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李德哈特戰略論研究之總評

內容來源:卷三十五 文錄
隸屬章節:文錄\甲﹑文錄\中華民國四十九年


——中華民國四十九年六月八日——

 

一、李氏間接路線的戰略思想,其立論要旨,是對世界列強爭霸的國際戰爭之戰略,而並非為國內革命戰爭的戰略思想。吾人研究此書,應對此點特加瞭解,乃不致其對我今後反攻復國的革命戰爭的戰略或戰術思想,導致謬誤。但該書間接路線的戰略思想,其間實有很多足以適應於我今日國內的敵我情勢者,並非不可採用。尤其是他的八大原理,在我反攻戰術上,更可應用,當無貽誤。故吾人在反攻復國的革命戰爭中,對此間接路線戰略思想,自可隨時應用,但決不能一概而論,認此思想為金科玉律而盲目崇拜之。須知俄共戰爭思想,本已依循此間接路線手段,以為其無形侵略世界陰謀之法寶,竟使其敵方無從捉摸,亦無法打破其陰謀。故吾人只要準備有素,亦可尋求適當時機,運用其相反的戰略,即以直接路線的戰略,使之不能不與我直接戰爭,以打破其陰謀,並暴露其內在之各種弱點,因為此種間接路線戰略,運用於國際上國力相等或其國力相差無幾之兩方,乃最為可能。若用之於國力強弱懸殊,而又孤立無援之弱者一方(例如上次中日戰爭前之兩國形勢),除非如越王勾踐之對吳王夫差,運用其特殊的而且是長期的間接路線,否則不易生效。故弱者對強者之侵略壓迫,無法避戰,而不得不出於直接應戰時,則只有在戰爭之中,運用間接路線之原則,與之持久週旋,但不能作孤注一擲的積極會戰,

--------------------------------------------------P.238--------------------------------------------------

就是在戰爭進行之中,不斷尋求其強敵之弱點,務使其心理與物理失卻均衡,而導向於我戰略形勢有利時,再加以最後一擊之積極會戰,此當為間接路線戰略思想的真實意義。
二、其次,間接路線戰略思想與會戰思想的關係,應有切實認識,此亦為研究本書的中心問題所在。大家不可認為李氏的間接路線是絕對遺棄會戰的戰略思想,亦不可認為李氏思想為非戰論者。須知李氏所說:「戰略真正的目標,並不是要尋求會戰,而是要尋求有利的戰略情勢,如果這種情勢,還不足以產生決定性的結果,然後再繼之以實行會戰,則必然可以獲致預定的結果。」此其所謂「實行會戰」和「尋求有利的戰略情勢」自然是指有利於會戰的戰略行動,而非指其「大戰略」一般情勢而言。可知李氏間接路線戰略思想,其所要尋求有利的戰略情勢,亦無非指其尋求有利的最後會戰行動而言。此則已無異承認「會戰」乃為其產生決定性的結果之惟一手段。不過,他強調會戰行動,要在用盡其他一切手段,不得已而出之於會戰的最後之一途而已。此其意如為雖不經會戰,而亦可獲得決定性的勝利結果,亦如孫子「不戰而屈人之兵者」的一樣原理的話,則尚待研究。應知孫子這一原理,僅為心理上心戰所產生的意識形態,而並非謂不須會戰即可獲得最後勝利之果實也。除非敵方由此意識形態所產生的結果,其失敗心理高漲,戰鬥意志已根本動搖,乃不能不自動繳械,或無條件投降,完全對你屈服,否則仍非經過會戰不可。故此種意識形態所形成的,認為「決定性的結果」,乃是抽像的且是臆斷的結果,而決非如戰爭本身會戰以後,最後勝利所獲得的具體而徹底的決定性的結果。故此種意識形態的形成,只能說其將在會戰中可以增加敵人失敗的因素,與減少我軍損害的程度,並能較易取勝而已,並不能認

