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之道上篇

內容來源:卷六 專著

隸屬章節:專著\科學的學庸 

  中華民國二十三年九月十一日在廬山軍官團講
  中華民國四十八年十二月在臺北國防研究院訂正
  中華民國五十一年九月在陽明山第三次訂正
  中華民國五十二年八月在陽明山第四次訂正

P1

 --------------------------------------------------P.1--------------------------------------------------

 總理在民族主義中,曾經提示我們中國固有的政治哲學之精微博大、高明切實,為外國的政治哲學家所不及。總理說:「中國古時有很好的政治哲學,我們以為歐洲的國家近來很進步;但是說到他們的新文化,還不如我們政治哲學的完全,中國有一段最有系統的政治哲學,在外國的政治家,還沒有見到、還沒有說得那樣清楚的,就是大學中庸所說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那一段話,把一個人從內發揚到外,由一個人的內部做起,推到平天下止。像這樣精微開展的理論,無論外國甚麼哲學家都沒有見到,都沒有說出,這就是我們政治哲學的知識中獨有的寶貝,是應該保存的。」大學這部書,將一切做人做事的道理,都包羅無遺,發揮盡致。可說其是由內在的德性之修養,到外發的事業之完成,為一貫不斷進取開展的過程,乃是本末兼賅、惟精惟一、修己治人、明體達用之道。我們知道政治是管理眾人之事,大學一書,把個人的內在修省以及向外發揚的道理,發揮到了極致,可以說政治上基本的原理全在於此,我們現在所研究的軍事,不過是政治的一部份,因為實際上軍事是包括在政治範圍之內的,所以凡是軍人尤其是做了軍官的,必須研究政治哲學,了解政治原理,更加要深明我們本國發明最早的政治基本原理——即大學之道。過去一般軍事學校裏,向來都沒有將這些道理教授我們,現在一般普通教育,亦沒有注重這大學之道,乃是做人——做國民、尤其是做軍人最重要的學問,所以我們一般軍官,都不知道這個最重要的「以天地萬物為一體」的大學問,更不知道拿這個學問的道理來修養省察、身體力行,自然亦不知道遵循這個道理來教育部下、治理軍隊;如此,帶兵作戰以及從政理事,當然就不容易成功了。我國軍官如此不懂政治哲學,連這最重要的政治原理也莫明其

--------------------------------------------------P.2--------------------------------------------------

妙,如何可以成為一個健全的軍官來望其建軍建國呢?我們中國軍隊之所以沒有進步,此即最大原因之一。因為做軍官沒有政治學問的基礎,對於軍國大事,就要宗旨不定,是非不明,人家說好,便跟著說好,人家說壞,便跟著說壞;只會跟人腳跟,隨聲附和,混混沌沌的過了一世,自己毫無處世做人的把握,亦無革命救國的定見,這種人可以說簡直沒有自立的人格,那裏還能做國家民族的干城?天地父母生了我們下來,便要做一個堂堂正正完善無缺的人,才有人生的意義,才能無忝所生!所以我們做一個人就要知道做人的道理,盡做人的本分,做一個軍官,更要知道做軍官的道理,盡做軍官的職責。可是現在不僅是一般軍人,就是一般學者,對於這些做人做事成功立業的大道理、大學問,沒有幾個人肯來切實重視,更無人能精研洞達,切己體察,而來竭力推行的,以致中國自古以來獨有的政治哲學這件寶貝,無人能夠認識,因此固有的民族精神和道德智能,也就隨之泯滅,國家危亡,如何可免?所以 總理曾說:「這種正心、誠意、修身、齊家的道理,本屬於道德之範圍,今天要把他放在智識範圍內來講,才是適當,我們祖宗對於這些道德上的工夫,從前雖然是做過了的,但是自民族精神失去了之後,這些智識的精神,當然也失去了。所以普通人讀書,雖然常用那一段話做口頭禪,但是都是習而不察,莫明其妙的。」以上 總理所說的這種毛病,是很普遍的,你們各位想必都讀過大學中庸,試問讀了之後,有幾個人能切實了解這裏面所講的道理和意義,這書對於我們人生,究竟有怎麼樣的關係?究竟有那幾件事,能夠切己體察,有得於心,而來實踐篤行,真正做到?如果我們讀過這書,只是費了很多的時間,而不能篤信力行,得不到一點讀書的實益,為國家社會來服務盡職,那讀書有什麼用?所以現在雖

--------------------------------------------------P.3--------------------------------------------------

然讀書的人很多,而國家民族始終不能收到教育的功效,這是最可痛惜的一件事。我今天特將大學的道理親口講授給你們,如果你們從此都能徹底領悟,照這些道理,切己體察,力行勿懈,就可以創造新生命,成功一個完完全全的軍官,教好我們部下,治好我們軍隊,更推而至於影響全國國民,即可以創造整個國家民族的新生命,恢復我國過去漢唐時代在世界上最強盛最光榮的地位!這就是我今天要講大學的目的,亦即我對於大家最大的希望!
 大學第一篇,依照朱子所說,本篇乃是孔子之言,而由他的門人曾子所記述的,本書的前面,朱子還做了一篇很重要的序,大家應首先一讀。不僅讀大學要如此,我們隨便看什麼書,都要先看序文,因為序文的宗旨,都是要將他全書的內容,提要的說明與評論,我們看了序文,就可以得到全書的要領,明瞭正文的意義與精神之所在,由此再讀正文的時候,便格外易於理會,事半功倍,所以看書的要訣,就是先要看序文,把全書的要旨了解之後,再開始讀正文。你們看大學序言開宗明義第一句就是「大學之書,古之大學所以教人之法也」,這一句話,就將大學全書的意義與精神都道破了,我們就此可以知道這部書的性質,更是著重教育的方法,不只是講政治哲學而已。所以總理說,要把他當作知識範圍內來講才行。而我們做軍官的人,就是教人治人的人,無論就知識範圍的教育方法,或就道德範圍的政治哲學來說,都不可不懂這大學之道!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三句話,朱子認為是大學之道的三個綱領,可是陽明謂此三者,乃是構成其大學之道的整個體系,而其內容乃是上下一貫,不能並列為三個綱領的。

