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黨黨員守則淺釋(重訂)

識問題,分析問題,用最好的方法來解決問題。所以總理說:「革命的基礎,在於高深的學問」。如果我們不學無術,不但不足以擔當救國救民的重任,就是普通的事情,也辦不成功,即是極小的任務,也負不起來。
    正如總理所就:「因為近幾十年以來,物質文明極發達,科學很昌明,凡事都要憑科學的道理,才可以達到圓滿的目的,就是講到社會問題的解決方法,也要從科學一方面研究清楚了之後,才可以得出結果。講到這裏,更要歸宿到我的學說『知難行易』。天下事情,如果真是知道了,便容易行得到」。所以本黨同志不能為學問而學問,必須學以致用,就是一切學問,必須應用科學的方法,研究問題,解決問題。例如辦黨務的,就要研究組織的方法,訓練的方法,宣傳的方法;負政治責任的,就要研究政治科學,根據三民主義以確立政策政綱,和行政制度;負經濟責任的,就要研究經濟科學,妥善的管理財政金融,解決經濟問題,增進人民生活;負軍事責任的,就要研究軍事科學,製造發明新武器,改善練兵的新方法,以最進步的戰略戰術取得勝利,達到反共抗俄的目的。
    須知革命的學問,既不是玄妙的理論,也不是空洞的學理,而是一種事實,就是講革命理論,也必須以事實和客觀環境為根據,然後這種理論才有價值。總理說:「我們要拿事實做材料,才能夠定出方法,如果單拿學理來定方法,這個方法是靠不住的,這個理由因為學理有真的,有假的,要經過試驗,才曉得對與不對,科學上最初發明的許多學理,一百種之中,有九十九種是不能夠實行的,能夠實行的學理,不過是百分之一,如果通通照學理去定辦法,一定是不行的」。

---------------------------------------------------P.325---------------------------------------------------

  因此,總裁又告訴我們:科學惟一的主旨,就是澈底研究萬事萬物之真實情狀。所以對於任何一件事物,不明白,當然要研究明白;已明白,還要求其澈底明白;未曾作好,當然必要做好;既做好,還要求得更好;總要天天進步,天天有新的道理和新的東西發明出來。宇宙間學問與事業,是沒有限量的,古人說:「學無止境」。又說:「學然後知不足」。這就是說,我們的學問愈增多,便感覺本身的學術愈不夠;我們的事業愈偉大,便愈覺自己能力愈渺小,亦惟有感覺自己的渺小與不夠,那麼學問與事業才能不斷的進步。

    現代是科學的時代,革命是技術的鬥爭,一切問題,都要用科學方法來解決,一切工作,都要有專家來擔任,我們必須日新又新,自強不息,本「實事求是」「精益求精」的科學辦事精神,追求真理,充實學問,才能達到救國救民,與救世救人的目的。所以說:「學問為濟世之本」。

(故事)

    王陽明:明朝大學問家王守仁,字伯安,餘姚人,學者稱為陽明先生。少年讀書時曾問塾師:「甚麼是天下第一等事?」由此便立下了濟世救民的大志。弘治年間考取進士,時年廿八歲,先生的學問已經是很淵博精湛的了。正德初,他得罪了奸臣劉瑾,被貶為貴州龍場驛丞,龍場驛是在萬山叢棘中,遍地蠱毒瘴癘,言語又不通,痛苦萬分,守仁摒除一切得失榮辱,專心研究學問,過了幾年艱苦生活,學問便突飛猛進,闡揚了前人所未發現的哲學大道理:如:一、致良知;二、知行合一;三、誠意;四、

---------------------------------------------------P.326---------------------------------------------------

謹獨;五、立志;六、事上磨練等。晚年又發表了拔本塞源的理論,其學術稱姚江派。因為他有了這樣博大精深的學問,又能身體力行,故能表現於事功方面。他四十五歲巡撫贛南汀漳等地,剿平匪亂,翌年又敉平漳州、橫水、及桶崗等地寇盜,並撫輯流亡。四十八歲時,剿平了福建的叛軍並蕩平宸濠之亂。他一生所以能成就其濟世救民的偉大事業,都是得力於其高深的學問為他事業的基礎。

十二、有恆為成功之本
(淺釋)

