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軍事會議講評(二)

內容來源:卷十九    演講
隸屬章節:演講\中華民國三十一年

 

 

——中華民國三十一年九月九日在西安王曲講——

要旨
    甲、我軍編制應以敵軍為目標,而一切要求勝過敵人。
    乙、說明以軍為戰略單位之根據:
        (1)在使戰略指揮機關由複雜趨於單純,系統由紛歧趨於整一。
        (2)在謀補給線之簡捷便當而省費。
        (3)在求充實戰略單位兵力,使我軍實力勝過敵人。
        (4)在求兵力運輸與交通之便利快速。
        (5)特種兵移歸軍部指揮,便於集中機動使用,更能發揮作戰威力。
    丙、研究軍隊編制必須注重兵員補充——軍隊編制應以國民組織作後盾。
    丁、說明敵國兵役制度改進之經過與成效,以為我軍之借鏡。
    戊、我軍目前應注重之要務:
        (1)在補充各部隊缺額。
        (2)在充實預備隊兵員。
    己、敵軍建制配屬之特點與我軍兵員供補應取之途徑。
本文
    現代戰爭的勝敗,其決定的因素甚多,而其軍隊編制良好與否,直接影響到他作戰的成敗尤為重大。如果編制優良,雖然戰術稍差,還可以設法補救,反之,如編制不當,即令戰術如何高明,亦要受到

--------------------------------------------------P.260--------------------------------------------------

不利的影響,甚至整個歸於失敗。所以對於軍隊編制之講求,實在是我們高級將領最重要的一門學問,大家應該特別注重。現在我軍的編制,已改為以軍為戰略單位,一個軍轄三個師,軍以上與師以下的各級編制,仍舊沒有變動,只是將從前師為戰略單位時所轄之若干特種部隊,及所管的一切經理、衛生、交通、通訊及其他補給等主要業務,都移歸於軍部而已。這是最近兩年以來我們根據抗戰經驗,研究改進所得的結果,關係於戰略戰術的成敗甚為重要。但是在我們高級將領當中還有人懷疑這種編制的,以為從前以師為戰略單位,運用甚為靈活,師長可以獨斷專行,能夠發揮辦事效率,現在改制以後,感覺許多不便,這種懷疑,是不應該的。要知道:我們軍隊的編制有一個要點,就是要能與敵國軍隊的編制相比較,因為國家與國家作戰,在國防上除掉政治經濟等各種條件之外,在軍事條件上最要注重的就是編制,而我們當前唯一的敵人就是日本,因此我們軍隊的編制,就要以敵軍為目標,無論在質與量兩方面,都要能夠超過敵人的力量,至少亦須與敵人實力相等,纔合乎抗戰的要求。否則,如果我軍的編制不如敵人,則未戰之先,已立於失敗之地。我們這次要改以軍為戰略單位就是根據這個理由。因為敵人軍隊的編制是以師團為戰略單位,而我們從前抗戰的經驗,因裝備及訓練均不如敵人的關係,我須以三個師就是一個軍纔能抵制敵人一個師團,而敵人一個師團之下只有兩個旅團;一個旅團,轄兩個聯隊——敵人一師團只轄三個聯隊者係最近臨時性之編制——如此,他只要用一個參謀長及少數參謀組織師團司令部,而將作戰教育訓練及補給諸業務集中於此,以之指揮調度兩個步兵旅團及騎砲工輜各聯隊(敵人旅團司令部僅是指揮部而已)不僅人員經費都極節省,而且系統簡單,指揮敏捷,尤以高級指揮官之

