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陸海空軍軍人讀訓淺釋(重訂)

內容來源:卷二十四    演講
隸屬章節:演講\中華民國四十年

 

 

——中華民國四十年十二月五日手訂——
第一條    實行三民主義,捍衛國家,不容有違背怠忽之行為。
(淺釋)

    國父孫先生所創造的三民主義,是我們惟一的救國主義,惟有實行三民主義,纔能建設一個民有、民治、民享的新中國。這樣纔能使我們中國真正富強康樂,纔能使我們人民得到安居樂業。大家知道,我們中華民國的軍隊是國民革命軍,中華民國的軍人都是革命軍人,凡是革命軍人,都必須信仰三民主義,認定三民主義,是我們國家的生命,亦就是我們軍隊的靈魂。所以我們軍人,應以實行三民主義,為我們共同奮鬥的總目標。凡是違反三民主義的思想言論,就是反革命的思想言論,這就是現在俄國帝國主義的走狗——朱毛漢奸共匪,必須將他出賣國家、殘害人民的思想言論,澈底根除,更不容許它在軍中殘留一點禍根毒素,免得重蹈亡國滅種的危險。我們做軍人的,就是要捍衛國家,保護人民,必須具有殺身成仁,捨生取義的決心,來保障我們救國救民的三民主義,凡是反對三民主義,破壞三民主義

---------------------------------------------------P.330---------------------------------------------------

的漢奸賣國賊都是我們國民革命軍的敵人,我們必須提高警覺,時時要防範反革命的思想言論,並且要準備和這些漢奸賣國賊,進行生死的鬥爭,來實現我們三民主義。無論敵人多麼凶頑,環境多麼危險,我們對於三民主義的信仰,決不能有片刻的懈怠,對於實行主義的責任,更不可有絲毫的輕忽。

(故事)

    朱執信將軍,原名大符,生於廣東番禺。父親棣垞先生,是一個學問淵博的儒者,所以先生受庭訓的影響很深。十九歲時執信先生即考取官費,留學日本,到東京以後,遂日與革命志士相往還。民國紀元前七年國父在東京創設中國同盟會,先生便率先加入。三民主義就是國父在東京中國同盟會提出的,那時國內外人士絕大多數都不了解三民主義的真諦和目的,尤其是民生主義,黨中同志也有不能完全接受國父的指示。唯有先烈朱執信先生篤信不移,極力擁護,並且根據他自己深淵的學識,寫成了一篇論著,以發揮國父民生主義的道理,和中國必須並行政治革命(即民族民權主義)的理由,破除了許多人的懷疑,也加強了革命同志實行三民主義的信心。先生在日本留學的時候,因為當時革命空氣濃烈,大家都自動把辮髮剪掉,只有他一人仍舊拖著辮髮,有些人硬要強迫他剪掉,他便拔出小刀來聲色俱厲的說:「誰要我剪辮子,我就和誰拚命」,當時大家都不了解先生的用意,到後來回國從事革命運動,已經剪髮的同志,都被清吏注意,感到非常困難,只有先生一人,藉著辮髮的掩護,能夠獨往獨來,大家這才欽服先生的遠慮。黃花崗之役,先生本來另有任務,但激於義憤,也要求加入,同志們都

---------------------------------------------------P.331---------------------------------------------------

笑先生「看你穿著長衫,怎能衝鋒陷陣」。先生說:「不難,不難」,就立刻取刀把長衫的下半段截掉,挾著炸彈,參加出發,後來炸彈擲完了,胸口已經受傷,還拾著已經犧牲同志底武器向前衝鋒,直到子彈放完,大家已被衝散了,先生纔拖著辮髮,毫不為清兵注意地走開。後來武昌起義,先生又負責在廣州發動民軍,會攻省城,當時因清廷水師提督李準投誠,粵省即告光復。二次革命失敗後,國父在東京組織中華革命黨,派先生和鄒鏗回粵主持討袁,先生自任粵省西南方面五路軍事指揮之責,惟因失援而敗。至民國九年秋,先生為了招降虎門炮臺的守兵,竟不幸在虎門遇害,時先生纔不過三十六歲,凶耗傳到國父那裏的時候,國父長嘆曰:「執信是革命中的聖人」。後來廣州克復,建立大本營,同志互相慰慶時,國父卻很感傷的說:「執信犧牲,我們付的代價太大了」。那時同志都為之愴然泣下。綜觀先生一生都是在為主義為國家而奮鬥犧牲,先生常說:「譬猶沙煲,有用於煮飯,經歲月而後損壞者,又有用以盛爆藥,擲向寇仇,隨用隨毀者,吾則盛爆藥之煲也」。先生這種為三民主義,為中華民國,殺身成仁,捨生取義的精神,應該是我們革命軍人最好的榜樣,我們大家要發揚這種革命精神,去反攻大陸,消滅奸匪,實行主義,完成我們反共抗俄的責任。
    此外如陳英士、王銘山、王曉峰、陳可鈞、夏爾璵、鄧仲元、蔡光舉、劉堯宸、廖仲愷、蕭乃華等諸先烈(以死節先後為序),都是為實行三民主義,捍衛國家,而奮鬥犧牲的,我們應該效法諸先烈的精神,繼承諸先烈的遺志,為主義為國家而犧牲奮鬥,才無愧為一個革命軍人。

