韜養時期(一) 民國六年至民國八年 公三十一歲至三十三歲

001-0601

民國九年 三十四歲

民國六年,(西曆一九一七) 公三十一歲。
春、留滬,與陳果夫、蘇玄瑛住新民里,玄瑛病,多資以醫藥。
聯絡寧紹各地同志,圖淸袁氏餘孽。
二月二十一日,總理著民權初步成書。*卽建國方略之三,社會建設。
四月十日,北政府任陸榮廷爲兩廣巡閱使,陳炳焜署廣東督軍,譚浩明署廣西督軍。
七月二十二日,外交總長伍廷芳,海軍總長程璧光,*均隸國民黨籍。*因政府解散國會,卽時離京來
滬,率海軍第一艦隊各軍艦,奉 總理赴粵,通電出師護法。黔、粵、桂、湘,先後宣吿自
主。
總理離滬時,命 公留駐上海,主持東南各省黨務軍事,並負責與各方接洽聯繫。

---------------------------------------------------P.53---------------------------------------------------

八月,國會議員南下者,得一百三十餘人, 總理設識於黃埔公園,咸以政府毀廢約法,決
定貫徹護法主張。二十五日,開非常會議於廣州,議決中華民國軍政府組織大綱,依法開選
舉會, 總理當選爲中華民國海陸軍大元帥。
九月二十日, 公撰上對北軍作戰計畫。 文曰:「敵軍兵力之判斷:北方政府所轄之軍隊,約
在三十萬以上,然實際上可爲其動員者,卽以馮、段二派勢力合計,則其數亦不過六萬。況國內
近狀,內蒙則有王丕煥等之反側,而原駐察哈爾、綏遠之第一師,不能調動。晉北有國民軍之崛
起,遼西有馮部之蠢動,則直隸之第三師,及秦、晉之軍隊,皆不能移動。江淮有張勳部卒之縱
橫,而皖北、河南之第七師等,亦不能調動。山東有毛氏兄弟之騷擾,則第五師又不能移動。荊
襄間有黎天才、石星川之軍隊,則王金鏡之第二師,祗足防範。江浙有風聲鶴唳之黨獄,而浙江
之第四師及上海之第十師,僅可爲綢繆牖戶之計,亦俱不能調動。故默察大局,北軍雖衆,而爲
段氏冒死南犯者甚尠;所可以爲段氏之動員者,惟吳光新駐岳之三旅,及范國璋之第二十師,與
王汝賢之第八師也。至不得已或可以一部分應其調遣者,惟曲同豐新統模範團之一旅,及駐豫混

---------------------------------------------------P.54---------------------------------------------------

成旅三旅中可抽撥其一旅而已。此就段氏所能號令者而論之;至馮氏所能號令之軍隊,皆集中於
江淮之間,以把持南京爲目的,其不能爲段氏之動員也必矣。茲舉馮、段二氏所能動員之兵力,
分列於左:〔甲〕段氏動員之兵力:至多以四萬為限。一、王汝賢之第八師。二、范國璋之第二
十師。三、吳光新駐岳之三旅。四、駐豫之一部*約一混成旅。*〔乙〕馮氏動員之兵力:一、李進才之第
十三師。二、劉恂之第十四師。*一旅不足。*三、張敬堯之第七師。*現在派皖游擊。*四、第六師及第十二師之
一部分。惟馮氏之動員,勢非至我軍會攻南京時不能聽調。五、禁衞軍一師。〔丙〕四川對滇黔
軍隊兵力:一、周道剛之第一師。二、劉存厚之第二師。三、鍾體道之第三師。川中三師中,以
第三師爲純粹進步黨之勢力,必與南軍力爭;至第一及第二師,若滇軍不專以征伐四川爲目的,
則皆可處於中立地位,故滇軍如能爲大局計,則解決四川,殊不難也。南軍動員之兵力:〔甲〕
滇軍之動員:一、駐川二師。二、駐粵二師。三、本省可出一師。〔乙〕黔軍之動員:一、王電
輪之一師。〔丙〕桂軍之動員:一、本省警備隊可編組一師。〔丁〕湘軍之動員:一、陳復初之
一師。二、趙恆惕之一師,態度如何,不能判決。〔戊〕川軍之動員:一、熊克武之第五師。就

---------------------------------------------------P.55---------------------------------------------------

 <span >以上兩方面之比較,則敵軍之動員,合計不過七師,而我軍乃在十師以上,其總員幾倍於敵軍,

各師之兵數,或有不足,雖折減至二成,則亦多於敵軍三分之一也。至於實力之比較,惟戰用器
材不及敵軍外,其餘如給養力,人馬之戰鬥力,不甚上下也。而敵軍南來,其地勢不宜,氣候不
慣,則南軍較勝一籌也。敵軍集中地之判斷:敵軍對於西南之作戰,其集中地當在武漢以南,其
主力道出川湘,其對西對南運轉之便利,莫過於此也。惟馮之勢力,全注於東南。江西除新增之
第十二師以外,尙有李純所練之混成旅三旅,南京除新增第六師以外,尚有楊春普之第十九師,
劉恂新編之第十四師,其餘如駐淸江施從濱之第一混成旅,駐寧趙俊卿之第四混成旅,雖張敬堯
之第七師在江北游擊不計外,則其可集中於南京者,足有七師之多,且駐京第十三師之李進才,
亦尙能爲其動員之一也。故我右翼軍對於南京作戰之時期,當待左翼軍與中央軍之會師也。吾軍
以長江沿岸為主作戰地,先克武昌,次定南京,擊破敵軍長江一帶之勢力,再圖直搗北京,以爲
作戰之方針。茲分作戰計畫為二期。其慨要如左:第一期作戰計劃:中央軍由兩粵進撃長沙,肅
淸湖南全境。待左翼軍解決四川,東下湖北時,與之合攻武昌。左翼軍解決四川後,當派一支隊

---------------------------------------------------P.56---------------------------------------------------


扼守川北,牽制秦、晉之敵軍,使第二期作戰北伐時,卽可道出秦、晉,與本軍互相策應,而其
主力乘勢東下,與中央軍合攻武昌。右翼軍與海軍共同動作,合攻閩浙,連下淞滬。待中央軍與
左翼軍克復武昌,然後與之會師南京,肅淸長江上下游之敵軍。海軍與右翼軍占領淞滬時,卽以
吳淞爲根據地,封鎖長江門戶,掃除長江下游之敵艦,聲援上游陸軍之作戰。待各軍會師南京時
,與之合力攻城,同時搜捕長江艦隊,俾第二期作戰時,海上全權歸於我有,不使其復爲東北海
岸之患也。第二期作戰計畫:第一期作戰成功之期,當在十一月下旬,正爲冬營之期。是時當以
長江以北爲冬營之地,整調給養諸品,補充人馬,整備器材,休養兵力,其期間須在兩月以上。
故第二期作戰運動開始,乃在明年之三月間也。各軍進發之道,以中央軍由津浦路北進,左翼軍
由京漢路北進,右翼軍由海道前進,在遼西登陸,三軍分道並進,而左翼軍之一支隊,則由川北
而出秦晉,以襲敵軍之左,爲本軍之聲援,各軍會師燕京,爲總攻擊最後之準備也。」
十月一日,撰上滇粵兩軍對於閩浙單獨作戰之計劃。 書曰:「我軍主作戰地,當定於東南沿海
一帶之地區,而於湘省暫取守勢。先以海軍爲主力,向東南沿海一帶之閩浙兩省,掃除北軍之勢

---------------------------------------------------P.57---------------------------------------------------

力,擊攘淞滬之敵軍,以吳淞爲海軍根據地,封鎖長江之門戶,東南之勢力,不難完全造成矣。
若西南戰局,能有轉機,則與之互相策應,出入於長江沿岸一帶,肅淸長江上下游之敵軍,則第
二期作戰北伐之基本定矣。彼我兵力之比較:〔甲〕敵軍兵力:一、閩省之兵力一師一旅。二、
杭滬間之兵力二師。三、湘省之兵力第八及第二十師之兩師。〔乙〕我軍兵力:一、駐粵滇軍二
師。二、粵省禁衞軍編組一師一旅。三、湘省兵力一師。四、浙省兵力一師。對於湘省防禦之
方略,以滇軍張開儒一師,與湘中向義之師,集中於衡州,而作持久防禦之計。待東南戰局發展
,湘中能有轉機可乘,則與之決一大戰,直向長沙前進。蓋敵軍近日之配備,其對湘兵力,除第
八及第二十師以外,無復可爲其動員者也。以滇軍攻川,其吳光新三旅之兵力,必派遣入川,不
復爲對湘之用,若放棄四川,而令吳軍得集中於湘省,以爲攻粵之準備,則吾軍在衡兵力,雖不
出二師,如能防禦得當,亦可持久時期,不致一時陷落。蓋湘南之地勢崎嶇,守易而攻難也。以
時日計之,敵軍集中於長沙,約須二十日,進發於衡州,準備攻擊,亦須在二十日以上,吾軍如
能在衡支持三星期之久,則衡州陷落之期,乃在兩月以後矣。倘北軍果有攻衡之舉,則黔、桂亦

---------------------------------------------------P.58---------------------------------------------------

有切膚之憂,是時陳、陸諸人,雖欲坐視而亦不可得,如能得其一師一旅之助力,則衡州之優勝
地位,不至專爲敵軍所占也。蓋以兵器論,南不如北,而以地勢論,氣候論,聲勢論,以至於後
方接濟之便利論,則我軍較勝一籌也。故滇軍一師,如能得湘軍一師之助力,則兩師兵力,集中
於衡州,以資防禦,不患其不能持久也,亦不患其一無後援也。且此兩月內持久防禦之期間,閩
省可下,浙省可定,東南形勢爲之一變,大局振動,吾知湖南之敵軍,有減而無增,有退而無進
也。如在川之滇軍,果能與我一致行動,則於此二月間,四川問題亦可解決,長驅東下,則武昌
吃緊,對粵之敵軍,不能不解衡而救鄂,吾軍於此,則可轉取攻勢,與之決一大戰,再同東下之
滇軍,會師武昌,則長江上游,不難一舉而肅淸也。否則東南半壁,果歸我軍,則雖放棄全湘,
固守韶州,亦無礙於大局也。對於發展之方略,以海軍爲主力,掩護方聲濤一師,至泉州或興化
浦登陸,*其至福州路程,至多不過三百里。*與陸軍同時進迫福州,互相策應,另派混成旅一旅或一團,在浙東登陸
,爲攻閩軍之別働隊,以拊閩省之背,而促進浙省之形勢。且在浙江之南北各軍,以運動之成績
論之,是可謂響應有餘,發難不足者也。如粵軍果能來浙,則浙軍方面,朝至夕應,決無疑義,

---------------------------------------------------P.59---------------------------------------------------

吾知杭州與福州,不至四旬,乃可同時並下,亦非言之過者也。閩浙旣下,淞滬不難靡風而定,
*以第十師之成績論之,當可響應。*則海軍旣得吳淞之根據,陸軍又握長江之重鎭,南五省卽可漸次規復,東南局勢
可吿一段落也。惝出川之滇軍,果能與我共同動作,則我軍平定淞滬之時,正其進攻武漢之期,
不逾一月,乃可同其會師南京,與敵軍決一大戰,則第二期北伐之基礎定矣。此外所慮者,惟瓊
州之龍濟光,其與唐、陸之關係,究竟如何,不能明瞭,故不敢遙斷。惟攻閩軍未出發之先,滇
粵二軍,如能合力解決瓊州問題,則得其一師之武器,吾軍卽多一師之助力,得其一府之地區,
吾黨卽增一府之勢力,以之攻閩,則閩可速下,以之防湘,則湘可無虞。瓊州之武器雖少,增之
於吾軍,未始非一大助力也;瓊州之地區雖狹,增之於吾黨,未始非根據地也。況龍軍終爲我軍
之後患,終爲國家之大蟊,如不先殲除,當吾軍攻閩之際,彼乃出而抄襲於後,以爲閩省之聲援
,則吾軍首尾不相應,誠立於腹背受敵之地矣。若別有爲難之處,不能先平瓊州而後攻福州,則
亦須預爲之防,不使其爲我後患而後可,然弗得其保障,不能信以爲眞也。」
公苦本黨無實力,乃與各同志謀撥廣東省長朱慶瀾親軍二十營,以爲革命軍基本,旋爲桂系*岑春煊、

