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俄共戰爭思想的來源及其基本原則

內容來源:卷九 專著

  隸屬章節:專著\蘇俄在中國\第三編 俄共「和平共存」的第一目標及其最後的構想

  俄共的戰略目標從中國轉向東南亞和中東,其戰爭方式從製造戰爭詭變為「阻止戰爭」與「和平共存」,已如上述。但實際上,他這三十年的侵略行為,乃是結合多數戰役的一個戰爭。我們中國為了國家生存與人民自由,繼續不斷的與他進行各種戰鬥。這一長期的痛苦經驗,使我們對於俄共的戰略目標和戰爭方式的轉變,每一步驟都比較瞭解。我將在補編中,說明俄共對我們中國所施展的各種戰術,本章只研究其俄共戰爭思想的來源及其戰爭的基本原則。

  我今日探討俄共的戰爭思想的根據,第一是以馬克斯和列寧對於戰爭的基本觀念為基礎,來研究其具體的戰爭原則;第二是綜合我們三十年來與共黨實際的作戰經驗,來分析其戰爭方式與戰術;第三是參考俄共對內對外戰爭,自一九一七年起,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為止的戰史,來解剖其戰爭的本質。至其蘇俄軍事上所謂「永久性的作戰因素」的五原則,(注一)或其早已公開發佈的各種教令以及其各軍種或各兵種的戰術問題,並不是我在此所要研究的對象,至於中共的戰爭思想,不過是俄共的一些餘瀝,更沒有什麼特別加以分析的必要。

  惟在研討俄共的戰爭思想之前,所應特別注意的一點,就是他們所謂戰爭思想,並不單純是指軍事作戰一方面的戰爭思想,乃是連帶著對政治作戰的戰爭思想而言。尤其是他們世界革命的戰爭思想,更是政治作戰的戰術重於軍事作戰的戰術之思想。但是他們政治作戰的戰術,最先還是應用軍事作戰的理

---------------------------------------------------P.254---------------------------------------------------

論,後來又運用其政治作戰的戰術思想,而反映到他軍事作戰的戰術思想上面。例如他們所謂「普羅」軍事思想,完全是受了他布爾雪維克政治思想的影響所產生的。

  我們若是就他蘇俄軍事的戰爭思想而言,那他們思想的來源,可說是由東方與西方兩個不同方向融匯而成的。他們戰爭哲學的來源,在西方是師法克勞塞維茨,在東方是師法孫子。他的戰爭型態,在西方是學習拿破侖,在東方是學習成吉思汗。故其對於兵學的研究,特別講求東方的孫子與成吉思汗的學理及其原則。這是我們探討俄共軍事的戰爭思想所不可忽視的。

  至於列寧的世界革命戰爭思想有兩個主要的來源:一個是馬克斯,一個是克勞塞維茨。他從馬克斯所得到的,是階級鬥爭的理論,和社會結構及政治情勢的分析方法;他從克勞塞維茨所學到的,是戰爭的基本原理,和戰爭指導的方法。斯大林承接列寧的衣缽,但他對克勞塞維茨的戰爭理論,在第二次大戰前後,卻不斷予以抨擊,特別是他對其最高軍事學校教授拉金上校所問,「應不應該批評克勞塞維茨的軍事基本理論」時,他所答的一段話,說:「克勞塞維茨是手工業戰爭時代軍事理論的代表。他早已成為時代落伍的軍事理論權威者。現在我們是處於機械化戰爭時代,在機械化戰爭的時代,需要有新的軍事理論家。」我以為他這一段話,只能對於軍事作戰的戰術思想而言。因為各軍種的戰術思想,自然是隨?時代與武器的發展而進步,決不能墨守成規以甘居落伍的。

  但是他對克氏的戰爭原理,亦即是他們所指「軍事基本理論」有關部分的抨擊,我以為他如不是一個不懂軍事學理的人,那他無非是為了誇耀其自己理論的高深,強詞奪理,要勝過古今一切戰爭論權威