附 註

---------------------------------------------------P.332---------------------------------------------------

     陳英士革命先烈。在上海薩坡賽路被袁世凱派人行刺殉國。

     王銘山、王曉峰二烈士皆為陳英士都督之衛士,奉命手刺袁世凱之上海鎮守使鄭汝成者,其死事最為慘烈。
    陳可鈞肇和軍艦首義討袁殉節。
   夏爾璵被屈映光逮捕不屈,在杭州梅花碑殉難。
   鄧仲元革命先烈。在廣州廣九車站為陳炯明派人暗殺殉國。
   蔡光舉黃埔黨軍營黨代表,東征陣亡。
   劉堯宸黃埔黨軍團長,於東征之役最先陣亡於惠州。
    廖仲愷革命先烈。在廣州為反革命份子槍擊殉國。
    蕭乃華領袖侍從秘書,於領袖西安蒙難時不屈殉國。

第二條擁護中央政府,服從長官,不容有虛偽背離之行為。
(淺釋)

    中央政府是由全國人民所選舉而產生的,它代表全國人民行使國家的統治權,就是國家的總樞紐,軍人以保衛國家人民為天職,所以就要竭誠擁護全國人民所選舉的中央政府。我們領導中央政府的元首是民選的蔣總統,同時他又是我們陸海空軍三軍的最高統帥,所以我們軍人必須擁護中央政府,服從國家元首和最高統帥的命令,並且要服從他所委任的長官。因為軍隊是組織嚴密的有機戰鬥體,一切活

 ---------------------------------------------------P.333---------------------------------------------------


動,都需要分工合作,層層節制,因為總統一個人不能樣樣去親自處理,所以中央政府需要任用各級長官,負責主持,貫澈最高統帥的命令。因為中央政府是代表全國人民,亦就是國家的代表,而各級軍官,是中央政府所委任的,就是代表政府,執行最高統帥的命令,亦就是最高統帥的代表。所以我們要擁護中央政府就必須要服從各級長官的領導,奉行政府的命令,決不容許有一點虛偽謊報,違背其長官的命令,或脫離其組織範圍而擅自行動,干犯紀律。

(故事)

    黃百韜將軍,字煥然,天津人,天資聰穎,孤苦力學,少有大志,畢業於陸軍大學,不但軍事學識豐富,而且文學修養亦深。
    三十七年夏季,共匪擴大叛亂,竄犯中原,於柘城附近帝丘店一役,黃將軍建立奇勳,扭轉危局。十一月,匪復出動全部兵力進擾徐州,黃將軍奉命率領第七兵團四個軍約七萬人,守衛徐州之東碾莊圩一帶,而匪軍劉伯誠陳毅卻集合二十餘萬的兵力來攻擊他,劇戰由十一月七日展開,一直進行到十七日,黃將軍率部抵抗,以寡敵眾,被匪層層包圍,和源源湧至的匪軍,作慘烈的血戰。在這十日之內,擊斃匪軍近十萬之眾,使一向以人海戰術自誇的匪軍,亦驚駭萬狀。
    可惜經過多日劇戰之後,情勢險惡日甚,統帥迭次嚴令邱清泉兵團馳援,卒因匪軍預先佈置頑強的阻擊陣地,延滯我增援的軍隊,無法前進。匪軍乃一方增兵猛攻,一方派員誘降,授以偽職,賄以重金