--------------------------------------------------P.4--------------------------------------------------


余亦認為陽明的解釋,亦較朱子所說的合理而易解,但此三者雖是一貫而不可並列的,然其成分與功能,實有先後程序之分,雖不能並列為三個綱領,至少亦可說是構成大學之道的三個要則。這要則,就是天生蒸(眾也)民,有物有則之則,乃是人與生俱來的理則。只要大家明瞭此三個綱領,乃是三個要則,而且是體系一貫,其進行程序,本末始終,亦是徹上徹下有條不紊的,這樣就可在文字上免除咬文嚼字、再作無謂的紛爭了。至於「明德」的意義,天地父母生了我們下來,就有一種天賦靈明的德性(即陽明所謂天命之性,而自然靈昭不昧者也)。這就是「明德」,但是他有時不免為氣質所拘(朱註:人之氣質,有剛有柔,有高明,有沉潛,倘任其偏向發達,不加修省,必至影響及於本體)為物欲所蔽(朱註:一切聲色貨利、功名權位之外欲,亦足以掩蔽本性,使之馳騁迷途而忘返),漸漸失其靈明以至於泯滅,而一切驕奢淫佚、失德敗行的生活和惡習,乃從之而生。大學之道,第一就是要修明「明德」,以去人慾而存天理。亦可以說是要存天性而除物慾,要使此「明德」——「天性」保持其本體之純潔靈明,不為氣質所移,不為物慾所蔽,不為利害所誘,日益發揚光大,充實完善,此即謂之明其明德,這是修己工夫的第一步,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乃是構成大學之道的第一要則和程序,亦就是朱子所謂第一綱領。
    其次,所謂在「親民」,「親」這個字,有兩種解釋,程子釋「親者,新也」,故朱子在大學章句中,以「在親民」作「在新民」,解所謂「新民」者,即是使民眾能日新又新、進步不已的意思。所以本書第二章的釋義作為新民釋。而王陽明則照大學古本「在親民」的「親」字的原文意義,釋「親民」

--------------------------------------------------P.5--------------------------------------------------

為親近民眾,乃本其一體之仁心,以感化民眾、革新國家與社會的意思。我們曉得:大學所講人生最大任務,莫過於治國平天下,我們明明德修身之後,便要推而廣之,將一般民眾一切腐舊的不良的不適於時代環境的思想、風習、生活都能剷除,使其造成一種新的思想、風習與生活,俾能與時代要求相適應,以確保其生存與發展,這就是古人所講「化民成俗」,亦即近來我們所推行的新生活運動之真正意義,必須如此,然後治平之功才有基礎,因此朱子釋「親」為「新」並沒有什麼錯誤。同時大家要曉得:王陽明是一個大哲學家,同時也是一個政治家與軍事家,他依照大學古本原文的「親民」釋為親近民眾。所謂「親吾之父,以及人之父……親吾之兄,以及人之兄」,此乃根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解說,亦有其深遠的意義,且有其古本原文充份的根據。因為新民必自親民開始,如果不親近民眾、深入民眾中間,我們自己雖有好的主義、思想、道德、言行、生活,亦無從傳授他們,感化他們,所以他不肯更改古本原義,仍要作為親民的解釋,也是很有道理的。不過正因新民非親民不可,而親民則為新民應有的前提,所以我們講新民便包括了親民,而單講親近,還不能包括革新的意思,因之我在此還是依照程朱的解釋易於瞭解,而且陽明亦說:「即以新民為親民,而曰明德為本,親民為末,其說亦未為不可。」可知他對以親民釋新民,亦並無反對之意。但他認為明德與親民,雖有本末可言,而並不能分為內外相對的兩物。以其明德親民本為互相關聯的一事,其內容乃是整體一貫,不可分列為二為三的。所以陽明又曰:「木之幹謂之本,木之梢謂之末,惟其一物也,方可謂之本末,若曰兩物,則既為兩物矣,又何可以言本末乎」「若知明明德以親其民,而親民以明其明德,則明德親民,焉

--------------------------------------------------P.6--------------------------------------------------

可釋而為兩乎?」這實是陽明反對朱子以「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分而為三綱領之說的理由。而此亦即陽明發明此三者為一體而不可分的創意之作。在他的意思,以為此三者是脈絡一貫,乃是大學之道的一個總綱而不能分為三綱的。可是他亦並未有如此明白的提出來。大家還要了解,這亦就是朱王二派解釋大學不同的最大爭論之點所在,應該特加注意。但無論其如何解釋,我們認為親民與新民二者之意,並無重大差異,不必多所爭辯,因為我們親近民眾,必須要導之以德,齊之以禮,漸磨之以仁義,教之引之,鼓之舞之,使能滌除一切污,使其智能、德性、精神、體魄、生活、行動,都能追上時代,日新又新的道理,乃是決無錯誤的。我們訓練軍隊尤其要如此,如果不能使部下的思想、習慣、生活、行動從根本上革新起來,成為一個現代軍人,那我們革命便永遠沒有成功的希望。現在我們一般革命黨員和革命軍人,究有幾個人能做到「明明德」的?究有幾個人更能盡到其親民與新民的責任呢?各位都是軍官,有許多是在民國元年前後就做了軍官的,到現在已有二十三年,就是從民國十三年做起,也有十年了,試問民元或民十三時代的你們,與現在的你們,有沒有兩樣呢?你們每個人在道德上、思想上、學術上、智能上、生活上,是否有新的進步呢?你們所統率的部下官兵,他們在精神上、學術技能上,又有什麼新的進步呢?我可以代答一句,大多數還是同從前一樣,沒有革新和進步,各個人還是像過去一樣的一個舊軍人,換句話說,就是一個自私自利、不學無術的腐敗軍人,他如做了高級軍官,亦就成了如過去北洋軍閥一樣的一個新軍閥而已。由此推而至於一般軍隊,從民元到現在止,也沒有兩樣,軍人的精神、品德、生活、學術、思想,不但沒有進步,而且只有退步!大家想一想,你們對部下曾經

