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人精神教育釋要

「不經一事,不長一智。」又云:「吃一塹,長一智」。所以一個人所受的艱難磨折,所有的經驗閱歷愈多,其知識亦愈增進。受挫忍辱的時候,就是增長德業智慧的機會,而從這種機會所得來的智,較之天生與力學所得來的,更為切實可貴。總之,一個人的知識,必綜此三者而來,亦必由此三者之相互增益,然後可以成為卓越的知識。
    以上所謂的智,不過是普通一般人的智。至於軍人,因其所處的地位與所負的使命,是很特殊而且重要,所以軍人的智,也有特別的重要條件。總理說:「諸君皆為軍人,須知軍人之智,為軍人精神之一種。尤須知軍人之智,在乎別是非,明利害,識時勢,知彼己。」第一、何謂別是非?總理說:「軍人者,為社會分功,有保衛國家及人民之責任也。但如何而始能盡此衛國衛民之職務乎?其最先最要者為別是非。是非於何別之,軍人所以衛民,利於民則為是,不利於民則為非;軍人所以衛國,利於國則為是,不利於國則為非。是非不明,則已無軍人之精神,何能衛民?何能衛國?」國家人民,每年以其血汗所得,籌集鉅大的軍費,養了我們軍人,所希望於我們軍人的是保國衛民,替國家與人民來謀福利。我們軍人便應當要明白自己的責任,認清自己的途徑。當此國家民族危急存亡之際,惟有統一意志團結精神努力於安內攘外,乃為中國軍人自救救國唯一的光明大道。古人云:「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為軍人者更須毅然以復興國家引為己任,雖赴湯蹈火,亦義不容辭,此乃為是。如果有一點自私自利、升官發財、破壞統一的思想與行動,便要使國家不能挽救,民族不能復興,四萬萬人民同歸於盡,如此禍國殃民,試問國家與人民,又何貴乎有我們軍人?現在還有一部分軍人之所以悍然為非、不講節

--------------------------------------------------P.499--------------------------------------------------

義者,即利令智昏,是非不明之故。曾文正所謂「是非不明,節義不講,此天下所以亂也。」軍人如果不明是非,不講節義,便是造亂作惡亡國滅種的罪人,別是非之重要有如此者。第二、何謂明利害?總理說:「利害之與是非,本相因而至,利民者民亦有利於我,……害人者適以自害。……但利害務其遠者大者,勿貪其近者小者。何謂遠者大者?軍人以衛國衛民為己責,其利亦即在此。」所謂利害,有大利大害,有小利小害,有遠利遠害,有近利近害之分。大者乃指整個四萬萬人之民族國家而言,小者乃指個人或一家或一局部地方而言,遠者近者乃指所經時間的久暫及現在與將來而言。我們如果只顧個人或局部的小利近利,則必貽整個國家民族以大害遠害,結果使小我與大我同受其害,此種人即為不忠不智,乃成為國家民族的罪人。如能犧牲個人或局部的小利近利,以增進整個國家民族的大利遠利,則因大我之成功,小我亦必獲真正之福利,這種人即為大忠大智,亦即是國家民族的功臣。可是過去的中國軍人中,真正聰明的實在不多,就是到了現在,也還有人割據自私,目無中央,以個人的利害為前提,不惜破壞國家的統一,不顧民族的危亡,這種利慾薰心、只知有個人不知有國家民族的人,不但是自取滅亡,而且要做歷史上萬古的罪人!所以軍人一定要明白大義之所在,不要以個人小的利害為中心,而要以整個國家民族大的利害為中心;真正聰明的軍人,必犧牲小我以貢獻於大我。第三、何謂識時勢?總理說:「何謂時,即時機成熟與否之問題,成熟則可為,且為之也易;不成熟,則不可為,且為之也難。……何謂勢,即勢力之順逆,與難易之比較是也。……故曰乘時於勢,無不成功。」孟子說:「雖有智慧,不如乘勢;雖有鎡基,不如待時。」也就是說,我們人要想成功立業,一定要識時勢的意

