊,跡近畏葸,實為取巧」,《五記》裡的紀錄,則做「中央提議改組國府時,推余兼任行政院長,余乃遲疑徘徊,迹近畏葸。雖為自謙,實類取巧。」凡此修飾增益,似乎意在彰顯蔣中正淬勵個人自我德性的功夫,展現其「立功」之

---------------------------------------------------P.33---------------------------------------------------

外,復於「立德」層域始終精進不已的形象。
      在蔣中正個人的讀書反省紀錄方面,《五記》這等似乎有意表彰蔣中正向來執意於「立德」功夫的紀錄,尤為凸顯。在蔣中正的思想世界裡,固是終身奉行「陽明學」,以為圭臬,當其處於危難之秋,「陽明學」更是他重要的心靈支柱。 不過,可做為蔣中正進德修業之資的傳統中國思想典籍,不一而足。如蔣中正就從朱熹(1130-1200)那裡得到許多能讓自己進行參照反省的精神要素:
      「急迫浮露,無復雍容深厚之風」,此朱子自道其短處,恰為吾所犯之病也。想知朱子之性情,以及其自反工夫之篤實勇猛,為何如矣。朱子先吾而生七百五十五歲,而其生日為陰曆九月十五日,正與吾生日之月日相同,然而吾在民族之精神文化與哲學上尚無貢獻,不勝憂惶,如能無再假吾以三十之年,則十五年以後可以學易知性矣,自信其必有所成也。(1940年2月17日日記)
《五記》對這段文字的紀錄,大體一致,卻有相當的增益:
      「急迫浮露,無復雍容深厚之風」,此朱子自道其短處,恰為我所犯之病也。余嘗歎朱子之性情,以及其反省工夫之篤實勇猛為不可及,朱子誠偉大矣哉!朱子先我而生七百五十五年,其生日為陰曆九月十五日,正與吾之產生,同其月日,然而吾在民族精神文化上,哲學上,至今年踰五十,尚無貢獻,思之憂惶,曷已!如天能再假我以三十之年,則十五年後可以學易知性矣,自信其亦必有所成也。(《學記》,卷15)
增加「朱子誠偉大矣哉」一語,似要凸顯蔣中正對朱熹的推崇;將「吾在民族之精神文化與哲學上尚無貢獻,不勝憂惶」一段,添益為「吾在民族精神文化上,哲學上,至今年踰五十,尚無貢獻,思之憂惶,曷已」,好像要展現蔣中正如何措意努力於自我檢討反思之精進。
      簡略小結,《五記》以蔣中正日記原稿為本,大體可信;惟其纂輯整理工作開展之際,即便未必有公之於世之意,然斯時蔣中正已然身居國家領袖地位,編輯者自有擔負形塑維護蔣的領袖形象之責任;其間潤飾增益,刪改汰苅之處,或有可能出自蔣中正本人核閱時的手筆,則其間之文字出入,尤可反映蔣本人重行省視自身生命歷程之際的自我認同所在。因此,要理解探討蔣中正斯人斯行,《五記》應當仍然是不可或缺的基礎史料之一;取《五記》與現存蔣中正日記手稿對勘,也是開展「蔣中正研究」的必要工作。

---------------------------------------------------P.34---------------------------------------------------


四、結論:將蔣中正還諸歷史本來面目


      身為現代中國/臺灣最為重要也最具爭議性的領袖人物之一,蔣中正的遺產,豐富多樣。在時代與現實的制約之下;史料的欠缺,也是未可精確瞭解和評價蔣中正的根本因素。即如胡適就曾經表示,想要研究蔣中正與民國史,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任務:
      民國以來的主要兩個人,一位是孫中山先生,他的史料都在國史館裏;還有一位是蔣介石先生,他的史料誰能看得到?……
所幸,大江總是向東奔流的。關於蔣中正生命史的各種原始文獻史料,大量出土,都讓人們在「蔣中正研究」的領域裡足可邁開大步,開展漫無邊際的「知識探險」活動。蔣中正獨特的生命旅程,不再是重重謎霧籠罩的歷史命題;「蔣中正研究」的風潮,竟如千層堆雪,迎面撲來。想要對「蔣中正研究」與相關民國史事,進行精確的「深描細寫」(thick description), 《五記》正是不可或缺

---------------------------------------------------P.35---------------------------------------------------

的核心史料依據之一。
      歲月悠悠,浪起潮落。理解蔣中正斯人斯行,本來應該是豈容青史成灰的學術事業。只是,「蔣中正研究」的開展,不能也不該受先入之見的支配制約;在「蔣中正研究」的領域裡,並不存在「不證自明」的絕對真理。如何跳脫超越意識形態的藩籬,「回到蔣中正」,將蔣中正還諸歷史的本來面目,以豐瞻精確的史料為基礎,細膩琢磨蔣中正的生命史,實待後繼者持之以恆,奮力以進。畢竟,歷史的認識永遠不會與歷史事實本身相合,史學工作者得面對的挑戰,始終都是如何窮搜深究具體的史料,相互考辨覈校,以儘可能地逼近蔣中正這個人的具體存在而又多樣複雜的歷史事實。本書之整理出版,野人獻曝;對於有意涉足於「蔣中正研究」領域的學界同好而言,期盼本書能夠成為有所助益的一方基石。

