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論

---------------------------------------------------P.31---------------------------------------------------

日始補記前此諸日日記,反省自身作為與展望未來前景,其13日日記聲言曰:
      道德為事業之基。余為一代領袖,言行舉動皆以一世之風化所關,人心所系,立品敦行,不可一時忽也。必須言不妄發,行不妄動,而後乃可為一世師也。昔日思以單槍匹馬革命立業,今北伐既成,以東南三省為基礎,尚何疑懼畏縮之有,今決以赤誠實力做去,成敗利鈍在所不計也。(1928年9月13日)
14日則在日記裡進行自我批判曰:
      不記日記已有十日,如此放肆荒蕩,尚何論雪恥,更何論革命也。改組政府,擔任行政院長,遲疑徘徊,跡近畏葸,實為取巧,辭職何用,隱居更難,惟有不顧利鈍,不計成敗,盡力做去,是否好惡,聽之於人而已。昔人任事,曾何由勝算,只要盡力做去可也。立志養氣,求賢任能,忍辱負重,立品敦行,如欲革命,必須以利鈍成敗皆不顧,是非好惡由人之精神做去,則幾矣。(1928年9月14日)
這兩段紀錄,在《五記》裡的反映是:
      十三日,別家回京,就國府主席職,臨行言曰:「道德為事業之基,余為一代領袖,言行舉動皆為一世之風化所關,人心所係,立品敦行,不可偶或忽也!吾必益自惕厲,言不妄發,行不妄動,克己復禮,而後乃可為一世師,不虧職責耳!昔者嘗思以單槍匹馬,

---------------------------------------------------P.32---------------------------------------------------

革命立業;今北伐既成,即以東南三省為基礎,亦有可為,尚何疑懼畏縮之有?今決以赤誠毅力,樸實頭地做去,成敗利鈍,在所不計可也!」
十四日,過寧波,阻風,居船上,曰:「不記日記已有十日,如此弛懈荒落,尚何論雪恥?更何論革命?」搥胸自責良久,乃補記之。又曰:「中央提議改組國府時,推余兼任行政院長,余乃遲疑徘徊,迹近畏葸。雖為自謙,實類取巧。當此時局,辭職何用,隱居更難,惟有不顧利鈍,不計成敗,盡力做去,至於是否好惡,聽之於人而已!夫前聖昔賢之出任天下事也,何曾先有勝算,預期必成,亦祇是盡力做去!余今決定,立志養氣,求賢任能,忍辱負重,立品敦行,以利鈍成敗皆不顧,是非好惡,總由人之精神做去,則幾矣!」(《省克記》,卷2)
相互比對,《五記》裡的紀錄,已經大量潤飾,「必須言不妄發,行不妄動,而後乃可為一世師也」,成為「吾必益自惕厲,言不妄發,行不妄動,克己復禮,而後乃可為一世師,不虧職責耳」,敘述更為精緻。蔣中正本來對是否應該出長行政院之心境,自我批評曰「遲疑徘徊,跡近畏葸,實為取巧」,《五記》裡的紀錄,則做「中央提議改組國府時,推余兼任行政院長,余乃遲疑徘徊,迹近畏葸。雖為自謙,實類取巧。」凡此修飾增益,似乎意在彰顯蔣中正淬勵個人自我德性的功夫,展現其「立功」之