---------------------------------------------------P.60---------------------------------------------------


陸榮廷、陳炳展、莫榮新等,皆廣西人。*所奪,至十一月,始由海軍總長程璧光爭回,而以該軍離粵攻閩,實行北伐爲
條件,號曰援閩粵軍, 總理任陳烱明爲總司令,許崇智、鄧鏗佐之,黨人多入軍中。
十二月,託長公子經國於顧淸廉,俾從之受業。*清廉 公業師,於是二世沾教矣。*
兄錫侯任廣州地方審判廳推事。
總理命撥粵軍四營,成立第二支隊,任許崇智爲該支隊司令官。

民國六年革命中外環境
去年,浙江嘉湖鎮守使呂公望,逐去巡按使屈映光,自爲都督。至今年一月一日,北政府特
任楊善德爲浙江督軍,*以淞滬鎮守副使廬永祥任鎮守使。*由上海率第四師之一部入杭州,公望出走。
三月四日,段祺瑞憤黎總統不同意對德宣戰案,辭職去津,馮副總統親往勸挽,閱六日回
任。
十日,參議院投票表決與德絕交案。
五月九日,眾議院緩議對德宣戰案。

---------------------------------------------------P.61---------------------------------------------------

十九日,北洋系軍人組織督軍團,*直督曹錕、省長朱家寶,皖督張勳、省長倪嗣冲,遼督兼省長張作霖,黑督兼省長畢桂芳,吉督兼省長孟恩遠,魯督張懷芝、浙
督楊善德、省長齊耀珊,豫督趙倜、省長田文烈,鄂督兼省長王占元,晉督兼省長閻錫山,贛督李純、省
長戚揚,閩督李厚基、省長胡瑞麟,陝督陳樹藩,甘督張廣建,熱河都統姜桂題,察哈爾都統田中玉,綏
遠都統王丕煥。*秘密開會於徐州,聯名電請黎總統解散國會,改制憲法。*時國會方制憲。*
三十一日,衆議院議長湯化龍辭職,改選吳景濂。
北政府被迫解散參衆兩院,並免段祺瑞職。
七月一日,張勳等擁淸帝溥儀復辟,黎元洪電令各省出師討賊。
四日,段祺瑞馬廠誓師,率倪嗣冲、*段任為皖、魯、豫三省聯軍總司令。*段芝貴、*東路總司令。*曹錕*西路總司令。*各部,與定
武軍,*張動軍名。*激戰於廊房,大敗之。
九日,北政府免伍廷芳外交總長職,改任汪大燮。
十二日,收復京師,張勳逃入荷使舘。
十四日,段入京,黎由日本公使舘回府,通電去職。

---------------------------------------------------P.62---------------------------------------------------

十六日,副總統馮國璋,依約法繼代大總統,*李純調任江蘇督軍,所遺江西督軍一缺,另畁第十二師師長陳光遠。*復任段為國務
總理。
二十一日,第一艦隊宣言否認國會解散後之政府,北廷免海軍總司令程璧光職。
八月十四日,公布加入協約國對德、奧宣戰。
九月八日,北政府任倪嗣冲爲安徽督軍,兼長江巡閱使,傅良佐爲湖南督軍。*譚延闓免職。*
十月,自劉建藩、*零陵鎭守使。*林修梅*湖南第一師步兵第二旅旅長。*等,在零陵獨立後,周偉、*湖南第二區守備隊司令。*宋鶴庚
*湖南第一師步兵第一旅團長。*等,亦在寶慶宣布獨立,附北朱澤黃旅,*湖南第二師步兵第四旅。*於二十一日攻下寶慶,
衡永方面戰事,亦甚激烈,衡山同時陷。
二十九日,粵、桂等省自主政府,議派兵援湘。
十一月,軍政府任程潛爲湘南總司令,譚浩明爲粵、桂、湘聯軍總司令,出師援湘。
八日,北政府召陸榮廷來京,特派龍濟光爲兩廣巡閱使。
十三日,馮系督軍曹錕、李純、王占元、陳光遠等,通電主和。

---------------------------------------------------P.63---------------------------------------------------

十五日,段祺瑞國務總理職。*北洋系遂分爲直、(馮直隸河間人)皖(段安徽合肥人)二派。*王士珍繼之。
十二月一日,江蘇留鄂第一師師長黎天才,荊襄鎭守使兼湖北第一師師長石星川,組織靖國
軍,獨立於荊襄一帶。*馮大受打擊。*
二日,倪嗣冲、張懷芝,與曹錕連結,召集天津會議,*遼、吉、黑、晉、豫、陝、閩、浙、及熱、察、緩各省區,上海護軍使,咸有出席
代表。*決議主戰,並由各代表認定各該省區出兵數目,逼下討伐令。
十八日,馮國璋派段祺瑞督辦參戰事務。
二十二日,龍濟光由瓊州派兵分攻高、雷、陽江等處,與兩廣自主軍接戰。
十一月,俄國革命再起,克倫斯基政府亡,赤俄列寧政府成立,發表對交戰國休戰宣言,公
布土地法及勞動管理法。

---------------------------------------------------P.64---------------------------------------------------


民國七年,(西曆一九一八) 公三十二歲。
公蟄居滬壖,時有戒心,惟以讀書自遣,與周日宣、丁景梁、張人傑諸同志相過從。
總理以粵督莫榮新*陳炳焜受擠排,陸榮廷命莫繼任。*嗾沈鴻英誘殺潮梅第一支隊司令金國治,至是又擅殺軍政
府衞隊官兵數十人,知桂系終爲護法梗,乃令陸軍總長張開儒、滇軍第一師、海軍總長程璧
光所部艦隊,嚴爲戒備。卽於一月三日令同安、豫章二艦。轟擊督軍署,經廣州各團體調停
,榮新知理屈,且恐滇、粵軍躡其後,赴軍政府謝罪。
二月二十六日,桂系聞程璧光有督粵說,陰使人擊死於海珠對岸。
自龍濟光攻佔化州後,桂軍第四師師長林虎,率軍迎戰,連日攻克恩平、陽江等縣。
三月二日,應 總理電召,離滬赴粵。
十日,撰上今後南北兩軍行動之判斷。 書曰:「長沙失守,湘桂各軍退守衡州,以後北軍戰略
,必集中全力以攻衡州。宜昌方面之川滇軍,仍歸吳光新駐荊軍隊爲之抵抗,或轉攻勢,期克宜昌

---------------------------------------------------P.65---------------------------------------------------

,使其攻衡主力,無後顧之慮。迨衡州一陷,以張敬堯軍隊爲右翼攻桂林,以曹錕軍隊爲中央軍
,攻韶州,以張懷芝軍隊爲左翼,經江西之贛州,取惠州之和平或南雄,據東北二江之上游,直
下惠州,或側攻韶州,然後與中央軍會攻廣州,而駐閩北軍在其左翼,至贛州卽可與之聯合一線
,反攻駐潮梅之粵軍,則長圍之局一成,粵軍雖欲退歸而不可得矣。蓋贛州至和平,其距離不過
三百里,由和平至惠州,可順東江而下,其交通尤爲便利,非如潮惠間道路之崎嶇也。且潮惠間
之距離,與贛惠間之距離相較,所差不過百餘里而已。如其攻克衡州後,兵力不足分配,則除去
其右翼方面之兵力,以張敬堯與曹錕軍隊駐衡,暫取守勢,或合力攻韶州,而其左翼張懷芝軍隊
,必折回江西,取道贛州,與閩北軍聯合,以窺東北二江,毫無疑義者也。蓋東江流域及潮、梅
、惠三屬。不先攻下,則直入韶州之一軍,不能單獨以下廣州,亦及不能制南軍之死命也。又南
雄不驚,則守衡軍隊,後顧無憂,卽使衡州攻陷,則韶州不能穩守也。況其欲攻克潮梅,非張懷
芝軍隊由贛入惠,亦不能斷潮汕粵軍之後路,駐閩之敵,非與入贛之北軍聯絡,則李厚基亦乏力
以攻潮梅也。倘川滇各軍,於衡州未失之前,迅速東下,平定宜荊,以襲其攻衡軍之後路,而潮

---------------------------------------------------P.66---------------------------------------------------

梅之粵軍,當懷芝未抵贛州之前,力克漳龍,以絕其閩贛聯絡之勢,如閩省得勝,則浙江搖動,
桂、粵、閩、浙連成一長圍之局,是長沙之得失,無甚關於大局也。如宜昌果得,則衡州可守,
卽張懷芝亦一時不易折回贛省,吾判北軍合力攻衡時,粵軍如能速戰,則必可合力以下漳龍也。
否則一月以後,衡州必爲北軍所克,衡宜間之聯絡中斷,宜昌之川滇軍,亦必獨立難支,不及四
旬,張懷芝軍隊,卽由贛入粵,則贛閩之北軍。聯絡之勢告成,粵東全在包圍之中,兩廣皆為北
軍所據矣。蓋衡州與贛州之距離,不過五百里,以時期計之,亦不過十日可直達其地也。如北軍
不急攻衡,暫守長沙,其亦必派一支隊由湘東經萍鄕至贛州,與駐閩北軍,先平粵東,進據潮梅
,然後會合其攻湘克韶之軍隊,以規廣州,亦意中事也。蓋北軍旣克長沙以後,惟攻陷廣州為最
後目的,今潮、梅爲兩廣根據之地,潮、梅被圍,粵東吃緊,粵東一失,根本搖動,廣州不攻而
下,是其先攻衡州崎嶇不易之地,不如先擾粵東平定潮、梅之爲力較易,而其事又易擧者也。粵
東果失,則全局影響,衡、韶之後路,將爲敵軍所包圍,雖有險要,亦莫能據矣。」
五日晚,抵粵垣, 連日謁 總理聆訓。

---------------------------------------------------P.67---------------------------------------------------

十一日,去汕,越夕至,適在地震以後,全市秩序蕩然。下午,見陳烱明總司令、鄧鏗參謀長。
*時鄧兼第一師師長。*
十五日,就總司令部作戰科主任職。
十七日,偕鄧鏗赴黃岡,*第三支隊司令部所在。*檢閱第三支隊,並勘察礮兵陣地。閱四日還。
二十二日,如潮安,循韓江檢閱軍隊。二十六日,至三河壩,*兵戰部所在。*次日至松口。*第一預備隊司令部(司令官熊略
)所在。*又次日,達蕉嶺*第二支隊司令部所在。*至月杪還。
四月九日,林虎擊破龍濟光於瓊崖,濟光遁走。
十一日,會影攻閩計畫, 公主移行營於三河壩,群起反對之, 公爲詳析戰略集中理由,始各
無言通過。
二十一日,覆奉 總理稟。*今佚。*
五月一日,如松口,布置一切。*凡留七日。*
四日, 總理爲桂系所扼,向非常國會辭海陸軍大元帥。 岑黨政學會派之議員,與桂系軍

---------------------------------------------------P.68---------------------------------------------------


人,朋比爲奸,把持政柄,使 總理不安於位。
九日,抵三河壩行營,草攻擊命令。
是時援閩粵軍,恐爲桂系消滅,議決一律開往邊境,陳烱明自任中路,許崇智、鄧鏗爲左右
指揮。
十日,許崇智率隊攻克武平、下壩,閩軍第一旅潰退。
十一日,覆奉 總理稟。*今佚。*
二十日,非常國會議決改組大元帥府爲軍政府,並選唐紹儀、伍廷芳、唐繼堯、孫文、林葆
懌、陸榮廷、岑春煊七人,爲政務總裁,而以岑爲主席。
二十二日,北政府任李厚基爲閩浙援粵總司令,浙軍第一師師長童葆暄爲副。
二十四日,許崇智部入上杭。
二十六日,旁午, 總理蒞三河壩,*由省城來。*公趨迓於江千,見其形容憔悴,不覺悽感流淚。隨
從至營次,作長談,逾夜分。