--------------------------------------------------P.261--------------------------------------------------

企圖與決心容易徹底貫徹。返觀我們軍隊的編制,從前以師為戰略單位時,用以抵制敵軍一師團者,既然要三個師,則是以三倍於敵人師團的人員經費,來組織三個師司令部,如再加上一個軍司令部,是為四個單位,而將一切經理、衛生、交通、通訊等分掌於四個單位之中,就是敵軍只要一個單位,我們要有四個單位,敵軍只要用一分人力物力,而我們所用的要比他多三倍以上,這樣不僅人力財力多所耗費,而辦事之空間時間,亦極不經濟,其效果當然要遠不及敵人了。而且人員眾多,精神分散,致戰鬥行動遲鈍,彼此意見紛歧,不能在協同一致之條件下,與敵戰鬥,作戰效能,更不免為之減低!這就是我軍編制落人之後了。現在改為以軍為戰略單位,使一切作戰條件如諸兵種之協同運用與通訊補給諸業務,皆以軍為主,以抵制敵人師團之編制,而軍以下之師部,相當於敵人之旅部,僅司步兵指揮之責,如此,戰略指揮的機關,已由複雜趨於單純,系統亦由紛歧而趨於整一,自然步調整齊運用更為靈活了。這是我們現在要改軍為戰略單位的第一個理由。
    其次,就補給線來講,敵人以師團為戰略單位,無論對前方輜重之補給與後方兵站之補充,均較從前我軍以師為戰略單位時三個師所需前後方之補給機關與補給線為簡捷便當。再以通訊一項而論,敵人由師團部可直達他的聯隊部,通常敵之旅團部常設置於聯隊部附近,或竟同設在一處,這就是敵人從每一個戰略單位到所屬聯隊,僅四條電話線即可足用,器材既甚節省,通訊指揮更是簡捷。我們現在軍隊的編制,是一軍有三個師至少有九個團,在以師為戰略單位時,一切通訊指揮,都是要由軍而師由師而團,不僅在器材與經費方面,至少要有十條電話線之設置,當此物力如此困難之時,豈可再有無謂的消

--------------------------------------------------P.262--------------------------------------------------

耗,而且補給和通訊等,系統愈多,手續愈繁,尤其是轉折愈多,指揮監督亦愈困難,遲延錯誤之外,更不免軍事秘密被敵偷竊與走漏的危險。於此即可見從前以師為戰略單位時,我軍編制缺點之一斑了。現在改正以軍為戰略單位,將若干特種部隊及一切交通通訊補給等集中於軍部,使之系統單純,手續簡捷,人力物力與時間皆可節省數倍,這從敵我兩軍編制之比較上觀察,在裝備力量難以立求加強之今日,實在是合理而進步,大家明白了這個道理以後,就不要再有疑問,而要將從前舊的腦筋與舊的觀念,切實改變過來。
    再次,就部隊兵力來講:我們與敵人作戰,最根本重要的一點,就是我軍一個單位的實力要能夠勝過敵人的一個單位!依據過去的經驗,因為兵員裝備與火器種種關係,敵人一個師團,我軍要三個師纔能打過他,那我們編制的目標,就要針對這個事實,務求能以三個師的兵力,足以打破敵人一個師團,但我們最初開戰時期,乃可以一個師抵抗敵軍一個師團,而到了後來,甚至六個以上的師亦不能抵當敵之一個師團了!這就因為我們師的單位雖多,但兵員總是不能補充足額,事實上各師缺額總是超過編制預定數之五分之一,或至三分之一,其能維持僅有五分之一缺額者,已經算是難得的了。如此,我們以三個兵員實力不完足的師,去對抗敵人足有我軍三師實力的一個師團,在編制上顯然是一個大弱點,我們這個弱點如不改正,徒然維持這許多師的單位,兵員永無完全補充足額之時,致我軍實力常感空虛,敵人兵力時時充足。因為敵人不但平時其師團兵力,可以保持足額,就是一個會戰下來,遇有缺額,亦可迅予補充;而我軍情形事實上恰與此相反,如何能夠制勝敵人?所以為充實部隊兵力,緊縮指揮機構

