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編 少年時期 民國紀元前十六年至民國紀元前六年 公十歲至二十歲
- 詳細內容
,賢鉅、賢裕,女一,卽我先妣慈菴王太夫人也。中華民國二十一年六月十三日,外孫蔣中正,
謹譔於廬山牯牛嶺。」
冬,妹瑞蓮出閣,王太夫人召歸襄辦嫁事。
是年七月 總理由歐洲抵日本東京,黃興、宋敎仁等,齊集富士見樓歡迎。旋議組織團體,
遂於是月三十日創立中國同盟會*是會發行民報,宣揚三民主義。越四年,為日政府封禁。*
是年,日俄戰事終,日海、陸軍皆大勝。清廷動於立憲之說,八月二十六日,派五大臣*載澤鴻慈、徐世昌、
載端方、紹英。*出洋考察憲政。吳樾在正陽門車站擲炸彈,未中,死之。
民國紀元前六年,清光緒三十二年,丙午。(西曆一九○六) 公二十歲。
正月,入邑城龍津中學堂,江起鯤為總敎習,毛思誠任監學。公因受內外潮流之激盪,感痛國
族之陵夷,家庭之焭弱。*鄕有無主滯糧,縣官令甲首中戶攤賠, 公家與焉。莊書嗾里猾故苛派,差役票傳 公到案,勒迫承認,王太夫人以為奇辱,而 公憤恨貪汙之苛虐,與土劣之
橫暴,自述其革命之動機,實基於此。*在校未三月,卽決計出洋,立志革命。當時風氣未開,親屬及戚舊,多來沮尼
---------------------------------------------------P.23---------------------------------------------------
。 公乃自剪髮辮,托友寄家,以示決心,於是全族以為大不敬,鄕人駭然。*俗以割髮為犯禁令,且視為怪事。*
公則漠然置之,不以為意。王太夫人雖不忍孤兒遠離膝下,卒以 公志難回,即亦資遣留學。四
月間,東渡日本,志在學習陸軍,以例須由本國陸軍部保送,乃改入清華學校。
是年在東京識陳其美,並廣交中國在東志士,是為 公參加革命運動之始。
是年 總理在日本鼓吹革命甚力,留學生加入同盟會者激增,清廷患之,乃要求日政府迫令
出境。
---------------------------------------------------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