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哲學、科學、與藝術的意義和效用
- 詳細內容
,但以一般戰爭現象和經驗,來考查證驗,卻都不能超越這個範疇。(戰爭與軍事兩個名詞,其意義幾乎是不可分的,如言戰爭,即不能離開軍事,但戰爭實包括於軍事範圍之中,故以下所言軍事哲學、軍事科學與軍事藝術,亦即連帶戰爭的意義和性質。)
先說軍事哲學
軍事哲學(戰爭哲學),乃在應用哲學的原理法則,將過去的戰爭史蹟與現實的戰爭性質以及精神有關的問題,加以綜合研究,而得到統一的戰爭理論之學。根據這個理論,就可以正確的了解戰爭的本質和形態,來控制戰爭和指導戰爭。所以我們研究戰爭哲學的目的,一方面是要知道哲學修養,對於將領及指導戰爭者的重要性,同時要體認戰爭理論,對戰爭遂行的重大影響;另一方面,尤其重要的,是要由軍事哲學的導引,來激起國民志節、民族大義,使軍隊成為有思想、有生命的戰鬥體。
除此之外,軍事哲學還有幾項基本的理念——
第一、是要從革命精神上來正確了解「生」與「死」的問題。我曾經指示過大家,軍人的基本觀念,只有「生」與「死」兩個字。我們軍人,愛自己的國家、同胞、歷史、文化,也愛自己所信仰的真理——三民主義;為了實現主義,為了拯救國家,拯救同胞,即使犧牲了自己的生命,亦在所不惜,這是因為三民主義的革命信徒,並不看重自己生命的存歿,而特重其對革命主義和對民族生命續絕的責任。故 總理說:「以吾人數十年必死之生命,立國家億萬年不拔之根基」,「我生則國死,我死則國生」
---------------------------------------------------P.5---------------------------------------------------
生而取義者也」。凡我革命軍人,苟為救國而犧牲,所謂為國捐軀,則我身雖死而國家乃可得保生存,此乃當死而死,是謂「毋忝所生」之生,所以我死則國生也;否則貪生怕死,而置國家存亡於不顧,則當死不死,是謂心死,所謂「人莫大於心死,而身死次之」,則雖生猶死,豈不「我生則國死」乎?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惟賢者能勿喪耳。此之所謂賢者,惟有所稱為革命軍人者乃能當之。 國父說革命軍人能辨是非、知生死者,是乃革命軍人。義當死而死,義當生而生,亦即所謂「只見一義,而不見死生者」是也。
只要大家有了這一認識,就可以使方寸之間,靈明澄澈,別是非,辨順逆,嚴敵我,明生死,而發為「不成功便成仁」,不愧不怍、不憂不懼的大無畏精神;這種大無畏精神,就是我們軍人的革命精神。我們反攻大陸,拯救同胞,所堅持的絕對攻勢主義的戰略戰術思想,即是淵源於這種精神而來的。通過這種革命精神的具體實踐,才可以真正求得生命價值的提高與恆久;反之,如其悠悠忽忽、寡廉鮮恥,那就將偷生苟活,結果自必要「生不如死」,遺臭後世,為天下笑了。
第二、是要從戰爭道德觀念上來正確了解仁與忍的問題。所謂戰爭道德,就是我們智信仁勇嚴的武德,而武德乃是以仁為中心的。我們歷年來都強調「仁本第一」,也就是堅持正義的戰爭。所以說:「匹夫匹婦,有不被堯舜之澤者,若己推而納之溝中」。不過戰爭的本質,雖然是仁愛,但達到仁愛目的的戰爭手段,卻是殘忍的。由「為仁由己」的觀點,而發為救國救民的責任感,故必求其樹德務滋;由「忍以濟仁」的觀點,而發為「殺以止殺」的敵愾心,故必求其除惡務盡。這就是武王革命戰爭的「血
---------------------------------------------------P.6---------------------------------------------------
