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之道上篇

國興讓。」他又引詩經說:「其儀不忒,正是四國」,「其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這樣家庭如能相習成風,自能夠做到社會上齊一平均的地步,那麼其國亦就不難治理了。這是我個人的見解,若照古註解釋,就是說「一家的人,也有賢不肖,品德不齊,我們要使家裏面品德良好的人,歉然而不自足,要求精進;家裏面品德差一點的人,幡然而不自棄,覺悟他的短處,改過遷善」。但我以為你如要達到一家人都能明禮興讓,各得其所,那就必要你本人先修其身,所以無論你要平均社會或齊正家庭,都要從修養自己的品德行為與生活做起,必須成德立業,以身作則,拿自己的品德來感化全家之人,都能發揮天性,止於至善,這就是「身修而后家齊」的原意,亦就是「治國必先齊其家者」的道理所在。再講到「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因為「身者,心之器」一個人的思想行為,皆以心為主,故必存養省察,慎獨存誠,使此心常湛然清明,公正無偏,不為物慾所蔽,不為感情所勝,不然,如其一有忿怒恐懼或好惡便辟之心存著,則此心就不得其正了,如此最後便難免流為貪戾迷妄,甚至放僻邪侈,一切的錯誤罪惡,都要由此而生了,所以正心是修身的根本工夫,亦就是「心正而后身修」的道理。故陽明對於「身」與「心」的解釋最為正確,他說:「何謂身,心之形體運用之謂也,何謂心,身之靈明主宰之謂也,何謂修身,為善而去惡之謂也。吾身自能為善而去惡乎?其必靈明主宰者,欲為善而去惡,然後體形運用者,始能為善而去惡也。故欲修身者,必在於先正其心也。」但是欲正其心,又必先誠其意,本書第六章釋義「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慊,故君子必慎其獨也」。這裏所謂「毋自欺也」,就是不寬恕自己,不欺蒙自己,不誇張自己,屏絕徼倖心,排除虛偽心

--------------------------------------------------P.17--------------------------------------------------

,不作昧良之舉,不存苟且之念,一秉正覺,直認真理,勇猛精進,戰勝一切的意思。所以誠意的工夫,又是要以慎獨為始,所謂慎獨者,就是要在人所不知、惟己獨知的場合,「去人欲,存天理」,以虛心實意,惟精惟一,處理一切事物,而無愧於天地宇宙之間,這是講誠意的工夫,亦就是意誠而后心正的道理。再進一層講:「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這更是當然的道理,因為誠意是善惡的關頭。為好為惡,為聖賢為禽獸,固全由自己的心意而定,但辨別善惡,全靠自己有真知,有識力。如果識力不足,勢必見理不真,察事不明,善惡是非,淆然莫辨,因此意無從誠,心無從正,則身更不能修,所以致知是迷覺的關頭,誠意的前提,這就是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的道理。故陽明曰:「心之本體則性也,性無不善則心之本體(良知)本無不正也,何從而用其正之之功乎?蓋心之本體,本無不正,自其意念發動而后有不正。故欲正其心者,必就其意念之發而正之,凡其發一念而善也,好之真如好好色,發一念而惡也,惡之真如惡惡臭,則意無不誠,而心可正矣。然意之所發有善有惡,不有以明其善惡之分,亦將真妄錯雜,雖欲誠之不可得而誠矣。故欲誠其意者,必在於致知也,致者,至也。易言「知至至之,知至者,致也,至之者,致也。」「致知云者……致吾心之『良知』焉耳。」「今欲善惡以誠其意,惟在致其良知之所知焉爾,何則,意念之所發,吾心之良知,既知其為善矣,使其不能誠有以好之,而復背而去之,則是以善為惡,而自昧其知善之良知矣。意念之所發,吾心之良知既知其為不善矣。使其不能誠有以惡之,而復蹈而為之,則是以惡為善,而自昧其知惡之良知矣,若是則雖曰知之,猶不知也,意其可得而誠乎,今於良知所知之善惡者,無不誠好而誠惡之,則不自欺其良知,而意可誠也已」