--------------------------------------------------P.7--------------------------------------------------

有些什麼新的思想、精神、技能、學術傳授給了他們呢?你們自己不能革新起來,自然也無法使部下革新起來,這是一定的道理,你們或許以為親民與新民的「民」字,是指「老百姓」,不是指軍人,這就是大錯了!各位要知道,中國古代民與兵是不分的,凡是一個國民,就都要當兵,所以古人所說「親民」,亦就是「親兵」的意思。至於今日所謂「良民是良兵的基礎,良兵是良民的模範」亦就是這個道理。所以我們「教民要如教兵,教兵就是教民」,其原則與方針是一貫的,因之軍官在軍隊中親其士兵,也就是大學「親民」之義。所謂「親兵」,就是要與部下親近,要視部下如子弟,要能愛護部下,就是要與部下共甘苦,同患難,又要能恩威並濟,賞罰嚴明,以教育部下,感化部下,使能日新其德之謂。我們在過去,因為軍官自己既不能新,當然亦就不能使其軍隊日新又新,一般國民,更加無法使他們建立新的品德、新的學術、新的生活和新的精神了,所以我們的革命,至今仍未能成功。這一段話,是講明親(新)民的意義和重要。總括一句,親(新)民是一種治人建國的基本工夫(齊家治國平天下),就是構成大學之道的第二要則和程序,亦就是朱子所謂第二綱領。而其第一要則(綱領)「明明德」與此第二要則(綱領)「親(新)民」的關係,可以說是體用合一而不可分的,故陽明曰:「明明德者,立其天地萬物一體之體也,親民者,達其天地萬物一體之用也,故明明德必在親民,而親民乃所以明其明德也。」關於此點,我認為陽明的解釋是正確的,可使讀者更易了解。
 現在再要講到大學之道的第三個要則(綱領),就是「止於至善」。這止於至善的釋義,在本書(大學)第三章所說的就是「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鳥乎?」是說做人要有所止,而且要知其所

--------------------------------------------------P.8--------------------------------------------------


止,不能善惡不分、左右兩可、無所適從的意思。這一句話,我以為在現在來講,應該可以有兩種解釋:一種是「精益求精」「以求至乎其極」的意思;一種是「擇善固執」「止其所止」的意思。這樣解釋更容易了解,我們一個人明德(修己)親民(治人)皆應當向理想的至善之境,不斷進取;必求達到至善至美之境,而毫無欠缺的地步,亦就是要做到於理已無所不窮,於事已無所不盡,萬物皆能各得其所,千古而不易其道,到這時候方得為止。所以陽明對於「至善」的解釋曰:「至善者,明德親民之極則也,天命之性,粹然至善,其靈昭不昧者,此其『至善』之發見,是乃明德之本體,而即所謂『良知』者也。」(良知者,孟子所謂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不待慮而知,不待學而能,是故謂之良知)此其說明「至善」就是「真理」。亦即吾心之「良知」,而「良知」即「真理」之所在,乃在吾心之內,而不假外求的。我們為人、處世、作事、立業如能把握住此至善之道,而固執不變,信守不移,就不會馳騁妄想、見異思遷了。譬如我們帶兵作戰擬訂一個計劃,到了至善之中、完備無缺的時候,便不要再改變,只是依照吾心的良知,允執厥中,信其所止,貫徹到底,乃下定最大的決心,勇往邁進去徹底執行。推而至於我們做人也要如此,敦品厲行,明德親民,必須做到盡善盡美,才算心安,尤必擇善固執,明決果行,才能立身,才能立功!所以「止於至善」,不只是為學、處事、開物、成務、做人的第三要則(綱領),而實是總括以上「明德」與「親民」兩大要則(綱領)實踐篤行的準則,而為格、致、誠、正、修、齊、治、平八者的總綱領。所以陽明說:「止至善之於明德親民也,猶之規矩之於方圓也,尺度之於長短也,權衡之於輕重也。方圓而不止於規矩,爽其則矣;長短而不止於尺度,乖其劑矣;輕重

--------------------------------------------------P.9--------------------------------------------------

而不止於權衡,失其準矣;明明德、親民,而不止於至善,亡其本矣。故止於至善以親民而明其德,是之謂大人之學。」各位現在來到軍官團,就是學習明明德、親民以求其止於至善,而完成革命治平之功。既知軍官團所傳授的道理,確是做人做事、尤其是做一個革命軍官的光明大道,就要認識此至善之道,篤守此至善之道,照著來奮勉力行,這就是止於至善,即使我們革命作戰,到了最後關頭,自己即使犧牲而死,也是以身殉道,取義成仁,為革命主義救國救民而死,是為正命,就配附於 總理和革命先烈的歷史系統之下,而精神永遠不死!這就是止於至善,亦就是古人所謂「朝聞道夕死可矣」的道理。所以我們如能深明大學之道,不但可以修己成業,而且可以不愧為他人的教師和上官,無論教兵教民,都使之能為國家民族來奮鬥,完成其一番驚天動地的革命事業!
 但是明德親民以止於至善,究竟怎樣才可做到呢?大學所謂「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這就是講止於至善的程序和功效,乃是正心修身的法則,亦是格物致知為學治事的工夫最重要的一段,但是朱子在本書中並沒有釋義,至其第四章「釋本末」的話,我認為與此毫無關係,不足為法,還是陽明對於此段的意義,在其「大學問」一篇中,解釋得很詳明,他說:「人惟不知『至善』之在吾心而求之於其外,以為事事物物皆有定理也,而求之於事事物物之中,是以支離決裂、錯雜紛紜而莫知有一定之向,今焉既知『至善』之在吾心而不假於外求,則志有定向,而無支離決裂、錯雜紛紜之患矣,無支離決裂、錯雜紛紜之患,則心不妄動而能靜矣,心不妄動而能靜,則其日用之間,從容閒暇而能安矣,能安,則凡一念之發,一事之感,其為至善乎,其非至善乎,吾心之良