---------------------------------------------------P.69---------------------------------------------------

二十九日, 公乘大水抵永定,時敵我正在死拼,面授機宜與謝文炳*第二支隊第二十五營營長。*越夕,城即
下。參加善後會議,多所決定。
三十一日,回行營, 總理垂詢捷狀,喜動顏色,並詳指國防機要。 
六月一日, 總理示以軍略及編制,午送登滬程。
三日,黃岡失守。
六日,饒平失守。
十三日,下洋失守。
是時,韓江盛漲,閩軍敗潰者,多遭淹斃,李厚基大驚,乃盡驅其左翼軍猛進,故勢不可當
,粵軍連失要地。
十四日,赴大埔視師。
二十七日, 總理電令陳烱明與 公等,冒險進攻。 電曰:「汕頭陳總司令鑒,並轉介石兄鑒
:聞張懷芝率大兵已到贛,不日恐有攻粵之事。又聞北兵二千餘,由海道至汕,登陸援龍。李厚

---------------------------------------------------P.70---------------------------------------------------

基在閩兵力,日日增加,吾黨在閩預備響應者,機關時有破壞。潮梅東北,爲李、張所逼,沿海
無可防禦,現已在三面包圍之中,地位極爲危險。此時敢冒險進攻則生,不冒險則必致坐困。以
攻為守,則士氣壯、響應多,敵膽寒,一進必收奇效。否則士氣日喪,響應日微,敵膽日壯,而
我以可勝不可敗之兵,據能戰而不能退之地,必無倖免也。諸兄其速圖之。文。」
是月二十日,北政府派曹錕爲川、粵、湘、贛四省經略使,張懷芝爲援粵總司令,吳佩孚爲
援粵副司令。
七月六日,第二支隊退守山心。
是月二日,岑春煊就主席總裁職,任命楊永泰爲財政廳長,鈕永建爲兵工廠監督,李根源爲
邊防督辦,李烈鈞爲邊防總司令。
九日,撰上粵軍第二期作戰計劃。 書曰:綱領:本期戰略,第一,以主力集中於右翼,先恢復
右翼之頹勢,收復粵境已失之地,鞏固潮汕之根據,期待左翼挺進部隊之發展,然後再用主力取
道海岸之捷徑,向漳州正面進取,以策應左翼挺進部隊之前進,與其會師閩江下游,以期於最短

---------------------------------------------------P.71---------------------------------------------------

時間迅速佔領福州也。第二,以暫守左翼,惟須出一有力部隊,向龍巖方面挺進,威脅其側面之
薄弱而又危險之點,以動搖其漳州之策源地及福州之根據地也。理由之概要:[一]任務及戰局
:本軍右翼自黃岡失守,饒平繼陷,第三、第四各支隊之主力,對抗侵入右翼之敵軍,幾不能移
動。左翼自下洋失守,永定不保,第一、第二各支隊之主力,以對抗下洋、永定之敵軍,亦不能
移動。是左、右兩翼各部隊,皆呈膠柱鼓瑟不能活動之象。故兵力不能集中一地,以至軍無主力
,地無重心之可言。今特於此戰局停頓期間,以利用其時間,而謀勝利安全之策,終以不致處處
虛弱,以免各個擊破之弊。不然,不特不能制人,而反爲人所制矣。且本軍戰線延長,兵力單薄
,如不厚集主力,鞏固我要地,痛擊其弱點,另建別策,以搖動其根據,威脅其策源之地,則兵
無輕重之分,斷不能戰由我決,勝由我操。況子彈缺乏,將卒疲勞,決無以寡勝衆之理。如不力
謀部隊之整頓,主力之集中,則緩急之應不靈,分配之節不調,又無制勝於人之道,故本期戰略
,不能不注重右翼,先謀自立於不敗之地,而後再謀制勝於人之方也。此本期作戰綱領之所由定
也。[二]敵情之判斷:敵軍第一線兵力,其左路臧致平、中路童葆暄、右路唐國謨三部隊及各補

---------------------------------------------------P.72---------------------------------------------------


充團,合計足有一萬五千人之數。而其右路之唐國謨一軍五千人,雖爲我軍第一次進攻永定時所
擊破;然延久至今,其集合殘部,盤踞永定,近日足有三千人之數,且對我大埔節節進逼,本
軍以子彈缺乏,不能強力抵抗,以致其死灰復燃,已成燎原不可撲滅之勢。其部隊雖小,然我
軍抵抗已無實力,設或再攻永定,更非易易。且下洋未復,饒平未破,平和之童逆部隊,其勢猖
獗,尙未有艾。是我大埔一縣,南爲饒平,東爲平和、下洋,北爲永定之敵,三面包圍。今計吾
左翼之兵力,不過四千餘人,如與各方敵數之比較,不可同日而語也。今日吾能抽調右翼之一部
分,增加左翼,以擊破其一方面之敵軍於永定,則本軍左翼,仍有進取之道,原定戰略,固無變
更之理。而以本軍左右各部隊調動之難,旣如前所述,當此戰況停頓期內,萬無抽動之望,以饒
平未克,右翼部隊一經抽調,則本軍右翼更形薄弱,必惹敵人進窺潮、汕之野心,今日本軍惟一
之轉機,當在饒平克復之後也。然饒平克復,則右翼部隊恢復黃岡之策,決不能放鬆,故於此半
月之內,右翼部隊萬難抽動,而左翼部隊亦難發展,可以知矣。以黃岡方面之敵,臧致平部隊五
千人,其建制完全,尙未爲吾軍痛擊,不可輕視者也。而況合計右翼部隊之兵力,與敵相較,其

---------------------------------------------------P.73---------------------------------------------------

數尙不及也。故為克復黃岡計,不能集中主力於左翼也。然而克復饒平,遙遙無期,恢復黃岡,
亦無勝算,本軍如果長此以往,竊恐我力愈鈍,敵謀益力,萬一潮汕根據地爲其動搖,則我左翼
已無進取之望,而右翼根據地又不能固守,是本軍全線幾成一有退無進之怪狀,殊足深慮而切憂
者也。但以上僅就本軍對敵艱難之現況而言之也;試反觀敵軍之現況爲何如乎?凡我所有之困難
,敵人未必不有,或有甚於我者也。吾測敵人之難境:第一、以糧食缺乏,枵腹不能以久戰。第
二、以災疫流行,病兵不能以應戰。第三、以內地民軍四起,其後方不能安全。第四、以地勢險
阻,士卒不慣戰鬥。凡此敵之困難,皆甚於我者。至其內容複雜,李、童兩逆,互相猜忌,且浙
軍與北軍之氣味,本不相投,而兼有敵視之心,今童逆之浙軍,又間在中路,以隔絕其臧唐左右
兩路之北軍,如浙軍激變,則其敗立見,或不至激變,而不前進,則其左右兩路北兵,轉移之困
難,呼應之不靈,其亦有甚於我者也。故與其謂為我軍之困難較甚於敵軍,無寧謂為敵軍之困難
較甚於我軍也。試就敵軍以後之戰略而一判斷之;夫敵軍本以左攻右守,而以其中路斷我韓江,
再以其左路會師於潮、汕,以佔領我根據地,爲第一目的也。惟其右路之唐國謨一部隊,既爲我

---------------------------------------------------P.74---------------------------------------------------

軍擊散,本已不成問題,今雖死灰復燃,然其任務乃在恢復其右路所失之地,仍取守勢,而非速
求發展,以急攻我左翼者也。且其盤踞永定之兵,至多不過三千人之數,如其分一千人防禦大埔
界線,以對我軍左翼之主力,以五百人佔領峯市,則其永定所餘者,不過千餘人耳。以此千餘人
而攻上杭,則其永定空虛,不能不防我軍之反攻,如分其半部數百人以攻上杭,則其兵力單薄,
決不敢以獨進,故近日我左翼永定之敵軍,當我左翼主力未離大埔以前,其必先謀鞏固永定之根
基,而不分兵急攻上杭者也。如有進攻上杭者,其必另派一部隊,由連城、汀州方面以擾我,汀
屬永定敵軍,必待測覺我左翼之實況,方敢與連城之敵聯絡,合以謀我上杭也。至於進窺大埔,
尤非其任務之所在,如我不示人以弱,與敵以進窺之隙,則其固守永定,恢復上杭之不暇,其決
無能力以攻我主力所在之大埔也。此我左翼敵情之判斷也。今日所最可慮者,惟不變其本來戰略
,以其中路與左路二路部隊,合以謀我潮汕之根據,或進窺高陂,中斷我韓江流域,以隔絕我左
、右兩翼之交通,則其目的地距離較近,而又地勢平坦,如其出以上二策之一,卽可制我軍之死
命,若其二策並立,則更不堪設想矣。吾人判斷敵情,當以彼之至利而我之至害者以為斷。故斷

---------------------------------------------------P.75---------------------------------------------------

敵軍第二之戰略,其右路之任務,乃在恢復其所失之地,仍取守勢,而其中路,仍先謀中斷我韓
江,然後與其左路部隊相合,一由韓江以攻我潮、汕之側面,一由黃岡以攻潮、油之正面也。今
其左路部隊攻陷黃岡,一月有餘,而尙未進攻我潮、油者,未始非其中路部隊不能中斷韓江以致
停頓也。此則以實際狀況而判斷右翼之敵情也。但詳察其實情,殊有不能實施其方略者在也。蓋
其中路童逆部隊攻陷饒平,已一月有餘,坐守饒平,觀望不前,如其果能力戰,則相距數十里之
韓江,不難中斷,而今竟不然,非徒無進取之意,而且有退守之象,是其內部不一之現象,可以
見矣。今其中路童逆部隊,旣不能中斷韓江,則其左路臧逆部隊,必不敢輕窺潮、汕,是可斷言
也。吾今旣斷其右路部隊無進取我左翼之任務,而我左翼部隊亦無進取之實力,一時不能發展,
且其左路與中路行動不一之象已見矣。本軍當窺其隙而乘其弊,迅卽集中主力於右翼,先恢復饒
平、黃岡,然後取海岸道,由詔安以進窺其漳州之根據地。不然,如敵果實施其中斷韓江,進窺
我潮、汕之毒計,則我亦可固守潮、汕,不待其中斷韓江,而後謀保潮、汕之計爲得也。茲再論
敵軍後方之兵力,其散布於各地者,約計尙有一萬餘人,然其兵力不如前線之精,卽爲配備星散

---------------------------------------------------P.76---------------------------------------------------


,易於各個擊破,而其策源地之漳州,尤爲空虛。且福建內地,民軍四起,大田、永春一帶,皆
爲民軍佔領,其漳、福二州之聯絡,將爲民軍所隔絕,是其後方已經搖動。今擬本軍派一正式有
力之部隊,向龍延方面挺進,集合我已起之民軍,威脅其空虛之後方,俾我前線各部隊易於前進
,是本軍之主力,又不能不急於集中右翼,窺伺其正面搖動之機,先擊破其第一線之左路隊部,
以開進取八閩之捷徑。否則預集主力於右翼,以固守潮、汕,亦不致根據之動搖也。[三]地形之
判斷:我軍原定計劃,本由左翼山地以壓迫敵軍至右翼海岸線,兼威脅其後方之根據地,使本軍
右翼之正面易於作戰也。今左翼戰況旣受挫折,不能進取,而黃岡失守,右翼不穩,潮汕之根據
地,終難鞏固,且饒平未復,韓江流域,萬一爲其中斷,則左右兩翼之交通斷絕,呼應不靈,右
翼潮、汕之根據地,固更形緊急,而左翼之接濟,須取道於惠、梅,尤爲困難。本軍昔以利用韓
江之交通,以補戰線過長之缺點,且能集中主力於左翼,兼得以高臨下之優勢,今則韓江將有截
斷之虞,左、右兩翼幾不能互相轉移,必遭其各個擊破之害。故本軍第二期之作戰,不得不舍輕
就重,較量於權宜之間,不能不集中主力於右翼者,以我軍地勢前後不同之關係也。且不使我主

