韜養時期(一) 民國六年至民國八年 公三十一歲至三十三歲

不退,粵軍列陣環攻,至晚八時,敵方退走。是晚,中正支隊完全佔領丘演地方。至六日拂曉,
中正支隊由丘演出發,進攻二十里前方之梧桐尾,梁統領所部,由丘演渡河,攻其右翼,丘統領
所部直逼其地,敵在梧桐尾前方,猶據險抗拒,後因梁部逼其右翼,其後方路線幾為粵軍截斷,
民軍一部分。亦由其左翼進逼,以助粵軍,敵見勢絀,因向永泰逃遁,是日正午,粵軍完全佔領
梧桐尾。自此中正支隊與攻興化之許軍,聯絡確實,消息靈便,而半月來挺進七百里程之孤軍,
至是稍得生氣,卽進攻永泰之據點,亦由是而始定也。自梧桐尾至永泰附近之界竹口五十里之間
,深山窮谷,步步入險,正利於以東防西之地,而北軍戰慄,望風遁潰,一無抵抗,及至界竹口
附近,因其福州之援隊已到,乃再列陣抵抗。中正支隊亦於是日乘勢追擊。七日下午,直至離界
竹口五里地之蜚英地方,對陣宿營。八日拂曉,繼續進攻,北軍抵抗數小時,見勢不敵,乃再退
至永泰城附近之高地,據險扼守,中正支隊隨蹤追擊,直逼永泰,丘統領所部攻其正面,梁統領
所部攻其右側,民軍亦繞其左側,以助粵軍,於是三面環攻,勢如破竹,敵見勢絀,乃以八日下
午乘夜潰退,粵軍卽於是晚入城安民。九日上午,梁統領率其所部,追擊至汰口地方,丘統領所

---------------------------------------------------P.93---------------------------------------------------

部,亦繼續前進,極擬直逼福州,以掃巢穴。蓋福州與汰口,相距不過六十里,且其地勢以高臨
下,而永泰大河,直通福州,又順流而下之一優勝地勢也。是日粵軍計劃,本擬翌日先佔葛嶺,
再圖福州,乃因陳總司令停戰命令旣到,不能再計前進,只有奉命固守原防,以守信約。一方面
咨送李厚基,敍明停戰命令,及問其是否承認粵軍之停戰與各守原防之約言。而李之覆文,滿口
承認,並言:「已電漳州陳總司令與之直接交涉。」等語。粵軍以其旣承認停戰,故皆各守原防
,再不乘勝攻省,以守信約,而李乃毫無誠意,不顧信用,利用停戰機會,以爲緩兵之計,私令
其前降粵旅長周永桂,*周在上杭,本為粵軍俘虜,以其立誓効忠,哀求釋放,故恕之。*於十五日反攻汰口,盡其福州附近所有之兵
力,率步兵五千,砲兵一營,沿途焚燒民居,殺戮無辜,以洩其忿,以助其燄,竭其畢生之力,
而與中正支隊千人決戰。幸粵軍防禦前線,不稍懈怠,抵抗至是日下午,中正自覺受欺,而梁、
丘各部,又不遵命令,擅自退却,及至申刻,敵軍槍彈猛射入城,乃知前方部隊已經逃遁,及敵
軍攻入城中,中正隻身衝圍而出。至此更得一最大敎訓,卽孤軍深入,祇有乘勝猛追,達到目的
地而後止,萬不可中途停頓,更不可對敵守信也。*歷來所好及評閱各書籍以及六年份日記,俱於是役遣失, 公深惜之。*

---------------------------------------------------P.94---------------------------------------------------

十六日,自記此次失敗之總因,在停戰命令;而其餘各因:第一、不驅逐敵人於葛嶺之外,而佔
據葛嶺,而以汰口為防禦線,地形不良,距城太近也。第二、停戰命令發表,將士皆無鬥志也。
第三、病劇不能強起視察前敵地形、敵情,而又不多派偵探也。第四、過信停戰條約,以為敵無
反攻之計也。第五、各士兵入城搶掠財物,故敵一來攻,皆護行李而潰靡也。第六、梁之色迷獵
艷,盤踞鹽棧,爭奪入城首功,以致內部不和也。
十七日,抵仙遊,會許軍長,允借若干餉, 公心爲一慰。
  是時,宋淵源據菴袋及山頭城,扣留粵軍人員,妨害本軍行動,刼去公文不還,甚爲後方
患。
三十一日,至安溪。
是年,孫洪伊、周日宣、丁景梁、汪兆銘、戴傳賢等,俱在滬上,時通書信。
公頻年夜坐習靜,默念執持者,有孟子養氣章、曾文正主靜箴、緜緜穆穆之條、硏幾之條、一陽
初動萬物資始之條、靈明無著之條。至是歲則增王陽明萬象森然冲漠無朕之條。

---------------------------------------------------P.95---------------------------------------------------

附錄 孟子養氣章 孟子日:「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公孫丑曰:「敢問何謂浩然之氣?」
孟子曰:「難言也。其爲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其爲氣也,配義與道;
無是,餒也。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行有不慊於心,則餒矣。」
曾文正主靜箴 齊宿日觀,天鷄一鳴。萬籟俱息,但聞鐘聲。後有毒蛇,前有猛虎。神定不懾,誰敢
予侮。豈伊避人,日對三軍。我慮則一,彼紛不紛。馳騖半生,曾不自主。今其老矣,殆擾擾以終
古。
緜緜穆穆之條 自戒懼而約之,以至於至靜之中,無少偏倚,而其守不失,則極其中而天地位,此緜
緜者,由動以之靜也。自謹獨而精之,以至於應物之處,無少差謬,而無適不然?則極其和而萬物育
,此穆穆者,由靜以之動也。由靜之動,由動之靜,終始往來,一敬貫之。
研幾之條 倭艮峰前輩先生言:「研幾工夫最要緊。顏子之有不善未嘗不知?是研幾也」。周子曰:
「幾善惡」。中庸曰:「潛雖伏矣,亦孔之昭」。劉念臺先生曰:「卜動念以知幾」。皆謂此也。失
此不察?則放心難收矣。又曰:「善惡之幾,與國家治亂之幾相通」。
一陽初動萬物資始之條 「神明則如日之升,身靜則如鼎之鎭」。此二語可守者也,惟心到靜極時,
所謂未發之中,寂然不動之體,畢竟未體念出眞境來。意者只是閉藏之極,逗出一點生意來,如冬至
一陽初動時乎。貞之固也?乃所以爲元也。蟄之坏也,乃所以爲啓也。穀之堅實也,乃所以爲始播之

---------------------------------------------------P.96---------------------------------------------------

最近更新於 2015-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