---------------------------------------------------P.255---------------------------------------------------

者,表示其戰爭思想並不是由外傳而來,乃是皆由其自己獨出心裁的天才而得的自大狂的心理罷了。我以為今日共產主義戰爭思想尤其是他們世界革命戰爭思想的理論,仍不能脫離其共產主義的祖師,馬克斯和列寧傳統思想的軌範。不過列寧對於其學術與理論方面,並沒有像斯大林那樣自作聰明,自大自負的習性,而且他列寧自己亦不承認其是一個軍事專家,就是在其論述中,亦沒有關於戰爭思想的系統著作。但是他平生是特別注重軍事科學和研究戰爭藝術的革命家,而且他在一九一三至一九一五年之間,讀克氏戰爭論,曾作很精詳的札記。我們今日可從克氏戰爭論中,特別是列寧札記所摘錄和他所評注的部分,來對列寧的戰爭思想,加以檢討,更可瞭解列寧及其俄共戰爭思想的梗概。

  (注)蘇俄軍事上所謂「永久性的作戰因素」的五原則,就是(一)後方的安定性。(二)軍隊的士氣。(三)師的素質和數量。(四)軍隊的裝備。(五)指揮官的組織能力。

  第一節 戰爭的絕對性

  克勞塞維茨在其戰爭論中,開宗明義,即確立「絕對戰爭」的概念。戰爭為了達到其使敵人服從我方的意志之目標,在概念上,暴力的發展與暴力的行使,沒有任何限界,不達到極限而不止。這就是戰爭的無限界性或絕對性。(注一)

  克氏以為過去大多數現實戰爭,都是有限戰爭,因此過去一般人對於這一絕對戰爭思想,究竟有多少現實性,表示懷疑。但是克氏從法國革命和拿破侖戰爭中,發現了戰爭的新趨勢。這一趨勢就是戰爭急速向「絕對」的方向邁進。(注二)。

---------------------------------------------------P.256---------------------------------------------------

  這一「絕對戰爭」或「無限戰爭」,與過去現實戰爭或有限戰爭相比較,其差異之點是什麼呢?

  一、有限戰爭祇是一次決戰,或是幾個戰鬥的結果。所以戰爭的勝利,乃是一次決戰,或是幾個戰鬥的勝利之總和。反之,無限戰爭乃是繼續的行動,而這些行動又是一個不可分的總體。這個總體,雖包括著多數戰鬥,但各個戰鬥,其本身並無獨立價值,而必須從其戰爭的總體上估計其價值。(注三)

  二、有限戰爭思想,把戰爭看做一種類似商業上的交易行為,估計其所負擔的風險,及其所期待的利潤的數量,拿出軍隊來作資本,而希望每一筆交易,所受的損失,不會超過他投資的數量。(注四)反之,「無限戰爭」乃是一個最後決戰的概念。為了最後勝利,軍隊的數量、編組,以及政治謀略、外交行動,都是為了最後決戰。好像我們把所有資本投入一個事業,每一筆交易都是為了最後的結算。(注五)

  三、有限戰爭的目的,是強迫敵人接受我方的條件來訂立一個條約,或是割取敵人的一部分領土。所以這種戰爭要計算其所需用的時間,要計算其所得到的土地。反之,無限戰爭的目的是要使敵人屈從我方的意志。除非毀滅了敵人的作戰力量,迫使敵人無條件投降,接受其絕對的統治,則時間多少,土地得失,都沒有獨立的價值。

  但在法國革命戰爭中,發生了共產主義和階級戰爭的一道逆流。這一道逆流,在馬克斯和恩格斯的手上,構成了一個共產主義思想體系。他們更將克氏「無限戰爭」的概念,應用於階級戰爭,而形成其「世界革命」與「世界無產階級專政」的狂暴思想。馬克斯為共產國際聯盟起草的「共產黨宣言」,乃是國際共產主義和世界革命運動的起點。馬克斯從一八七一年「巴黎公社」的暴動中,指出未來的民眾

---------------------------------------------------P.257---------------------------------------------------


革命,「不再是像從前一樣,把官僚主義的軍國主義的機器,從一手移轉於他手,而是要把他徹底粉碎」。(注六)恩格斯在「法國內戰」的緒論中,更明白的說:「請看巴黎公社吧!這就是無產階級專政。

  到了一九一九年三月,列寧組織了第三國際,其信條載在「共產國際憲章」第一條,就是:

  「共產國際——國際工作者同盟——是各國共產黨的結合,亦即是世界共產黨。共產國際,是世界無產階級革命運動的領導及組織者,共產主義的原則及目的之宣傳者,要努力爭取勞動階級,和貧農的廣大群眾,要為世界無產階級專政,為世界蘇維埃共和國聯邦,為完全消滅階級,並為實現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社會的第一階段而奮鬥。」

