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國反共鬥爭經歷中成敗得失的檢討

要從國民生活上,推行這心理建設的工作。到了抗戰期間,我們更實施精神動員,使一般國民在抗戰中

  激發起來的民族精神,成為國家總動員的中心力量,促進各種動員工作,爭取抗戰的勝利。到了抗戰勝利以後,不平等條約早已撤廢,國家得到平等自由的地位,正是我們革命建設的良機。但在此時,我們民族的自尊和自信心,尚在萌芽長成之初,乃一方面內受共黨及其外衛份子散佈其民族失敗主義的毒素,而另一方面又外受蘇俄共黨帝國及其國際同路人對我政府以及我國家的信譽,加以誣毀。而我們心理建設的一切努力,都為其所抵銷,而歸於失敗。卒使一般國民的反共意志,趨於瓦解,而我政府剿共戡亂的政策,也就在這樣無法全面動員來支持前線的情勢之下,招致失敗了。

  (注一)本編第三章,第一節,第一一○○頁。

  (注二)本書第一編第三章,第五節,第九五○頁。

  (注三)本書第一編第四章,第二十節,第九七七頁。

  (注四)本書第一編第二章,第六節,第九一三至九一四頁。

  (注五)本書第一編第三章,第十二節,第九六五頁。

  (注六)本書第一編第三章,第二十一節,第九七九至九八二頁。

  (注七)本書第一編第三章,第十一節,第九六二至九六五頁。

  (注八)本書第一編第四章,第四節,第一○○六至一○○八頁;第十四節,第一○二五至一○二六頁。

  (丁)外交陷於孤立與經濟陷於崩潰——通貸惡性膨脹

  蘇俄是一個鐵幕國家,且擁有國際共黨統一的組織,滲透世界各國,執行其採取情報,煽動群眾,

---------------------------------------------------P.191---------------------------------------------------

操縱輿論,製造恐怖,轉移其所在國家的政策之任務。反之,我們中國是一個自由公開的社會,和民主初創的國家。我們對蘇俄的外交,固然是站在極端劣勢不利的地位;就是我們為了中共問題,要積極的爭取國際的同情和援助,或消極的解除國際的障礙和壓力,也不易收到預期的效果,乃竟遭致國際重重包圍,陷於孤立,而卒歸慘敗。其中最顯著的事例:

  一、我們中國處處以誠信對俄共的詐欺,因而每次對蘇俄的交涉,終至陷於被動的應付。

  三十年來,中國與蘇俄簽訂了「解決中俄懸案大綱」、(注一)互不侵犯協議(注二)和友好同盟條約(注三)。我們政府對於每一條約每一條款,都自動遵守,並引為交涉的根據,而莫斯科卻是隨手簽訂,亦即隨手撕毀。最顯明的實例就是第二次大戰結束時期,我們中國政府依據中俄條約及其附件的規定,接收東北的主權,而蘇俄處處背信違約,事事阻撓破壞,使我東北成為其蘇俄裝備中共匪軍,策動其全面叛亂之基地。(注四)我政府對於東北問題,受了中俄條約的拘束,和軍事調處的限制,而在外交上乃完全陷於被動的地位。這是我們以誠信對俄共的詐欺所招致的失敗。

  二、我們中國與各友邦是以個別的立場和紛歧的意見,對蘇俄集團整個的陰謀計劃。

  一九四三年莫斯科對戰後世界的全盤計劃已經確立,(注五)而以我們中國為其侵略的第一目標。大戰初告結束的時期,如果自由各國的政策能夠協調,對共的認識能夠一致,我政府必能控制國家的全局,制止共黨的發展,保持國家的安全而有助於亞洲與世界的和平。莫斯科當然知道這一點,所以他集中國際共黨的全力,先在美國的輿論和外交上擊敗我們政府,而後在中國戰場上擊敗我們國軍。斯大林為