--------------------------------------------------P.500--------------------------------------------------

思。過去的軍人,如袁世凱,他總也算是一個很聰明的人,但是他的聰明,違背了道義,他一達到了相當的力量,便要實現他的野心來做皇帝,畢竟皇帝沒有做成,自己反而因此憂愧而死。這固然是由於他不知利害,尤其是由於不識時勢之故。他沒有檢察當時的潮流,全國國民,都已偏向共和,厭惡專制,大勢已去,他卻還要例行逆施,結果當然是自取滅亡,作了時代的犧牲者。袁世凱雖已過去了二十年,但是直到現在還有許多軍人不明白國家現在所處的時代環境,不知道全國人民都厭亂思治,痛心割裂,祈求統一。現在的時勢,已經到了非統一禦侮復興民族不足以自存的階段,可是他們卻只顧自己目前的近利小利,一聽人家說形勢便利,宜於割據,便割據起來,聽人家說宜於獨立便獨立起來,再不管國家民族如何危險,也不管輿論如何非難,與人民如何痛恨了。還有許多軍人嫖賭逍遙,昏天黑地,到現在國家民族這樣艱危,他還不能覺悟奮發;這類軍人,對於本國的時勢尚且不清,對於國際的時勢當然更非所了解。軍人是國家幹城,尚如此無知,如此不識時勢,這是何等可怕,何等痛心的一件事呢?古人云:「識時務者為俊傑。」又云:「得時者昌,失時者亡。」我們國家民族殘破衰弱的生命,在這種國際風雲險惡,大禍迫於眉睫的時候,真是一隻風雨漏舟,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軍人負有保國衛民的大責任,如果還不及時覺悟,順應時勢,共同一致,集中力量來同舟共濟,試問將來國破家亡,何能自免?恐怕到了亡國之日,大家相抱痛哭,已是枉然!時至今日,已不能再有一刻糊塗,大家要做一個識時勢的俊傑,並且要以此勸勉我們的上官,教導我們的部下!第四、何謂知彼己? 總理說「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彼即敵人也。……只須同負革命責任,發揚革命精神,以此制敵,何敵不

--------------------------------------------------P.501--------------------------------------------------

摧?以此攻城,何城不克?」現在有許多軍人,不僅不知道敵方情形與力量如何,連自己的情形與力量都不明白,所以一到兩軍交戰的時候,自己毫無把握,不是逞一時血氣之勇,驕敵輕戰,便是畏首畏尾,不敢前進;結果每每因此失敗,這都是由於不明彼我的緣故。我們軍人,乃國家之所託命,責任何等重大,處在現在民族鬥爭劇烈之中,所謂「弱肉強食」的世界,我們隨時隨地應當如何自立自強?如何努力充實自己的力量,研究圖存救亡的策略?兵經有云:「微乎微乎,惟兵之知,以意測,以識悟,不如四知之兼得其實也。一曰通,二曰諜,三曰偵,四曰鄉。通知敵之計謀,諜知敵之虛實,偵知敵之動靜出沒,鄉知山川蓊翳,里道迂迴,地勢險易。知計謀,則知所破;知虛實,則知所擊;知動靜出沒,則知所乘;知山川里道,則知所行。」這就是講知彼的重要和知彼的方法,不過現代的戰爭已不是一種單純的軍事上的戰爭,而是整個國力的比較。國力的構成,除軍事外,還有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各種要素,所以我們不但要知道敵我軍事一方面的情形,而且更要知道敵我整個國家一切的情形,這才算「知彼知己」。能知彼知己,自己才能有充分把握,可收百戰百勝之功。總之,軍人之智,以上面所講四種為最重要,即所謂「別是非,明利害,識時勢,知彼己」,而四者之出發點,則為道義,合乎道義,乃得謂之大智,違乎道義,雖智亦愚。
    第二、軍人之仁:總理說:「仁與智不同,於何見之?所貴乎智者,在能明利害,故明哲保身謂之智,仁則不問利害如何,有殺身以成仁,無求生以害仁,求仁得仁,斯無怨矣。仁與智之差別若此,定義即由之而生。中國古來學者,言仁者不一而足。據余所見,仁之定義,誠如唐韓愈所云『博愛之謂

--------------------------------------------------P.502--------------------------------------------------

最近更新於 2014-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