  蘇俄及其所役使的國際共產黨,在世界各國家、各民族,和各地區中作戰,乃是以「世界無產階級專政」為其最後的目的。他們為了追求這一狂妄的目的,他們的戰爭,當然竊取克勞塞維茨所謂「絕對戰爭」和「無限戰爭」,而不是一般現實戰爭或有限戰爭所能比擬。

  (注一)克勞塞維茨戰爭論,(國防部譯本)第一篇,第一章,第三頁至九頁。

  (注二)戰爭論第八篇,第二章,第一○頁至一一頁。

  (注三)戰爭論第八篇,第一六頁附表參看。

  (注四)戰爭論第八篇,第六章,第八六頁至八七頁。

  (注五)一八五七年九月二十五日,恩格斯寫給馬克斯的信,特別對這個比喻,感覺興趣。

---------------------------------------------------P.258---------------------------------------------------

  (注六)一八七一年四月十二日馬克斯寫給顧格曼的信。

  第二節 國民戰爭與階級戰爭的並用

  法國革命和拿破侖戰爭中,無限戰爭的趨勢,再具體一些說,就是戰爭成為全國國民的事業。克勞塞維茨指出了歐洲在十八世紀中,戰爭只是政府之間的事;到了法國革命,戰爭一變而為法國三千萬民眾的共同事業,(注二)使戰爭更接近其絕對性的本來性質,(注二)擺脫一切傳統的限制,而能盡量發揮其本來的威力。(注三)

  克氏在戰爭論「國民戰爭」一章中,表現了他理想中的無限戰爭的型態。他認為一個國家在敵軍侵入國土之時,本國軍隊向國內退卻,而以正規部隊支持其武裝民眾作戰。敵軍侵入國土愈深,則其兵力愈為分散,「於是國民戰爭的怒火,遂開始燃燒,終成燎原之勢,達到決定戰局的最高潮。」(注四)一個國家在戰敗之後,再起作戰時,國民戰爭,更是禦侮圖存的戰爭方式。(注五)克氏的戰爭哲學,推論至此,其對於反侵略的民族革命戰爭,可以說是有其寶貴的貢獻。

  克夢塞維茨的理想中的無限戰爭的基礎,就是他所謂全民武裝的「國民戰爭」。因之,馬克斯亦依據這一理想,從法國革命中尋繹其階級鬥爭的戰法。馬克斯從一八七一年「巴黎公社」的暴動中,指出未來的階級戰爭,將演成群眾的大規模的軍事的流血的鬥爭。(注六)所以他們極力鼓吹「全民武裝」的論調,這對於列寧的戰爭思想當然有特殊的影響。

---------------------------------------------------P.259---------------------------------------------------

  到了列寧,他完全襲取克氏從法國革命所指出的「無限戰爭」的趨勢。他說:「法國革命民眾,重新構成其整個戰略體系,打破戰爭的一切舊規律和舊習慣,創造新的革命民軍來代替舊式軍隊,並採用新的戰法。」(注七)但是他對於俄國革命,則完全採取馬克斯階級戰爭和無產階級專政的路線,來指導他的黨徒的行動。他認為一九○五年俄國革命,雖接受法國革命的教訓,但是「無產階級」放棄了「國民的」和愛國的幻想,集中其階級的力量於其階級的組織——工農兵蘇維埃。(注八)後來一九一七年俄國革命中,列寧指導十月政變,就是把俄國對外戰爭轉變為階級戰爭,來推翻臨時政府,取得政權。此後蘇維埃政府在內戰中所採取的戰法,更是把克勞塞維茨的「國民戰爭」的戰法,應用於階級戰爭。

  同時,列寧不僅未曾放棄克氏「國民戰爭」的思想,並且採取他這個思想來確立蘇俄的軍事政策。首先,他在內戰中,決心建軍。他對俄共的幹部們說:「咬緊你的牙關,莫說大話,準備你的武力。」他力主蘇俄軍隊要用現代的武器和現代兵術來作戰。(注九)並且他在一九二○年波蘭戰爭失敗之後,即決定蘇俄的紅軍,應以保衛其本國國土為主要任務,決不再為援助其它各國共產革命而出國作戰。所以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蘇俄完全以其正規紅軍為對德作戰的主體,而以全民武裝的國民戰爭方式,支持其前線紅軍,在愛國戰爭的口號之下,來擊敗德軍,爭取勝利了。