--------------------------------------------------P.263--------------------------------------------------


,以免除編制上之弱點與精神上受敵人之威脅起見,我們現在必須實行以軍為戰略單位,以充實軍的內容與實力,而且要認真貫徹到底,纔能發揮成效。
    復次,就交通運輸補給來講。比方敵人戰略單位為一個師團,擔任一個方面作戰任務,按照敵國以師團為戰略單位的原理,他本是以我國東三省的道路與地形為標準的,就是在戰場上要使他一個師團自前頭至末尾於一日之內全師兵力能同時趕到戰場,加入戰鬥。換言之,就是他一師團整個兵力與輜重,一天之內,都能集中到一個地方,共同參戰;而我們從前以師為戰略單位的時候,就是要有三個作戰單位,始能抵制敵人一個單位——師團,如要將這三個師的兵力集中到一方面擔任作戰任務,至少要有三條交通道路同時並進,始可於一日之內達到目的地,但在我國內地道路與地形現實的情況之下,說是要三個師於同一天之內都能到達同一戰場參戰,事實上無論如何是不可能的!因為我們三個師至少有步兵九個團,再加上各師之特種部隊及後方的一切輜重補給等,都要運送上去,如果聯絡與通訊稍生故障,那末,秩序就要混亂,甚至前面已經接戰,而後續部隊還沒有知道。這樣,我們一個師的實力和時間與敵軍相較,自然不能成為一個單位了。而且三個師擔任同一方面戰鬥,各師既各自獨立成為一個單位,其軍部只成為空虛的指導機關,如此緩急輕重,進退前後事實上不能徹底一致,遂難免被敵人各個擊破,所以惟有以軍為戰略單位,纔可以免除這種弊病。尤其這幾年來,我們軍隊作戰,一遇前方稍有不利,往往會影響到全軍的成敗,所以在戰場重點必須控制相當數量的預備隊,而這種預備隊兵力之多少與其配置適當與否,簡直為每一個戰役成敗安危最重要的關鍵,即如以一個軍作戰,我們如能有一個師作

--------------------------------------------------P.264--------------------------------------------------

預備隊,一定要勝過以一個團作預備隊的部隊,如我有二個師作預備隊,即可以經過全戰役會戰,而兵力仍不致單薄不繼。如果能照這樣作到的話,那敵人現在已經臨到衰竭階段,亦不能如從前那樣補充迅速實在了,他每一次會戰下來,至少亦要有幾個月的整理補充,纔能夠再度會戰,倘使我軍果能始終維持一個會戰以上的兵力和預備隊,那我們就一定可以打勝敵人,抗戰就可以很快的成功!但是假如過去以師為戰略單位的編制不改正,不必說一個師不能維持一個會戰,就是一個軍即三個師的全力亦不能支持一個會戰!這樣,如何能夠戰勝敵人,所以我的意見,我們現在改以軍為戰略單位,是決不會錯誤的,將來作戰時,我們一軍有三師,在前線正面有一師擔任戰鬥,後面就可有兩個師作預備隊,否則,前面一個師作戰,後面至少有一個師作預備隊,其他一個師在後方訓練補充兵,如此,必比從前的編制實力能夠持久,而且要強過數倍。總之,我們以後戰略單位,至少要能夠維持一個會戰以上的兵力,纔能夠每戰必克,來爭取抗戰最後的勝利!
    自從我們改軍為戰略單位以後,有些師長說:各師原有的砲兵工兵等,都集中軍部來指揮,師的力量便減少,運用更覺不靈,這種說法其實不然。我們現在要將特種部隊與補給通訊等業務都集中於軍部的原因,並不是減少各師的力量,而是要充實各師的兵員缺額,增加他的實力,而且各特種部隊移歸軍部指揮以後,只要他軍長部署指揮得法,運用靈敏,如此於各師只有增加效力,而無欠缺的顧慮。不過現在有些軍長,對於戰術上諸兵種協同戰鬥之原則與應用,不注意深加研究,往往將特種兵控置在後方,或聚集於軍部附近,不知輕重緩急,適機運用,要等到與敵人開戰以後,看到那一個部隊需要砲兵或