--------------------------------------------------P.10--------------------------------------------------

知自有以詳審精察之而能慮矣,能慮則擇之無不精,處之無不當,而至善於是乎可得矣。」我以為本段文字的意義,陽明這樣解釋,本已很清楚了,無待我們後學再來贅述。不過我認為這段文字,不僅其對於為學的程序極為重要,而且對於學者思維的法則,更有密切關係,補益不淺,故不憚其煩瑣,仍要將我本來的解釋,補充上去。我的意思就是說:我們先能由格物致知的工失,求得真知灼見,把握住這一個獨一至善之理,確定中心的信仰,這就是「知其所止」,也就是「止於其所當止」,然後在事既有不易之理,在心自有不易之趨,這樣心才能定。這就是「知止而后有定」的意思。換言之,「知止」乃是求得真知,止於真知。如何可算為真知,就是知道真理。在陽明所說「我心之良知」就是真知,亦就是真理所在。因為必須認識這是真理之後,其心乃能堅定不撼,這樣真知,亦就是良知,惟有求得這個真知,才能說是「窮理知本則知止」的「知止」了;亦惟有這樣「知止」,而后才能「集義養氣則有定」,以定其心,其心既能堅定不撼,然後妄念不萌,外物不搖,而能澄澈光明,虛靈燭照,這樣就能做到靜的工失,所以說定而后能靜。靜了之後,此心便能泰然怡然,無入而不自得。這樣就能進入了安的地步,所以說「靜而后能安」。安了之後,對於事事物物,便能深思遠慮,精究熟察,調處一切,無往而不得其宜,亦無往而不收其功。這就是所謂「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的意思所在。這亦就是我時常引用吳草廬所說的「窮理知本(原文為「知言」)則知止,集義養氣則有定,定則靜矣,靜如止水,安則無慮而不自得也」的意義。總之,其最後的目的,是要使事事物物止於至善,而其首要的工失,就是先要此心能「止於至善」,這個道理,我再可以就軍事教育中舉一個例子來說明,我們軍隊裏面,一

--------------------------------------------------P.11--------------------------------------------------

切的動作,第一個口令就是「立正」。立正的意思,就是要他的動作與精神安定下來,使他的心思完全集中於一點。立正以後就要做到目不邪視、耳不側聽、無聲無息的地步,就是「靜肅」,軍隊上下真能做到靜肅之後,乃能鎮定安詳,整飭嚴明,故必須平時先能養成此種靜肅的習慣,戰時才能不慌不忙,有周密的計劃,至善的調度,尤其是在危險困難的時候,才能沉著果毅、生死以之、專心壹志的奮鬥到底,獲得最後的勝利!凡此都是大學上「知止」的道理。至於本段「知止而后有定」的「知止」,與上句「止於至善」的「止於」兩個「止」字,乃是上下聯接相關的。這「知止」是「知」之歸結,「止於」是「行」之開始,亦就是「知止」為知,「止於」為行,乃是知與行的程序所在,亦就是陽明知行合一關鍵所在。所以為學做事,必須要有一定的目標,就是「知止」;而在為學做事之初,必先要知道這個目標所在,而后專心壹志,向這個目標前進,而且必須貫徹到底,這就是「止於」,這更是為學的方法次第,學者所不可不知道的。
 以下再講:
 「物有本未,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這四句話,古人亦有認為是格物致知的正解,不要再有朱子第五章所補充的釋義,但朱子以為這是上文的總結,提示我們做人做事的基本要訣,依照朱子原註所云:「明德為本,新民為末,知止為始,能得為終;本始所先,末終所後。」這就是說做人做事必要研究其事物的本末始終,而后就能決定其做事的先後程序,只要你做事的程序不亂,這就得到了做人成功立業的把握,亦就是接近了「明明德、親

--------------------------------------------------P.12--------------------------------------------------


民、止於至善」的大學之道,所以說「則近道矣」。普通一般人做事,往往有始無終,不能成功,就是因為不懂得這個本末先後次序的道理。須知凡是一件事,其中都是本末所在,如果舍本逐末,先後倒置,勢必徒勞無功,甚至弄得倒行逆施,那就非失敗不可!譬如我們軍事教育和訓練士兵,如不先從其內在的良知良能和固有的德性與日常生活著手,使他能發揚天性,認識真理(天理),實踐四維,遵守八德,而只教以一些學科、術科和行軍作戰這一類的技術,而其軍隊中的官長士兵,都不知道明德、親民為成功立業的基礎,如此,他們既不知道其對國家與人民的責任,亦不知道有尊卑上下的秩序,自然更不知道其做軍官做士兵的義務;那麼,這種軍隊隨時可以作惡為非,害國害民,甚至要供少數野心家和反動派的利用,為他人所賣而不自知,你看可憐不可憐?再就朱子所謂明德為本、新民為末來說,因為明德是修己,新民是治人,你自己不能先修其身,當然不能感化社會,使眾人信服,既不能善處人與人之間而得到尊重,就無法改造社會,管理眾人。再從「知止」至「能得」的一段說: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終,我們如果不先知所止,不預定目標,既不知本末,又不知先後,這樣做事怎樣能夠分別是非、判別得失、肆應鹹得其宜呢?所以任何一件事,要看清本末,分別先後,更要能貫徹始終,然後才能有成,這樣亦就合乎科學的精神和方法了。即如我們訓練軍隊,自然也有很多困難之處,不可遇有困難,就灰心起來,不去努力;同樣,我們要救亡復興,當然所遭遇的困難更多,更不可因為現在國家內憂外患,相逼而來,便灰心懈志,以為永遠沒有復興的希望,玩愒因循,不知振作,以為軍隊有主義沒有主義,能明德不能明德,能新民不能新民,都沒有什麼關係,這種消極的心理,不是做人,更不是做革命