---------------------------------------------------P.334---------------------------------------------------

,黃將軍不僅不為所動,並殺其來使,以示匪部,一面率領餘眾堅守核心,十盪十決,與匪決戰到底。
    最後,事態發展到了萬分惡劣的絕境,黃將軍所靠作掩護的主力,陳章軍長所部,亦傷亡殆盡,乃奉命向西突圍,以便和西側的徐州增援國軍會師,在突圍途中,戰至最後,僅有業已負傷的楊副軍長一人隨護,黃將軍慨然向楊副軍長道:「我受黨國重寄,轉戰南北,戡亂救民,今力盡援絕,事與願違,我身為革命軍人,決以一死報國,以期不負領袖的知遇,無愧死難的部屬」,並執筆速寫「民國三十七年十一月二十二日第七兵團司令官黃百韜盡忠黨國」等字於紙條上,再取手槍自擊頭部,從容就義,時年僅五十。黃將軍這種擁護中央政府,服從長官,英勇殺賊壯烈犧牲的精神,真是驚天地而泣鬼神,永垂為革命軍人的模範。
    此外如張紹良、佟麟閣、高志航、沈崇誨、樂以琴、陳懷民、張自忠、謝晉元、戴安瀾、戴之奇、張靈甫、蔡仁傑、韓增棟、馮用民、李傳宗、王作棟、魯英麟、劉戡、嚴明、李仲莘、劉聲鶴、陳章、熊綬春、邱清泉、戴炳南、楊幹才、陸維源、胡敬端、廖定藩、梁敦厚等諸將領(以殉職先後為序),都是為著擁護中央,抗日剿共,而卒以身殉國。我們今日要堅持反共抗俄的戰鬥,就必須效法這些成功成仁的將領,那種見危授命,慷慨捐軀的革命志節,誓死擁護中央政府,復興中華民國,繼續諸先烈,完成其未竟之志,以達成我們國民革命第三任務。

附 註

    張紹良,民國二年為滬軍九十三團營長。隨今總統討袁,平時對領袖常以獻身黨國、達成命令自誓。後因猛

---------------------------------------------------P.335---------------------------------------------------

攻上海製造局,陣亡,壯烈成仁。

    佟麟閣    二十九軍副軍長。在南苑抗日殉國。

    高志航    空軍上校大隊長。二十六年在周家口空戰陣亡。

    沈崇誨    空軍第二大隊副大隊長。於二十六年在東海撞毀敵軍出雲號旗艦陣亡。

    樂以琴    空軍中尉分隊長。在南昌空戰陣亡。

    陳懷民    空軍上尉。在漢口空戰陣亡。

    張自忠    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於二十九年五月十六日在宜城(今自忠)縣抗日自殺成仁。

    謝晉元   率八百壯士死守上海四行倉庫。後於上海被狙擊成仁。

    戴安瀾    二百師師長。遠征緬甸在緬邊毛邦村,壯烈殉國。

    戴之奇    整編六十九師師長。在蘇北剿匪陣亡。

    張靈甫    暫七十四師中將師長。在臨沂孟良崮剿匪陣亡。

    蔡仁傑    暫七十四師少將副師長在臨沂孟良崮剿匪陣亡。

    韓增棟    七十一軍八十八師師長。在長春范家屯剿匪陣亡。

    馮用民    七十一軍少將參謀長。在長春剿匪陣亡。

    李傳宗    九十二軍二十一師副師長。在義縣剿匪陣亡。

    王作棟    第十七師少將師長在陝西富平康莊鎮戰役殉職。

    魯英麔    三十五軍中將軍長。在萊水剿匪被圍自殺成仁。

    劉    戡    二十九軍中將軍長。在宜川剿匪自殺成仁。

    嚴    明    九十師師長。在宜川剿匪自殺成仁。

    李仲莘    整編六十六師少將師長。在開封剿匪自殺成仁。

---------------------------------------------------P.336---------------------------------------------------

    劉聲鶴    四十四師上校師長。在八義集剿匪自殺成仁。
    陳    章    六十三軍中將軍長。在碾莊剿匪陣亡。
    熊綬春    十四軍中將軍長。在徐蚌剿匪自殺成仁。
    邱清泉    中將兵團司令。在永城剿匪自殺成仁。
    戴炳南    三十軍代軍長。在太原剿匪陣亡。
    楊幹才    二十軍軍長。在宣城剿匪自殺成仁。
    陸維源    永興艦艦長。在吳淞口外剿匪被殺成仁。
    胡敬端    長治艦上校艦長。在長江口外剿匪被刺成仁。
    廖定藩    二九一師師長。在上海剿匪陣亡。
    梁敦厚    山西省政府代主席。在太原與匪肉搏後,服毒自殺,同時自殺者五百人,有太原五百完人之稱。

第三條敬愛袍澤,保護人民,不容有倨傲粗暴之行為。
(淺釋)

    我們國民革命軍陸海空三軍都是中華民國國家的軍隊,所以陸海空三軍平時要同甘苦,戰時要共生死,真是親如骨肉,愛同手足,自然要彼此親愛,互助合作。對於人民更要處處謙和,時時愛護,真要做到為民服務,為國盡職,恭敬如儀,寬裕溫和,言辭安詳,容止有定,這樣纔不愧為一個革命軍人。如果歧視友軍或欺侮人民,表現其蠻橫驕傲,不講道理的粗暴行為,那末一定會引起大家的反感,妨害

