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之道上篇

止,不能善惡不分、左右兩可、無所適從的意思。這一句話,我以為在現在來講,應該可以有兩種解釋:一種是「精益求精」「以求至乎其極」的意思;一種是「擇善固執」「止其所止」的意思。這樣解釋更容易了解,我們一個人明德(修己)親民(治人)皆應當向理想的至善之境,不斷進取;必求達到至善至美之境,而毫無欠缺的地步,亦就是要做到於理已無所不窮,於事已無所不盡,萬物皆能各得其所,千古而不易其道,到這時候方得為止。所以陽明對於「至善」的解釋曰:「至善者,明德親民之極則也,天命之性,粹然至善,其靈昭不昧者,此其『至善』之發見,是乃明德之本體,而即所謂『良知』者也。」(良知者,孟子所謂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不待慮而知,不待學而能,是故謂之良知)此其說明「至善」就是「真理」。亦即吾心之「良知」,而「良知」即「真理」之所在,乃在吾心之內,而不假外求的。我們為人、處世、作事、立業如能把握住此至善之道,而固執不變,信守不移,就不會馳騁妄想、見異思遷了。譬如我們帶兵作戰擬訂一個計劃,到了至善之中、完備無缺的時候,便不要再改變,只是依照吾心的良知,允執厥中,信其所止,貫徹到底,乃下定最大的決心,勇往邁進去徹底執行。推而至於我們做人也要如此,敦品厲行,明德親民,必須做到盡善盡美,才算心安,尤必擇善固執,明決果行,才能立身,才能立功!所以「止於至善」,不只是為學、處事、開物、成務、做人的第三要則(綱領),而實是總括以上「明德」與「親民」兩大要則(綱領)實踐篤行的準則,而為格、致、誠、正、修、齊、治、平八者的總綱領。所以陽明說:「止至善之於明德親民也,猶之規矩之於方圓也,尺度之於長短也,權衡之於輕重也。方圓而不止於規矩,爽其則矣;長短而不止於尺度,乖其劑矣;輕重

--------------------------------------------------P.9--------------------------------------------------

而不止於權衡,失其準矣;明明德、親民,而不止於至善,亡其本矣。故止於至善以親民而明其德,是之謂大人之學。」各位現在來到軍官團,就是學習明明德、親民以求其止於至善,而完成革命治平之功。既知軍官團所傳授的道理,確是做人做事、尤其是做一個革命軍官的光明大道,就要認識此至善之道,篤守此至善之道,照著來奮勉力行,這就是止於至善,即使我們革命作戰,到了最後關頭,自己即使犧牲而死,也是以身殉道,取義成仁,為革命主義救國救民而死,是為正命,就配附於 總理和革命先烈的歷史系統之下,而精神永遠不死!這就是止於至善,亦就是古人所謂「朝聞道夕死可矣」的道理。所以我們如能深明大學之道,不但可以修己成業,而且可以不愧為他人的教師和上官,無論教兵教民,都使之能為國家民族來奮鬥,完成其一番驚天動地的革命事業!
 但是明德親民以止於至善,究竟怎樣才可做到呢?大學所謂「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這就是講止於至善的程序和功效,乃是正心修身的法則,亦是格物致知為學治事的工夫最重要的一段,但是朱子在本書中並沒有釋義,至其第四章「釋本末」的話,我認為與此毫無關係,不足為法,還是陽明對於此段的意義,在其「大學問」一篇中,解釋得很詳明,他說:「人惟不知『至善』之在吾心而求之於其外,以為事事物物皆有定理也,而求之於事事物物之中,是以支離決裂、錯雜紛紜而莫知有一定之向,今焉既知『至善』之在吾心而不假於外求,則志有定向,而無支離決裂、錯雜紛紜之患矣,無支離決裂、錯雜紛紜之患,則心不妄動而能靜矣,心不妄動而能靜,則其日用之間,從容閒暇而能安矣,能安,則凡一念之發,一事之感,其為至善乎,其非至善乎,吾心之良

