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變回憶錄 中華民國二十六年一月

攘終朝,益增我之煩惱。
      余日無晷刻之閒,各機關首領紛紛向余詢問對於應付現局之意見,尤以黃埔軍校同學代表要求指示為更切
。軍校學生皆為余夫親自教育之生徒,堅請訓話,余不能卻,因向其集會作公開之演講。余告諸生:於未明事
實真相前,切勿遽加斷定,遇事鎮定,勿尚感情;民眾對對西安叛變之負責者,怨恨憤怒已不可遏,諸生幸勿
再以行動或語言刺激之。並告諸生:已囑端納赴西安探真相,迄今尚無一人出入西安;故吾人所知西安消息,
除孔部長與余所得二電及西安將領之通電外,無片紙隻字可憑藉。繼復誡之日:「委員長統一全軍之功績,固
為國人所樂道,然其手創之新生活運動,更對國家精神建設有積極之貢獻。諸生為彼忠實之信徒,不唯須努力
繼續推行此運動,且應恪遵其信條為終生之圭臬。余深信西安叛變者,目親其妄動所引起之全國反響,必能憬
然悔悟,痛恨前非。凡誠意悔悟者,應開其自新之路,則談判之途徑,自當勿令壅塞。叛逆如有悔罪之誠,我
黃埔諸生當寬大為懷,迎其來歸,不究既往。」繼余復言曰;「凡余所言,絕非為叛逆求開脫,蓋其妄動無開
脫之可言;余所努力者,欲令叛逆反省其妄動之影響國家者為如何可怖,求其及時悔悟,自贖其罪譴而已。」
      當余精神肉體憂勞交迫之時,孔部長及余兩姊孔夫人、孫夫人與其他戚友,掬誠慰藉,愛護之情,至足銘
感。然西安真相仍籠罩於消息沉寂之中,悲劇之陰影,緊依彼等心頭,則其慰藉之辭,亦黯淡甚矣。最可感者
,孔部長兼代理行政院長之職,既代委員長為一國行政之首領,所處地位備感困難;然彼於謹奉職守之餘,仍
能充分同情余所堅持之主張。
      十二月十四日(星期一)晚,始發現第一次希望之曙光,確證余主張之未誤;蓋端納自西安來電,告委員
長平安,居處甚適,彼正隨侍在側。該電復稱張學良亟盼孔部長赴西安,尤盼余偕行。後又得張學良直接致余
電,邀余赴西安,並保證無危害委員長之意。
      時論忽有致疑端納來電者,余聞之駭然;蓋南京一部份人士,咸認叛部計劃異常險惡,以為委員長即不死
,亦必身陷危境,對於與此歧異之消息,反不願輕予置信。彼等之言曰:「端納來電,實近合西安心理,欲誘
孔部長入陝,多一重要作質者,以加厚其談判之力量而已。至張學良致余電,用意亦同,亦欲誘余入陝而加以
拘禁耳。」凡此種種推測,
---------------------------------------------------P.33---------------------------------------------------
皆不足以動搖余之初衷,反令余信念益堅,知避免戰爭之奮鬥,更有努力推進之必要。因此余竭全力求赴西安
,孔部長與余之諸姊弟皆願伴余同往,尤足感人。然主張討伐者仍竭力阻我成行,余始終未為所動,當激烈辯
論,情緒亢張之時,竟無暇計及發言之態度矣。
      是時西安電報交通雖已中斷,不料余於星期二(十二月十五日)下午,突得端納由洛陽打來長途電話,誠
令余驚喜欲狂。蓋端納於是晨冒惡劣的氣候之危險,飛抵洛陽,直接告我以西安之真相。彼以簡短之言辭,敘
述全局,謂:委員長並未受苛刻待遇;端納到達後,委員長已允遷入較舒適之房屋,,斯時委員長始初次與張
學良談話,惟怒氣仍未息;張表示決隨委員長入京,蓋彼自承舉動雖錯誤,然動機確係純潔;張盼余入西安,
亦盼孔部長同行,彼與其部下,對余推崇備至云云;最後又言委員長堅囑余切勿赴西安。余請端納明日來京,
