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理「知難行易」學說與陽明「知行合一」哲學之綜合研究

充    總理的學說,並向全體師生強調力行實踐的精神,來抵抗日本的武士道。所以我在民國二十一年五月所講的「自述研究革命哲學經過的階段」一篇講詞,有下面一段話:

        王陽明「致良知」與「知行合一」的哲學,同我們 總理所講的「知難行易」的學說是不是有出入呢?這是在講「致良知」之先,應該要深切了解的, 總理發明「知難行易」的原理,完全是要我們注重「行」字。因為 總理生於滿清末年,看到民族衰弱國勢陵夷的情形,其憂國之心和王陽明生在明季一樣的悲憤,同時看著中國人中了幾千年來「知易行難」學說的遺毒,一般士大夫,不是學漢儒解經,就是學宋儒講性,結果只是空疏迂闊,無補實用,所以王陽明便用「知行合一」的學說來醫治當時中國的民族性,而我們 總理更進一步用「知難行易」的學說,要來啟發中國的民族精神,並用來實行他的革命主義。
        總理的意思就是說:你們既知道三民主義和國民革命是好的,那你就要照我的「革命方略」去做,照我的三民主義去行,就一定能夠完成革命了。所以 總理常講:「你們一般黨員只要照我講的話實在去行就好了,不要再去求另外的知」。他的意思即是:良知是我們大家所固有的,故不必再去另外求知,若說要求學問的知識完備,那就要用許多時間,更是不易,求「知」既是不易,即是很難,後知後覺,以及不知不覺的人們,祗是跟著先知先覺的人們去行,就可以節省時間,加緊革命工作,因為跟著去「行」就比自己去學去求是容易得多了。照這樣說,王陽明所講「良知」的知,是人的良心上的知覺,不待外求,而 總理所講「知難」的知,是指一切學問知識之知而言。

---------------------------------------------------P.341---------------------------------------------------

這種知是不易強求的,而且這種知識的「知」,亦不必人人去求,只要人人去「行」就得了。我們理解了這一點,便知 總理所講的「知難行易」的知,同王陽明所講的「致良知」與「知行合一」的知,其為「知」的本體雖有不同,而其作用是要人去行,就是注重行的哲學之意,完全是一致的。
    這次羅友倫同志能夠就我的講詞與 總理學說不同之點,提出質疑,足見他肯用心研究;不過他只看到我最近「實踐與組織」這篇講詞,而不知道我在民國二十一年那一篇講詞裏,對他的疑問,已經有了具體的解答。因之凡是研究某一人的哲學思想及其著作,必須從頭學起,不可摭拾其中片段,斷章取義,否則就不會有實在的心得,而且容易發生錯覺,這是不可不注意的。上面所引述的,只是講詞中的一段,現在要將此篇全文對各位宣讀一遍。
    (宣讀「自述研究哲學經過的階段」全文。)
    大家讀完了這一篇講詞之後,對於王陽明「知行合一」的學說與 總理「知難行易」的哲學之異同,應該有一個明白的概念了,現在要向各位宣讀「孫文學說」第五章「知行總論」。這篇文章,真是最高雅的一篇古文,不但理論高尚,而且文字古雅,現在很少有人能寫出這樣的文章。
    由剛纔宣讀的兩篇文字對照來看,我們可以獲得下面三項結論:
    第一、總理所謂「知難行易」的「知」,與王陽明所謂「知行合一」的「知」,二者的本體是完全不同的。——陽明所謂「知」,偏重於人性的良知,則不待學而後能,不待教而後知,是與生俱來的天賦之知,例如愛國家、愛民族、救同胞、救同志,又如父慈子孝、兄愛弟敬,乃至惡惡臭、好好色,都

---------------------------------------------------P.342---------------------------------------------------

是人類天然的「良知」。而 總理所謂知難行易之「知」,乃是著重於科學上的知識之知,要由學、問、思、辨工夫纔能得來。其經過的歷程非常繁複困苦,因此所求得的知識,就非常高貴,獲得這種知識的機會,不是每個人皆能有的。中庸論述人的天資,高下不一,其論知與行乃為上中下三等,即所謂:「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如果借用這三種天資高下之知來區別陽明和 總理所講的「知」,則陽明所謂致良知與知行合一之「知」,是屬於「生而知之」的一面, 總理所謂知難行易之「知」,是屬於「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的一面,這兩種「知」的本體完全不同就很顯然的看出來了。又中庸所謂:「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拿這三種「行」,來解釋 總理「知難行易」之「行」,更可了解「行易」之「行」的意義了。這所謂「安而行之」的「行」,就是「行之而不著焉,習矣而不察焉,終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這即 總理所謂:「不知不覺者」「不知而行」之「行」。至於「利而行之」的「行」,就是「後知後覺者」,為倣效推行,亦即「行而後知」之「行」。至其所謂「勉強而行之」的「行」,這就須求而得之,乃是「先知先覺者」,為創造發明之所為,即「知而後行」之「行」。這知而後行之「行」就難了。因之可知 總理「行易」之「行」,乃指不知不覺者,「利而行之」之「行」也。不過我借此中庸三知與三行,來解釋知難行易的知與行,只是使學者易於了解而已。卻不可以此遽作中庸本文的解釋,這是大家應該注意的。
    第二、如果陽明「知行合一」學說中所講的「知」,是指科學上的知識,根據現代經濟學「分工專職」的原則來衡量,這種學說是講不通的。——總理對於陽明「知行合一」學說的批評,完全是根據近

---------------------------------------------------P.343---------------------------------------------------

代經濟學「分工專職」之原則。 總理說:「科學愈明則一人之知行相去愈遠,不獨知者不必自行,行者不必自知;即同為一知一行,而以經濟學『分工專職』之理施之,亦有分知分行者也」。 總理為什麼根據「分工專職」的原則來批評他呢?因為 總理所指的「知」為科學上的知識,是要「困而知之」或「學而知之」的。這樣的知識,實在得之不易,有些人為了求得某一事物之知識,孜孜矻矻,窮畢生之力為之,猶不能得其精理,縱或得之,亦精疲力竭不能親身使之見諸實行;就令精力充沛,可以實行,而就「分工專職」的理論來講,亦是不合於經濟原則的。例如建築房子,請工程師製圖設計,由他依照房子的大小容量,規定材料的長短尺度,然後交由包工僱匠建築,這樣把「知」「行」分開,各司其事,所以房子的構成就很快。如果強求「知行合一」,由工程師一人之力為之,於其製圖設計之後,自行鳩工庀材,按圖建築,則每一個工程師的一生,不知究能建築幾所房子,就整個人類社會來說,乃是一件莫大的損失。所以如果把陽明所指的「知」,當做科學上的知識,而又以科學上「分工合作」的理論來批評他,那他這種「知行合一」的理論當然是講不通的。然則陽明「知行合一」之「知」,乃是良知之「知」決非如在科學上「學而知之,因而知之」的知,乃是很明顯的。
    第三、我們將陽明「知行合一」的理論與「致良知」說合併研究,則與 總理「知難行易」學說的精義完全相同。——因為陽明既說「致良知」,則其所謂「知行合一」的「知」當然是指「良知」而言。「良知」為我們每個人天性所固有,不待外求,則所謂「知行合一」,實際上只要我們做「行」的工夫;而不必去求「知」,如能以我們求「知」的精力去篤「行」,則「行」當然更容易了,陽明學說只

---------------------------------------------------P.344---------------------------------------------------

最近更新於 2014-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