--------------------------------------------------P.10--------------------------------------------------

知自有以詳審精察之而能慮矣,能慮則擇之無不精,處之無不當,而至善於是乎可得矣。」我以為本段文字的意義,陽明這樣解釋,本已很清楚了,無待我們後學再來贅述。不過我認為這段文字,不僅其對於為學的程序極為重要,而且對於學者思維的法則,更有密切關係,補益不淺,故不憚其煩瑣,仍要將我本來的解釋,補充上去。我的意思就是說:我們先能由格物致知的工失,求得真知灼見,把握住這一個獨一至善之理,確定中心的信仰,這就是「知其所止」,也就是「止於其所當止」,然後在事既有不易之理,在心自有不易之趨,這樣心才能定。這就是「知止而后有定」的意思。換言之,「知止」乃是求得真知,止於真知。如何可算為真知,就是知道真理。在陽明所說「我心之良知」就是真知,亦就是真理所在。因為必須認識這是真理之後,其心乃能堅定不撼,這樣真知,亦就是良知,惟有求得這個真知,才能說是「窮理知本則知止」的「知止」了;亦惟有這樣「知止」,而后才能「集義養氣則有定」,以定其心,其心既能堅定不撼,然後妄念不萌,外物不搖,而能澄澈光明,虛靈燭照,這樣就能做到靜的工失,所以說定而后能靜。靜了之後,此心便能泰然怡然,無入而不自得。這樣就能進入了安的地步,所以說「靜而后能安」。安了之後,對於事事物物,便能深思遠慮,精究熟察,調處一切,無往而不得其宜,亦無往而不收其功。這就是所謂「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的意思所在。這亦就是我時常引用吳草廬所說的「窮理知本(原文為「知言」)則知止,集義養氣則有定,定則靜矣,靜如止水,安則無慮而不自得也」的意義。總之,其最後的目的,是要使事事物物止於至善,而其首要的工失,就是先要此心能「止於至善」,這個道理,我再可以就軍事教育中舉一個例子來說明,我們軍隊裏面,一

--------------------------------------------------P.11--------------------------------------------------

切的動作,第一個口令就是「立正」。立正的意思,就是要他的動作與精神安定下來,使他的心思完全集中於一點。立正以後就要做到目不邪視、耳不側聽、無聲無息的地步,就是「靜肅」,軍隊上下真能做到靜肅之後,乃能鎮定安詳,整飭嚴明,故必須平時先能養成此種靜肅的習慣,戰時才能不慌不忙,有周密的計劃,至善的調度,尤其是在危險困難的時候,才能沉著果毅、生死以之、專心壹志的奮鬥到底,獲得最後的勝利!凡此都是大學上「知止」的道理。至於本段「知止而后有定」的「知止」,與上句「止於至善」的「止於」兩個「止」字,乃是上下聯接相關的。這「知止」是「知」之歸結,「止於」是「行」之開始,亦就是「知止」為知,「止於」為行,乃是知與行的程序所在,亦就是陽明知行合一關鍵所在。所以為學做事,必須要有一定的目標,就是「知止」;而在為學做事之初,必先要知道這個目標所在,而后專心壹志,向這個目標前進,而且必須貫徹到底,這就是「止於」,這更是為學的方法次第,學者所不可不知道的。
 以下再講:
 「物有本未,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這四句話,古人亦有認為是格物致知的正解,不要再有朱子第五章所補充的釋義,但朱子以為這是上文的總結,提示我們做人做事的基本要訣,依照朱子原註所云:「明德為本,新民為末,知止為始,能得為終;本始所先,末終所後。」這就是說做人做事必要研究其事物的本末始終,而后就能決定其做事的先後程序,只要你做事的程序不亂,這就得到了做人成功立業的把握,亦就是接近了「明明德、親

--------------------------------------------------P.12--------------------------------------------------

最近更新於 2014-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