---------------------------------------------------P.337---------------------------------------------------


軍民團結一致的精神,無形中就會削弱了我們國民革命軍戰爭的實力,那就不配做我們明禮知義,愛國保民的革命軍人了。

(故事)

    戚繼光是明代抗倭的名將,他為景通之子,世襲登州衛指揮簽事。戚景通也是一個儒將,他曾經六月間在戰場作戰,那裏堆積著許多已經發臭了的戰士的屍骸,景通左右都掩著鼻子不肯走近那屍堆的處所,景通卻說:「這些都是為國家殉職的國士,他們的名字和骸骨都將要流芳百世,我們能夠趕得上他們,就算不錯了,你們難道還嫌他的氣味麼?」景通每每在危險的戰陣和陷在沼澤被圍之中,他總是一馬當先,以身作率,因此時時能得到士卒的效死不辭。戚繼光因為有著這樣優良儒將的傳統,所以他平時也最能敬愛袍澤,保護人民,在倭寇入侵浙江臺州、橫嶼、牛田的時候,繼光皆以全力取勝,所向克捷,但他總是謙恭愛士,毫無驕矜之色。他在戰場上,對俘虜非常優待,除了罪魁禍首以外,其餘脅從,一概不問。那時還有一些不肖的官兵,把戰場附近的老弱百姓,不問青紅皂白統統地殺掉,拉著首級回去報功,繼光對這種傷天害理的舉動,異常痛恨,特嚴令禁止,並且奏請朝廷,嚴檄各部將帥防制,這樣因而全活的老百姓真不知道有多少,所以到處都為他刻碑稱頌功德。繼光對士卒尤其能同甘苦共患難視醫藥問寒暑,真是親如骨肉,愛如師媬。後來在他退休的時候,還每年要分散著幾千兩銀子救濟他的舊部。所以他一生雖然由世襲的簽事小官做到了太子太保,但當他由嶺南回登州病倒的時候,卻連延

 ---------------------------------------------------P.338---------------------------------------------------

醫買藥的錢都沒有,這真是歷代名將中最難能可貴的一個人了。
    俞大猷是戚繼光同時代的名將,他世為鳳陽百戶,幼年時候,就倜儻不群,以豪傑自命。他家道非常貧寒,一天就只能舉火一次,在他父親死後,他去應武會試,列名高等,乃命以千戶守衛金門。那時金門是一個民風刁頑最難治的地方,他就任後,不用重典,卻用感化的方法,去教導這一班「頑民」,教之以忠孝,導之以禮讓,保之如赤子,護之如手足,不到一年,成效大著,從前刁頑的民風,就逐漸改變了。
    不久大猷由於毛伯溫的保舉,得任福建守備,他到任以後,培養幹部,訓練士兵,以身作率,共同甘苦,尊敬僚屬,愛護友軍,待之以誠,教之以義,這樣他就極得部下的信仰,竭誠愛戴。因此他的官兵,在他指揮之下,每次打仗,總是個個奮勇,人人爭先,當大猷第一次用兵時,就大敗汀漳海盜康老於玄鐘所,俘匪船六十餘艘,斬獲無算,造成當時空前未有的大捷。但他毫不驕傲,仍舊虛心研究學術,精誠督練軍隊,時時以「驕兵必敗」的古訓警戒所部,更不許他們有些微粗暴的行為。
    像上面戚繼光俞大猷他們那種敬愛袍澤,保護人民的精神,和大將的風度,真是我們革命軍人應該學習的最好的榜樣。

 

第四條盡忠職守,奉行命令,不容有延誤怯懦之行為。

---------------------------------------------------P.339---------------------------------------------------

 (淺釋)

    革命軍人救國救民的天職,最是重大,責任亦甚艱鉅,如果有一點延誤軍機,那就會危害國家大事。所以必須時時刻刻,要忠實於自己的職務,堅守本人的崗位,凡是奉到上級的命令,就要不留片刻,如期如限的徹底執行。大家須知,打仗就是打時間,誰的行動快速,就是誰佔先著誰打勝仗。平時工作固要快當,戰時行動更要迅速,特別要緊的,是堅決和敏捷,切不可因循苟且,有虧職守,不論你這任務多麼危險困難,你一定要負責盡職,竭智盡忠,貫徹命令,達到目的,決不容許貽誤拖延,畏首畏尾,現出逡巡不前,懦弱無能的醜態,來損害我們國民革命軍的榮譽。

(故事)