端納稱彼已允委員長及張當日返西安,惟氣候惡劣,不利飛行,決於明晨返西安,京行勢難辦到。余因告以軍
事長官已決定立即進攻西安,彼返西安,或有危險,並囑其以此真相設法轉告委員長。端納復言,彼雖不能來
京,張學良親信之愛而德與彼同機出陝,將於明晨飛京,可當面詳述經過情形;並囑攜一函致我,補充未盡。
      是晚,余又以長途電話告端納:孔部長因醫生堅囑,不令飛陝;況孔為代理行政院長,勢難離職,因囑端
納徵求對方意見,可否以宋子文或顧祝同代之。且告以各方阻我成行,然余已決心飛陝。余復告以外間傳言,
彼有袒護張學良之傾向,詢其曾否發送新聞電。端納答稱,彼曾發二電:一為新聞之概述,一為答紐約泰晤士
報記者阿朋之詢問。
      是日,適有人以端納致阿朋電示余。電中略述委員長健康如恆,張學良已承認劫持領袖之錯誤,唯自稱其
動機為愛國。來人即持此為端納捏造消息,袒護張學良之確證。此種推論實難理解,或者軍人為情緒激發,應
作如此想像。余因即電端納,囑其此後勿再拍發任何新聞電報。端納昔隨委員長赴邊遠各處,各報記者每去電
探問真相,端納輒一一致答;今突守沉默,各報記者駭怪之餘,當不免武斷西安局勢之惡化,以為端納亦已被
扣,不知彼處發生如何不幸之變局。此時實施檢查之影響,更使消息沉寂,而謠諑亦因以叢生。蓋此時之西安
,就新聞觀點言,已成死城矣。
      星期三晨,余乘端納未啟行前,復與通話一次。余囑端納告張學良,彼若不願手造慘酷之國難,應立即護
送委員長
---------------------------------------------------P.34---------------------------------------------------
返京,並請以目前余所處之境遇告委員長,詳述余努力阻止戰爭之經過。余復囑端納抵西安後,應速乘機返京
。彼答日:「否,我願留西安。」余最後曰;「余若不阻止戰爭,則爾在西安或有生命之危險。」彼答日:「
或有其他辦法,我今不能多言。」時孔部長在余旁,即接電話機繼續向端納說話,囑其轉告張學良:彼即不計
令譽,當知彼之生死存亡,亦將以能否確保委員長之安全為斷;彼欲拯救自己,拯救國家,當以飛機護送委員
長赴太原,恢復其自由。倘能照辦,一切皆可不究。
      此後余即運用我忍耐之全力以待愛而德所乘由洛來京飛機之到達,該機在蚌埠被迫降落,又向南飛一小時
,故愛而德於午夜始來見我。據彼訴述:委員長失足傾跌,今尚負傷;事件發生,實屬意外,當日天明時,西
安城中張學良部隊已為楊虎城繳械,楊氏統制全城,即張學良部下出入城門,亦必先向楊氏領取通行證;張學
良部隊在城中者,祇有衛隊四百人,在城外者亦祇有六千人,是即駐守飛機場之防空隊也。其被繳之槍械,至
是日下午始得發還。當日並有楊部兵士一隊赴飛機場,初意欲將停留該處之中央飛機,搗碎油箱,擊毀機身,
後經愛而德勸阻,僅倒其箱中儲油而去;高射砲皆經封口,嚴禁使用;飛機場職員皆經遣往他處,祇留若干哨
兵看守。黃仁霖已於昨日晤委員長,唯因委員囑其攜親筆致夫人之函,故被扣不得來京。但委員長草畢此函時
,曾當眾高聲朗誦,故愛而德猶能憶其概略。據稱:「委員長函中表示寧死不受挾持,且以身後事向夫人叮嚀
囑付,足證其已抱犧牲之決心。」
      端納在洛陽電話中之最後一語,所謂「或有其他辦法」者,猶震盪余之耳鼓而不能去懷,因詢愛而德以張
學良自備之鮑音飛機今在何處,愛而德稱該機尚在西安。余又問曰:「倘攻擊開始,張學良有否挾委員長乘此
機離陝他去之意乎?」彼曰:「頗有可能。」余因作推測日:「此殆準備中之計畫歟?」又詢:「張學良之
