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國反共鬥爭經歷中成敗得失的檢討

  「我們如果臨到最後關頭,便只有拼全民族的生命以求國家生存,那時節再不容許我們中途妥協,須知中途妥協的條件,便是整個投降,整個滅亡的條件,最後關頭一到,我們只有犧牲到底,抵抗到底。唯有犧牲的決心,才能博得最後的勝利。

  「如果戰端一開,就是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的責任,皆應抱定犧牲一切的決心。」

  日本軍閥至此仍然不能瞭解我們抗戰的本質是什麼。他倡言只要使用其三個師團兵力,在三星期之內,就可依照其速戰速決的戰略,征服整個中國;故毫無忌憚的一意孤行,繼續擴大其侵略軍事。到了二十六年十二月十七日,我為南京撤守,向全國國民宣佈:

  「中國持久抗戰,其最後決勝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都市,而實寄於全國之鄉村,與廣大強固之民心。我全國同胞,誠能曉然於敵人之鯨吞,無可倖免,父告其子,兄勉其弟,人人敵愾,步步設防,則國土以內,到處皆可造成有形無形之堅強壁壘,以制敵之死命。故我全國同胞,不能徒顧一時之勝負,而當徹底認識抗戰到底之意義,與堅決抱定最後勝利之信心。」

  我今日率直的指出:這一抗戰到底的決心,與最後勝利的信心,乃是以三民主義的時代精神,發揮其民族革命的全民戰爭的特徵。再明確一點說,當時我們亦抱定無限戰爭的思想,乃毅然決然採取長期抗戰的決策,以消耗戰略打擊敵人「速戰速決」的侵略行動,以焦土政策打擊敵人「以戰養戰」的戰爭思想,並宣佈「以空間換時間,積小勝為大勝」的指導方針,來抵抗日閥「大東亞新秩序」的侵略戰爭

---------------------------------------------------P.179---------------------------------------------------

。最後乃以平漢與粵漢路以西交通困難的廣大地區為根據地,轉守為攻,而與敵人決戰。

  我們這一戰役的決定,也就是克勞塞維茨所說「政治決定兵術」的原則。我們中國是一個弱國,無論經濟、工業、科學、技術,以及軍隊、武器,都不如日本。因此九一八以後,我們忍辱負重,與日本談判和平,六年之中,並不輕言宣戰。但是戰端一開,我們只有不惜「向國內退軍」的焦土政策,而以三民主義的新精神,和國民革命的新戰法,來對日本軍閥,作絕對性的戰爭。我們堅持這一戰略原則,全面抗戰至八年之久,其間雖經過蘇俄無數破壞的陰謀,和共匪積極反動的叛亂,但最後終能與世界大戰,獲得共同勝利的結束。

  四、國民革命第四戰役——抗戰勝利後反共鬥爭的挫折

  抗戰期間,國民革命的逆流——共產主義,在民族精神的壓力與我們政府嚴峻防範之下,他們企圖轉變民族戰爭為階級戰爭,以及其轉化外戰為內戰的陰謀,都被我們逐一粉碎,而終歸泡影。但是到了抗戰勝利之後,蘇俄與中共反得以施逞其侵略計劃,而我們反共戰爭,竟遭受悲慘的挫折。其原因究竟何在?我在本章中,要對我們反共戰爭期間的組織和技術上的缺點,以及政策和戰略上的錯誤,分別加以檢討。而在這裡先要指出的一點,就是中國對日抗戰所依恃的力量,是精神重於物質。這一民族精神力量乃使我對日抗戰前後繼續至十四年之久,而屹立未撼。當抗日戰爭發動之初,我們政府早已預定這一戰爭為長期戰爭,並且預計這一對日長期作戰之後,蘇俄必將乘我國力凋敝之餘,肆其外部侵略與內部顛覆之陰謀。因此我們確定「抗戰建國方針」,要在抗戰中加強精神動員,進行建國工作,並預期抗