    張巡:當唐朝玄宗的時候,胡人安祿山領兵造反,黃河一帶多被侵佔,大有被侵據整個大陸之勢,大唐朝廷非常危險,幾乎就快要覆亡了,當這時候,張巡正任真源縣令,他在胡兵猛攻之下,不幸縣城被陷,張巡並不因此灰心,他乃轉移到鄉間,號召地方人士,起兵討賊,集合二千餘人,就乘雍丘縣令令狐潮棄城投賊時,即攻入該城,確實佔領。令狐潮見城被巡佔領,乃即領兵數千來攻,在張巡獨力指揮殺賊下,不到五日,賊兵大敗逃去。不久令狐潮又引賊兵四萬來攻,連攻數日,俱攻不下,賊兵於是架雲梯爬城,張巡則令兵士用草灌油,縱火焚雲梯,賊兵死傷,不計其數。雍丘城足足被圍六十多天,

---------------------------------------------------P.340---------------------------------------------------

大小戰鬥三百多次,賊兵死傷在兩萬以上,軍心搖動,士氣頹喪,張巡乃乘勢開城追殺,殺得賊兵四散奔逃。以後賊將尹子奇率兵十餘萬圍攻睢陽,睢陽太守許遠,急向張巡告急求援,張巡知睢陽為江淮門戶,萬不可失,乃派雷萬春等守雍城,自己親領勁軍,增換睢陽。巡到睢陽後,許請巡主持軍事,自辦軍需,一面殺牛犒勞,一面激勵將士,軍心大振,雖然守城士兵,不過六千人,但竟與賊相持十月之久,因此屏障了江淮,纔能使其中央政府所派的郭子儀、李光弼等部署反攻,而中興唐室。張巡這種擁護其中央政府,效忠唐室,臨危不懼,誓死守城的決心,而毫無一點臨難苟免或虛偽背離的行為,真是我們每一個革命戰士,應該學習效法的。

第五條嚴守紀律,勇敢果決,不容有廢弛敷衍之行為。

(淺釋)

    紀律是軍隊的命脈,紀律嚴明的軍隊,整齊嚴肅,上和下睦,信賞必罰,秋毫無犯,到處為社會歡迎,受人民協助,這樣軍隊一定會打勝仗。如果紀律廢弛的軍隊,陽奉陰違,作奸犯科,嫖賭吃喝,營私舞弊,這樣寡廉鮮恥,軍譽掃地的軍隊,就是不打敗仗,也會被天然淘汰。何況紀律廢弛的軍隊,如一與敵人接戰,作激烈的鬥爭,是沒有不打敗仗的,所以軍人必須嚴守紀律,要視紀律重於生命,寧使犧牲個人的生命,決不願敗壞本軍的紀律。凡是軍人,無論上自統帥,下至士兵,都要遵守紀律。須知

---------------------------------------------------P.341---------------------------------------------------


在軍法之前,上下都是一律平等,絕無例外,特別是在作戰的時候,更加不能玩忽大意,敷衍塞責,必須剛毅果敢,冒險犯難,當機立斷,勇往邁進,絕對遵守戰鬥紀律,徹底執行作戰命令,惟有這樣紀律嚴明的軍隊,纔能消滅我們最後的敵人——漢奸共匪,完成我們反共抗俄的偉大使命。

(故事)

    岳飛,字鵬舉,宋相州湯陰(今河南湯陰縣)人。家貧力學,尤愛讀「左氏春秋」及「孫吳兵法」。自幼事母至孝,母以「精忠報國」四字刺其背,勉其負驅逐金虜,雪恥復國之責。徽宗宣和四年,真定宣撫劉韐招募敢死隊,飛年二十即應募。後數歲,金人大舉入寇,徽宗及其子欽宗被擄北去,欽宗弟康王構即位南方,是為高宗,那時朝議雖和戰不決,但岳飛轉戰南北,安內攘外,始終未曾放棄捍衛國家的責任,這樣才使金人不敢輕越雷池。
    岳飛平日,最能愛護部下,杯酒塊肉,都必與士卒相共,所有賞賜,都頒給士卒,纖芥不私,但是軍紀異常嚴明,有「凍死不折屋,餓死不虜掠」的紀律,所以大軍所過,秋毫無犯,極為民眾所愛戴,亦為敵人所畏服。後來岳飛克服新鄉,獲得大勝。旋又再戰於太行山,生擒金將拓拔耶烏,並刺死金將黑風大王,立下空前未有的戰功。後又統率大軍,大破金兵於朱仙鎮,獲得決定性的勝利。金兵聽到岳家軍來了便害怕,都說「撼山易,撼岳家軍難」。
    他一生治軍,無時不以「精忠報國」為念。轉戰十年,所向無敵,持身廉潔,治軍嚴明。絕無廢弛