--------------------------------------------------P.18--------------------------------------------------

於此可知「良知」,必須經過誠意正心致知與格物各階段工夫而實踐之後,亦就是要經過一番存養省察、實踐力行工夫,而后其良知乃能致也。故良知雖曰不待慮而知,不待學而能,但決非任性直覺而行,而即能致者也,故良知雖由天理與天性之所自出,無所不在,無所不至,無所不知,亦即陽明所謂:「理無內外,性無內外」程朱所謂:「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然必須於實事實物在實踐之中,方能發見其功能耳,此即所謂致知在格物也。所謂致知在格物的「格」字有兩種解釋,據朱子解釋:「格者,至也」,要對於客觀事物能隨時隨地體察明白,就是要徹底認識其事物真理至於極處之意思,在現在的話來說,這就是科學精神。但據陽明新的解釋:「格者,正也」,就是對於一切客觀事物皆要本內心之良知所知者,而判斷其好惡善惡,而決定其是非以正之。所謂致知云者,即致吾心之良知,而非充廣其知識之謂也。這朱子與陽明兩種說法,在外表觀之,似有內心外物,亦即唯心唯物之分,其實都不外乎窮理盡性的工夫,沒有什麼重大差異,(待下篇講解格物致知之意義時再作詳說)但後者(陽明)所說的涵義,更易了解,除對其客觀事物窮其所以然之「理」與「性」的工夫以外,還有其主觀的(良知)選擇判斷而得到最正確的認識的意思,因為他對於事事物物窮極其真理之所在,正義之所歸,以內心之良知而充實其工夫,以增進其真理的知識,而不是只從外表的物質所得的意識,算作其真理的知識,這就是格物致知的工夫所在。因之我們做人教人為學治事,既要窮理盡性,亦要格物致知。其實窮理盡性,就是為格物致知,而格物致知,亦就是要窮理盡性。這樣近之可以修身齊家,遠之可以治國平天下。我們作軍人的,乃是以軍為家,不但要修身齊家,還要治軍如齊家,而且大家擔負了治國平天

--------------------------------------------------P.19--------------------------------------------------

下的重大責任,更不可不知道這個道理。總之,格物致知,無論何事何物,總先要從窮理盡性做起,就是先要認識客觀環境,和剖析其內容真相,凡對於一切事物,都要研究徹底,合乎真理,換句話說就是要求得真理,這就是陽明所說的致良知。這格物致知,若然現在的話來說,就是「科學」,所以中國從前叫「格致」為「科學」,即用科學的方法和精神,來求得一切事物的至理,就是「真理」「真知」,這就是「知止」,亦就是「止於至善」。但止於至善總要由我們與生俱來的天性與天理 即良知,來充實我們的智能,確定我們的信心,譬如我們研究 總理三民主義的道理。便先要研究各種相關的學問,對這些學問有了基礎,才能更進一步的認識「三民主義」,既不是「共產主義」,也不是一般的「社會主義」,而是的確可以救國家救世界之惟一完善的「革命主義」。更可以知道,凡是各種偏頗的解釋,都是斷章取義故為曲解,逞臆武斷不值一顧。我們既將 總理整個的三民主義認識清楚了,便要堅定信仰而止於至善之道。如此,就能不惜犧牲自己一切,來實現此至善之道。惟有這樣,才算能誠意正心,不愧為一個 總理真實的革命信徒與中國的革命軍人!這亦就是致知在格物的道理。否則我們如不能徹底從格物致知窮理盡性做起,只有一知半解,心無把握,那對於為學、處事、修身、立業皆不能止於至善,對於一切事物之來,都不能判別是非,對於革命大道,更無確實心得,信守不移,如此既沒有中心信仰,就無從誠意正心,於是口是心非,言行不一,自私自利,蒙上欺下,種種的毛病就要發生,這樣下去,試問你的部下和一般民眾,怎樣會來信服你、聽從你的命令呢?又有什麼革命事業可以做得成功呢?

--------------------------------------------------P.20-------------------------------------------------- 

最近更新於 2014-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