。又古人說:「生而辱,不如死而榮」,「所欲有甚於生者」,故「有殺身以成仁」「捨生而取義者也」。這種由真愛而孕育的敢死的大勇,乃是「生死不渝」的至愛所產生的精神,而成為其生命的永生。為什麼說「我生則國死,我死則國生」呢?孟子云「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流漂杵,一戎衣而天下大定」;曾國藩所說:「耿耿精忠之寸衷,與斯民相對於骨嶽血淵之中」;以及兵法所說:「陷之死地而後生,置之亡地而後存」等等的動心忍性,乃至忍之又忍的戰爭哲學原理之所在。克勞塞維茨說:「指揮官在戰場上的整個感覺,都是會使他個人的精神,和肉體的能力,趨於解體的。所以他必須忍睹傷心慘目的鮮血犧牲,而不為所動」。我們在反攻復國戰爭中所要強調的殲滅戰的觀念,亦就是由這種精神所產生,大家切不可再像從前那樣,看到奸匪人海戰術的殘忍慘酷,就心理動搖,手足失措了。因為誰都明白,對敵人的寬容,即是對自己的殘忍,亦即是對忍死待救的同胞的殘忍。
第三、是要從戰爭形態上正確了解「常」與「變」的問題。前面已經講過,戰爭形態——從戰略到戰鬥,隨著社會組織、經濟形態、科學技術的進展,正在日新月異的變化。拿破崙曾經說:「除非每十年改變一次戰術,否則這個軍隊,就不能是具有良好的素質」。他這句話,是依於當時生產條件和實際戰爭的經常不斷的變更性來說的,他以為十年是很短的時間,故以之極言其變易的快速。然而以現在軍事實況來看,軍隊組織與戰術,簡直是一年比一年、甚至於是一天比一天都在流變的了,這種流變的速度,迥不是拿氏當時所能想像得到的。不過儘管生產條件和戰爭形態在急劇變化,而其基本原則,卻仍
---------------------------------------------------P.7---------------------------------------------------
然是不變的;無論使用怎樣威力強大的氫彈,作戰爭手段,與過去刀矛相搏,作戰爭手段,其作用都是在達成戰爭目的,只有手段與方法上難易快慢之別,而在目的上則並無前後不同的所在。須知不說戰爭則已,若講到戰爭及其手段,則無不是殘忍的。我們如能通過這一個觀點來看戰爭,那麼所有軍事上的舉措,就有「常」與「變」的不同。由「常」的一面,乃產生了武力與國民結合,國防與民生調和,生活與戰鬥一致……以革命精神為基礎的國防建軍的「正」與「常」的要求。由於「變」的一面,乃產生了適應革命抗暴整個的情勢,而必要計利乘勢,應變制機,以投其所好,來欺敵誤敵,尤其在危疑震撼,偶然突發的變化危機中,更要能定靜安詳,屹立不搖,以沉機應變,掌握主動,主宰戰局,適應我們革命戰術的「奇」與「變」的要求。故將領們必須能掌握這個「奇」「正」「常」「變」相因和相生的關係,然後乃可以指揮作戰,乃可以策定最後勝利。
第四、是要從戰爭本質上,來正確了解戰爭與和平的問題,戰爭的作用,在解決戰爭,確保和平。故戰爭的勝利,不就是最後的勝利,只有最後消滅了一切危害和平的因素,才是真正的徹底的勝利。如果忽略了戰爭的結果和目標,便會解決了這一戰爭,而又引起了另外一場新的戰爭。如我們大家所親歷的,不到五十年光景,人類就遭受了兩次世界大戰的浩劫,而我們自己,更是經歷了東征、北伐、剿匪、抗戰、戡亂、一連串的戰爭,結果都只贏得了戰爭的勝利,而不曾獲得和平的確保。當前的敵人共產集團,它更是根本不知道什麼叫做和平的,其所謂「和平共存」,只是它在侵略戰爭尚未得手以前的一種顛覆擴張的變相的戰爭!列寧曾經說:「和平是為了準備戰爭的一種稍息方式,戰爭是獲得某種較好
---------------------------------------------------P.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