---------------------------------------------------P.342---------------------------------------------------

怠忽的行為,更無敷衍塞責的惡習。當其正要乘勝直搗黃龍府,收復失地的時候,不幸奸相秦檜力主和議,乃連續發了十二道金牌,叫岳飛班師。岳飛只好班師回朝,後來被誣害死於獄中。到了孝宗時,岳飛的冤獄得以昭雪,詔復原官,並以禮改葬,謚武穆,後又封鄂王。他那種嚴守紀律,勇敢果決,實行其雪恥復國的志節,真是我們軍人的模範,我們官兵人人所應該效法的。

第六條團結精神,協同一致,不容有散漫推諉之行為。
(淺釋)

    團結就是力量,團結越緊密,力量就越偉大。我們陸海空軍能夠做到三軍一家,上下一體,大家親愛精誠,團結一致,就可發生無限的力量。尤其是在戰場上,更需要協同一致,互助合作,一見友軍危急的時候,必須不分彼此,自動地前往赴援,絕對不許袖手旁觀,推諉卸責,坐視友軍的失敗。須知全軍是一體的,每一友軍都是整體的一部分,如果全身之中殘缺了一部分,無論其為耳為目,為手為足,那整個身體,就要都受影響,力量就會減少。這樣你自己所有一部力量,亦就有被敵人各個擊破,遭受全軍覆滅,同歸於盡的危險。所以軍隊作戰,只要精神團結,力量集中,就可以一當百,以百當千,如果能夠這樣團結,那無論遭遇到怎樣強大的敵人,都可以打破他,消滅他,自然可以攻無不克,戰無不勝,豈有失敗之理?大家要緊緊記住,今後反共抗俄的戰爭,要求得勝利,只要能夠三軍一家,上下一

---------------------------------------------------P.343---------------------------------------------------

體,共同生死,貫徹始終,那必然可以獲得最後的成功。

(故事)

    廉頗,是趙國名將,素有戰功。最初忌妒藺相如完璧歸趙的功勳,曾聲言如遇相如,必當面給他侮辱。但相如胸懷寬大,每每設法避免與廉頗見面,甚至上朝的時候,也常常裝病不到。有一次偶爾外出,望見廉頗,他立即令車夫掉頭避開。他的幕友以為相如畏廉頗,都憤憤不平。相如向他們解釋道:「我並非怕廉頗,而實在是以國家的利益為前提,今天趙國因為有了我們兩人的協力合作,才不致被秦國侵略,現在我們兩人若自相殘殺起來,其後果便不堪設想。」有人把相如的話告訴廉頗,廉頗聽了極為感動,深深知道自己的氣度,遠不及相如寬大,乃立即肉袒,負著草鞭,到相如家裏謝罪,請求相如對他過去的過錯能夠原諒,並請以草鞭打他,以示懲罰。相如對廉頗此舉,也很感動。從此兩人結為刎頸之交的朋友,同時相約以身許國。由於廉頗及藺相如的精誠團結,協同一致,秦國才不敢侵略趙國,而趙國才能並立於強國之林。

第七條負責知恥,崇尚武德,不容有污辱貪鄙之行為。
(淺釋)

---------------------------------------------------P.344---------------------------------------------------

    衛國保民,是我們國民革命軍每個軍人的神聖任務,我們的大陸已被蘇俄帝國主義侵略恲吞了,全體同胞亦整個陷入鐵幕,被朱毛暴力壓迫,集體屠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比之牛馬奴隸還不如。我們身為革命軍人,不能夠馬上挺身反攻,去拯救他們,保護他們,解除他們的痛苦,這真是我們軍人莫大的恥辱,亦是我們內心最大的痛苦。雖然這時候我們力量還是不夠充足,時勢亦沒有十分成熟,所以不能立即反攻大陸,去達到我們拯救同胞的目的,但是這時候,真是我們埋頭苦幹,鍛鍊體力,學習技能,刻苦耐勞,積極準備的好機會。可是在這準備與學習的時期,格外要注意我們軍人修養的武德,這武德就是我們革命精神的泉源,亦就是戰勝敵人的基本力量。什麼叫武德呢?分開來說,就是智、信、仁、勇、嚴。怎樣叫智?就是要學習軍事知識,戰鬥技能。怎麼叫信?就是要信奉主義,信仰領袖,信任部下,自信必勝。怎麼叫仁?就是要救國救民,來犧牲奮鬥,時刻抱著不成功便成仁的決心。怎麼叫勇?就是要冒險犯難,勇往直前,雪恥圖強,鍛鍊我們國民革命軍傳統的大無畏精神。怎樣叫嚴?就是嚴守紀律,嚴明賞罰,以嚴律己,以嚴治軍。總之,一個人既做了革命軍人,許身革命,就是要明禮義,知廉恥,負責任,守紀律,絕不許貪生怕死,貪贓枉法,卑鄙自私,放棄職責,務必要確保我們革命軍陸海空三軍整個的榮譽。