---------------------------------------------------P.77---------------------------------------------------

力部隊交通之阻礙,又不得不移主力於右翼,即謀我潮汕根據地之穩固,亦不得不移主力於右翼
。盖右翼鞏固,則黃岡、饒平不難恢復,左翼猶有挽救之策,粵局不無速定之望也。然左翼方面
,非固守而不進取者也。今定最左翼第二支隊,仍出一部隊挺進於龍巖、延平之間者,一方面利
用閩江之上游,以搖動其根據,一方面仍利用左翼之高地,壓迫敵軍之右翼,且牽制其後方,以
動搖其正面之陣地,使我前線之正面,亦易於前進,而奏效較速者也。是則第二期戰略,雖稍有
變更,而其本旨仍根據於第一期之計劃也。左翼防禦線之選定:㊀第一線防禦之配備:[甲]右翼
防禦部隊長第一支隊司令李炳榮。右翼大埔防禦部隊之防禦線,自三層嶺、排樓壩、羊曼岡,經
山心至黃石下。(一)大埔防禦線之右翼地區羊曼岡前方三層嶺、古村一帶,由第二、三各營擔任
。(二)大埔防禦線之中央地區山心、藍田一帶,由警備隊第一及第二營擔任。(三)大埔防禦線之
左翼地區黃石下、靑溪一帶,由第二十三營擔任。(四)大埔側背之潭溪、羊凹一帶,由第四、五
營擔任。(1.):大埔右翼最後抵抗線A、大埔右翼最後抵抗線,大埔城北河之右岸,由第一、二、三
及警備隊第一營擔任。B、大埔左翼最後抵抗線,筆架山、坪河附近,由第二十三營擔任。C、

---------------------------------------------------P.78---------------------------------------------------

大埔側背最後之抵抗線,羊耳凹附近,由警備隊第四、五營擔任。(2.)大埔右翼防禦部隊之後方
聯絡線:A、大埔右翼及側背最後抵抗部隊,由獅子口經大埔河左岸道路,向三河方面背進。B
、大埔左翼最後抵抗線部隊,由小湖口經洋坑,向松口方面背進。[乙〕中央防禦隊長第一預備
隊司令雄略,中央峯市防禦部隊之防禦線:(一)峯市防禦線,以峯市河右岸爲第一防禦線。(二)
峯市後方松源、銀子凹、廣福亭一帶高地,爲最後抵抗線,中央防禦部隊之退却路,由峯市後方
高地,向松口方面退却。〔丙〕左翼防禦部隊長第二支隊司令許崇智,左翼上杭防禦部隊之防禦
線:(一)上杭防禦線,以上杭河左岸爲第一防禦線。(二)高梧及巖前一帶,爲左翼防禦部隊
最後抵抗線,左翼防禦部隊之退却路,由巖前向蕉嶺方面退却。㊁第二防禦線配備:〔甲〕右翼
之三河壩,由第一、二、三、第二十三及警備隊第一營擔任防禦。〔乙〕中央之松口,由第一預
備隊全部及警備隊第三營擔任。〔丙〕左翼之蕉嶺,由第二支隊全部擔任。㊂第三防禦線:〔甲
〕右翼防禦部隊,自三河向陰那坑退却,以陰那坑附近爲右翼防禦部隊之第三防線。〔乙〕中央
防禦部隊,自松口向丙村退却,以丙村附近爲中央防禦部隊之第三防禦線。惟松口為左翼之支撐

---------------------------------------------------P.79---------------------------------------------------

點,其關係於左翼之命脈較大,故松口防禦部隊之兵力,亦較其左右兩翼各部隊爲大,是其雖爲
第二防禦線,實為最後之抵抗線。〔丙〕左翼防禦部隊,自蕉嶺向新舖退却,以新舗爲左翼防
禦部隊之第三防禦線。〔丁〕左翼各部隊最後抵抗線,梅縣爲左翼各部隊最後抵抗線。第一方略
本軍由左翼發展,依戰局之轉移,而定處置之序列如左:[甲]饒平、黃岡完全克 復,上杭未失時
之計劃:(一)右翼決取守勢,歸第三支隊及田、黃兩部擔任防禦。(二)第四支隊調至左翼,
準備合攻永定。(三)合攻永定第一線兵力如左:第一支隊挑選五百名,*除第四、五營。*砲四門,機四
挺。第二支隊挑選五百名,*除第八、九營。*砲三門,機六挺。第四支隊挑選四百名,機三挺。衞隊挑選
二百名,砲兩門,機四挺。徐部約四百名,機兩挺。合計步兵二千一百名,砲九門,機十九挺。
(四)合攻永定第二線兵力如左:第一預備隊約五百名,砲一門,機三挺。第四、五營約二百
五十名。第八、九營約二百五十名。第二十三營約一百三十名。警備第一、三營約二百五十名。
合計步兵約一千二百名,砲一門,機三挺。(五)理由:右翼方面如能克復饒平及黃岡,則根基
穩固,正可固守一時,而敵之殘弱部隊,仍在我之左翼,故不得不由左翼進取,是仍不變第一

---------------------------------------------------P.80---------------------------------------------------


期原定戰略也。﹝乙﹞饒平不利,上杭已失時之計劃:(一)責成第二支隊收復上杭。(二)速
調第四支隊至右翼,備攻永定。(三)先復上杭,然後合攻永定。*合攻永定兵力,與甲條同。*(四)潮汕歸第
三支隊及田黃兩部防禦。(五)理由:暫棄右翼潮汕,專由左翼進取,以爲挽囘右翼戰局之計,
蓋饒平不利,滇軍退却,黃岡決難恢復,潮汕必不能保也。第二方略本軍由右翼發展及保全潮
汕之根據地:﹝甲﹞由右翼發展之計劃:一俟饒平克復後,卽調左翼第一、第二各支隊及徐部兩
營,移至右翼,合攻黃岡,進取詔安,直逼漳州。(1.)右翼集團兵力:(一)第一支隊挑選五
百名,砲三門,機四挺。(二)第二支隊挑選八百名,砲三門,機六挺。(三)第三支隊挑選五
百名,機四挺。(四)第四支隊挑選五百名,機三挺。(五)徐部挑選四百名,機二挺。(六)
衞險挑選三百名,砲二門,機四挺。(七)鄧營挑選一百五十名。(八)第一預備隊挑選三百名
,砲一門,機三挺。(九)各支隊及各部隊所餘殘部約二千名。合計第一線挑選步兵三千五百名
,砲八門,機二十四挺。其餘部隊二千名,爲第二線預備隊。(2.)左翼防禦兵力:(一)田部
三營,守大埔。(二)黃部二營,守百堠。(三)警備隊第三及二十三營,守松口。(四)蔣部

---------------------------------------------------P.81---------------------------------------------------

三營,守上杭及蕉嶺。(3.)理由:本軍根據地在右翼之潮汕,故不得不注重右翼,且右翼方面
交通便利,不如左翼之遲滯。就以上合計第一線兵力三千餘名,砲八門,機槍二十四挺,加之第
二線兵力二千餘名,集中於右翼,以搗敵軍之中堅,當無不可之理。且由右翼進取其漳州根據地
,較爲便捷,如其第一線詔安爲我軍所破,則其中路之浙軍膽寒,未必爲其出死力與之強禦,而
其右路之殘部,更無能爲力,故爲一鼓平閩計,以右翼進取爲得策也。又以本軍子彈着想,亦當
以一次殲滅其主力,不使其有第二次激烈之戰鬥,只以聚全力摧其右翼之中堅爲得策也。﹝乙﹞
保全潮汕根據地之計劃:以上條右翼集團兵力計之,無論爲攻爲守,皆可決一大戰,且無論集中
於何一方面,敵軍右翼之殘敵及其左翼之勁旅,皆無不可攻克也。惟爲保全潮、汕之根據地,當
以右翼進取爲上策,以對敵根據地距離較近,而戰鬥次數較少也,此乃以攻爲守之計也。滇軍攻
饒如不得利,當與其約定對抗若干時日,本軍能於其饒平戰鬥未決,滇軍未退之時,迅卽集中主
力於右翼,恢復黃岡,直取詔安,則爲力較易,而滇軍之戰局,或亦可以挽囘,饒平猶有克復之
望也。若其饒平終不能克復,則潮、汕危急,卽本軍直取詔安,孤軍深入,後力受逼,亦非策之

---------------------------------------------------P.82---------------------------------------------------

善者也。故本軍之可由右翼前進與否,當以饒平之果能克復與否為斷也。
  此策如本軍佔領漳州時,饒平敵軍能否攻取潮、汕爲準的,如本軍進取詔安,其中路浙軍不
敢單獨進攻潮汕,則我後顧無憂,此策未始不可實行也。然而本軍之動作,恐不能如此迅速
也。*民國二十年五月 公附記。*
結論:今日本軍戰局,當以右翼為重,以故全潮、汕之根據地也。至於進取之難易與遲速而論,
則左翼易而進步遲,右翼難而進步速也。然滇軍攻饒期內,本軍集中主力於右翼,以之進取,則
實力與敵相較,或有過之無不及,右翼進取之策,非過難之事也。總之,爲左爲右,當以迅卽整
頓隊伍、計算實員、分別優劣、集中主力四者爲第一要務。各部隊如能實力奉行,無不可行之
事也。
  余當時爲粵軍作戰科主任,擬定作戰計劃,第一期作戰,以主力由左翼蕉嶺、松口,進攻上
杭、永定,卽由左翼山地,以壓迫敵軍。至右翼海岸線,並威脅其後方之根據地。動員之前
,決移粵軍總部於三河壩。當時左翼軍克復上杭、永定,勢如破竹,而右翼軍黃岡失守,並

---------------------------------------------------P.83---------------------------------------------------

已放棄汕頭,余急電仲元止之,勸其速回汕頭,當時敵軍果不敢入汕,粵軍根據地,幸得保
全,乃抽左翼軍應援右翼,不料左翼逆軍反攻,永定失守,故余草此第二期作戰計劃,乃
在大埔未失之時,猶主集結兵力於右翼,以取攻勢也。適於此時大埔失守,敵軍逼近三河灞
,此卽競存束手無措,總部人員準備退却之時,余強制之使不退却,卽改變計劃,乃調右翼
洪、徐主力於中央,反攻大埔,余不眠者三晝夜,且親往火線指導,幸而一站得勝,然竟以
此益爲葉擧、翁式亮等所忌,至今思之,猶有餘痛焉。*民國二十年五月 公附記。*
  十日,閩軍右翼佔峯市,第一預備隊退守廣福亭。
十九日,大埔不保,第一支隊向三河壩退却, 公痛斥司令官李炳榮。至此陳炯明嚮用 公,
軍謀一以委之,而忌者益甚。 公籌策機務,草擬命令,偵察陣地,出入鞅掌,汔無片晷小休。
二十三日, 公主急調右翼洪*兆麟*、徐*軍雁*部來援,敵軍亦以地形不熟,中止進攻,此數日中,戰事
停頓。
三十日,指揮礮兵擊敵,佔領獅子口一帶高山。  是役,與上月攻奪伯公凹、滿山、紅鷂子巖諸