    世界上任何事業,都不是隨便可以完成的;小事業有小困難,大事業有大困難。事業的大小,可以說是由困難的大小來決定的。國民革命的目的,在求中國之自由平等,建設一個民有、民治、民享的三民主義新中國,促進世界大同。這是中華民族空前絕後的偉大事業,要完成革命建國的任務,實現世界大同的理想,決不是一年半載或二年三年的事情,我們既然做了國民黨員,參加國民革命運動,必須認識這種革命運動的長期性,複雜性和艱巨性,人人立下志願,抱定決心,實行主義,始終一貫,堅持到底,不達目的,決不終止。
    本黨領導國民革命,推翻滿清,建立民國,完成北伐,打倒日本軍閥,已有六十年的光榮歷史。過去所遭遇到的敵人,都被我們打敗了,所經歷過的困難,都被我們克服了。現階段的反共抗俄戰爭,雖

---------------------------------------------------P.327---------------------------------------------------

然一時受到挫折,大陸淪入鐵幕,我們必勝的信心不但毫不動搖,而且更加堅定。總理告訴我們:「夫事有順乎天理,應乎人情,適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而為先知先覺者所決志行之,則斷無不成者也,此古今之革命、維新、興邦、建國、等事業是也」。又說:「吾心信其可行,則移山填海之難,終有成功之日,吾心信其不可行,則反掌折枝之易,亦無收效之期也。」由於國民革命「順乎天理,應乎人情」,三民主義「適乎世界潮流,合乎人群需要」。所以總理以赤手空拳,領導革命,經過十次失敗,終於推翻滿清。總裁繼承總理遺志,領導北伐抗戰,都是以劣勢的兵力,擊敗優勢的敵人。我們當前的敵人,俄寇共匪,雖然是強大,但國內國外世界的大勢,對我們是絕對有利的。全國同胞擁護我們,反共的國家同情我們,只要我們有恆心,有毅力,堅定必勝的信念,百折不回,和敵人進行持久的戰鬥,最後是一定可以成功的。總裁告訴我們:「大家要曉得:天下一切的事情,都是成於繼續努力,始終不懈;也都是敗於有始無終,半途而廢。所以我們不要做人做事則已,既做了人,如要做事,就要有恆心,有毅力,而且要有始有終,繼續不斷的努力來做才行。尤其是現在反共抗俄,空前絕後的革命事業,艱鉅萬分,更非繼續不斷,貫澈始終來做不可,只要我們黨員同志,都能百折不回,堅持到底,那無論你什麼艱難的事業,決沒有不成功的道理。總理說:「有志者事竟成。」古人說:「人而無恆,不可以作巫醫。」可見恆心是一切成功之母。我們只要效法總理和先烈再接再厲,不屈不撓的革命精神,在本黨總裁領導之下繼續不斷的團結奮鬥,不因失敗而灰心,不因危險而氣餒,「一心一德,貫澈始終」,那麼,反共抗俄的戰爭勝利,三民主義的建設成功,便都有了確實的保證。所

---------------------------------------------------P.328---------------------------------------------------

以說:「有恆為成功之本。」

(故事)

    勾踐:戰國時,有個越王勾踐為吳王夫差所敗,率殘兵五千人退守會稽山,他知大勢已去,依謀臣范蠡文種二人的建議,獻美女西施及寶物送到吳國。他的國事乃委託文種主持,他就親率妻子及范蠡入吳,為吳王夫差的奴僕。勾踐到了吳國,被拘禁於石室中,每天打掃馬房,及作各種苦工,勾踐為求將來的報仇雪恥,便忍辱負重,過了三年牛馬生活,夫差認為勾踐已經歸服,釋放他回國。勾踐回國之後,便勞心焦思,刻苦自勵,食不重味,衣不重綵,臥薪嘗膽。他的妻子紡紗織布,晝夜不休。並延攬人才,撫輯流亡,實行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的建國計劃,一切以報仇雪恥為目標。過了十年,國勢已漸漸強盛了,勾踐就乘吳王與晉國爭霸的時候,以重兵五萬進攻吳國,吳兵大敗,太子被殺。又四年,吳國因連年用兵,國力已衰,勾踐再出兵攻之,大敗吳兵於震澤,圍其都城。又三年,吳國民窮財盡,已無法作戰,吳王被困於姑蘇,戰不能,和不許,終於自殺而死,吳國亦就此滅亡。勾踐經過長期的艱苦奮鬥,終於獲得了最後的勝利,他的恆心毅力,實在是最值得我們景仰和效法的。

---------------------------------------------------P.329---------------------------------------------------

 

最近更新於 2014-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