--------------------------------------------------P.13--------------------------------------------------

軍人所應有的精神,譬如我們今日既然認定了三民主義為救國救民之大道,那我們就止於這個主義,本著大無畏的精神,冒一切險阻艱難,以「之死靡他」的決心,來實現革命的主義。如果我們心無定向,不知所止,凡遇有一些危險困難,便畏難卻顧或灰心懈志、不能奮鬥到底,這就是有始無終,亦就是不知所止,那麼你過去一切歷史和成績,都要毀於一旦,任何事業,便永無成功的希望! 總理知道這是我們中國人最大的缺點,所以對我們黨員和革命軍人,特別訓誡,要我們「矢勤矢勇,必信必忠,一心一德,貫徹始終」!只要知此道理,我們自己的身體雖為主義犧牲,而我們的精神還是萬古常新!我們革命的事業,雖然一時不能完成,我們所有的部下與學生,以及後進的黨員同志,一定要繼我們而起,會來努力完成的!由此可見大學之道,是教我們做人做事成功立業的要訣,而我們中國有了這種寶貴的要訣,一般學校和軍隊,都不去講究,而且棄之如遺,這樣如何能希望其教出真能救國救民的學生和部下呢?外國人一到中國來,往往譏笑我們中國人做事既不知講求方法,更缺乏科學智能,那曉得這些科學的方法和智能,中國自古就很完備了,在大學裏面,所說的道理,群己內外,本末先後,逐層推展,層次何等分明,這些科學的組織體系又是如何的自然而精密。只怪現在一般學者和我們軍官不知寶重,不能發揮,以致做人不得正道,做事沒有效能,結果不僅個人——就是國家民族,亦要被人家來譏笑輕侮與壓迫!所以今後我們要覺悟,無論教育訓練與做人做事,必須要以此中國固有的大學之道為基本法則。
  現在要講到大學裏面修己治人一切工夫的程序,亦即成己成物以達止於至善的步驟。大學中說:「

--------------------------------------------------P.14--------------------------------------------------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再轉過來說:「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這八個節目,就是從修己以至於治人所應有的先後程序。在講「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的意義之前,我要先說明當時孔子所處的時代,正是春秋夷夏紛紜的時代,故當時所謂天下者,並不是指今日世界,而實際就是對現在整個的中國而言,當時所謂國者,最大的不過是今日的一省,而其小國,則甚至有小到今日一縣範圍的(但是後來到了戰國末期,諸侯互相征戰,其大國的國境,始有兼及今日幾省之大者),大家對此不要誤解,故當時所謂平天下,實在就是統一中國之意,如要求其天下平定,便要使天下(全國)的人民都能明明德,都能實踐禮義廉恥。但是,天下的範圍太大,天下的人太多,如何能在一時裏,使人人都能明明德,都能做好人?這樣不是治平工夫就無從著手了!所以必須由小而大、由近及遠,那就是要先從一國(一省或一縣)起,先使一國治理得很好,一國的人大都皆能了解四維八德,實踐禮義廉恥,再推而至於天下,這就是「平天下在治其國者」的意思,亦就是國治而后天下平的道理。因此亦可知道治國平天下的基本法則,乃是要在明明德,若在今日言,這「明德」就是主義(三民主義)。而其明明德的第一個「明」字,就是實現。所以要「明明德於天下者」,就是要實現三民主義於天下(全國),而不是全憑武力,更不是使用暴行所能為力的,由此可知,我們三民主義,就是以「明德」為本,我們今日要實現三民主義,就是先要從「明明德」做起,而實現主義的方法,則在於新

--------------------------------------------------P.15--------------------------------------------------

民。所謂「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的意義,是因為一個國的範圍(一個省或一個縣)很大,要想治理得很好,便要先從組織國家的單位即社會和家庭做起,先使一家的人,能夠明明德,再推而廣之,才可使社會上家家戶戶都能齊一平均,則社會進步,國家亦未有不達於治理的。所以傳文第九章說:「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國人。」這是對於男子在家庭的本分而言;而他對於女子之在家庭,亦指明其應有的本分說:「之子于歸,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國人。」(朱註「之子」就是言「是子」。婦人謂嫁曰歸,此「之子」即指女子嫁者而言)因之這「齊家」的道理,乃是先要使家庭中男女長幼,齊正和睦,而不犯分越禮,然後使國人皆能效法的意思。這就是「治國必先齊其家者」,亦就是「齊家而後國治」的道理。所以我對於齊家,這個「家」字,可用兩種解釋,一種解釋是指狹義的家庭之家,另一種解釋是指「家家戶戶」之家,就是「社會」的意義。必使社會上家家戶戶都能齊一平均,而無貧富懸殊、苦樂不等的缺憾,然後才能由小康而致大同,亦就是 總理重視大同篇——如要世界大同,必先要我國自己推行三民主義做起的道理。至於就狹義的方面以各個人家庭來說,那麼所謂齊家的「齊」字,應當作為「導之以德,齊之以禮」的「齊」字來解說,這「齊之以禮」的「禮」字,當然是四維中禮義廉恥之禮,就是要在家中人人能明禮重紀,各安其分,各守其序,而並無違忤越犯、顛倒紛亂或參差不齊的現象,這樣就是在倫常要父子有親、長幼有序,在事物要有條理,有秩序,方可謂之誠正修齊、親親和愛的家庭,我以為這就是齊家的意義,因為只要其家庭能親親敦睦,明禮安分,有綱有紀,有條不紊,那麼這個家庭,就可為社會的模範。所以大學傳文第九章說:「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