  (注一)戰爭論第八篇、第三章、第五○頁。

  (注二)戰爭論第八篇、第三章、第五三頁。

  (注三)戰爭論第八篇、第三章、第五四頁。

  (注四)戰爭論第六篇、第二十六章、第一五七頁。

---------------------------------------------------P.260---------------------------------------------------

  (注五)戰爭論第六篇、第二十六章、第一六二至一六三頁。

  (注六)馬克斯「法國的內戰」對此點論述甚詳。恩格斯亦在其「法國階級戰爭」緒論中,說明革命群眾對普魯斯作戰:「凡是能夠拿起武器的人民,全數編入軍隊,採用槍炮、彈丸、炸藥,其效力之大,是前代所夢想不到的,這使全部軍事完全變革。」

  (注七)列寧在一八一七年所說,波莎尼「一個世紀的鬥爭」第八八頁引。

  (注八)馬克斯「法國的內戰」英譯本附錄所載列寧一九○八年論文。

  (注九)列寧一九一八年五月八日演說,選集第七冊,三一一頁。

  第三節 軍事戰術與政治戰術的協調

  克勞塞維茨戰爭論以為「戰爭是政治的繼續」,「戰爭是以其它手段,繼續政治的對外開系」。列寧對他這句話,加以評注,以為「戰爭不止是一個政治行為,並且是政治的最後手段。」又以為「政治是全體,戰爭是局部。」列寧對於這一個觀念,再加引伸,說:「和平是戰爭的繼續」,「和平是繼續戰爭的其它手段」。這列寧的引伸,更是構成了俄共戰爭思想的基點。所以關於克氏這一理論,應該特別說明。

  通常一般人都認為戰爭爆發的同時,政治關係即告中斷。克氏則認為「戰爭不過是政治外交的一個手段,決不是一個獨立的行為。」(注一)因為戰爭的基礎,以及規定戰爭重要方向的一切對象,諸如本軍的兵力,敵軍的兵力,兩國的同盟者,兩國的國民性,及其政府的性質等,都含?政治的性質,而與全般的政治關係相連,所以到底無法切斷。(注二)克氏認為一個戰爭之中,軍事與政治的一切活動,構

---------------------------------------------------P.261---------------------------------------------------


成一個整體,這一整體中,每一個肢節都不能分開,每一項活動都是和整體合流,而為整體所規定。而這一整體乃是由國家政策來指導的。(注三)他這一概念,開拓了現代總體戰理論的道路,同時亦演變為俄共世界革命戰爭的構想。

  克氏對於戰爭的整體之中,心理作戰及政治作戰,應如何與軍事作戰協調,亦有精闢的說明。克氏以為戰爭的對象有三種:一是敵人的戰鬥力,二是敵人的國土,三是敵人的意志。為了影響敵人的失敗心理,則對敵軍作戰,和佔領敵人的土地,都成為心理作戰的手段。並且,直接運用政治戰術,影響敵人對於戰爭勝算的推測,更無需擊破敵人的戰鬥力,而迫使敵人接受我方的條件,這比擊破敵人戰鬥力的方法,是更為有效的。(注四)

  馬克斯和恩格斯也可以說是現代總體戰理論的先驅。他所謂辯證法的歷史觀,就是對於社會政治的各種勢力,從變動的觀點,把握其內在的聯繫,而加以分析。他們並不把戰爭當作孤立的現象來考察。他們認為戰爭要在政治、經濟、心理各種領域中使用各種方法來進行,而軍事行動乃是其最後的手段。所以一個戰爭,在其開炮之前,已經在經濟和心理戰上,決定了勝敗。(注五)

  因之,在俄共的戰爭思想上,使用武力與使用和平方法,都是戰爭。惟其是各種方法,同時使用,或交替使用,纔形成蘇俄集團世界革命戰爭的總體戰。

  列寧在一九二○年說道:「我們的道德,是從無產階級鬥爭產生的。共產主義的道德,乃是為階級鬥爭而工作的道德,凡是有利於階級鬥爭的一切方法,都可採取。」(注六)列寧明白指出了這「一切方

---------------------------------------------------P.262---------------------------------------------------

法」是些什麼。他說:

  「布爾雪維克有了十五年(一九○三至一九一七)的實際歷史。這種歷史經驗是豐富的革命運動的各種方式——合法的與非法的,和平的與激烈的,秘密的與公開的,小組的與群眾的,國會主義的與恐怖主義的各種形式,彼此交替……。」