--------------------------------------------------P.239--------------------------------------------------

此即在戰爭本身上,已經獲得了具體勝利的決定性結果,否則如認此種意識形態即為具體的勝利,而不必再要尋求會戰或以為不必再作充分的會戰準備,亦如在會戰的初期勝利,當敵人退卻時,就要鬆懈間歇,而不作積極的追擊或徹底殲滅的行動,這樣,正在這最後五分鐘成敗決定的關頭,就要放縱敵人任其乘機喘息,此無異坐待敵人反噬,自取滅亡。此種戰例,不必遠徵往史,就在我國民革命軍本身三十餘年來,對南北軍閥與共匪的歷次戰役中,只要其表示投降歸誠,乃即從事收編,而不再尋求會戰予以徹底解決,其最後的結果,就是招致大陸淪陷的空前浩劫。這種實際教訓,乃已足為吾人警惕而有餘了。所以我認為無論在任何對內對外戰爭中,這種消極的惰性的不尋求會戰的間接路線的戰略思想,不僅無法獲得決定性最後勝利的結果,而且只有招致其決定性的最後失敗的結果而已。
吾人應知戰爭成敗的決定,只有在戰爭的會戰本身中所獲得最後的徹底的勝利,才是真正決定性的勝利結果。即使政治、經濟、外交等總體戰有關的各種力量,亦只能增強其戰爭本身勝利的因素,而不能替代會戰的最後勝利所得的決定性結果。蓋既名之為戰爭,未有不經會戰決勝,而能獲得決定性的結果之理。當然在歷史上間或亦有與此相反的戰例,但這只可作為戰爭的例外,而不能作為戰爭原則的定例。即使如前所述勾踐對夫差的間接路線,最後亦須待其伐吳的直接軍事會戰行動,而後方能產生決定性的沼吳結果耳。李氏既以歷代戰史證明其間接路線為較勝於直接路線者,所惜其不曾將戰史中,未經會戰亦可產生決定性的結果,舉例證明,此實為本書之最大弱點所在,亦為李氏過於偏重理想,而忽視戰爭實質所致之結論乎。故余對間接路線與會戰思想之關係,認為間接路線的一切作為,是為尋求最後

--------------------------------------------------P.240--------------------------------------------------

會戰有利的戰略行動。因之間接路線,實不過是其會戰致勝之必經路線。但決定性的結果,仍須由會戰行動而後得之,乃可說間接路線為會戰之必需手段,而會戰決勝,乃為間接路線之最後目的,此或於李氏所說戰略目標,並不在尋求會戰,而是在尋求有利的戰略形勢之說,似有差別。然窮究其極,彼在第一步既要尋求有利的戰略形勢,則再進一步,自然是尋求會戰決勝為其目標;否則,彼所要尋求之有利的戰略形勢,究竟為何?故吾人更應知道,實行間接路線,是為了最後之會戰,而會戰行動的決定,必須於尋求間接路線有利戰略情勢中得之。否則,若專為間接路線,而不尋求會戰以產生其決定性的結果,則其間接路線思想,乃成為玄學與幻想,此當非李氏著作之本意。故此書對於我們今後反攻復國戰爭中之應用程度如何?余以為亦可本於「七分政治,三分軍事」,「七分敵後,三分敵前」之原則,另增「七分心理,三分物理」和「七分間接路線,三分會戰行動」,以尋求之。
因之,我們就可認識戰爭的本質(內容)是存有兩個因素:第一、是無形的——心理的、謀略的,亦就是間接路線,可說這無形的因素是陰性的。第二、是有形的——物理的、暴力的,亦就是會戰行動,可說這有形的因素是陽性的。所以無論任何戰爭,都不能脫離這有形與無形的兩個因素,亦就是對於這間接路線與會戰行動的兩個因素,不能偏廢,必須並存不悖與相輔相成才行。只是對於這兩個因素應用的成分,因時因地有所差別而已。否則,對於戰爭本質,認為只有一個單獨的因素,即如李氏學說認為戰爭,只要運用間接路線,就可獲得決定性的結果,而不承認會戰行動的因素存在及其必要性,那真是違反了戰爭的本質,就不能成為戰爭的健全思想,自亦不能成立其正確的理論,而其所倡導的學說,

--------------------------------------------------P.241--------------------------------------------------

最近更新於 2014-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