--------------------------------------------------P.16--------------------------------------------------


國興讓。」他又引詩經說:「其儀不忒,正是四國」,「其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這樣家庭如能相習成風,自能夠做到社會上齊一平均的地步,那麼其國亦就不難治理了。這是我個人的見解,若照古註解釋,就是說「一家的人,也有賢不肖,品德不齊,我們要使家裏面品德良好的人,歉然而不自足,要求精進;家裏面品德差一點的人,幡然而不自棄,覺悟他的短處,改過遷善」。但我以為你如要達到一家人都能明禮興讓,各得其所,那就必要你本人先修其身,所以無論你要平均社會或齊正家庭,都要從修養自己的品德行為與生活做起,必須成德立業,以身作則,拿自己的品德來感化全家之人,都能發揮天性,止於至善,這就是「身修而后家齊」的原意,亦就是「治國必先齊其家者」的道理所在。再講到「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因為「身者,心之器」一個人的思想行為,皆以心為主,故必存養省察,慎獨存誠,使此心常湛然清明,公正無偏,不為物慾所蔽,不為感情所勝,不然,如其一有忿怒恐懼或好惡便辟之心存著,則此心就不得其正了,如此最後便難免流為貪戾迷妄,甚至放僻邪侈,一切的錯誤罪惡,都要由此而生了,所以正心是修身的根本工夫,亦就是「心正而后身修」的道理。故陽明對於「身」與「心」的解釋最為正確,他說:「何謂身,心之形體運用之謂也,何謂心,身之靈明主宰之謂也,何謂修身,為善而去惡之謂也。吾身自能為善而去惡乎?其必靈明主宰者,欲為善而去惡,然後體形運用者,始能為善而去惡也。故欲修身者,必在於先正其心也。」但是欲正其心,又必先誠其意,本書第六章釋義「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慊,故君子必慎其獨也」。這裏所謂「毋自欺也」,就是不寬恕自己,不欺蒙自己,不誇張自己,屏絕徼倖心,排除虛偽心

--------------------------------------------------P.17--------------------------------------------------

,不作昧良之舉,不存苟且之念,一秉正覺,直認真理,勇猛精進,戰勝一切的意思。所以誠意的工夫,又是要以慎獨為始,所謂慎獨者,就是要在人所不知、惟己獨知的場合,「去人欲,存天理」,以虛心實意,惟精惟一,處理一切事物,而無愧於天地宇宙之間,這是講誠意的工夫,亦就是意誠而后心正的道理。再進一層講:「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這更是當然的道理,因為誠意是善惡的關頭。為好為惡,為聖賢為禽獸,固全由自己的心意而定,但辨別善惡,全靠自己有真知,有識力。如果識力不足,勢必見理不真,察事不明,善惡是非,淆然莫辨,因此意無從誠,心無從正,則身更不能修,所以致知是迷覺的關頭,誠意的前提,這就是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的道理。故陽明曰:「心之本體則性也,性無不善則心之本體(良知)本無不正也,何從而用其正之之功乎?蓋心之本體,本無不正,自其意念發動而后有不正。故欲正其心者,必就其意念之發而正之,凡其發一念而善也,好之真如好好色,發一念而惡也,惡之真如惡惡臭,則意無不誠,而心可正矣。然意之所發有善有惡,不有以明其善惡之分,亦將真妄錯雜,雖欲誠之不可得而誠矣。故欲誠其意者,必在於致知也,致者,至也。易言「知至至之,知至者,致也,至之者,致也。」「致知云者……致吾心之『良知』焉耳。」「今欲善惡以誠其意,惟在致其良知之所知焉爾,何則,意念之所發,吾心之良知,既知其為善矣,使其不能誠有以好之,而復背而去之,則是以善為惡,而自昧其知善之良知矣。意念之所發,吾心之良知既知其為不善矣。使其不能誠有以惡之,而復蹈而為之,則是以惡為善,而自昧其知惡之良知矣,若是則雖曰知之,猶不知也,意其可得而誠乎,今於良知所知之善惡者,無不誠好而誠惡之,則不自欺其良知,而意可誠也已」

--------------------------------------------------P.18--------------------------------------------------

於此可知「良知」,必須經過誠意正心致知與格物各階段工夫而實踐之後,亦就是要經過一番存養省察、實踐力行工夫,而后其良知乃能致也。故良知雖曰不待慮而知,不待學而能,但決非任性直覺而行,而即能致者也,故良知雖由天理與天性之所自出,無所不在,無所不至,無所不知,亦即陽明所謂:「理無內外,性無內外」程朱所謂:「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然必須於實事實物在實踐之中,方能發見其功能耳,此即所謂致知在格物也。所謂致知在格物的「格」字有兩種解釋,據朱子解釋:「格者,至也」,要對於客觀事物能隨時隨地體察明白,就是要徹底認識其事物真理至於極處之意思,在現在的話來說,這就是科學精神。但據陽明新的解釋:「格者,正也」,就是對於一切客觀事物皆要本內心之良知所知者,而判斷其好惡善惡,而決定其是非以正之。所謂致知云者,即致吾心之良知,而非充廣其知識之謂也。這朱子與陽明兩種說法,在外表觀之,似有內心外物,亦即唯心唯物之分,其實都不外乎窮理盡性的工夫,沒有什麼重大差異,(待下篇講解格物致知之意義時再作詳說)但後者(陽明)所說的涵義,更易了解,除對其客觀事物窮其所以然之「理」與「性」的工夫以外,還有其主觀的(良知)選擇判斷而得到最正確的認識的意思,因為他對於事事物物窮極其真理之所在,正義之所歸,以內心之良知而充實其工夫,以增進其真理的知識,而不是只從外表的物質所得的意識,算作其真理的知識,這就是格物致知的工夫所在。因之我們做人教人為學治事,既要窮理盡性,亦要格物致知。其實窮理盡性,就是為格物致知,而格物致知,亦就是要窮理盡性。這樣近之可以修身齊家,遠之可以治國平天下。我們作軍人的,乃是以軍為家,不但要修身齊家,還要治軍如齊家,而且大家擔負了治國平天