  「無產階級專政乃是一種持久的鬥爭——流血的與不流血的,暴力的與和平的,軍事的與經濟的,教育的與行政的鬥爭。」(注七)

  一九二八年的共產國際綱領也明白規定如下:

  「無產階級專政乃是階級鬥爭在新情勢之下的繼續。無產階級專政是一個堅決的戰鬥——流血的與不流血的,暴力的與和平的,軍事的與經濟的,教育的與行政的——對舊社會的勢力及傳統之戰鬥。」

  所以蘇俄及其國際共黨對敵鬥爭,不僅隨時變換其鬥爭方式,並且要從一個方式變換為正相反對的方式。這就是他「辯證法」所謂「對立物的轉變。」

  (注一)戰爭論第八篇、第六章、第九一頁。

  (注二)戰爭論第八篇、第六章、第九二至九三頁。

  (注三)戰爭論第八篇、第大章、第九八頁。

  (注四)戰爭論第一篇、第一章、第四九至五○頁。

  (注五)歐爾主編「現代戰略的諸作家」,第七編,「恩格斯與馬克斯社會革命的軍事概念」,可以參看。

---------------------------------------------------P.263---------------------------------------------------

  (注六)列寧「青年聯合會的任務」,選集第九冊,四七五頁。

  (注七)列寧「左傾幼稚病」,選集第十冊,六二頁至八四頁。

  第四節 攻擊與防禦的統一

  軍事學家往往批評克勞塞維茨對於防禦,過於重視。殊不知克氏「戰爭論」最大的一個特色,就是攻擊與防禦之辯證法的統一。

  克氏認為轉攻為守是攻擊戰的「原罪」,攻擊者常在此時招致失敗。轉守為攻乃是防禦戰最輝煌的起點,防禦者常能從此獲致勝利。所以攻擊戰是軟弱的戰爭方式;而防禦戰是較強的戰爭方式。克氏以為「『保有』比『取得』為容易」。「所以攻擊者浪費的時間,完全成為防禦者的利益。防禦者可在其未曾耕種之處,有所收穫。」(注一)一般兵法家,常認為唯有攻擊始可制勝,而克氏則認為攻擊之所以制勝,這制勝之機,是要由防禦得來的。所以克氏指出單純的攻擊戰易致失敗,並對於防禦者向國內退兵而對敵作國民戰爭的戰法,特加以詳盡的說明。

  克氏對於攻擊戰,更有其獨特的分析。他認為「戰爭的概念,實在不是由攻擊而成立」,其意就是只要被侵略者沒有抵抗的行動,那就不會有戰爭了,而且「攻擊的絕對目的,並不是戰鬥,而在佔有某些事物。」(注二)他有一句名言:「侵略者常抱和平主義。」因為侵略者深願在不流血而毫無抵抗的狀態之下,侵入敵國。(注三)他這句話,是列寧所最為讚許的。

---------------------------------------------------P.264---------------------------------------------------

  列寧襲取這「攻擊與防禦的辯證法的統一」的原則,而構成其階級戰爭與國民戰爭的辯證法的統一之世界革命的戰略思想。今日我們所應特別注意的,就是自列寧以來,俄共對其敵國,雖常用其國內的階級戰爭來擊敗他;而對其蘇俄本國的軍事政策,卻是以防禦為攻擊的原則。他對於國際戰爭,絕對避免參戰,即在其本國受到敵國的攻擊,不能不參戰時,亦寧可向國內退卻,再與其敵軍抗戰,而以愛國主義的口號,進行其全民武裝的國民戰爭。列寧在他駁斥「左翼共產主義者」的論爭中,說道:「若想

  真正防禦一個國家,就必須徹底準備,和精密測定力量的相互關係,預先知道力量不足時,則向國內退卻,就是最重要的防禦手段。(若有人認為這僅是應用於某種特定場合的公式,那就請他讀一讀最偉大的軍事理論家之一,克勞塞維茨關於這個問題的教訓吧!)但是左翼社會主義者中,竟毫未瞭解到力量相互關係底意義。」(注四)他這一段話裡,特別值得我們注意的,就是他對於「向國內退卻」的防禦戰法,並不認為其僅是應用於某種特定場合的公式;這就是說,他把這種防禦戰法,當做蘇俄指導世界革命戰爭的基本原則。

