韜養時期(三) 民國十一年 公三十六歲
- 詳細內容
人者,其必有人冒汝功,藉其力,以殺害汝身者。汝仍不悔過自新,長惡不悛,則多行不義,必
有自斃之一日,余尙不欲盡暴汝之罪惡,然汝果能自安於心乎?人卽不欲殺汝而恕汝,汝果不急
求其幸免自殺之道乎?世有知者,其或曲諒余不獲已之苦痛,而於此記加之意焉。蔣介石識於太
湖之萬頃堂。」
十月一日, 公聞陳逆各部漸起內訌,卽以全力運用間諜,以離其勢,並分湘、桂、粵三方,各
四日,至滬,卽趁車往無錫遊太湖,坐萬頃堂,見波嶼蒼茫,順道訪梅園,結構天成,陟惠泉山
,攬起雲樓之風景,輒爲曠怡,歸途轉蘇州,訪玄妙觀、留園、西園,仍由滬返甬。
又奉 總理電召,卽日之滬。
越飛赴日本熱海,廖仲愷奉命偕往,日與縱談中外大勢曁革命策略。
七日,謁見 總理,與談時局,並陳處置廣西各軍辦法。
八日,與許崇智書,籌定閩粵策劃。 書曰:「閩局不定,則本軍回粵為難,李在閩境,閩必不
---------------------------------------------------P.225---------------------------------------------------
定,如李攻漳厦,則贛敵必前進攻延,海軍亦必在省響應,如是王不能支,臧亦難成,而本軍處
境更難,弟意如克泉州,則以興、永、泉為根據,對贛主和,使其退兵,對海軍仍主聯絡,王、
臧二方,以其何人能與我誠意聯合為斷。如臧果能與我聯合以逐李攻粵,則以重臧為是,因其地
在漳、厦,爲本軍攻粵要道。如泉州果爲我克,將來或可以泉換漳,惟仍須其擔任一路,以爲牽
制。至其願入粵與否,則另一問題,如臧無誠意,則不如聯王,要求其分兵若干,助我囘粵,蓋
臧、王二人中,如無一人出兵牽制一路,則本軍兵力不足,且多顧慮,弟之所以重臧者,以臧兵
多地要,若臧爲我障礙,則本軍囘粵,其事更難,若彼無誠意,則我與王聯,以臧視李,先除其
障礙,以開囘粵之路,事亦易易,惟總須王出兵,必使其知能舍乃能有全之理方可耳。我與陳逆
兩軍比較,其兵力過我,後方接濟,與前方軍實,皆優於我;惟其軍心不固,紙幣低折,內部離
散,是其精神則不如我軍之優。至於西江牽制,不能在計劃之內,以軍事全靠本身為主也。餉項
須催子超速發公債票,而加之永興特別收入,或不過難也。弟卽日囘閩,在滬觀察情勢,或較到
閩後爲正確,故特預吿,以資參考。」
---------------------------------------------------P.226---------------------------------------------------
自徐樹錚組設建國軍政制置府,王永泉與許崇智部進攻福州,李厚基恐,悉調防軍拒之於水
口,省城空虛。許軍黃大偉、李福林部,突於十三日入佔之,厚基奔南京求援,樹錚依照制
置府官制,推永泉爲福建總撫,各方不贊成,要請永泉專任總司令,而以 總理所任命之林
森爲省長,樹錚因逼離閎。
十三日, 公諭長公子經國讀書法。 諭曰:「經兒知之:我明日由甬上起程,要到福建去了,
你在上海,須要勤奮讀書。你的字還沒有什麼進步,每日早起,須要學草字一百個,楷書五十
個,旣要學像,又要學快,聞你所讀過的孟子,多已忘記了,爲什麽這樣子不當心呢?孟子須熟
理重讀,論語亦要請王先生講解一過,你再自習,總要以澈底明白書中的意義為止。你於中文如
能懂得一部四書的意義,又能讀熟一册左孟莊騷菁華,則以後作文就能自在了。每篇總要讀三百
遍,那就不會忘記了,餘如英文最爲重要,必須將每日敎過的生字,在自習時,默得爛熟,一星
期之後,再將上星期所學的生字,熟理一遍,總要使其一字不忘爲止。算學亦要留心,切不可厭
倦懶學,遇有疑難問題,務求徹底了解。須知目今學問,以中文、英文、算學三者爲最要,你只
---------------------------------------------------P.227---------------------------------------------------
要能够精通這三者,亦自易漸漸長進了。你上半年沒有脫課,是最好的好處,我很喜歡,以後還
要這樣才好,如果從現在到畢業,不脫一課,則你的學問品行,自然而然會好了。學生最要緊的
,就是上課時候,不顧閒野,教員所説的話,句句聽得明明白白,則功課自然容易精專,學業亦
自然容易進步了。寄我獎狀附還,望你檢收。父示。」
十八日, 總理電令入閩各軍改編爲東路討賊軍,任命許崇智爲討賊軍總司令兼第二軍軍長,
公爲參謀長,黃大偉爲第一軍軍長,李福林爲第三軍軍長。
洪兆麟率李雲復、尹驥等入漳,旋退潮汕。
二十日,赴閩啓程,越二日達,入第二軍部辦公。
總理派鄒魯等去香港,密糾滇、桂各軍,由梧州東下討逆。
二十一日,記錄逆軍名數,綜共計四萬五千人。一月後,能在潮汕第一線者,一萬七千人;能在
惠州第二線者,約一萬人,共爲二萬七千人。其餘中立觀望者,約一萬三千人,可望其響應者,
約五千人。
---------------------------------------------------P.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