(故事)

    祖逖和劉琨,皆生當五胡亂華之世。那時東晉被胡人逼迫,遷都江南,正深感於族類之恥,所以祖

 ---------------------------------------------------P.345---------------------------------------------------


逖劉琨自少就有慨然澄清天下之志。他們在共被同寢的時候,在半夜,聽到雞鳴時,祖逖就把劉琨搖醒,說:「這是很好聽的聲音呀,我們應該知道胡人蹂躪中原的恥辱,現在再不是我們安枕的時候了」。於是就一同擊劍起舞。後來祖逖做了晉朝的河南刺史,統率著大部武裝民眾,決心渡長江北上,掃清中原,當船開到江心的時候,祖逖慷慨地擊著船舷,向大家宣誓說:「祖逖此番和你們渡江,立志要共同消滅胡人,收復故土,我們只有前進,決不後退,如果不能使中原平定,那就決不再回來渡這江水了。」後來祖逖與胡人石勒連戰皆捷,黃河以南,都重新回復到了晉國的版圖。劉琨在那時也連破了東平王楙,斬獲了石超,降伏了呂朗,武德遠著,為晉室重臣。像祖逖劉琨這種負責知恥、崇尚武德的精神,正是我們革命軍人最好的榜樣。

第八條刻苦耐勞,節儉樸實,不容有奢侈浮滑之行為。
(淺釋)

    軍人的生活,是質實剛健,純真樸素的生活,所以能為人民表率,社會敬仰,故軍人的地位乃為國家中第一流最高尚的地位,亦就是其最高尚人格的表現。戰爭是一種最危險艱苦的行動,誰能不怕危險,克服困難,忍受痛苦,支持到最後五分鐘,那就誰打勝仗。因此,軍人平時必須能過節約儉樸的生活,節省物力財力,克苦耐勞,踐履篤實,養成淳樸無華的習慣,務使生活條件與戰鬥條件一致,這樣到

---------------------------------------------------P.346---------------------------------------------------

了戰時才能忍受一切困苦,不怕任何艱危。如果平時過著奢侈的生活,優美華麗,嫖賭游蕩,放恣淫逸,不務實際,那一到戰時,單是戰場上的生活,他就感覺艱難困苦,吃他不消,忍受不了,更不必說要他冒險犯難,和敵人作生死的鬥爭了。所以奢侈浮滑,乃是封建軍閥的腐敗生活,我們革命軍人,必須互相規勸,徹底戒除,養成刻苦耐勞,節儉樸實的習慣,建立我們國家第一流最高尚的品格,保持我們革命軍人的榮譽。

(故事)

    史可法在清兵圍揚州的時候,奉命督師江淮。他每天處理軍務,巡行營壘,到了半夜以後,還不肯休息,就是休息,也不過曲肱假寐而已。當嚴霜大雪的天氣,他還是絮被單袍,露宿野外,一醒轉來,他把冰霜振落以後,就仍舊從容升帳,若無其事,而且還怕員吏勞苦,不設警備。左右勸他稍稍節勞自重,史公卻回答說:「你們都是只知道受用的,在國家這樣殘破的時候,大家還不能刻苦耐勞,那劫運就無可挽回了」。揚州城破先一年的除夕,史公祭告崇禎帝后以後,對酒感涕,不覺醉臥。那時史公在營中已經好久酒不霑唇了,左右看見他那種感傷壯烈和勞苦不堪的樣子,到了五鼓升帳的時刻,都不忍驚醒他,那天就沒有打五鼓。等史公醒來,時間已經不早,因責問左右何故貽誤軍令,大家說明原由以後,才免重罰。後來史公在揚州城破時被執見殺,所屬乃葬其衣冠於梅花嶺上。史公這種統兵禦下,刻苦耐勞,節儉樸實,盡瘁國事,死而後已的精神,我們應該牢牢記住,切實地效法。

---------------------------------------------------P.347---------------------------------------------------

 第九條注重禮節,整肅儀容,不容有褻蕩浪漫之行為。

(淺釋)