---------------------------------------------------P.84---------------------------------------------------


陣地,皆先一夕安置礮位,發無不中,部下幾視 公為神,而不知其為礮科出身也。世人稱 公
善戰,自此始。
隨僕陳厚章,溺斃於大埔廣陵間江中。 公以其性行朴忠,追悼不已。
三十一日,具呈陳總司令辭職。
八月一日,陳炯明派陳其尤齎函挽留 公,遇於潮安車次。函中有「粵軍可百敗而不可無兄之一
人。」等語。
二日,鄧鏗派代表至汕強留。
三日,如港,會廖仲愷、朱大符、居正、古應芬諸同志。
四日,克復大埔。
六日,連破永定、下洋、峯市。
八日, 總理電尼囘滬, 電曰:「汕頭陳總司令轉蔣介石鑒:滬電云:『滬上各碼頭,均有探
候緝,萬不可回。』等語,特此轉達。孫文庚。」

---------------------------------------------------P.85---------------------------------------------------

  許崇智部收復上杭。
十八日,歸滬,輪行穩疾,入夜, 公對月華吐朗,追憶少時奉母遊招寶山及天童、育王諸勝光
景。
二十三日晚,謁 總理,報吿閩粵戰況。
三十日,復陳炯明長函。今佚。
  附來函:
  介石吾兄偉鑒,昨得誦致其尤書,知於十七日始得買舟囘甬,又聞楊逆(善德)捕兄極急,冒險省親
,為之戚然。前兄早得家書,未忍於患難之時相棄,現伯母大人旣獲省侍矣,聞慈體稍康,無任欣慰
。此間境遇,近益陷於孤危。聞少賊决以某部赴閩,此實制我,聞主其謀者,某友亦其一,合而謀粤
,亦無足怪。烱誠無畏,惟求自立,實力旣充,彼來亦送贈耳。惟禍機已萌,風雨如晦,求友之急,
無間晨昏。所望薦念同仇之雅,早日歸來,並爲邀約季陶及某君一齊來謀。言盡於此,餘惟心照。順
請健祺。烱明手啓。八月二十六日。
  介石吾兄偉鑒:各書均奉悉。以後計劃,均如議施行,收效甚速。惟下洋一役,徐捷卿竟身先士卒,
中彈陣亡,嗚呼!痛矣。烱失此義友,方寸幾亂,以來日大難,誰與共濟也。兄去而捷卿死,精神上

---------------------------------------------------P.86---------------------------------------------------

受打擊,自以為粵軍敗徵已見。……惟現在右翼又來吿急,劉部尙未至,弟本欲囘,而此方非弟主持
,勢如散沙,故擬待龍巖之下,而編成一大隊,交汝爲挺進,弟則主守後方也。現在諸事紛煩,非得
人莫辦,弟幕中有幾人勝任,兄所深知,惟望早日囘埔,共勷大計,是爲切要,不盡欲言也。此候健
祉。烱明手啓。八月二十九日。
  介石吾兄偉鑒:……吾黨實力,只此一軍,若非得二、三中堅人物,以謀團結堅固,則仍無永久存立
之望。此間情形,能助我者實寥如晨星。……中孚槍三千如購得,决定發與吾兄,練一中堅軍隊。馬
幫統(作梁)陸軍中學生,年少尙可裁成,辛亥從黃克強戰於武漢,頗有膽略,現若規之以正,自不
至爲惡空氣所同化。前擬將烱光編歸兄部者,以此子學識尙淺,閱歷未深,得兄爲其長官,或可陶練
以至成材,惟其性質浮躁,難於就範,又恐以此艱鉅付託,重貽吾兄之憂,故現在尙未决定辦法。總
之,粵軍須有中堅軍隊以資控制,庶可建威銷萌,立於強固不拔之地。此項將官,非有道德可信之人
,實難倚恃,故三千槍之成功,决定交兄負此重任也。前函訓練幹部,極爲扼要。當及時圖之,經飭
參謀處籌議,最好兄赴滬歸省,能早日囘部,卽可計畫此中堅軍隊之進行。此節祈密,暗底練成一旅
訓練最精、槍械最良部隊,以爲全軍之冠,則基礎自固矣。……烱明手啓。八月三十一日。
  三十日,下龍巖。

---------------------------------------------------P.87---------------------------------------------------

  三十一日,粵軍入漳州。
  九月一日,許崇智升任爲粵軍第二軍軍長,兼前敵總指揮。
三日,接鄧鏗函,切勸囘軍任事。
四日,謁辭 總理請訓。
五日,離滬,與邵元冲偕行。
十三日,在汕會鄧參謀長。
十八日,抵漳州,詣總司令部*卽鎮守使署。*見陳總司令後,檢閱各方報吿,調査戰況,計畫進攻同安,
草作戰命令。
二十五日,我軍與敵在灌口劇戰, 公請移主力於大嶺。
二十六日, 公升任第二支隊司令官,撥梁*鴻楷*、丘*耀西*二統領所部*僅千人。*歸公指揮,司令部設長
泰。
  十月一日,邵元冲復命 總理。*函曰: 先生鈞鑒:自五日離滬赴港,因待船至十三日始抵汕頭。沿途跋涉,十八日始抵漳州晤競存,知汝爲已在此間前方督戰,由

---------------------------------------------------P.88---------------------------------------------------


各將領公推爲總指揮。李炳榮、熊略、羅紹雄、鄧本殷等軍隊,皆在一處,歸其指揮。冲初到之數日,前方因兵力分散,(時汝爲尙在長泰。)北軍用力猛攻,灌口、角尾等處,復落敵手,情形稍棘。嗣後汝爲
歸駐江東橋,(距漳城三十里。)厚集兵力,努力相抗,所退失之地,復次第克復。介石則赴長泰、山重方面,代汝為指揮該處軍隊,以資策應。禮卿則代汝爲指揮在延平方面之軍隊,進攻沙縣,沙縣一下,則
延平震動矣。(延平前曾爲民軍佔領一次,嗣北軍知其實力不足?復行奪囘,故今尙屬北軍。)冲于昨日始至江東橋,晤汝爲,示以 先生之函。汝爲囑代陳 先生,謂現在北軍,惟臧致平一軍?尙圖頑抗,其
軍約尙有三千人;訓練頗精,現激戰者,卽屬此股,若臧軍能擊破,則閩事自易解决。冲謂吾黨數年來所以不能實行發揮主義者,在無實力,無根據地。今時一線希望,卽在閩、蜀兩處同志之奮鬥,而閩省地瀕
海岸,倘爲吾黨所有,對于外交及華僑影響頗大?正宜切實布置?竭力保守,不可輕易放手也。(汝爲又言此次戰爭,最困難卽在軍械,幸開戰來,先後獲敵步槍二千餘枝,子彈數百萬發,現所用者,幾盡屬北
軍之器械,故甚希望 先生代設法購械,款此間尙可籌。冲謂現時恐難設法,倘閩事得手後,外交方面形勢稍變,或可圖也。汝爲又言開戰後?所俘虜之敵軍,幾二千餘人,汝爲處所俘者一千餘人。)近日自李
厚基行後,僅童葆暄率浙軍在厦門,臧致平聞在同安,以福州近日頗形震動,故臧又派周永桂率步兵六營,往守延平,以固省垣。……現汝爲所指揮前線軍隊共十六營。汝爲近日之意,擬請競存自赴江東橋督戰
,而已則赴山重方面,攻擊同安,不日子彈充足,擬一擧而重創之。(現時子彈以所獲于北軍者,就其合用者應用,其大小不合者,于大埔設廠改造,日內可有大批造成解來也。)介石、汝為皆因在戰地,不能

---------------------------------------------------P.89---------------------------------------------------

作函稟 先生,故屬冲代行達意。冲在此無甚事可辦,以競存內部之人頗爲復雜?至今猶無一組織法,一切辦事員皆與總司令直接,各事皆闕統一,初至之人,實無從着手,故冲擬俟汝爲此次前方戰事稍形解决
,向省城前進之時,至汝為處相助,則彼此較易妥協,現時暫留競存處。 先生如有示汝為 介石及冲之事,請由執信兄函冲,當行轉達也。餘容續陳,匆敂崇安。不備。元冲敬上。*
二日,攻灌口大勝,追敵至海滣,忽以其援驟集,爲所乘,右翼全線退至大嶺。
五日,令謝文炳統領率主力援朝天嶺,而以餘部自守大嶺。
十八日,躡林侯山顚,見一大巖屋,工程甚鉅,詢知淸初有林某者,在此力拒淸兵十餘年,驚嘆
爲奇蹟。
二十日,在長泰擧行粵軍第二支隊司令部成立典禮,自爲文祭吿。*略云:伏願而今而後,戰必勝,攻必克,統一中華,平定全亞,
威振寰瀛,光耀兩極,完成革命偉大之盛業,皆自神靈所賜也。云云。*
十一月十九日,公由長泰出發。
二十六日,抵仙遊,*許軍圖襲福州不克,退此。*入軍部行營,會許軍長。

---------------------------------------------------P.90---------------------------------------------------

二十八日,草討李厚基檄。稿佚。
  是月,浙軍陳肇英團歸誠, 總理命擴編爲混成旅,任肇英爲旅長。
十二月二日,至嵩口,梁丘等來會,議決由安溪間道進攻永泰。*兜抄旁邑,出其不意,使敵囘戈自救以援許也。*
三日,患病。
五日,出發,經白灣,突遇敵軍,痛擊之,窮追至丘演。第三十八、九營死傷過半。 公謂:「
百餘敵兵,竟敢反攻嵩口,因祉知駐嵩口者為閩軍,而不知粵軍已至也。」又謂:「是役北軍銳
進,而左側文藻方面,一無警戒,如敵向此襲擊嵩口,則我軍危矣。」
六日,破梧桐尾。*旣是左側之慮,且可與仙遊許軍聯絡。*
七日上午,途次接總司令停戰命令,因歎懸師深入,艱險備嘗,病者十之三,死傷如此其眾,而
乃猝得是命,功敗垂成,心幾為碎,故決俟克永泰後,始行奉命停戰。
八日,收復永泰。
十日,發表停戰命令。

---------------------------------------------------P.91---------------------------------------------------

  十三日, 總理派胡漢民爲討論和平代表。*時徐世昌主張和平,岑春煊、陸榮廷應之,故有是命。*
十五日晨,聞敵來反攻, 公力疾犯重瘴,前進指揮。將近汰口,見礮兵安置無用之地,各統領
亦已退却,乃策定防守陣地,以期反攻。時後方訛傳蔣司令官在前線受圍,行營人員聞風盡逃,
公囘城阻止不及,乃下令憑城抵禦。至夜,卒無趨奉者。俄敵彈臨頭,陡聞城中吹集隊號, 公
憤恚出城。﹝附錄八年一月二十六日 公自撰記﹞當永泰戰釁未啓之前,粵軍扼守永泰縣屬之嵩口
地方,本無進攻永泰之意。十二月四日,駐嵩口前方二十里之白渡及文藻各地之民軍,*閩人張貞、盧興邦
、陳國輝、宋淵源、楊持平等,收集土匪,粉據於泉州、安溪、永春、仙遊、詔安、雲霄等處,號稱民軍,今之粤軍,後之討賊軍,皆利用之,然叛服無常。*調囘嵩口,表示粵軍無進
攻之意也。蓋嵩口離漳州,約有六百餘里,路途崎嶇,交通困難,非十餘日不能達到其地。當時
中正雖聞有停戰消息,而未見命令,正在待命之間,不料駐梧桐尾之北軍,誤以我調囘民軍爲退
却,而又不知粵軍已到嵩口,以民軍爲可欺,卽於翌日上午進攻嵩口,幸粵軍諜報迅速,早已準
備迎戰,行至十里程外白灣地方,已遇北軍,粵軍亦卽展開應戰,迎頭痛擊,相持二小時,北軍
勢已不支,紛紛退却;然沿途仍據陣頑抗,及至傍晚,粵軍追擊至丘演附近,*離嵩口四十里。*敵猶抗拒