正駕駛員巴爾安在?」答:「在漢口。」余愕然曰:「然則鮑音機將由何人駕駛耶?」日:「將由其副駕駛員
李奧那任之。」余託其邀巴爾由漢來京見我。愛而德誠摯言曰:「我等皆願為夫人效忠,當立電巴爾,想彼必
樂受驅策也。」因囑其速招巴爾來。
      凡上事實,皆為余等以前絕未聞知之真相。今則危機畢露,明示其他部隊譁變之時,張學良實無保護委員
長之能力。因此余阻止進攻之決心益堅。在委員長致余函之內容,余亦未告軍事長官;蓋深知此函立意之宣露
,更將影響彼等之
---------------------------------------------------P.35---------------------------------------------------
心理,益艱余之處境。余知轟炸西安必置委員長於死地。為中國計,此時萬不能無委員長以為領導;委員長生
還之價值,實較其殉國尤為重大;此為余始終堅持之信念,故願決死為和平奮鬥,以期其成。因此余決意立赴
西安。此時雖張學良在城內無甚部隊,其在城外之兵數亦甚寥落,明知事態異常險惡,然余亦不願多加考慮矣

      已而避免武力以求和平解決之希望,又微露其一線光芒;蓋是晚接端納來電,稱已抵西安,向委員長及張
學良轉達我電話中之意旨,今西安將領已歡迎子文與顧祝同之入陝矣。於是余以和平方式營救委員長出險之主
張,始得第一步事實之佐證。然此後數日,焦慮奔忙,困憊更甚。因潼關以西之軍事,業已發動,雖幸飛機為
雪所阻,不能超越華山而向西安轟炸,然洛陽與羣山間沿路各處,被轟炸者已不勝數,又安能保證羣機之無冒
雪西飛逕向西安投炸者也!後來端納來電,稱委員長已遣蔣鼎文主任飛京,攜其親筆致軍政部長函。不料政府
中人聞訊,聲稱彼等不獨不願與西安作談判,且亦不願在委員長離陝前,接受任何命令,蓋此書即出委員長手
,又安能確證其為出於委員長之本意者。諸公竟測其領袖將屈服於劫持之下,寧不可異?余因直告之,並歎曰
:「諸公與彼共事多年,竟未能瞭解其真性格至此耶!」二日後,蔣鼎文果來,彼等聞其面述委員長令,始服
從無閒言。蔣鼎文並懇切勸告,勿任南京、西安問之裂痕日見加深,謾罵之無線電廣播及惡意之報紙論文,皆
以中止為佳。同時其他方面阻止衝突之努力,亦在進行中。孫科、王寵惠等諸先生訪余,擬商請閻錫山主任出
面調停,營救委員長出陝,因決定由黨政領袖聯名電閻,此電亦經擬妥發出。
      巴爾由漢來,余即與研究張學良是否有挾委員長同乘飛機出陝他往之可能。余昔日飛行曾深入西北邊省,
故詳知彼間地形崎嶇,人烟寥落,難覓飛機著陸場地之情況;余更預料凡有中央軍駐守之機場,必為張學良所
不敢去者,則其目的地點當在共產軍陣線之後,或者即在新疆。余問巴爾:「倘鮑音飛機滿載其攜帶油量,足
敷飛往新彊之用否?」巴爾答曰:「可。」又問:「張學良曾提及乘飛機往新疆否?」巴爾答日:「曾言之。
」余因與再研究地圖,倘張迫於環境,須乘機出陝他去時,張挾委員長至何處最為可能。余並告以張學良若真
挾吾夫他飛,余必跟蹤往探;故余願深知何機所攜油量,足達鮑音機滿載後中途不再添油而可往返之地點。巴
爾答曰:「德格拉斯機如祇有夫人一人乘坐,艙中儲油,足應長途之用。」余因囑其留待後命,倘余不能阻止
進攻西安,乃有飛行之必要也。
---------------------------------------------------P.36---------------------------------------------------

最近更新於 2015-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