--------------------------------------------------P.265--------------------------------------------------

工兵時,纔增援上去,往往錯誤時機,以致特種部隊集中使用反失了效能。只要我們做軍長的對於特種部隊的控置與使用,特別注重研究,對於敵情能明瞭,事事能有準備,有決心,成竹在胸、臨戰使用能夠適切機宜,只要作到這一點,那我們以軍為戰略單位,就可以發揮功效,而決不致於有上述的缺點。
    講到這裏,我還有一點重要的意思,是我已經常常對大家說的,現在要在此再提一提,就是作戰的要訣,我們作戰,要使士氣持久不衰,戰鬥精神始終如一,第一條件就是要不斷的補充,而補充之最重要的事物,就是士兵,就是補充兵,必須補充和預備隊充足,一仗打了下來,遇有缺額,立即可以補充上去,使一般官兵心理,常覺有不斷的增援,然後士氣纔能經常保持旺盛,而戰鬥精神纔能始終如一的不衰。這一個要訣,我們高級將領必須知道,也是我們研究軍隊編制問題所應第一著重的要點。否則,如果軍隊補充兵額欠缺,後方的預備與後備兵役辦理不良,那軍隊就不能對外作戰,所以我們高級將領要知道:打仗要求勝利,不是說前線配備了幾多師,幾多軍就可以達到目的,而最要的勝利基礎,還是要後方有充分的補充兵員,使平時軍隊編制能夠擴充而為戰時編制,戰時編制能夠經常保持補充,部隊實力,始終能保持如一,隨著戰場的需要而源源的供給不斷,這樣,纔能與強敵決最後之勝負。我們的敵國——日本的編制與戰略,最注重的就是這個問題,他們在明治維新以前,也是和我們中國一樣,一個師團的編制,就只有一個師團的兵額,而沒有什麼預備役與後備役作補充。自從明治六年他實施徵兵以後,規定現役兵之外,乃有預備役與後備役,使平時一個現役師團的編制,到了戰時可以獲得三倍兵員的補充;等到甲午中日戰爭以後,他感到過去雖然設有預備役與後備役,但因為轉役、免役與死亡出

--------------------------------------------------P.266--------------------------------------------------

缺的減耗,平時一個現役師團,到了戰時仍只得一個師團之用,非力加增強,擴充預備兵額,決不能對外作戰,所以他又創設補充兵制。這樣,不僅他平時現役兵一人戰時可動員戰鬥兵三人,而且每一個預備與後備役的戰鬥兵之後,必有一個補充兵預備著,這就是他平時現役兵一人,戰時可得六人之用。到了日俄戰爭之後以迄於一九一八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終結時期,日本為要向外侵略,仍感補充兵員不足,仍再修改兵役法,延長後備役與補充兵役各五年,由此兵員大加擴充,這就可使平時現役兵一人,到了戰時能得戰鬥兵與補充兵十人之用,而此後二十年間,敵人的兵役法仍不斷的有修正,或增設第一第二補充兵,或縮短現役兵年限,延長後備役與補充兵役年限,或者減低徵兵年齡為十九歲,或者降低適役壯丁身長標準,一直到「九一八」事變為止,他平時現役兵一人,戰時甚至可得到戰鬥兵六人,補充兵九人,共十五人之用,換句話說,就是他平時一個戰鬥兵,後面就早已有十四個補充兵跟著,來作他戰爭的後盾。返觀我國的軍隊,現在因為徵兵制度施行未久,國民組織未臻完善,不僅後方補充兵不易充實,就是前方部隊缺額,亦常難補足,因此,我們雖有無限的兵源還不能作有效的發揮,這是我們目前要充實預備兵員,確保軍隊編制急要解決的一個最重要的問題,也是我們今後要建立新軍隊,建設新國家最基本的一個要務。必須大家明瞭了軍隊編制與兵員補充有這種不可分離的關係,碓立了這個觀念,纔知道現代所謂軍隊,其組成要素與編制,以及其與戰略戰術的關係,而後纔可談戰術,談軍事,亦惟有這樣,纔能配得上說知兵的將領。由此可知我們現在軍隊的編制與戰術,距離近代化的程度尚極遼遠,不過目前改軍為戰略單位,算是已向前進了一步,但大家如果還是和從前一樣,只知有了部隊擺在面