---------------------------------------------------P.92---------------------------------------------------


不退,粵軍列陣環攻,至晚八時,敵方退走。是晚,中正支隊完全佔領丘演地方。至六日拂曉,
中正支隊由丘演出發,進攻二十里前方之梧桐尾,梁統領所部,由丘演渡河,攻其右翼,丘統領
所部直逼其地,敵在梧桐尾前方,猶據險抗拒,後因梁部逼其右翼,其後方路線幾為粵軍截斷,
民軍一部分。亦由其左翼進逼,以助粵軍,敵見勢絀,因向永泰逃遁,是日正午,粵軍完全佔領
梧桐尾。自此中正支隊與攻興化之許軍,聯絡確實,消息靈便,而半月來挺進七百里程之孤軍,
至是稍得生氣,卽進攻永泰之據點,亦由是而始定也。自梧桐尾至永泰附近之界竹口五十里之間
,深山窮谷,步步入險,正利於以東防西之地,而北軍戰慄,望風遁潰,一無抵抗,及至界竹口
附近,因其福州之援隊已到,乃再列陣抵抗。中正支隊亦於是日乘勢追擊。七日下午,直至離界
竹口五里地之蜚英地方,對陣宿營。八日拂曉,繼續進攻,北軍抵抗數小時,見勢不敵,乃再退
至永泰城附近之高地,據險扼守,中正支隊隨蹤追擊,直逼永泰,丘統領所部攻其正面,梁統領
所部攻其右側,民軍亦繞其左側,以助粵軍,於是三面環攻,勢如破竹,敵見勢絀,乃以八日下
午乘夜潰退,粵軍卽於是晚入城安民。九日上午,梁統領率其所部,追擊至汰口地方,丘統領所

---------------------------------------------------P.93---------------------------------------------------

部,亦繼續前進,極擬直逼福州,以掃巢穴。蓋福州與汰口,相距不過六十里,且其地勢以高臨
下,而永泰大河,直通福州,又順流而下之一優勝地勢也。是日粵軍計劃,本擬翌日先佔葛嶺,
再圖福州,乃因陳總司令停戰命令旣到,不能再計前進,只有奉命固守原防,以守信約。一方面
咨送李厚基,敍明停戰命令,及問其是否承認粵軍之停戰與各守原防之約言。而李之覆文,滿口
承認,並言:「已電漳州陳總司令與之直接交涉。」等語。粵軍以其旣承認停戰,故皆各守原防
,再不乘勝攻省,以守信約,而李乃毫無誠意,不顧信用,利用停戰機會,以爲緩兵之計,私令
其前降粵旅長周永桂,*周在上杭,本為粵軍俘虜,以其立誓効忠,哀求釋放,故恕之。*於十五日反攻汰口,盡其福州附近所有之兵
力,率步兵五千,砲兵一營,沿途焚燒民居,殺戮無辜,以洩其忿,以助其燄,竭其畢生之力,
而與中正支隊千人決戰。幸粵軍防禦前線,不稍懈怠,抵抗至是日下午,中正自覺受欺,而梁、
丘各部,又不遵命令,擅自退却,及至申刻,敵軍槍彈猛射入城,乃知前方部隊已經逃遁,及敵
軍攻入城中,中正隻身衝圍而出。至此更得一最大敎訓,卽孤軍深入,祇有乘勝猛追,達到目的
地而後止,萬不可中途停頓,更不可對敵守信也。*歷來所好及評閱各書籍以及六年份日記,俱於是役遣失, 公深惜之。*

---------------------------------------------------P.94---------------------------------------------------

十六日,自記此次失敗之總因,在停戰命令;而其餘各因:第一、不驅逐敵人於葛嶺之外,而佔
據葛嶺,而以汰口為防禦線,地形不良,距城太近也。第二、停戰命令發表,將士皆無鬥志也。
第三、病劇不能強起視察前敵地形、敵情,而又不多派偵探也。第四、過信停戰條約,以為敵無
反攻之計也。第五、各士兵入城搶掠財物,故敵一來攻,皆護行李而潰靡也。第六、梁之色迷獵
艷,盤踞鹽棧,爭奪入城首功,以致內部不和也。
十七日,抵仙遊,會許軍長,允借若干餉, 公心爲一慰。
  是時,宋淵源據菴袋及山頭城,扣留粵軍人員,妨害本軍行動,刼去公文不還,甚爲後方
患。
三十一日,至安溪。
是年,孫洪伊、周日宣、丁景梁、汪兆銘、戴傳賢等,俱在滬上,時通書信。
公頻年夜坐習靜,默念執持者,有孟子養氣章、曾文正主靜箴、緜緜穆穆之條、硏幾之條、一陽
初動萬物資始之條、靈明無著之條。至是歲則增王陽明萬象森然冲漠無朕之條。

---------------------------------------------------P.95---------------------------------------------------

附錄 孟子養氣章 孟子日:「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公孫丑曰:「敢問何謂浩然之氣?」
孟子曰:「難言也。其爲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其爲氣也,配義與道;
無是,餒也。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行有不慊於心,則餒矣。」
曾文正主靜箴 齊宿日觀,天鷄一鳴。萬籟俱息,但聞鐘聲。後有毒蛇,前有猛虎。神定不懾,誰敢
予侮。豈伊避人,日對三軍。我慮則一,彼紛不紛。馳騖半生,曾不自主。今其老矣,殆擾擾以終
古。
緜緜穆穆之條 自戒懼而約之,以至於至靜之中,無少偏倚,而其守不失,則極其中而天地位,此緜
緜者,由動以之靜也。自謹獨而精之,以至於應物之處,無少差謬,而無適不然?則極其和而萬物育
,此穆穆者,由靜以之動也。由靜之動,由動之靜,終始往來,一敬貫之。
研幾之條 倭艮峰前輩先生言:「研幾工夫最要緊。顏子之有不善未嘗不知?是研幾也」。周子曰:
「幾善惡」。中庸曰:「潛雖伏矣,亦孔之昭」。劉念臺先生曰:「卜動念以知幾」。皆謂此也。失
此不察?則放心難收矣。又曰:「善惡之幾,與國家治亂之幾相通」。
一陽初動萬物資始之條 「神明則如日之升,身靜則如鼎之鎭」。此二語可守者也,惟心到靜極時,
所謂未發之中,寂然不動之體,畢竟未體念出眞境來。意者只是閉藏之極,逗出一點生意來,如冬至
一陽初動時乎。貞之固也?乃所以爲元也。蟄之坏也,乃所以爲啓也。穀之堅實也,乃所以爲始播之

---------------------------------------------------P.96---------------------------------------------------


種子也。然則不可以爲種子者,不可謂之堅實之穀也。此中無滿腔生意,若萬物皆資始於我心者,不
可謂之至靜之境也;然則靜極生陽,盖一點生物之仁心也。息息靜極,仁心之不息,其參天與地之至
誠乎。顏子三月不違仁,亦可謂洗心退藏,極靜中之眞樂者矣。我輩求靜,欲異乎禪氏入定,冥然罔
覺之旨,其必驗之此心,有所謂一陽初動萬物資始者,庶可謂之靜極,可謂未發之中,寂然不動之體
也。不然,深閉固拒,心如死灰,自以爲靜:而生理或幾乎息矣。況乎其並不能靜也。有或擾之,不
且憧憧往來乎。深觀道體,盖陰先於陽信矣。然非實由靜驗得來,終掠影之談也。
靈明無著之條 靈明無著,物來順應,未來不迎,當時不雜,旣過不戀,是之謂虛而已矣。是之謂誠
而已矣。
王陽明萬象森然,冲漠無朕之條 萬象森然,時亦冲漠無朕。冲漠無朕,卽萬象森然。冲漠無朕者,
一之父。萬象森然者,精之母。一中有精,精中有一。
去人欲,存天理之條 子仁問:「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先儒以學爲效先覺之所爲,如何?」先生
曰:「學是學去人欲,存天理。從事於去人欲,存天理;則自正諸先覺,考諸古訓。自下許多問辨思
索,存省克治工夫,然不過欲去此心之人欲,存吾心之天理耳。若曰效先覺之所爲,則只說得學中一
件事,亦似專求諸外了。時習者,坐如尸,非專習坐也,坐時習此心也。立如齊,非專習立也。立時
習此心也。說,是理義之說我心之說。人心本自說理義,如目本說色,耳本說聲。惟爲人欲所蔽所累

---------------------------------------------------P.97---------------------------------------------------

,始有不說。今人欲日去,則理義日洽浹,安得不說。」
靜坐收心之條 陳九川問:「近年因厭泛濫之學,每要靜坐,求屛息思慮,非惟不能,愈覺擾擾,如
何?」先生曰:「念如何可息,只是要正」。曰:「當自有無念時否 ?」先生曰:「實無無念時」。曰
:「如此,却如何言靜?」曰:「靜未嘗不動,動未嘗不靜,戒謹恐懼卽是念,何分動靜」。曰:「
周子何以言定之以中正仁義而言靜?」曰:「無欲故靜,是靜亦定,動亦定的定字,主其本體也。戒
懼之念,是活潑潑地,此是天機不息處。所謂維天之命,於穆不已,一息便是死,非本體之念,卽是
私念」。又問:「用功收心時,有聲色在前,如常聞見,恐不是專一?」曰:「如何欲不聞見,除是
槁木死灰,耳聾目盲則可。只是雖聞見而不流去便是」。又問:「靜坐用功,頗覺此心收歛,遇事又
斷了。旋起過念頭去事上省察,事過又尋舊功,還覺內外打不作一片?」曰:「此格物之說未透,心
何嘗有內外。功夫一貫,何須更起念頭。人須在事上磨鍊做工夫乃有益,若只好靜,遇事便亂,終無
長進。那靜時工夫亦羞似收歛,而實放溺也」。
何思何慮之條 一日,論爲學工夫。先生曰:「敎人爲學,不可執一偏。初學時,心猿意馬,拴縛不
定,其所思慮,多是人欲一邊。故且敎之靜坐息思慮。久之,俟其心意稍定,只懸空靜守,如槁木死
灰,亦無用。須敎他省察克治,省察克治之功,則無時而可間。如去盜賊,須有箇掃除廓淸之意。無
事時,將好色好貨好名等私,逐一追究搜尋出來。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復起?方始爲快。常如貓之捕

---------------------------------------------------P.98---------------------------------------------------

鼠,一眼看著,一耳聽著,纔有一念萌動,卽與克去,斬釘截鐵,不可姑容,與他方便,不可窩藏,
不可放他出路,方是眞實用功,方能掃除廊淸。得到無私可克,自有端拱時在。雖曰何思何慮,非初
學時事。初學必須思省察克治,卽是思誠。只思一箇天理,得到天理純全,便是何思何慮矣。
看宋鑑、元鑑、明鑑、防海紀略、平浙紀略、定夷叢刊、太平天國外略、胡文忠書牘、中國哲學
史、天演論、地形學、蒲魯美戰略論、室少佐著初級戰術、西洋通史、林譯拿破崙本紀、原則之
應用、參謀要務等書,及讀莊子、經史百家雜鈔簡編與英文。
蔣氏纂修宗譜。 總理題獎 公母王太夫人「廣慈博愛」榜額,懸諸祖祠。重修報本堂,卽祀三
房廷鍡公以下家廟。
二年陰曆十一月初九日,爲王太夫人五十生日,時 公出亡,未擧慶禮。至是五十晉五,始稱壽
觴, 總理贈聯,楊庶堪有序。
長公子經國,仍肄業武山學校,凡閱二學年。