    禮節是軍隊紀律的根源,凡是知禮有節的軍人,是一定能嚴守紀律,不犯過錯的。而禮節的表現,就在於儀容,如果生活浪漫,行為褻蕩,衣冠不正,容止不定,那這種人就是犯禮越節,無形中已犯了紀律,就要受軍風紀的裁制了。所以軍事教育,第一步首先要熟習禮節,亦就是要使每一官兵,明白不犯紀律的道理。因之凡是軍人,不論是對長官對士兵對同僚對民眾,都要注重禮節,互相敬禮,這敬禮就是軍人誠於中,形於外,親愛精誠的精神表現。所以軍人特別要服裝整齊,態度嚴肅,尤其是語言要安詳,容止要穩定,切不可蓬頭披髮,張牙舞爪,污穢骯髒,蠻橫粗暴。所以牙齒要常刷,指甲要常剪,頭髮要常理,襯衣要常洗,如果隨隨便便,胡說霸道,輕舉妄動,既無禮貌,更無威儀,那這樣人,一定會受人輕視,令人討厭。如果這樣一個軍人,那他還能受社會歡迎,民眾敬仰嗎?這豈不是喪失我們軍人的人格,敗壞我們國民革命軍整個的軍譽麼?所以我們革命軍人,如果嚴守紀律,一定要先注重禮節,如要注重禮節,一定要先端正衣冠,整肅儀容。我們中國古來的軍人,講禮的時候,就說「禮以養心」。其解釋這句話裏所說「禮」的意義是:「內而整齊思慮,外而敬慎威儀,泰而不驕,威而不猛」。這四句話,更是表現我們軍隊,無論在平時練兵,戰時作戰,對於「禮」的重要了。這真是我們中

---------------------------------------------------P.348---------------------------------------------------

國軍人傳統的精神,大家務要切實遵守,成為一個光榮的革命軍人纔行。

(故事)

    管仲,春秋時齊國的首相,輔佐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他最主要的政治主張是「尊王攘夷」,就是要團結諸侯,抵禦夷狄的侵略,以維護華夏禮儀之邦的文化歷史。他說:「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以禮為四維之首。禮就是禮義和禮節,亦即一國之禮俗制度,和國民所共同遵守的規律。管仲治兵,採精兵主義,他的兵法有所謂「三官」「五教」,特別注意號令的嚴肅,和軍容的整齊,不許部屬稍有褻蕩的言詞和浪漫的行為,而以禮節為加強士氣,固結兵心的惟一要領。孔子對他的主張和事功,所以非常推崇,曾經說:「假如沒有管仲,我們就要披散頭髮,袒露左臂,去過夷狄野蠻的生活了」。
管仲不但治兵得法,而且採用了兵農合一的制度,來組織訓練民眾,使成為一支堅強的自衛武力。他的兵農政策,是在以春秋兩季,舉行畋獵,從事操練,故能把齊國造成一個富強的國家。

第十條誠心修身,篤守信義,不容有卑劣詐偽之行為。
(淺釋)

---------------------------------------------------P.349---------------------------------------------------

    革命軍人必須誠心誠意的檢討省察自己的言行,隨時隨地要不斷的改正自己思想上、生活上、行動上的錯誤,來做軍人的表率,成為一個模範軍人。更需要堅決保持自己對三民主義的信仰,對上官要信奉,對友軍要信賴,對部下要信任,無論對誰總要開誠布公,重義守信,對於救國救民,反共抗俄的戰爭,更要有必勝的信念,只問順逆邪正,不顧生死利害,應該做的事,就是冒著生命的危險,也毫不瞻前顧後地去做。如果不應該做的事,不管他對自己有多大的利益好處,也要斷然拒絕,決不做那些卑鄙惡劣,欺詐虛偽,害國害民,自私自利的壞事,始終要保持我們革命軍人頂天立地的人格,必須人人要有這樣人格,纔能完成我們反共抗俄的國民革命第三任務。

(故事)

    關羽:後漢獻帝懦弱無能,天下大亂,群雄並起,曹操在朝中,挾天子以令諸侯,劉備因軍事失敗,便去投奔袁紹,以圖再舉。不幸作戰時,失了聯絡,關羽被曹兵圍困在一土山上,糧盡援絕,因為他還護送著劉備的眷屬,只得暫時歸附曹操。曹操素重他的忠義,待他很厚。但他仍一心不忘漢室,不忘劉備,並盡力護衛劉備的眷屬,等劉備的消息。自己常夜讀春秋,秉燭達旦,正心誠意,克己修身。及知劉備下落以後,便將曹操賜給他的印綬、金銀、珍寶,一齊包封著留下來,立刻離開曹營,要信守他「誓以共死,不可背義」的諾言,歷盡千辛萬苦,奔往劉備處。後來終能輔助劉備創造了和曹操抗衡三分天下的大業。像關羽這樣的守信重義,真是千古第一人,我們應該模彷他、效法他!

---------------------------------------------------P.350---------------------------------------------------

 

最近更新於 2014-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