韜養時期(二) 民國九年至民國十年 公三十四歲至三十五歲

之基礎,吾知上下同人,皆將不能爲兄恕也。吾輩天性質直,染俗未深,如能力矯世之所謂權術
與手段者,則終有見諒於人之一日。弟此次來粵,拿定知無不言、言無不忠之主意,以對上、對
友;又拿定不生內部糾紛、不失個人情義之主意,以待己、待人;而兄之地位,與弟不同,雖亦
不可不以此爲心,惟尤當不顧私交,不避私怨,開誠布公,遇事立決,而以顧全全局,調劑內部
,爲今日唯一之責任也。粵軍今日處於苟安保守地位,如不積極進行,以謀發展,則三二月之後
,大勢一變,必悔今日準備之不早,遷延之誤事也。蓋目前粵軍唯一之方針,乃在從速援桂,向
外發展;則內部之團結,卽可堅強,廣東之根據,卽可鞏固,激進一日,卽得一日之利益,遲緩
一日,卽增一日之損失,如果能迅速出發,雖擲數十百萬金之餉彈,亦不足惜,奈何不計其大而
務其細,不謀其遠而圖其近也。吾祇知於大處遠處幫競公,吾祇知以直接幫汝兄者,卽所以間接
幫競公,亦卽所以幫吾兄,吾又祇知粵軍局部之不安全,卽爲全部之不安全,如不爲局部謀安全
,卽不爲粵軍全部謀安全也。吾以爲千百瑣微之務幫競公,不如以一二重大之事幫競公也。今日
之援桂,將來之靖國,謀粵軍之展拓,策全軍之安全,卽重大問題也。至於局部之得失,錙銖之

---------------------------------------------------P.163---------------------------------------------------

出入,是非兄今日之所急耳!吾甚恐兄終以保守爲主義,則彼此界限太明,前途無進取之望耳!
以兄今日之政策,非特妨礙 孫先生之前途,亦所以限制競公之事業,豈可不猛然改變乎!今日
之言,兄必以爲責兄太苛,或以弟爲偏護汝兄而發;然弟對二兄之感情與關係,不相上下,以私
交言,則對兄或有過之無不及者,而汝兄之辦事無緖,重內輕外,弟所素不滿意,如爲我個人計
,固無有所希望於汝爲者;故弟爲此言,毫無左袒之見,亦無自私之心,若二兄易地而處,則弟
對汝兄,亦不能無言矣!處此患難時期,所可共事者,屈指能有幾人?兄與弟更非泛泛之交可比
,又豈忍隱默無言,自昧天良,故不得不爲兄罄情一吐,是非美惡,信從與否?固非弟所計及
也。援桂之計旣定,準備之緩急,事實之能行與否?此責不在他人,而在吾兄之主張何如。弟
此來面面受屈,處處見怪,徒傷固有之感情,而無益於事實,自悔來之太早,行之太莽,如動員
下令而後來粵,則當此難題者,固不在我而在兄也。」
三月五日,自城舍郵上 總理書,主張緩選總統。 書曰:「中正匆促言旋,途中稍有感冒,致
囘里後,身攖微疾,呻吟床笫間者四五日,現在熱度雖退,而元氣尙未全復,病體懶弛殊甚,惟

---------------------------------------------------P.164---------------------------------------------------

對於本黨進行計劃,仍日夕貫注全神,未嘗須臾忘也。此次勾留廣州旬日,決定援桂要綱,競存
、汝爲均各贊同,心竊幸之。然目前爲中正之所切憂,有一不忍言而又不能不言者,厥爲選舉總
統問題是也。上次因此意見紛歧,致滋誤會,嗣經商榷一再,始行解決,惟現在爲期伊邇,根基
尙虛,桂逆旣未剷除,西南難望統一;議員又未足數,國會尙非正式,則選擧總統一節,鄙見以
俯順各方輿論,從緩進行爲是。此事前在粵時,亦同汝爲細加硏究,彼言對黨惟有服從,於此固
無異議,然以事實上之利害關係而言,平桂之後,首擧大元帥,再選總統,則凡百進行,較爲穩
當。此汝爲對中正一人之私言,乃中正對 先生亦一人之私言,諒勿以此視汝爲亦反對 先生之
人也。 先生之主張早選者,其目的在乎注重外交,與對抗北京政府,爲最大關鍵,但由中正觀
察,或有未盡然也。囘憶吾黨失敗之歷史,無一次不失敗於注重外交者,民國二年及五年二度之
革命, 先生皆借重日本以爲我黨之助,乃日本反助袁、助岑,以制我黨之進行,吾黨因以失利
。逮乎民國七年, 先生督率海軍南下,聲勢不可謂不浩大,而又恃美國外交爲之援助,宜乎不
致失敗,不料西南主張紛歧,內部不能統一,吾黨又因以失勢。英國從中妨礙,而美國反爲壁上

---------------------------------------------------P.165---------------------------------------------------

觀,則外交之不足恃,蓋可知矣。……故無論爲美爲法,與吾黨個人有極善之感情者,至一顧及
其本國之政策,鮮有不爲其所反對與阻梗者,故本黨惟有團結內部,放棄外交,以自強自立爲師
法,以譚義金等反動軍憑藉外交之失敗爲殷鑒,則內部鞏固,實力充足,自有發展之餘地也。將
來桂逆一平,或順長江而下,或自西北而進,直擣黃龍,統一中國,固非難事,若以選擧總統之
後,黨見隨以歧異,內部因之不一,西南局勢,亦頓形渙散,仍蹈民國七年之覆轍,所謂對抗北
京政府者安在哉?近聞北京伺南方之選擧總統,以海市蜃樓爲倒孫之張本,此言雖未足深信,然
亦可作一參考之材料,不無注意之價値也。至論廣州現狀, 先生之於競存,只可望其宗旨相同
,不越範圍,若望其見危授命,尊黨攘敵,則非其人,請 先生善誘之而已。敢布腹心,幸垂鑒
焉。」
十七日, 公隨母王太夫人上普陀山,施千僧齋,參觀新衲受戒式,病其儀法繁酷,慨然有改革
佛敎之志。
二十九日, 總理電催赴粵。 電曰:「介石兄鑒:西征關係重要,一切須在事前籌劃,兄來更

---------------------------------------------------P.166---------------------------------------------------

最近更新於 2015-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