---------------------------------------------------P.33---------------------------------------------------

外,復於「立德」層域始終精進不已的形象。
      在蔣中正個人的讀書反省紀錄方面,《五記》這等似乎有意表彰蔣中正向來執意於「立德」功夫的紀錄,尤為凸顯。在蔣中正的思想世界裡,固是終身奉行「陽明學」,以為圭臬,當其處於危難之秋,「陽明學」更是他重要的心靈支柱。 不過,可做為蔣中正進德修業之資的傳統中國思想典籍,不一而足。如蔣中正就從朱熹(1130-1200)那裡得到許多能讓自己進行參照反省的精神要素:
      「急迫浮露,無復雍容深厚之風」,此朱子自道其短處,恰為吾所犯之病也。想知朱子之性情,以及其自反工夫之篤實勇猛,為何如矣。朱子先吾而生七百五十五歲,而其生日為陰曆九月十五日,正與吾生日之月日相同,然而吾在民族之精神文化與哲學上尚無貢獻,不勝憂惶,如能無再假吾以三十之年,則十五年以後可以學易知性矣,自信其必有所成也。(1940年2月17日日記)
《五記》對這段文字的紀錄,大體一致,卻有相當的增益:
      「急迫浮露,無復雍容深厚之風」,此朱子自道其短處,恰為我所犯之病也。余嘗歎朱子之性情,以及其反省工夫之篤實勇猛為不可及,朱子誠偉大矣哉!朱子先我而生七百五十五年,其生日為陰曆九月十五日,正與吾之產生,同其月日,然而吾在民族精神文化上,哲學上,至今年踰五十,尚無貢獻,思之憂惶,曷已!如天能再假我以三十之年,則十五年後可以學易知性矣,自信其亦必有所成也。(《學記》,卷15)
增加「朱子誠偉大矣哉」一語,似要凸顯蔣中正對朱熹的推崇;將「吾在民族之精神文化與哲學上尚無貢獻,不勝憂惶」一段,添益為「吾在民族精神文化上,哲學上,至今年踰五十,尚無貢獻,思之憂惶,曷已」,好像要展現蔣中正如何措意努力於自我檢討反思之精進。
      簡略小結,《五記》以蔣中正日記原稿為本,大體可信;惟其纂輯整理工作開展之際,即便未必有公之於世之意,然斯時蔣中正已然身居國家領袖地位,編輯者自有擔負形塑維護蔣的領袖形象之責任;其間潤飾增益,刪改汰苅之處,或有可能出自蔣中正本人核閱時的手筆,則其間之文字出入,尤可反映蔣本人重行省視自身生命歷程之際的自我認同所在。因此,要理解探討蔣中正斯人斯行,《五記》應當仍然是不可或缺的基礎史料之一;取《五記》與現存蔣中正日記手稿對勘,也是開展「蔣中正研究」的必要工作。

---------------------------------------------------P.34---------------------------------------------------


四、結論:將蔣中正還諸歷史本來面目


      身為現代中國/臺灣最為重要也最具爭議性的領袖人物之一,蔣中正的遺產,豐富多樣。在時代與現實的制約之下;史料的欠缺,也是未可精確瞭解和評價蔣中正的根本因素。即如胡適就曾經表示,想要研究蔣中正與民國史,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任務:
      民國以來的主要兩個人,一位是孫中山先生,他的史料都在國史館裏;還有一位是蔣介石先生,他的史料誰能看得到?……
所幸,大江總是向東奔流的。關於蔣中正生命史的各種原始文獻史料,大量出土,都讓人們在「蔣中正研究」的領域裡足可邁開大步,開展漫無邊際的「知識探險」活動。蔣中正獨特的生命旅程,不再是重重謎霧籠罩的歷史命題;「蔣中正研究」的風潮,竟如千層堆雪,迎面撲來。想要對「蔣中正研究」與相關民國史事,進行精確的「深描細寫」(thick description), 《五記》正是不可或缺

---------------------------------------------------P.35---------------------------------------------------

的核心史料依據之一。
      歲月悠悠,浪起潮落。理解蔣中正斯人斯行,本來應該是豈容青史成灰的學術事業。只是,「蔣中正研究」的開展,不能也不該受先入之見的支配制約;在「蔣中正研究」的領域裡,並不存在「不證自明」的絕對真理。如何跳脫超越意識形態的藩籬,「回到蔣中正」,將蔣中正還諸歷史的本來面目,以豐瞻精確的史料為基礎,細膩琢磨蔣中正的生命史,實待後繼者持之以恆,奮力以進。畢竟,歷史的認識永遠不會與歷史事實本身相合,史學工作者得面對的挑戰,始終都是如何窮搜深究具體的史料,相互考辨覈校,以儘可能地逼近蔣中正這個人的具體存在而又多樣複雜的歷史事實。本書之整理出版,野人獻曝;對於有意涉足於「蔣中正研究」領域的學界同好而言,期盼本書能夠成為有所助益的一方基石。

---------------------------------------------------P.37---------------------------------------------------

致 謝


本書之整理,歷時多年,終可付梓問世,實皆賴於各方博雅 熱心之士的贊助獻力。國史館前任館長林滿紅教授,對於整理工作之開展,提供最大的便利;現任館長呂芳上教授,則是促成本書問世的最重要推手。領導付印工作 的國史館主任秘書陳立文教授、何智霖處長、高純淑秘書與協助校對的所有國史館同仁,為本書之面世付出的心力,永銘我心。初稿抄錄工作,完全仰賴於由林弘毅 領導的助理群:陳佑慎、許秀孟、林政頡等同學;與這群史界新秀共同奮力合作的歲月,實難忘懷。編者工作所在的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提供的支援,陳永發教 授、黃克武教授、康豹教授與林美莉教授等同仁提供的助力,惠我實多;本院副院長王汎森教授、本所同仁呂妙芬教授,皆嘗撥冗閱讀初稿,攻謬糾錯,尤須深致謝 悃。一切錯謬誤失之責,仍屬本書兩位編者,敬祈 方家君子不吝惠予指正,是幸。