  (注一)克勞塞維茨戰爭論第六篇,第一章,三頁。

  (注二〕戰爭論第六篇,第七章,六一頁。

  (注三)戰爭論第六篇,第五章,四三至四四頁。

  (注四)列寧全集第十五冊,二六一頁。

  第五節 正攻與奇襲的統一

  俄共對於戰術的整體,採取攻擊與防禦統一的原則;而其對於決戰的行動,則以正攻與奇襲的統一

---------------------------------------------------P.265---------------------------------------------------


為其基本思想。

  克勞塞維茨認為攻擊的唯一優點,就是奇襲;不必要的時間消耗,不必要的迂迴行動,都是戰鬥力的浪費。(注二)這正攻與奇襲的統一,亦是克氏戰爭思想上的一個基本原則,而亦為馬克斯和列寧所襲取。馬克斯在其「德意志——革命與反革命」中,論群眾暴動,說道:

  「暴動與戰爭一樣,是一種藝術,其進行要依一定的規律。這規律如被忽視,即有損害於忽視的一方。一經進入暴動的過程,即須以最大的決心來行動,且採取攻勢。每一暴動,守熱即是滅亡。要在敵人的力量分散之時,襲擊你的敵人;準備新的勝利,保持第一個行動所激起的奮發士氣;爭取動搖份子到你這一邊,在你的敵人未能結集其力量來對付你之先,迫使其退卻。」

  一九一七年十月政變的前夕,列寧引用這一段話,主張立即對其敵人襲擊,發起武裝暴動。(注二)一九二三年五月,列寧追述其「十月革命」的教訓,更引用拿破侖的話,就是「要先行接戰,再看情勢的發展。」(注三)由此更可見列寧是怎樣指示俄共來施行奇襲了。

  帝俄時代侵略主義的傳統,是先發制人,襲擊其鄰邦。即如加薩林女皇的時期,一七六七年陸軍侵入克里米亞,一七六八年艦隊襲擊希臘,一七七二年、一七九三年及一七九五年三次瓜分波蘭,並對波蘭人肆其屠殺。在尼古拉斯一世的時期,一八二八年侵入土耳其,一八五三年侵入達旦尼爾海峽,一八五四年侵入克里米亞。這些都是帝俄時代先發制人,乘虛蹈隙,肆其襲擊的實例。他這一歷史的傳統思想,當然亦是今日俄共所一手承襲的。

---------------------------------------------------P.266---------------------------------------------------

  蘇俄建軍之初,其戰術思想特別強調攻擊,甚至防禦在其戰術上沒有地位。後來到了一九四二年對德抗戰,纔把防禦列為一種正常的戰鬥方式。但是他們直至今日,其基本信條仍然是「只有在主要的方向,作一個具有決定性的攻擊,纔能制勝。」他在其所謂「永久性的作戰因素」五原則之外,增加一個「暫時因素」,即以「奇襲」為其唯一主要的戰爭原則。

  就純軍事來說,在現代戰爭中,戰術的奇襲,雖然是常用的,而戰略的奇襲要使其有效,幾乎是很不容易的。但是俄共及其國際共黨,並不期望其對方對於戰爭完全沒有準備,而乘機施行戰術的奇襲。他的企圖,乃是在其對方雖有準備,而他仍然能夠實施戰略的奇襲。所以他實施攻擊之前,其惟一慣用的戰法,就是施用偽裝和詐術,來隱蔽他自己的方法與目的,並轉移敵人的視線和方向,如此則共黨不僅對敵人所未能警覺和準備之處,施行其戰術的奇襲,並且要在敵人有警覺並有準備之時,亦能施行其戰略的奇襲。

  (注一)戰爭論第八篇第九章,一五七至一五八頁。

  (注二)列寧「布爾雪維克能保持國家權力麼?」選集第六冊,二九一至二九二頁。

  (注三)列寧「我們的革命」,選集第六冊,五一二頁。

  第六節 戰爭與革命的互變

  馬克斯以及列寧,都襲取克勞塞維茨的兵學和戰術,但克氏從法國革命中,指出其國民戰爭的戰法

---------------------------------------------------P.267---------------------------------------------------

,反之,馬克斯卻從法國革命中摘取其階級戰爭的教訓。

  但是戰爭與革命,畢竟是互相關聯,互為轉變的。法國革命之後,拿破侖乘法國三千萬國民參加戰爭的威力,對外作戰,造成輝煌的戰績。這就是國內革命醞釀對外戰爭的新方向和新兵術。反之,在第一次世界戰爭中,俄國對外戰爭卻引起了國內革命,乃使布爾雪維克乘機奪取政權。這又是「戰爭為革命的產婆」之實例。總之,無論法國或俄國在當時情勢之下,而其反專制和反封建的革命,是必然發生的。但在革命發展過程中,到底是民族主義和民主政治的成功,或是共產主義暴力鬥爭的成功,那就要看當時各種社會政治勢力的推移和消長,以及其各個政黨的組織、政策、戰略和技術怎樣來決定了。

