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矛盾戰術


      三、製造國民革命陣營內部的矛盾 共匪為了轉變我們民族革命為階級鬥爭,使其乘機奪取國家的政權,首先就要從我們中國國民黨的內部,製造矛盾,煽動鬥爭。最顯明的事例如下:
     (子)民國十三年以後,共匪對我們本黨內部製造矛盾。在他打擊其所謂「右派」的時候,「右派」固然受了他的打擊,而「左派」亦受了他的控制。(註一三)
     (丑)民國三十四年以後,共匪為了分化我們政府及本黨,乃製造其所謂「頑固派」和「民主派」的名詞。當他對其所謂「頑固派」進行鬥爭的時候,而所謂「民主派」也就被他麻醉和操縱,最後也就不能不向他靠攏了。(註一四)

      第二節 製造目標

      共黨為了分化一個團體,乃至滲透一個政府,必先製造一個目標,才能煽動其內部的鬥爭,使他獲得滲透與顛覆的機會。最顯明的事例就是:
      一、民國十三年本黨改組以後,本黨與共匪的「聯合戰線」的共同目標原為北洋軍閥。但是共匪為了要對本黨滲透和操縱,企圖假冒本黨的名義,劫持本黨的組織,實行其共產主義的工作,乃在本黨內,製造其各種目標,即指其所謂「右派」為「資產階級」,而聯合「左派」之「小資產階級」來打擊他。使我們抹煞其原定目標,而自啟紛爭,以供其共匪份子的利用。(註一五)
      二、民國十五年,共匪在武漢,首先聯合左派即其所謂「小資產階級」,來反對南京的中央政府,

---------------------------------------------------P.325---------------------------------------------------

造成寧漢分裂。他再進一步,又以其所謂「無產階級與農民的革命民主專政」來打擊左派「小資產階級」,而演成武漢的悲劇。(註一六)


      第三節 轉移目標

      蘇俄及國際共黨不僅製造目標,在其敵人的中間挑撥鬥爭,並且轉移目標,使反共勢力不能不與他接觸乃至合作。他的「統一戰線」就是這樣構成的。最顯明的實例,就是民國二十三年至二十四年之間,在歐洲則有納粹主義的興起,在中國則為中共匪軍的西竄,當時莫斯科為了打開他這個危局,乃提出「統一戰線」的口號。他指使國際共黨在西方各國,製造其「對法西斯的恐怖」,而發動「反法西欺主義運動」。同時在中國,共黨本身已無法作公開的活動,乃透過其外衛團體,以中立的姿態,在「抗日救國」的口號之下,提出「國共合作,共同抗日」的主張。這就是他轉移目標的戰術。(註一七)當時我政府對共匪的五次圍剿,已告成功,如再繼續追剿,必能肅清其殘餘部隊,消滅其黨團組織。但是國際的「反法西斯主義」以及國內的「停戰抗日」運動,把我們反共的目標轉換為抗日的目標,而我政府也就不能不決定以政治方法解決中共問題,而與其開始商談合作了。(註一八)

      第四節 製造戰爭

      莫斯科帝國主義及其工具國際共黨最險惡的手段,就是促成戰爭並製造戰爭,而乘機擴張其侵略勢

---------------------------------------------------P.326---------------------------------------------------

力,來併吞歐亞自由國家為其附庸。最顯明的就是下列的事例:
        一、民國二十八年即一九三九年八月,史達林與希特勒訂立蘇德互助協定,促成歐洲戰爭。(註一九)
        二、民國三十年即一九四一年四月,史達林與松岡洋右訂立蘇日中立協定,促成日本的南進。(註二○)
      本來民國二十四年(一九三五年)以後,莫斯科是以其統一戰線政策,在西方聯合英法來對抗德義,同時在東方聯合中國來對抗日本,但是史達林卻在其一隻手聯合民主各國之時,他另一隻手又向軸心各國伸出,到了一九三九年至一九四一年之間,他就利用德國在歐洲對英法作戰,並且利用日本在太平洋對英美作戰,而使德日軸心國家完全替蘇俄從火中取栗,到了民主集團對軸心同盟的戰爭展開以後,史達林又搖身一變而加入民主陣營來對德日作戰了。
      以上列舉共黨的各種鬥爭方式,都是他運用辯證法的基本法則——矛盾律。他使用這些戰術,改變你的思想,轉換你的環境,動搖你的政策,改變你的目標,促成你對他的敵人作戰,役使你替他火中取栗,而其最後的目的,就是他擴張其侵略勢力,向征服世界的目標前進。
(註一)列寧:「左傾幼稚病」,選集第十冊,第一一二頁。
(註二)本書第一編第二章第五節,第九一二至九一三頁。
(註三)本書第一編第二章第十六節,第九四一至九四二頁。
(註四)本書第一編第二章第十六節,第九四一至九四二頁。
(註五)本書第一編第三章第三節,第九四五至九四八頁。

---------------------------------------------------P.327---------------------------------------------------


(註六)本書第一編第二章第六節,第九一二至九一三頁。
(註七)本書第一編第二章第十三節,第九三○至九三三頁,第十四節,第九三三至九三七頁。
(註八)本書第一編第三章第二十七節,第九九○至九九二頁。
(註九)列寧:「民族問題提綱」,見「民族殖民地論綱」專冊。
(註一○)本書第一編第三章第二十節,第九七八至九七九頁;第四章第九節,第一○一五至一○一七頁。
(註一一)本書第一編第四章第九節,第一○一五至一○一七頁。
(註一二)本書第一編第三章第二十一節,第九七八至九七九頁。
(註一三)本書第一編第二章第十二節,第九二八至九三○頁。
(註一四)本書第一編第四章第二十六節,第一○五一至一○五二頁。
(註一五)本書第一編第二章第十節,第九二四至九二六頁。
(註一六)本書第一編第二章第十五節,第九三八至九四一頁。
(註一七)本書第一編第三章第六節、第七節,第九五一至九五三頁。
(註一八)本書第一編第三章第十節、第十一節,第九五六至九六二頁。
(註一九)本書第一編第三章第十六節,第九七二至九七四頁。
(註二○)本書第一編第三章第十八節,第九七五至九七六頁。

---------------------------------------------------P.328---------------------------------------------------

最近更新於 2014-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