---------------------------------------------------P.180---------------------------------------------------

戰勝利之後,建設三民主義富強康樂的現代國家。當然俄共及中共也看到這一點,所以他們在這長期戰爭之中,始終與日軍的侵略戰事,互相呼應。一面對我國軍乘虛蹈隙,內外夾擊;一面更在社會各階層乘機滲透,潛伏煽惑,運用其偽裝欺詐之反宣傳,無形中損害我政府信譽,沮喪我國軍士氣,尤其是阻礙我政府一切的建設計劃。到了抗戰結束之後,竟不惜倒行逆施,更以其賣國殘民,全面武裝叛亂的行動,摧毀我國家一切建設事業,阻絕我政府一切復員工作,破壞經濟,擾亂社會,特別針對人民久戰厭

  倦的心理,散佈民族失敗主義的毒素,最後卒致一般社會,是非顛倒,利害莫辨,只求苟安,不計後果。於是三十年來國民革命之傳統精神,被其斲喪,民族固有的德性幾乎毀滅。所有倫理道德立國的基礎,乃完全動搖,而反共意識亦就隨之瓦解。此為中國反共戰爭之所以慘遭挫折的一個基本原因。

  現在我們要開始檢討反共鬥爭經歷中的缺點和錯誤,並推求這些缺點和錯誤的根源。

  (注一)民國紀元前六年十月十七日, 國父在東京演講「三民主義與中國民族之前途」,以為「我們實行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的時候,須同時改良社會經濟組織,防止後來的社會革命。」

  (注二)民國十年十二月,菲利濱分部黨所落成,並開懇親大會, 國父訓詞之一:「諸同志勉旃:作革命事業,必須徹底,如半途中止,必養廱而貽患。」

  (注三)實業計劃結論。

  (注四)民國十年,在梧州對國民黨員講「黨員須宣傳三民主義」。

  (注五)列寧全集第二十七冊,二九三頁。

  (注六)季諾維也夫一九二六年二月二十日對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演說。

  (注七)本節所謂「國民戰爭」及「絕對戰爭」。參看本書第三編第二章,第一節及第二節,第一一四四頁至一一四

---------------------------------------------------P.181---------------------------------------------------

七頁。

  第三節 我們反共組織和技術上的缺點

  在前節中,我對過去革命戰役的成敗得失,已作大體的評判。我在本節中,再針對著俄共的行動規律及其鬥爭方式,來對我們自己重要的缺點和錯誤之所在,作一總檢討。現在先對我們反共組織與技術上的缺點,加以分析:

  (甲)反共組織不能嚴密而警覺不夠提高

  中國人為人處世的道理是「隱惡揚善」,是「不念舊惡」。我們中國國民黨又以傳統的倫理觀念和民族意識為其組黨的基礎。民國十三年容共與二十六年收共受降之後,我們對於中共是如此,民國二十二年對俄復交之後,我們對蘇俄亦是如此。我們對共匪始終是重倫理、講信義,相信中國人總是愛中國的,因而一向誠心誠意企圖與共匪同循民主的正軌,完成建國的事業。 (注)那裡知道共黨終竟是共黨,他對於國家社會,事事都是陰謀,處處都有陷阱。只要是我們組織不密,戒備未周的處所,就是他乘機構煽、伺隙施逞的機會。這也就是我們以民族意識和民主觀念做衡量共匪的尺度,使反共戰爭,遭受挫折的重大因素。我們過去組織散漫而警覺不夠的事項,分析如下:

  一、我們對共匪應該認為非法集團,而且予以絕對的隔絕和封鎖,不使他有公開活動的餘地。民國十六年清黨以後,我們隨即對俄絕交,自此以來,我國民政府始終未曾承認共匪的合法地位。這就是杜

---------------------------------------------------P.182---------------------------------------------------

最近更新於 2014-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