---------------------------------------------------P.37---------------------------------------------------

致 謝


本書之整理,歷時多年,終可付梓問世,實皆賴於各方博雅 熱心之士的贊助獻力。國史館前任館長林滿紅教授,對於整理工作之開展,提供最大的便利;現任館長呂芳上教授,則是促成本書問世的最重要推手。領導付印工作 的國史館主任秘書陳立文教授、何智霖處長、高純淑秘書與協助校對的所有國史館同仁,為本書之面世付出的心力,永銘我心。初稿抄錄工作,完全仰賴於由林弘毅 領導的助理群:陳佑慎、許秀孟、林政頡等同學;與這群史界新秀共同奮力合作的歲月,實難忘懷。編者工作所在的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提供的支援,陳永發教 授、黃克武教授、康豹教授與林美莉教授等同仁提供的助力,惠我實多;本院副院長王汎森教授、本所同仁呂妙芬教授,皆嘗撥冗閱讀初稿,攻謬糾錯,尤須深致謝 悃。一切錯謬誤失之責,仍屬本書兩位編者,敬祈 方家君子不吝惠予指正,是幸。

---------------------------------------------------P.38---------------------------------------------------

*    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兼胡適紀念館主任。
**    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兼「蔣介石研究群」召集人。
1    以下徵引蔣中正日記原稿,主要由黃自進本人摘抄,因環境時間之限制,引文未可再度與原稿核實,自難免魯魚亥豕之誤,敬望讀者指正並諒宥。
2    此處差異,由楊天石發現,參見氏著,《找尋真實的蔣介石》(香港:三聯書店,2008),頁XV-XVI。
3    李玉貞,《孫中山與共產國際》(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6),頁254。
4    C. Martin Wilbur, Sun Yat-sen, Frustrated Patriot(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6), pp. 172-175;李雲漢,《從容共到清黨》(臺北: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66),頁172-173;楊奎松,《國民黨的“聯共”與“反共”》(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頁25-27。
5    陳三井,〈蔣介石與蘇俄軍事顧問——以《事略稿本》為中心之討論〉,李國祁(主編),《郭廷以先生百歲冥誕紀念史學論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5),頁455-457;餘例不詳舉。
6    引自金以林,《國民黨高層的派系政治:蔣介石“最高領袖”地位是如何確立的》(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頁35(註3)。
7    事實上,當時群眾紛起要求收回武漢與九江英租界,與鮑羅廷毫無關聯,見李恩涵,《北伐前後的「革命外交」(1925-1931)》(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3),頁62-64。
8    1931年「九一八事變」之前,張學良的職稱是東北邊防司令長官兼全國陸海空軍副司令,指揮部設於北平。1931年底,國民政府撤銷陸海空軍總司令部,張學良於翌年元旦改就北平綏靖公署主任。1932年上海戰事爆發,南京當局決定成立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以應變時局。張學良是軍委會七位委員之一,惟專責仍在「督率原有各部,保護疆土,綏靖地方」,張學良仍舊是統攝華北軍政的領袖,見李雲漢(編),《抗戰前華北政局史料》(臺北:正中書局,1982),頁2。
9    如蔣中正於1945年7月即認為,《中央日報》編輯、社論與「小評」的水準,「幼稚拙劣,雖中學生猶不如也」,要求盡速調換編輯與評論者,見張瑞德,〈遙制——蔣介石手令研究〉,《近代史研究》,2005年第5期(北京:2005年10月),頁31。
10    關於胡健中的生平,見鄭貞銘,《百年報人》(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1),冊2,頁67-78(不過,他並未述及胡健中於1943年出掌《中央日報》社事)。
11    〈社論:麥紐遜法案〉,《中央日報》,1943年10月24日,版2。
12    陶百川回憶紀錄道,他在1942年因蔣中正「特達之知」,出任《中央日報》社長,至翌年11月15日辭職,由胡健中繼任,見陶百川,《困勉強狷八十年》,《陶百川全集》,冊31(臺北:三民書局,1992),頁168-169。
13    引自:Paul M. Evans, John Fairbank and the American Understanding of China(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88), p. 81。
14    陶希聖,《潮流與點滴》(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79〔再版〕),頁205-206;參考陳存恭、蘇啟明、劉妮玲(訪問),陳存恭、尹文泉(總整理),《陶希聖先生訪問紀錄》(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94),頁166-167。
15    例如:李國祁之研究,主要史料依據是毛思誠編修的《民國十五年以前之蔣介石先生》,見李國祁,〈先總統蔣公早年對蘇俄及共產主義的認識〉,《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期15(臺北:1987年6月),頁229-247。
16    余敏玲,〈蔣介石與聯俄政策之再思〉,《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期34(臺北:2000年12月),頁25-74;本文僅徵引一條《困勉記》的史料(註27〔頁62〕)。
17    黃克武,〈蔣介石與陽明學:以清末調適傳統為背景之分析〉,黃自進(主編),《蔣介石與近代中日關係》(臺北:稻鄉出版社,2006),冊1,頁1-26。
18    胡頌平(編著),《胡適之先生晚年談話錄》(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4),頁276。
19    這是借用C. Geertz的論說,參見:C. Geertz, “Thick Description: Toward an Interpretive Theory of Culture”, in: idem., The Interpretaion of Cultures: Selected Essays(N. Y.: Basic Books, Inc., Publishers, 1973), pp. 3-30;當然,C. Geertz的論點,在人類學界也引發若干的爭議,例如:Adam Kuper, Culture: The Anthropologists’ Account(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pp. 109-113;本文不詳述。

最近更新於 2016-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