---------------------------------------------------P.192---------------------------------------------------

了離間中美的合作,一方面對我政府施用其中立戰術,企圖促成中國的中立化(注六);另一方面又在美國對國共衝突的調處過程中,他以中立戰術促成美國對華政策之中立化。(注七)其結果,美國政府撤回其駐華軍隊,並停止其援華貸款與軍火接濟。而其美共同路人,抨擊我國民政府,尤其對我個人的誹謗,幾乎用盡字典上所有惡劣的名詞。莫所科這一著對美的中立戰術的展開,乃使我們國家和政府,於敵人當面的壓力之外,又受到國際上側面的脅制,而完全陷入孤立的地位。這是我們自由世界以個別紛歧的意見,和孤立的地位,對蘇俄整個的陰謀計劃,所招致的失敗。

  三、通貨惡性膨脹的結果,經濟陷於崩潰。

  在抗戰勝利的前夕,我政府與人民對於戰後建設,一致懷抱?熱烈的期望。到了抗戰結束之後,正是軍隊復員,各安生業,國家建設,急待進行。惟在這長期戰爭之後,通貨膨脹的壓力,已是日見嚴重,故一般國民對於和平復員與經濟建設,期待更切,如果當時復員建設的工作能夠順利進行,那這一通貨膨脹的威脅問題自不難於解決。所以共匪對我政府的經濟政策,乃力圖破壞,無所不至。於是政府對共匪的鬥爭,不祇是軍事作戰和政治作戰,並且是經濟作戰。

  當時我政府對共匪的經濟作戰,不只是在內政上努力,並且要在外交上鬥爭。就內政上說,我政府的財政收支不能平衡,而其主要原因是軍費浩大。政府為了裁減軍費,必須縮編軍隊,但是共匪亦看破這一點,所以他一方面更要破壞馬歇爾特使努力促成的「整編和統編方案」,一方面又破壞美國的軍事調處,致使我政府整編軍隊和復員計劃不能完成。同時,政府為了要恢復國家治安,乃不能不動員戡亂。

---------------------------------------------------P.193---------------------------------------------------

就外交上說,我政府的戰後建設方針,是在平等互惠的原則之下,需要國際資本和技術合作,來開發我國的資源,發展我們的經濟,和建設我們的工業,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反之,莫斯科的侵華計劃,卻是要孤立我政府,破壞我們的國民經濟以及自由生活方式,尤其要破壞中美兩國的經濟合作,而遂其顛覆我政府以獨佔中國的陰謀。他這一經濟作戰,不祇是對中國,並且是對美國;他一方面指使中共來破壞我全國的交通,毀損我們的各地工礦,阻撓我們的一切建設事業;同時更動員其美共和同路人,在美國的輿論和外交上,破壞其政府對中國的貸款,及其人民對中國的投資。其最顯明的一個事實,就是三十五年三四月間,正在和平協商及軍事調處進行之中,而美國對我國之五億信用貸款,已經商定而突告停止。這在美方的用意,是要施用其壓力,使我政府接受調處,獲致和平;他以為這樣,更有利於建設的進行。但在中共看來,這五億美國借款如果成功,對他的叛亂暴行和顛覆陰謀,無異予以致命的打擊,所以他非徹底破壞不可。而我們一般國民,認為當時中國的社會治亂和經濟榮枯,全在於復員工作與和平建設計劃之實行,而其能否實行,乃取決於友邦美國政策,對於中共所蓄意破壞我們國家建設的陰謀,能否予以阻止。換言之,就是這次貸款,是否能如約實踐,表示其援助政府恢復全國秩序,促進和平建設的決心和誠意,惟有如此方能遏制中共明目張膽的叛亂,和阻止其顛覆國家的陰謀。亦可以說,這不僅是我政府對中共經濟作戰成敗所繫,而且是整個中國安危存亡的關鍵。

  不幸當時一經中共表示反對,而美國立即將這已經商定的貸款,無限期停止。這一舉動,就是我們中美的經濟合作基礎,竟為共產國際的陰謀所徹底破壞。其對我國的國民經濟所發生物質的影響還小,

---------------------------------------------------P.194---------------------------------------------------

最近更新於 2014-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