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俄共世界革命戰略中「和平共存」的最後構想及其進行的方略

  第三條路線是通過西南太平洋而轉到中南美洲。如果在軍事作戰上說,那他必要先瓦解西太平洋的鏈島防線,纔能進入中太平洋;又必須瓦解東南亞聯盟,纔能進入南太平洋,而達到中南美洲。本節對此有關軍事作戰問題,不擬多作詳述。今日只就其在政治作戰的路線一點上,加以說明,就是現在俄共對美洲的政治作戰計劃,是以其北平匪偽組織毛澤東為其經紀代理人,而間接的對北美作政治的進攻,且其所採取的戰術是二方面的。

  第一方面,中共的正面攻擊,就是直接對美國進行和平談判。這一和平談判,對美國內部,可以助長美共及其同路人「改變美國對中共政策」的運動,且其對南亞與中東,亦可以鼓勵國際姑息主義與中立主義的聲勢。

  第二方面,中共的迂迴路線的進攻,就是他經中南美而轉入北美的一條路線。這更是他對西半球的政治作戰的重點之所在。今日我們必須特為警覺的一個事實,就是中共開始對中南美進行其和平攻勢與貿易政策。正如其俄共本身直接的對中東和非洲的政治滲透,而間接的就是他對歐洲迂迴作戰一樣,中共對中南美的政治攻勢,亦就是他俄共對美國的迂迴作戰。正如俄共煽動中東的變亂,即可使西歐國家不能不放棄亞洲而退保歐非,最後又不能不撤出非洲而退守其本國完全陷於孤立的境域。而其中共對中

  南美的戰略,亦是如此。如其不能使中南美各國的反美運動連續發生變亂,普遍蔓延而動盪不定,則西半球安全無恙,他即無法迫使美國退出亞洲。所以俄共心目之中,由北平經東南亞繞道太平洋,向中南美全面發展,乃是俄共在其政治作戰上從莫斯科到達華盛頓的一條最近的道路。

---------------------------------------------------P.281---------------------------------------------------

  由此可知,共產主義對中南美的滲透和顛覆工作,並不是中共本身所能進行的,在實際上中共毛澤東不過為其經紀代理人而已,為什麼俄共要指使中共在中南美做他的開路先鋒,明目張膽向中南美這個區域全面進行其政治攻勢呢?這是因為中南美各國對俄共的陰謀已有了相當戒心,所以他必須中共為其經紀代理人,加以掩護,而與他自己對歐非的擴張行動,互為策應,以增加其共產主義發展的速度。並且,中南美各國之中,如其對中共的政策,發生變動,則美共的同路人更可借口來推動「美國改變其對中共政策」的運動了。率直的說:美國對中共政策之改變,其真實意義,就是要美國從亞洲退回美洲。而中共今日的企圖就是從中南美製造其迫使美國退出亞洲的動力。現在的問題,就是非洲與中南美兩大洲共產主義的政治滲透和武裝變亂,其進行和發展的速度如何,就可決定其赤化非洲和赤化美洲的時間誰先誰後了。

  最後要特別指出,俄共對於北大西洋公約和太平洋集體安全體系的瓦解和破壞工作,在歐洲以西德為其焦點,在東亞以日本為其焦點。自一九四九年以來,世界反侵略鬥爭最大的成就,即是西德參加北大西洋公約,與盟國對日和約的訂立。因而俄共對於德日兩國,不祇要阻止和破壞其重整軍備的工作,並且要威迫利誘,達到其中立化的目的。

  (戊)俄共統制世界的里程

  俄共從莫斯科經由這三條路線到達華盛頓,亦即是從「和平共存」到最後決戰的過程,民主集團對於這一迂迴路線和遲延決戰的戰略,以及他在這「和平共存」的時間之內的政治作戰計劃,如不能深切