---------------------------------------------------P.38---------------------------------------------------

*    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兼胡適紀念館主任。
**    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兼「蔣介石研究群」召集人。
1    以下徵引蔣中正日記原稿,主要由黃自進本人摘抄,因環境時間之限制,引文未可再度與原稿核實,自難免魯魚亥豕之誤,敬望讀者指正並諒宥。
2    此處差異,由楊天石發現,參見氏著,《找尋真實的蔣介石》(香港:三聯書店,2008),頁XV-XVI。
3    李玉貞,《孫中山與共產國際》(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6),頁254。
4    C. Martin Wilbur, Sun Yat-sen, Frustrated Patriot(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6), pp. 172-175;李雲漢,《從容共到清黨》(臺北: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66),頁172-173;楊奎松,《國民黨的“聯共”與“反共”》(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頁25-27。
5    陳三井,〈蔣介石與蘇俄軍事顧問——以《事略稿本》為中心之討論〉,李國祁(主編),《郭廷以先生百歲冥誕紀念史學論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5),頁455-457;餘例不詳舉。
6    引自金以林,《國民黨高層的派系政治:蔣介石“最高領袖”地位是如何確立的》(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頁35(註3)。
7    事實上,當時群眾紛起要求收回武漢與九江英租界,與鮑羅廷毫無關聯,見李恩涵,《北伐前後的「革命外交」(1925-1931)》(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3),頁62-64。
8    1931年「九一八事變」之前,張學良的職稱是東北邊防司令長官兼全國陸海空軍副司令,指揮部設於北平。1931年底,國民政府撤銷陸海空軍總司令部,張學良於翌年元旦改就北平綏靖公署主任。1932年上海戰事爆發,南京當局決定成立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以應變時局。張學良是軍委會七位委員之一,惟專責仍在「督率原有各部,保護疆土,綏靖地方」,張學良仍舊是統攝華北軍政的領袖,見李雲漢(編),《抗戰前華北政局史料》(臺北:正中書局,1982),頁2。
9    如蔣中正於1945年7月即認為,《中央日報》編輯、社論與「小評」的水準,「幼稚拙劣,雖中學生猶不如也」,要求盡速調換編輯與評論者,見張瑞德,〈遙制——蔣介石手令研究〉,《近代史研究》,2005年第5期(北京:2005年10月),頁31。
10    關於胡健中的生平,見鄭貞銘,《百年報人》(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1),冊2,頁67-78(不過,他並未述及胡健中於1943年出掌《中央日報》社事)。
11    〈社論:麥紐遜法案〉,《中央日報》,1943年10月24日,版2。
12    陶百川回憶紀錄道,他在1942年因蔣中正「特達之知」,出任《中央日報》社長,至翌年11月15日辭職,由胡健中繼任,見陶百川,《困勉強狷八十年》,《陶百川全集》,冊31(臺北:三民書局,1992),頁168-169。
13    引自:Paul M. Evans, John Fairbank and the American Understanding of China(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88), p. 81。
14    陶希聖,《潮流與點滴》(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79〔再版〕),頁205-206;參考陳存恭、蘇啟明、劉妮玲(訪問),陳存恭、尹文泉(總整理),《陶希聖先生訪問紀錄》(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94),頁166-167。
15    例如:李國祁之研究,主要史料依據是毛思誠編修的《民國十五年以前之蔣介石先生》,見李國祁,〈先總統蔣公早年對蘇俄及共產主義的認識〉,《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期15(臺北:1987年6月),頁229-247。
16    余敏玲,〈蔣介石與聯俄政策之再思〉,《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期34(臺北:2000年12月),頁25-74;本文僅徵引一條《困勉記》的史料(註27〔頁62〕)。
17    黃克武,〈蔣介石與陽明學:以清末調適傳統為背景之分析〉,黃自進(主編),《蔣介石與近代中日關係》(臺北:稻鄉出版社,2006),冊1,頁1-26。
18    胡頌平(編著),《胡適之先生晚年談話錄》(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4),頁276。
19    這是借用C. Geertz的論說,參見:C. Geertz, “Thick Description: Toward an Interpretive Theory of Culture”, in: idem., The Interpretaion of Cultures: Selected Essays(N. Y.: Basic Books, Inc., Publishers, 1973), pp. 3-30;當然,C. Geertz的論點,在人類學界也引發若干的爭議,例如:Adam Kuper, Culture: The Anthropologists’ Account(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pp. 109-113;本文不詳述。

最近更新於 2016-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