  自列寧以下,俄共一般領導者對於這一戰爭與革命互為轉變的問題,歷來都是特別敏感,並且全力運用。俄共所堅持的基本原則,就是他對於蘇俄鐵幕以外的國家,期待並促成其相互間的戰爭。因為無論其為「帝國主義戰爭」,或是「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戰爭」,都給予共黨以機會,使其「轉變國際戰爭為內戰」,而奪取政權。所以蘇俄對其本國以外的各種戰爭,指使當地共黨參加,而蘇俄除了其正式紅軍不允參戰以外,其它一切皆予以間接援助和積極鼓勵。但他本國對於國際間各種軍事戰爭,是力求置身事外,而不願捲入漩渦之中的。

  一九一八年三月,蘇俄政府與德國簽訂了布勒斯特裡托夫斯克和約,列寧說道:「消極抵抗,是比一支不能作戰的軍隊,更為有力的武器。」到了一九二○年,他對波蘭作戰失敗之後,列寧的國策,對於其共產國際的敵人,要由其各國內部無產階級革命,而不由蘇俄集結軍事力量來擊敗他們。但蘇俄並

---------------------------------------------------P.268---------------------------------------------------

非沒有攻擊戰爭的計劃,惟在其最後決戰性的軍事準備沒有完成以前,決不參加任何軍事戰爭,而對其敵國攻擊的方式,只是用政治和心理等各種非軍事的攻擊戰而已(注)

  (注)一九二三年,十一月,我在莫斯科,托洛斯基說明列寧的軍事政策,參看本書第一編,第二章,第七節九一七至九一八頁。又歐爾主編「現代戰略的諸作家」第十四章,「列寧、托洛斯基、斯大林——蘇維埃的戰爭觀念」三二四至三二八頁,亦說明如此。

  第七節 戰爭的曲折路線

  如上所述,蘇俄及其共產集團的無限戰爭,乃是攻擊與防禦,軍事與政治,戰守與和平之辯證法的統一,亦即是階級戰爭與國民戰爭,舊民族主義與新殖民地主義的辯證法的統一。這一戰爭的進行,當然不是一條直線,而是曲折的。列寧說:「如果敵人的行動不是一個直線而是曲折的,我們也必須曲折纔能趕上他。」(注一)俄共這一戰爭的曲折路線,可從下列三方面來說明。

  一、俄共對敵作戰,常估計戰爭的形勢,來確定其戰略和戰術。在其所認為「革命高潮」之時,他採取攻勢,實行武裝暴動,或軍事決戰。在其所認為「革命低潮」之時,他採取守勢,甚至於退即或屈服。他們以為「革命不是順著一條直線的、延續的、上升的路線來發展的,而是順?一條曲折的途徑,高漲和低落的潮流」。(注二)

  二、俄共對敵作戰,更常採取間接作戰的方法。他要在政治、社會、經濟、文化和心理的戰場上,戰勝敵人,而後與他在軍事戰場上達到其最後決戰的目的。因此,在列寧的戰爭思想上,「最健全的戰

---------------------------------------------------P.269---------------------------------------------------


略是遲延戰鬥,最健全的戰術是遲延攻擊,直至對方的士氣衰落,人心動亂,使其決定性的最後一戰,可以施展之時為止。」(注三)他這樣以政治與軍事,和平與戰鬥交互使用的戰法,亦使其戰爭的進展,不是直線,而是曲折的路線。

  三、列寧的迂迴戰略,在地域上,更有其最高的典型,就是蘇俄征服世界的路線是從亞洲向歐洲。列寧以為「從莫斯科到巴黎最近的路,是由北平經過加爾各答的。」這一迂迴戰略,亦使俄共的戰爭,形成其曲折的路線。