---------------------------------------------------P.99---------------------------------------------------

  民國七年革命中外環境
一月二十五日,陝軍第一混成旅團長胡景翼,*同盟會會員。*在三原獨立,督軍陳樹藩,求援於豫,
劉鎭華乃率鎭嵩軍入陝。
三十日,馮國璋派曹錕爲兩湖宣撫使,任張敬堯爲攻岳前敵總指揮。
二月二十一日,馮國璋派張懷芝爲湘贛檢閱使,令率軍赴贛。
三月十七日,北軍攻佔岳州。
二十三日,馮國璋復任段祺瑞爲國務總理。
二十七日,北政府任張敬堯爲湖南督軍。
四月二日,北軍第三師師長吳佩孚攻入長沙。
十八日,北軍第三師進佔衡陽。
五月十六日,北政府私訂中日陸軍共同防敵軍事協定。 國人羣起反對,京中各校學生,全
體罷課,相率至總統府請願廢止,無效。

---------------------------------------------------P.100---------------------------------------------------


八月十二日,北京新國會擧行開幕式。
二十二日,新國會衆議院擧王揖唐爲議長,劉恩格爲副。參議院擧梁士詒爲議長,朱啓鈐爲
副。
于右任奉 總理命入陝,各軍推任爲靖國軍總司令。*設總司令部於三原。*
二十七日,北軍在湘前敵將士吳佩孚等,聯名通電主張議和,指斥北政府。
九月一日,新國會選徐世昌爲大總統,馮代理期滿解職。
七日,徐政府派張作霖爲東三省巡閱使。
十日,准段祺瑞辭內閣總理,以內務總長錢能訓兼代。
二十四日,北京警察廳以新聞界登載中日借款事,封禁新聞社八家。
二十六日,湘中南北兩方軍官,聯名通電主和。
十月九日,軍政府通吿代行國務院職權,攝行大總統職務。*與北政府對抗也。*
十一月十五日,北政府召集各省督軍,在集靈囿四照堂開會,議決停戰撤兵、應付外交、整

---------------------------------------------------P.101---------------------------------------------------

理財政各案,徐總統及全體閣員、段督辦等,均出席。
九月,蘇維埃俄羅斯臨時政府成立,遷都莫斯科。
十一月,協約國與德國簽定休戰條約。

民國八年,(西曆一九一九) 公三十三歲。

一月四日,抵漳城。
八日,檢點礮兵。
十三日,具報進攻永泰詳情,並請准調囘永春安溪梁、丘兩部隊至長泰,親自訓練,一面條陳本
支隊根本改良辦法,及全軍編配整理方式。
  附節陳烱明復函:
  介石司令鑒:得手書,具佩關懷大局,留心軍務。其中亟須整頓準備者,當卽如議辦理,其一時礙難

---------------------------------------------------P.102---------------------------------------------------

進行者,姑候大局稍定擧行。茲略述一二於左方,以資商榷。至於此次挺進不能達目的,非關吾兄處
置之不當,軍士作戰之不力,蓋有種種主因,非戰之罪也。……現在雖撤退,然於軍威無損,局面不
搖,增此閱歷,尙可為異日之受用,未見為失也。願吾兄勿以成敗為芥蒂。況吾軍本得永泰,迫臨福
州,北庭南府,均知此擧爲吾軍之受欺而退,外間亦不以爲敗也。總之,粵軍成敗之大關頭,不在今
日援閩之勝負,而在將來沼吳之得失,吾兄爲國爲黨爲友出力之日子,亦在彼不在此也。深願積極整
頓軍隊,計劃進行,勷贊機要,是爲至盼。……陳烱明。一月十五日。
十七日,陳烱明擬於漳州建築可容一師之大營房,並練兵場,函屬設計,公爲縷陳規制,附繪
圖樣具復。
二月五日,上午,與陳總司令決議與閩媾和時提出兵數及編制。下午,囘長泰。
  九日,第十六統領所部,在朝天嶺接收浙軍防地。
十二日,如漳,參議本軍編制。
三月五日,請假歸滬。
十六日,謁 總理。*自此連日趨敎。*

---------------------------------------------------P.103---------------------------------------------------

四月十日,王太夫人扶病蒞滬。時 公以不能歸,因迎至遇中,晨昏侍奉。母子談家庭痛史,每
相與欷泣。
二十三日,謁辭 總理領訓。移時出語人曰:「吾 師思想之偉大,受敎彌久,慕道益篤,乃知
更非儕輩所能仰希萬一也。」
二十七日,離滬。王太夫人吿之曰:「一、如余生存,每年應歸省一次。二、在軍供職,用人最
宜小心。」言至此,嗚咽不成聲, 公掩涕黯然出。
五月二日,返長泰。
三日,第二支隊第三十九營,在楓洋爲匪所破,急令第三十八營,自安溪進擊;並飭駐守華封部
隊協攻,乃匪又射死馬作梁幫統,迫我攻永春隊伍退至大坪,而安溪被佔。
十六日,如漳,在總部計劃剿務。
十八日,宋淵源率千餘匪來犯,大創之,追奔十餘里,格斃甚多。
二十五日,聞匪復肆擾德化,卽請陳總司令加派部隊於安溪,合力奮抄,使之首尾交窘。後匪又

---------------------------------------------------P.104---------------------------------------------------


圖襲數次,不得逞。
  是月, 總理在滬著孫文學說。*卽建國方略之一心理建設。*及實業計畫*及建國方略之二物質建設。*等書。又命廖仲愷、
朱大符、戴傳賢倡辦建設雜誌。
六月四日,奉王太夫人命,接眷至鼓浪嶼,僦居宮保第。
五日,周日宣患腦病,歿於成都。*日宣,字淡遊,浙江奉化人。讀書慕奇節,與陳其美同學日本警察學校,互倚重,加入同盟會,以光復長江自任。辛亥創立滬軍,癸丑討
袁,肇和艦擧義,謀刺鄭汝成,俱有顯功。七年十月,奉 總理命,隨楊庶堪入川襄民政。每晨習禪定,忽坐化。年三十有九。* 公聞耗甚哀,爲謀歸其喪,並存恤其
遺孤。
  十二日,莫榮新通緝前省長李耀漢,任林虎爲肇、陽、羅鎭守使,令率兵入肇慶,改編駐肇
軍隊。
二十一日,致鄧鏗函,自愬困難,歸其褊隘。 函日:「仲兄惠鑒:吾輩相守以信,相與以誠,
所知無不可言,所言無不可盡,固非世俗泛泛之交可比,倘緘默隱忍,則去友朋規勸之義益遠矣
。頃以思歸之急,所言未免不恭,知我如君,想能見諒。鄙見以為吾輩作事,規模不患其不宏遠

---------------------------------------------------P.105---------------------------------------------------

,而患其散漫,思慮不可不求其周密,而恐其故我。凡人之指摘我輩者,必有授人以指摘之隙,
要當切已反省,則攻擊實為袪疾之鍼砭,反對正是吾輩之師資,豈得以逆耳之言而置之不納乎?
若自反而縮,內無疚於神明,雖是非毁譽,成敗利害,胥無所動於中。若弟之過,足下知之而未
明言,弟亦自知其過,而不能速改,是則弟皆以爲恥者也。自弟組織支隊以來,毫無整頓之氣象
,坐耗餉需,人孰無良,能不愧怍?揆厥原因,計有二端:現成部隊,旣不能另自選將練兵,又
不能如意整頓革新,平時或受撫循,臨陣則不聽指揮,欲圖更張,則枝節橫生,以是因循至於今
日,而不可收拾者,一也。支隊組織之始,舊人難覓,人才缺乏,內部官佐,半係狗尾續貂,及
乎職員委定之後,屢思易人整理,而不可復得,故每每措置乖方,不得收指臂之效者,二也。此
皆弟朝夕引爲憾事,甚望及時取消者也。此外尙無越出範圍之擧,所置人員,謹守寧缺無濫之戒
,多設差遣四人,卽爲馬弁之用,委員六人,分任職務,僅足敷用,上尉副官,至今尙缺一員而
未補,上尉參謀,至本年二月而始補,至如中校參謀,自鄧君去後,亦爲愼重人選、節省經費起
見,不敢再補,至多用幾名委員,以補助參謀、副官之任務,去重就輕,於經濟上幾費躊躇,總

---------------------------------------------------P.106---------------------------------------------------

期無冗員,無浪費,綜覈名實,循規蹈矩,不敢稍萌矜張之氣,以妨礙學養。乃仍不免有求全之
毁,甚矣,三代以下之無直道也。聞者不諒,據之以為考成之秘訣,相人之道窾,則中施者之計
矣。足下以為然乎!否乎!足下處事以謹愼,而轉入收歛,其病又坐狹隘褊窄,然對於弟則極足
下海闊天空之量矣;然而猶以爲未足任其翱翔也。足下對他人未必如弟也,他人亦未必如弟之能
原足下也。每聞人言,足下有伯夷之隘,所謂君子之過,人皆見之者非耶?此其故,由於足下嫉
惡過嚴,涇渭太分耳。弟亦時有此病,而轉以規足下者,蓋不忍知而不言,言而不盡也。老子以
諂諛我者爲賊,子路人吿之以有過則喜,我思古人,實獲我心,願我輩互相警戒,互相勉勵,則
寡過之道,爲善之機,胥在乎是,弟雖不勇,然願足下有以敎我,則收友直之益多矣。專此佈悃
。並請健安。弟中正頓。」*公以陳烱明外寬內忌,難與共事,鄧鏗又遇事苛刻,不予曲諒,故態度消極,迭上二書求去。*
七月四日,粵、浙兩軍士兵衝突,丘統領被毆,浙軍死傷各一,厦門市戒嚴, 公馳往解息之。
九日,再函鄧鏗,罄吐鬱衷,轉懇准予卸職。 函曰:「上次在漳面陳個人去留問題,語悉由衷
,想蒙鑒詧。弟留連於本軍者,已越一載,始以足下推轂之重,繼以總座愛護之深,故敢竭盡駑

---------------------------------------------------P.107---------------------------------------------------

鈍,効其驅馳,以助總座者助本黨,公義私情,所由來也。默審今之局勢,以及最近措施,非特
無益於黨,無利於國,而且無以對 孫先生,如是而又欲戀其棧豆,自問初心,能無恧怍。弟自
去年怫然而去,赧然而歸,以常情論之,已屬淺率,早爲有識者所刺譏,然揆之於情,度之於義
,無所負疚,則悠悠之口,惟有付之一笑,亦奚足以容懷乎?又自永泰退囘,以成敗論事者多,
卒致誹謗交作,雌黃沸騰,惟當時弟天君泰然,神明自若,此心此志,可質鬼神,故乃忍辱負重
,含羞報恥,示其大度,以冀萬一之補救,尙無辭退之決心也。今則心勞力絀,自愧才不足以御
下,德不足以服眾,而又信不足以孚人,內無指揮之具,外乏應付之方,對本軍不能補助毫末,
在支隊又難如願設施,而猶依依不舍,則謂之素養尸位,頑鈍無恥者可,卽謂之患得患失,鄙夫
自待者,亦無不可。若長此以往,竊恐同入於爭權奪利盜名竊位者旋渦之中,而不自覺爾。若此
,則人將謂我以義始者以利終,其人格不幾一落千丈乎!夫人孰不樂與君子共事業;然亦孰樂與
小人爭權利。況君子道消,小人道長,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歷觀往事,每每如此,若不於此時
引退,以待將來排擠軋轢而後已,勢不至喪進人格而不止,豈不大可哀乎!若夫本軍之情狀。則