--------------------------------------------------P.267--------------------------------------------------


前,即算有了兵力,而不知軍隊應該如何補充,應該如何以國民組織作後盾?以致各軍各師缺額怎樣補充也補充不足;長此下去,我們作戰不失敗也要失敗了!現在大家都說我們只要能持久下去,敵人兵力消耗,不攻自敗,殊不知無論那一個國家的軍隊,總是以能夠戰鬥為獲得勝利的條件;如果我們不能適應戰場的需要,保有不斷兵員的補充,對於敵人能有斷行攻擊,繼續不斷攻擊的戰鬥兵力,那我們決不能排除侵略的外患。所以我們今後如果不能作到像敵國日本一樣,平時一個戰鬥兵戰時可得十五個兵之用,至少亦要作到他明治六年時代前方一個師團能有三倍兵額的補充,換句話說,就是前方一個戰鬥兵,後方要有三個補充兵作後盾,纔能維持我們持久戰的力量。所以大本營目前研究每軍三師制的區處,以其中一個師專在他本軍的師管區內負徵集訓練之責,其他二個師——即三分之二的兵力——在前方擔任作戰,如此,始終有一個師即三分之一的兵力來繼續的補充他前方作戰部隊的缺額,那兵員就不患不足了。總之,我們高級將領目前最要注重的,第一在如何充實我們的部隊,第二在如何作到有合理的預備兵員,纔能建立現代化的軍隊,以戰勝敵人,這是我們應該特別瞭解和徹底研究的。
    剛纔提到敵人兵役的改進與兵員充實的內容,還有一點值得我們參考的,就是他各師團都配屬有固定的師團管區,師團管區之下有聯隊管區,以為兵役行政區域,使各部隊兵員的補給,能夠保持他的建制,各師團的補充兵,即以在該師團管區內徵集為主。如此,不僅動員召集的業務,容易施行,而且同一部隊的士兵,都來自同一鄉間,風土人情習慣,都是相同,官兵自然更能團結互助,如遇有新兵補充不上,或者部隊作戰不力,一般鄉邑族戚父老,必不勝其生死相共之感,而要共謀設法補充。這是敵人

--------------------------------------------------P.268--------------------------------------------------

役政機構健全,社會基礎穩固,所以能夠大大的補助行政之不足的地方。我們現在不僅社會組織缺乏,就是行政機構亦待切實改進,但要作到完全充實有效,不是短時間所能達到目的,即如敵人他自從明治六年實施徵兵以來,到現在已有六十餘年的歷史,方能得到今天的成就。我們現在當然也要從充實地方組織——保甲制度,健全役政機構作起,以期兵役法規能夠推行盡利,兵額補給能夠盡量擴充,但為時間與環境所限,故事實不能過存奢望,尤其軍隊自身不可怠於努力,而專推諉於行政與保甲人員。要認識我國現在社會條件與國民教育程度及其對於國家義務的觀念,都還沒有十分的具備,因此,目前我們第一步只希望做到社會不妨礙我們兵役而能明瞭他對於兵役的義務,然後第二步再求社會政治與軍事銜接為一,密切合作,以建立我們國軍深固的基礎。所以在目前大家最要注重的,就是我們要創立一個健全有效的兵役制度,亦必須由我們在前方的高級將領根據事實經驗與當前的需要,自動研究,改進兵役,協助兵役,而且要本身自己能解決前方的逃兵問題,而不能專待行政機關與社會組織的改良,再來求解決這個問題。例如要防止逃兵,必須由我們軍隊官長自己來根除本身所以使士兵逃亡的原因,纔能達到目的。又如解決補充兵問題,就必須由我們軍部自己派選幹部親去負責辦理,纔能明瞭社會實際情況,知道如何切實改進。如此,在目前情況之下,纔可以充實各軍部隊的缺額,加強戰略單位的實力——使能至少支持一個會戰以上的實力,來打破當前的敵人!至於整個軍隊編制問題,以及與此有密切關係的兵役制度問題,當然要由大本營來研究決定,而已經核定的軍為戰略單位制度,大家就必須體會要旨與精神所在,共同一致,徹底奉行。

--------------------------------------------------P.269--------------------------------------------------

最近更新於 2014-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