  由此可知,俄共自列寧專政以後,莫斯科的戰爭方式,雖有其多次的改變,但實際上都不過是在這一曲折路線上迂迴戰略中,著著進行而已。

  (注一)萊迪斯「政治局的作戰典範」三三頁引。

  (注二))斯大林「列寧主義」第一冊,二二○頁至二二二頁。

  (注三)李德爾哈德所著「迂迴戰略」,對列寧的戰爭思想,撮要說明如此。

  第八節 一切為了決戰

  克勞塞維茨以為無限戰爭的最後結局,是殲滅敵人的兵力,佔領敵人的國土,並且強制敵人屈從我方的意志。但是要使敵人屈從我方的意志,必須事實上使敵人喪失抵抗力,或使其感受有陷於這種危險的威脅。所以軍事行動常須以解除敵人武裝為目標。(注一)為了達成決戰目的,其所能使用的手段頗多

---------------------------------------------------P.270---------------------------------------------------

,而最主要者則為戰鬥。所以一切軍事戰鬥動作,皆須從屬於決戰的最高原則之下。如以不流血而期解決戰局的方法,決不能視為保存其戰鬥力的自然手段。如勉強為了保存戰鬥力而避免流血決戰,反將使其軍隊陷於危險的境地,而致完全毀滅。(注二)可以說,無論任何不流血的方法,要想其代替決戰而來解決戰局,那是絕不可能的。

  馬克斯是反人道主義和反和平主義的。他認為未來的社會必須由流血戰爭產生。列寧亦以為共產主義的正確綱領,是「武裝無產階級,來征服和消滅資產階級」。並且相信「沒有一資本主義國家能在蘇俄的手上,逃脫其敗亡的命運。」(注三)一九二八年,斯大林導演的共產國際第六次大會,在其所通過的「共產國際綱領」中,更明白規定:「無產階級奪取政權,並不是意味著依議會的多數,以和平方法獲取現存的資產階級機構,而無產階級奪取政權,乃是暴力推翻資產階級權力,摧毀資本主義國家機構,而以無產階級權力代替他。」由此可知俄共及其國際共產組織。從來沒有承認任何和平方法可以代替其「暴力」和「決戰」的原則。

  但是俄共對自由世界進行「無限戰爭」,不是戰爭一經開始,即進入流血決戰的階段,也不是利用政治戰及心理戰來代替決戰,以期獲致最後的勝利。因為在無限戰爭中,休戰的狀態常較接戰的時間為多,而其在休戰狀態中,並不停止其對敵人戰爭的行動。他的一切政治的心理的戰術,主要的作用,全是為了他改變雙方的均勢,即改變其敵人物質的和精神的優勢為劣勢,同時亦即改變他自己物質的和精神的劣勢為優勢,而後進行其流血的決戰。這亦就是俄共必須運用其「和平共存」戰術的主要關鍵之所

---------------------------------------------------P.271---------------------------------------------------

在。

  因此,共黨將要對敵決戰,必先施展其和平共存的各種方法,尤其是政治和心理戰。即令其進入決戰階段,他仍然進行其政治心理作戰,來改變雙方的均勢,並隱蔽其決戰的方法和目的。

  (注一)戰爭論第一篇,第一章,第七至八頁。

  (注二)戰爭論第一篇,第二章,第六一至六九頁。

  (注三)列寧對俄共第八次黨大會報告,選集第八冊,第八七頁。

  第九節 俄共戰爭思想體系中的基本原則

  蘇俄建軍之初,托洛斯基提出下列四點,作為其戰爭原則,就是(一)國家在其國內政策的基本(階級性的)方向;(二)勞動者國家的國際動向;(三)紅軍在其組織上與國家的關係;(四)紅軍的戰略和戰術的知識。我認為這四個原則,過於抽像,而且與蘇俄現在的軍事本質,不相符合,更不能代表今日俄共的戰爭思想。

  我以為俄共今日的戰爭思想,應就其列寧所謂「打破戰爭的舊規律和舊習慣,創造新的革命軍來代替舊的軍隊,並採用新的戰法」為其目標,而尋繹他所指為新的軍隊和新的戰法,並與其在目前實際上軍事的本質和趨向相適應,乃可綜合為下列四項原則:

  (甲)絕對性即毀滅性的無限戰爭之最後決戰;

---------------------------------------------------P.272---------------------------------------------------

  (乙)總體性的政治與軍事綜合作戰之迂迴戰略;

  (丙)階級性的「革命民軍」之全民武裝戰爭;

  (丁)國際性的「世界革命」之終極目標。

---------------------------------------------------P.273---------------------------------------------------

最近更新於 2014-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