---------------------------------------------------P.108---------------------------------------------------


每況愈下矣。前之尾大不掉,與麻木不仁者,咸成爲痼疾,今之黨派之爭,區域之分者,又成爲
初症,痼疾以遷延不治,積之時日而更深,新症以諱疾忌醫,自貽將來之伊戚,久之必有沈篤決
裂,不可救藥之一日。弟據後果以遡前因,凡吾輩所設施者,皆不過爲他人作嫁衣裳耳。言念及
此,吾爲自身惜,又爲吾兄悲。竊謂本軍現象,無論對內對外,如再不摧陷廓淸,則將來更難收
拾。弟非不知因循可以漸圖補綴,苟且可以彌縫一時,然後養癰貽患,其潰爛勢所必至也。本軍
人數之多,百有餘營,闢地之廣,二十有餘縣。然而土匪作梗,安、永失守,延宕二月,竟不能
痛剿殄滅者,無他,軍紀不振,軍心不一,兄弟旣有鬩牆之爭,外侮故無同心之禦耳。今日本軍所
受之辱,不可謂不大,卽使上下臥薪嘗膽,發憤雪恥,猶虞不及。今乃不以爲恥,不以爲仇,而
反以爲友,是而可忍,孰不可忍?蓋弟因始謀不臧,威聲不著,旣不能出一將一卒以捍患,忝竊
司令之名,曩以永春、安溪問題,尙未解決,吿辭恐近於規避。不料延宕至今,事益難爲,更無
轉機之望,再四思維,顧弟一人之去留,毫無關係者也。因而思退之心益切,如一日不退職。精
神多受一日苦痛,卽職務亦多一日荒廢。囘防以來,耳鳴、腦暈、胃傷、腹瀉不止,偶有思慮,

---------------------------------------------------P.109---------------------------------------------------

則徹夜不寐,若非及時攻治,必成痼疾。近日又有浙軍關係,無論弟赴汕駐漳,雙方浙軍,皆不
安心。此次往厦,未見潘某*浙軍師長潘鑑宗,前師長童葆暄,已於五月二十三日病故。*之前,謠諑紛起,潘亦不明弟赴厦任務,
諸多懷貳。及會晤之後,反覆剖疏,其於公務雖能釋然於懷,而對於弟個人之疑懼,終不能渙然
冰消。不寧惟是,卽弟在長泰,亦深爲他部所疑忌,故弟在粵軍一日,人將以我有粵軍為後援,
非特弟個人受其排擠,卽本軍亦大受影響。故弟爲公爲私,皆不得不離職遠避也。且第二支隊司
令部,以事實論之,形同贅疣,已無存在之必要。況自弟任事以來,軍事毫無起色,餉需徒多糜
費,人孰無良,能無愧色。如能於此時收束取消,則裁減一機關,卽可節省一部分之開銷,當此
餉項奇絀之時,得此不無小補云爾。又有言者,本軍今日最大之惡習,整頓爲難,收歛無方,其
故由於各官長以保全地位,把持勢力,孜孜以個人私利爲懷,而不爲本軍全體着想也。卽前之所
謂痼疾與初症者,亦莫不由此而生。吾輩所爲何事,豈可傳染此症,深蹈此習,而不激揚提倡,
以稍示吾輩之精神道德乎。故弟自願首先取消所有名義權位,雖不能必其風動一時,然而於私心
則庶可告慰也。至汕頭市,對內則頭緒紛繁,組織整理,皆難措手,對外則性質複雜,應付交際

---------------------------------------------------P.110---------------------------------------------------

,無所適從,竊恐非弟才力所能勝任。有此種切,故弟朝夕所希望者,惟有息肩退休之一法而已
。然而明知總座過愛,遽難邀准,今日辭退,若不掛印徑行,則無論公呈、私函,必無效果,徒
著一層痕跡而已。但今日拂衣以去,不惟無以對上官,亦卽無以對部下,且吾輩事業豈止於此,
而來日方長,可以效力者正復不少,焉敢輕以自絕。故特縷述下懷,千祈爲我懇切疏通,期在准
予去職,俾得稍事休養,否則請暫委其權位輕易之事,以爲退休過渡之張本,則始終成全之德,
皆吾兄之所賜也。今日之言,自信披肝瀝膽,應有盡有,毫無假飾於其間,然而形諸筆墨,已獲
不能忘形之恥,揆之友道,實有疚憾於心,是不能無所戚戚也。倘再見之公牘,則痕跡愈顯,必
惹外人之揣測,有好事之徒,造謠作祟,因風掀浪於其間,則於所願未遂,而情義已捐,是則獲
咎於吾兄者,不更大乎。如兄不以外人視弟,尙請潛移默運於無形之中,不使外人注目,則幸矣
。要知吾輩共事,不在於去留形式之間,惟在道與志如一日,則事業無限,報效有期。請以此意
轉吿總座,俾弟早日休致,以遂區區之願,則感激高誼於無涯矣。謹此。並請近安。弟中正頓。」
十二日,自嶼寓郵上辭第二支隊司令呈。*自謂此次辭職,純係於人格與良心問題,彼以其勢,我已吾道,彼以其利,我以吾義,道義能戰勝勢利,故至廣心明,而無

---------------------------------------------------P.111---------------------------------------------------

所罣礙也。*
在寄廬怡然曰:「幽境高蹈,嘯歌自適。夜間月白風淸,衣襟俱爽。較之在軍中,有天堂地獄之
分。」薄暮,陟鄭延平閱操臺故址。歎其雄風未沫。
十三日晚,浙軍士兵突攻第二支隊司令部。 公以辭職尙未批准,故決囘長泰辦理此事。
二十七日, 公以浙軍肆擾司令部,已得懲辦禍首,賠償損失,在事官長降級,駐長浙軍一律撤
退。所有交涉,至此吿一段落。南北護法戰爭,閩粵局部議和,亦已畫界停止。故引退頗用心慰。
二十九日, 公擬籌措資斧,遊歐美三年,以充足學識。
  八月七日, 總理致書國會議員,辭軍政府政務總裁職。
九月二日,尋鄭延平水操臺遺蹟。
五日晚後,遵海濱散步,口占韻語曰:「明月當空,晚潮怒洶,國事混濛,憂思忡忡。安得乘宗
慤之長風,破萬里浪以斬蛟龍。」
二十七日,挈眷離嶼。 公僑此逾兩月,海天奇景,飫領無餘,頭腦胸襟,與之同其豁達。惟顧

---------------------------------------------------P.112---------------------------------------------------


念前程,感傷國事,不知其所屆,俯仰仍自愾然。
十月三日,叩見 總理。 總理勗以助理軍事,不許遠離留學。
  十日,上海黨本部,議決中華革命黨仍改稱爲中國國民黨。
二十三日,謁候 總理, 公謂:「見 中師垂愛與施敎殷勤之狀,不禁頳汗。蓋恐難副所期
也。」
二十五日, 公以 總理之勸,遂罷留學歐美之念。然以旅居挹鬱, 總理乃命赴日本訪問。上
午,始搭輪行,倚欄歎曰:「邇來感慨身世,怳若有亡,傾東海之水,豈能滌我愁腸。」
二十八日晚,抵神戶。
二十九日,在三官驛上車,晚後,到東京。
三十日上午,山田、菊池、原塚來會。下午,代表 總理問犬塚勝太郞病,弔海妻喪。
三十一日,赴橫濱。
十一月一日,午餐於山田家。訪萱野,謁頭山滿翁,欽其襟度安閒。

---------------------------------------------------P.113---------------------------------------------------

三日,午餐於原塚處,繼乃參觀各書肆。往弔田中喪。
四日,購書於菊池屋。
五日,撰世界各國政府對付俄國勞農政府的手段如何文,投稿於星期評論。
旁晚,遊日比谷公園,參觀菊花大會。
八日,偕森福、山田、菊池,往觀上野展覽會。
撰打破外交的迷信問題文,投稿於星期評論。
十日下午,訪秋山定輔,談話一小時。
十一日,如西京。
十三日,往遊桃山,參觀明治陵。復至宇治川,勝賞菊叢。
十四日,搭車赴神崎,下午,卽返西京。
十五日,搭車至神戶。
十六日,趁輪囘國。

---------------------------------------------------P.114---------------------------------------------------

十九日,抵上海。
二十一日,趨謁 總理,暢談時事,相與抱樂觀。
十二月五日,陳烱明派陳其尤齎函來滬,勸囘原職。
  附函:
  介兄偉鑒:……弟一人心有餘而力未逮,極盼吾兄來漳匡助,使粤軍得一部分之刷新,逐漸擴充,練
成中堅部隊,以保障地方之發展。……吾兄能來將粤軍弄好,將來必可於福建樹一遠大之規模。否則
共濟乏材,弟亦無法能爲國家努力,惟有獨善其身而已。餘由其尤面罄。此頌寓祺。弟烱明手啓。十
二月五日。
二十日,應 總理召,同往精武體育會參觀技術。
二十一日,遷居於法租界貝勒路第三六九號。
二十五日,謁見 總理。*嗣是不時過從。*
是年,與丁景梁、汪兆銘、朱大符、吳忠信、周駿彥、胡朝陽常通書函。
在閩常晤者,爲楊子明、譚人鳳、陳肇英等。在滬聚會者,爲江鏡淸、戴傳賢等。

---------------------------------------------------P.115---------------------------------------------------

公爲學務嚴克制,凡事必自反,勇於改過。嘗選已之德性所欠缺者四字曰:「靜敬澹一」。乞
總理書之。並自加說明,以銘坐右。
少年卽有日記,言行皆可考見,刼餘散佚,僅存七年以後各册。
溫胡文忠全集、曾文正家書,看春秋、陸象山全集、歷代通鑑輯覽、*至唐玄宗朝止。*聰訓齊語、政治學
大綱、軍事常識、日本軍制學、俄國革命記、經濟學原論、*夢舍路著。*國民經濟學原論、津村秀松著。*新村
記、易卜生記、鄂爾斯泰人生觀、歐洲地圖、大演習戰況地圖。此外則讀英文、俄文,預備留學
。閱新潮、新靑年、東方雜誌。

  民國八年革命中外環境

二月二十日,徐政府借歐戰吿終爲名,在滬開南北和會。北京國務院派朱啓鈐爲總代表,廣
東軍政府派唐紹儀爲總代表。*至三月和會停頓。*
四月八日,李純、陳光遠、王占元各督軍,向南北兩方疏解,和會繼續進行。
五月四日,北京學生團三千餘人,要求取消中日各項祕約,爲外交示威運動。*是為五四運動。焚曹

---------------------------------------------------P.116---------------------------------------------------


汝霖宅,痛毆章宗祥,並向徐政府籲請懲辦國賊,全國各都會,罷課、罷市、罷工響應之。
二十八日, 總理發表護法宣言,主張恢復舊國會。北政府不能接受,南方武人政客,亦不
肯放棄以國會易權利之目的。和議又停頓,朱啓鈐辭職。
六月十日,交通總長曹汝霖、駐日公使章宗祥、幣制局總裁陸宗輿均免職。
十三日,徐政府准國務院總理兼內務總長錢能訓辭職,特任財政總長龔心湛暫兼代國務總
理。
二十四日,徐政府改督辦參戰事務所爲督辦邊防事務處,編組西北邊防軍,任徐樹錚爲總司
令。
八月十二日,徐政府改派王揖唐爲南北和會總代表。唐紹儀以王曾主戰者,拒不納。
十四日,浙江督軍楊善德病亡。徐政府命淞滬護軍使盧永祥兼任浙江督軍。 是時江蘇督軍
李純,因盧第四、第十兩師,仍分紮蘇境,深忌之。永祥亦密爲戒備。
九月二十四日,改任陸軍總長靳雲鵬暫兼代國務總理。

---------------------------------------------------P.117---------------------------------------------------

十二月二十八日,前代總統馮國璋病故。

二月,共產黨第三國際,*卽共產黨所主張之國際運動。*在莫斯科開成立大會。列寧、季諾維夫、托洛斯基
、刺科斯基等,均列席,選出執行委員三十四人,俄代表季諾維夫當選委員長。
五月七日,國恥紀念。留日學生團,聚衆列隊,先後向英、美、法、俄、意各國駐日公使館
,呈遞公理書,主張直接由德國交還膠州灣。
六月二十八日,留歐學生率華工多人,圍守參與歐洲和平會議代表陸徵祥等寓所,*代表共五人,陸徵
祥、顧維鈞、王正廷、施肇基、魏宸組,地點在法京巴黎。*強阻簽對德和約。

---------------------------------------------------P.118---------------------------------------------------


最近更新於 2015-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