--------------------------------------------------P.19--------------------------------------------------

下的重大責任,更不可不知道這個道理。總之,格物致知,無論何事何物,總先要從窮理盡性做起,就是先要認識客觀環境,和剖析其內容真相,凡對於一切事物,都要研究徹底,合乎真理,換句話說就是要求得真理,這就是陽明所說的致良知。這格物致知,若然現在的話來說,就是「科學」,所以中國從前叫「格致」為「科學」,即用科學的方法和精神,來求得一切事物的至理,就是「真理」「真知」,這就是「知止」,亦就是「止於至善」。但止於至善總要由我們與生俱來的天性與天理 即良知,來充實我們的智能,確定我們的信心,譬如我們研究 總理三民主義的道理。便先要研究各種相關的學問,對這些學問有了基礎,才能更進一步的認識「三民主義」,既不是「共產主義」,也不是一般的「社會主義」,而是的確可以救國家救世界之惟一完善的「革命主義」。更可以知道,凡是各種偏頗的解釋,都是斷章取義故為曲解,逞臆武斷不值一顧。我們既將 總理整個的三民主義認識清楚了,便要堅定信仰而止於至善之道。如此,就能不惜犧牲自己一切,來實現此至善之道。惟有這樣,才算能誠意正心,不愧為一個 總理真實的革命信徒與中國的革命軍人!這亦就是致知在格物的道理。否則我們如不能徹底從格物致知窮理盡性做起,只有一知半解,心無把握,那對於為學、處事、修身、立業皆不能止於至善,對於一切事物之來,都不能判別是非,對於革命大道,更無確實心得,信守不移,如此既沒有中心信仰,就無從誠意正心,於是口是心非,言行不一,自私自利,蒙上欺下,種種的毛病就要發生,這樣下去,試問你的部下和一般民眾,怎樣會來信服你、聽從你的命令呢?又有什麼革命事業可以做得成功呢?

--------------------------------------------------P.20-------------------------------------------------- 


 我們做一個人、尤其是做一個軍人,萬不可以不明白這個做人做事、立德修身的大學之道,所以說:「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講到這裏我回想以前幼年時候,先生教我讀大學中庸,不知道背誦過多少遍,我到十八歲的時候,在箭金學堂,顧葆性先生從新要我再讀這一本大學,當我讀到這兩句話,看到「天子」兩個字,乃認為大學一書,不過是講論帝王,和如何統治天下那一套腐朽的空論,覺得很討厭,便從此丟棄,不願再讀了,一直擱了十年,到了二十八歲的時候, 總理為我們講明大學一書的價值,我重新又來看,才知道大學裏所講的天子,不一定是指帝王而言,而大學的道理,更不是忠君保王的濫調。大家都知道,無論專制國家、民主國家都必須有一個元首或領袖,古代在帝制國家稱為帝王或天子,現在民主國家便稱為總統或元首,其名義與體制雖然不同,而其代表國家的首領則一,所以大學所稱的天子,我們可從廣義解作國家元首,任何政治制度的國家都有統率群倫的元首或領袖,來負其保國護民的責任,我們不能因為帝制推翻了,便否定古代涉及君主帝王字樣的一切文字,就以為都不足取,況且大學裏面所說修、齊、治、平這一個體系,並不一定指政府人民的統屬關係,乃是由個人以推至家庭、社會、國家與世界,平面的由內及外由近及遠的逐層發展的關係。總之,本書所謂天子,決不是專指帝王而言,我們還是把他解作國家元首或首領為妥。因之所謂:「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這就是說,凡是人類無分上下、老少、男女,不論其地位高低、職務大小,個個都要以修身為本,知此乃即所謂「知本」矣。這樣就可知道學問無分上下,更無貴賤之別,而大學教人,無論元首與人民,皆要從修身學起,這亦就可知道,我們中國教育,自來是極平等的一個很好的

--------------------------------------------------P.21--------------------------------------------------

證明,「正心以上,皆所以修身也,齊家以下,則舉此(修身)而錯之耳。」修身實為內外關連、本末貫通的樞紐,所以陽明說:「正心誠意,致知格物,皆所以修身也。」各位無論是從第一步獨善其身講,或從第二步兼善天下講,都必須痛下修身的工夫。從今以後,自本團長起,各位將領都要本此意旨,正心誠意致知格物,省察克治,努力修身,然後才可以統率部下,指揮軍隊,達成治平之業,完成我們國民革命的使命。
 最後,「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
 這是朱子大學章句總結經文全章的幾句話,上面兩句中所謂厚薄,實指人倫親疏遠近而言,亦含事物之本末、始終、輕重、先後諸義。事物之本,自然為重、為先、為厚;事物之末,自然為輕、為後、為薄;此種關係與次序,必須以格物致知的工夫,來分別清楚,處理得當,然後作事才能有所成就,否則忽近圖遠,舍本逐末,先後混亂,輕重倒置,那就是厚其所薄,薄其所厚,這樣決沒有成功的道理。比方說修身為本,齊家、治國、平天下為末,如果你不能先修其身,而就要想齊家治國,那就像無本之木,決不能得到治平之效,甚至治絲益棼,未有不敗之理,如此亦即可謂不知本了。所以本書釋文第九章說:「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因為本身既不能自修,則孝友之道,自有所不能盡,如此而再要其對於關係較疏薄的社會國家天下,反能親厚而使之治平,那絕對沒有這一回事。此種道理,也是極普通的常識,而卻是天命之性,亦即至善之發見,是乃明德之本體,而即所謂良知者也。陽明所謂「