---------------------------------------------------P.282---------------------------------------------------

警覺,採取對策,那就是坐視世界形勢一天一天朝?他俄共預期的方向和時間來轉變,亦就是聽任他統制世界的最後構想,依其預定的計劃來實現罷了。總之,今日俄共對這一「和平共存」的整個政治作戰計劃,其對歐亞兩洲的部署工作,經過這十年的時間,已有了相當的基礎,可以說是其第一階段計劃,已告一段落。今後只要等待其全球整個時間表之配合,自不難一舉成功。至於他目前第二階段的基本工作,正是他在非洲與中南美洲同時並進的時期。只要這第二階段的計劃亦能如第一階段十年中,順利進行,則其第二個十年之後,就可進入其第三階段最後統制世界的里程了。不過我以為只要民主集團,今日能夠針對俄共內部的危機,把握其世界戰略的關鍵,從遠東解除中東的危局,並從東亞大陸捍衛太平洋的安全,則俄共的時間表上所預定的整個計劃,必將全部粉碎。

  我在下節中,再就俄共「和平共存」最後構想中的戰爭經濟計劃和軍事作戰計劃,加以探討。

  第二節 蘇俄「和平共存」構想中的戰爭經濟計劃

  (甲)俄帝和中共的戰爭經濟計劃的三個特點

  莫斯科積極備戰的工作,可從俄共二十次黨大會所通過的第六個五年計劃,及中共去年發表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中,表現得再明顯亦沒有了。中共的計劃固然是在俄共計劃之前訂立的,但到了去年年底,俄共計劃提出以後,中共立即加緊改正,追隨其後。最顯明的,就是去年七月,中共剛才決定了「農業生產合作化」的綱領,而今年一月又拿出一個「全國農業發展綱要」,要「在一九五七年或者一九五八年

---------------------------------------------------P.283---------------------------------------------------

,基本上完成其高級形式的農業合作化的任務」。而其所謂「高級形式的農業合作化」就是俄式的集體農場。接著就是今年四月,米高揚來到北平,使中共立下契押,在蘇俄控制之下,加緊其一百五十六種工業的進行,和阿、迪、蘭鐵路的建築。這兩件事,就是中共追隨俄帝的戰爭計劃而力求其配合的實例。現在我要略舉俄帝與中共相互配合的戰爭經濟計劃的特點,亦就是我們所應特別注意的幾點:

  第一個特點是他積極開拓亞洲心臟部的基地。蘇俄在他本國集中力量開發烏拉爾山以東的西伯利亞地區。而其附庸中共亦以東北的工業基礎,積極擴大生產,而以其餘力支持西北和西南的工業發展,並以其東南的工業轉移西北,建設西北的新工業地區。綜合俄共與中共兩個計劃來看,莫斯科的企圖,是要在一九六○年以前,在亞洲心臟部完成其戰爭經濟的基地建設。這樣他以為從此就可以不怕核子武器的攻擊,而在歐亞大陸上,能對民主國家作持久的戰爭。

  第二個特點是他繼續加緊發展其軍事工業。在數量方面,蘇俄本國預定一九六○年,鋼鐵產量達到一九五五年美國產量三分之二;煤產量趕上一九五五年美國的產量;電力產量要趕上美國。只是石油還趕不上美國,他當然期待著中東區域美英二國經營的油田,作為他後備的力量。至於中共的工業是以鋼鐵、電力、機器製造、燃料、有色金屬及基本化學工業為重點,來配合蘇俄作戰的需要。

  在地域方面,蘇俄新建的重工業、發電站和鐵路,都?重西伯利亞地區。例如煤,主要的地點將為庫茨涅茨克煤區、卡拉干達煤區和其它「東部」的煤區。又如石油,主要的地點將為烏拉爾與伏爾加河流域的油礦。水電站的主要地點,將為安加拉河上的布拉茨克水電站與葉尼塞河上的克拉斯諾雅爾斯克

---------------------------------------------------P.284---------------------------------------------------

最近更新於 2014-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