--------------------------------------------------P.22--------------------------------------------------

至善之發見,是而是焉,非而非焉,輕重厚薄,隨感隨應,變動不居,而亦莫不自有天然之中。是乃民彝物則之極,而不容稍有擬議增損於其間也。稍有擬議增損於其間,則是私意小智,而非至善之謂矣。自非慎獨之至,惟精惟一者,其孰能與於此乎。」如能知至此,乃可以謂「知之至也」。又如我們做一個軍官,如果自己不能秉持天命之性,明德修身,養成高尚的品德,建立完全的人格,當然不能教育部下,感化民眾,亦就不能擔當革命事業,為國家民族來奮鬥犧牲了。再如對我們作戰配備兵力而言,重要地點,應當厚的地方,反配備得很薄;不重要的地點,應當可以薄的地方,卻配備得極厚,如此厚其所當薄、薄其所當厚,那種不能節約兵力,而且反要浪費兵力的配備,此種違反格物致知的科學道理,亦即可謂「不知之至」,那就非失敗不可了。這種道理,不但軍事方面,可推而廣之,無論政治方面、社會方面,以及對個人方面,一切的事物,都無不如此。要在大家能舉一反三,聞一知十,隨地隨事類推萬物,則大學雖寥寥數語,便可一生受用不盡了。
 以上所講這一章,乃是大學正經的本文,即孔氏之遺書,以後九章,據朱子說乃是曾子就這一章內容意義加以闡發,再由其門人傳記下來,可說都是這一章正經本文的註腳,但是其中第四章「釋本末」的釋義,我認為是沒有意思的衍文。第五章「所謂知本,所謂知之至也」的釋義,朱子則取程子之意加以補正,更是文不對題。其他章句釋文,不甚合理之處,亦頗不少,是否此為曾子之意而真由其門人當時所傳記,乃是一個疑問,此陽明所以主張仍要復大學古本原文為大學之正本,而對朱子之分章及其所傳皆應刪除之故也。而且此經文全章的末段,即最後數句「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

--------------------------------------------------P.23--------------------------------------------------

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這段文意,不像是經文全章的結語,但大學古本,則在緊接此段之後即有「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一段,而朱子以此列為第五章,再加上其自己所補為格物致知的釋義,這顯然是牽強附會,強詞奪理的解釋,不可以為法的,乃不如依照古本,以「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二句,作為經文全章的結語,更可補正此缺點了。最後再要說明「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的法則,這個法則在釋義第十章,就說得很清楚。當然有幾點亦如朱子序文一樣,其中已有不合時代的東西,自不能採取,但是其大部分理論,還都是今後治國的基本法則,特別是裏面所說的有關理財行政的理論,與親親仁民、以仁義為本的道理,無論其到任何時代,還是用得著的。尤其是我們中國的政治道理,對此不僅要切實研究,而且還要採取實用的。你們自己回去細細研究,就可以明白。總之,大學之道,乃是我們中國最基本的政治哲學,是孔子繼承堯舜禹湯文武的道統的真諦,亦就是我們 總理思想學術的本源,故陽明說:「此格致誠正之說,所以闡堯舜之正傳而為孔氏之心印也。」大家更要知道, 總理研究政治、經濟、社會、軍事各種學問,對於古今中外的學術,當然是博大精深,我們亦無法窺測,不過他對於中國經書,其平時所最稱道而篤信的,第一是大學篇,第二是大同篇,這至少是我個人對 總理所能了解而又深信不疑的。並且深信 總理是根據這個系統發揚光大,發明了今日博大精深救國救世的三民主義。我們做了革命黨員和革命軍人,如要決心完成國民革命的任務,就先要有革命政治知識,我們更要特別注意, 總理所說對於大學道理「要把他放在知識範圍內來講,而不只是把他屬於道德範圍之事」這句話,就是教我們凡要有政治知識的黨員和軍人,都不能不研

--------------------------------------------------P.24--------------------------------------------------


究這大學的道理,而加以徹底了解才行。今日我們要信仰三民主義,要研究三民主義,更須要了解三民主義的根本思想之淵源,是在大學之道——「治國平天下的政治哲學」。我在此還要說明的,就是大學的解釋,向來是派系紛紜、莫衷一是的,其間朱王兩派,尤其是各持一義,相爭不息,而我研究兩者學說的結果,乃是匯合兩派學說,而執兩用中,其實朱王為學主旨,都是以「理」與「性」為中心的,其最後歸趨,並無不同之處,故特將此兩派學說,融會貫通,以免學者時興無所適從之歎!但是我今日亦只是以朱子章句本為主,而將其缺點,以王說補正之而已。因為陽明所說亦有其主觀和偏見的缺點,而並不是完全合理無缺的,而且其對於朱子的指責,乃比諸楊朱之「滅理亂常」,亦未免過於偏激了。故我對兩者,不敢偏於一義,只是裁長補短,使其相得益彰,此乃為余講解大學之道的惟一的宗旨。各位來到軍官團受訓,最重要的就是要教你們做人,尤其是做軍人的道理和實現三民主義的方法。我們大家都是天地父母所生,受了國家的教育,國民的供養,帶了軍隊不是為個人的利益,也不是為任何一個人的工具,乃是為整個國家和民族來奮鬥,以救亡復興為職志。大家責任既然如此的重大,怎樣可以不知道這個修己治人、成功立業的大學之道?今日本團長告訴你們的,就是關於大學之道的一個門徑,各位心領神會,就可一生一世受用不盡,以此立己,便為完人;以此居家,便為孝子;以此處世,便為益友;以此治軍。便為良將;以此革命,便為信徒。古人說:「不為聖賢,便為禽獸」,「莫問收穫,但問耕耘」,我們既聞大道,就要知所自勉了!今日我把這番大學問、大道理傳授你們各位,希望各位悉心研究、身體力行,更要將自己所聽取的道理,傳授給今天未在場的一般同事和部下,互相勉勵,篤行實

--------------------------------------------------P.25--------------------------------------------------

踐,則革命決無不能成功,民族未有不能復興之理!一個人的生命有限,而民族的生命無窮,我個人那一天死是不可知的,只要今天所傳授你們各位的道理,大家都能夠明體用之實,篤踐履之功,從此能發奮努力,完成革命,實現 總理的三民主義,發揚我們國家民族的生命,那麼,我無論什麼時候死了,也是很心安的!同時,也必須如此,你們大家才不愧為父母所生的孝子、部下的賢明上官和 總理忠實的革命信徒,方得完成本團學員對國民革命所負的使命。

--------------------------------------------------P.26--------------------------------------------------

最近更新於 2014-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