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形勢之綜合檢討

    (二)各兵種指揮官,固多熱心於聯合兵種運用之研究,但有多數在實際行動中,即不能相互徹底理解其協同兵種之性能,致不能各自努力其任務之達成,而收協同之效果。

    (三)各級指揮官於實戰時,仍有不能適時適所,集中可期必勝之兵力者,故始終只能以兵力平分於廣闊之線上,因而處處薄弱,戰時僅能以一部當敵。

    (四)狀況判斷及決心,為指揮之基礎,亦盡人所能具道之事,但在實戰時,仍多不能就大局著眼,甚至毫無判斷,坐視他部受敵攻擊,猶以為本身可以苟全,卒為敵所各個擊破。

    (五)抗戰五年以來,國軍封建意識,和部落觀念,可謂已完全打破,但有少數仍不能破除,感情用事,引起人事之磨擦,甚至仍有主官與部下同進退之弊習,流演為作戰上之不協調者。

(六)部隊之必勝信念,與指揮官之旺盛企圖心,為勝利之要素,但仍有不能忍耐實戰時之困苦缺乏,而抱「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之心,致犯不能積極把握戰機之過失者。

    (七)經理人事,年來雖有至大進步,然仍有辦理不善,因而影響軍紀,減低士氣,致不能對部下作嚴厲之要求,戰時蒙不利之影響者。

    (八)單線配備,逸失重點,備多力分,為軍隊部署之大忌,雖近來大有改進,但仍有不能切實形成重點之缺憾;例如對於黃河之防守,處處設防,雖百萬人,亦感不足,故宜就敵情地形作適切之部署,以形成重點為要。

--------------------------------------------------P.209--------------------------------------------------

丑、指揮系統紊亂破壞會戰秩序原因之檢討

    國軍會戰任務之不能達成,非盡關於裝備,自行破壞會戰秩序,使指揮系統紊亂,致任務不能達者亦多,其原因所在:
    (一)在實戰時有少數指揮官違背指揮要訣,不能依當前狀況及自己任務,予部下以適時適切之命令,每於接受上級命令時,不依據上級企圖,所負任務,及當前狀況,下達自己之命令,僅照例承轉,因而不適時機,不合狀況,致下級無所適從。
    (二)對於下級之報告,仍有不依據當面情況,及熟知之情形,判明真偽,而一律向上級司令部呈轉,因此愈達上級,實況愈不能判明。
        低級司令部之報告,仍有不經中間司令部加以判斷轉呈,而越級呈報者,因此越級愈多,真像愈不能明瞭,使高級司令部徒為低級司令部之文電所堆積,既無中間司令部之審核或判斷,故可能作為準據者又甚微。
        於是因中間司令部之不加審查判斷,及越級報告諸原因,乃使高級司令部為求適機,流演而為超越指揮,因而引起指揮系統紊亂,會戰秩序亦因之破壞。
    (三)典令法規之不能遵守,亦為破壞會戰秩序之行為,如戰時各級指揮官之位置,曾以教令規定距第一線之距離,用意在使各級指揮官能親自體察,並熟知當面之情況,以為判斷指揮之準據,

--------------------------------------------------P.210--------------------------------------------------

少數指揮官不遵守此項規定,即無法作正確判斷,與適時適切之指揮,亦有不遵典則指示,任意移轉指揮位置等,皆為破壞會戰秩序紊亂指揮之原因。

寅、保持機密之意義及不能保持之原因

    機密之保持,重於全軍之生命,然機密仍不能保持,其原因:
    (一)有少數指揮官及幕僚,不明瞭機密之內容,忽視機密為部隊之生命,常於無意間洩露,不明瞭戕賊其部隊生命者,常在其左右前後。
    (二)另有少數以機密為宣傳品,而相炫示,不知其舉動言靜之間,已葬送其本身與部隊之生命。

卯、不能確實掌握部下,精研作戰經過,改進戰術原因之檢討

    欲求勝利之獲取,必須確實掌握部下,精確注意戰況之發展,吸取作戰之經驗,以為改進戰術,獲得更大成果之資;但我各級指揮官,尚有不能忽視以上要求者,其原因:
    1·少數指揮官不能精確注視戰況,終始指導戰鬥,故對於敵我雙方,依何種手段誘導為勝敗關鍵之原因,如大自戰略行動,小至某一手榴彈或刺刀之揮擲等,並不能具體明瞭,所以戰鬥詳報上,多不能記載有關勝敗之具體原因,僅有空泛攏統之概說,如「陣地全燬,死傷過大」等字句,即不入戰場,閉門亦可杜撰,亟宜改進。

--------------------------------------------------P.211--------------------------------------------------

 

    2·此種空泛之記載,一部份為迴避過失,一部份則係不能確實掌握部下,致形成混亂狀態,根本對於勝敗原因,皆茫然不知戰術上將無法改進,故應將作戰間成功或失敗之教訓,等量齊觀,方能求得進步。

辰、關於築城工事之檢討

    國軍在各戰場所構設工事,不為不多,種類與強度,亦不一致,然在抗戰第一期,所有國防工事,並未達到預期效果,茲應加以檢討,以為策勵之準據。
    1·永久工事,須至大之人力與物力,我國目前大規模構築,在事實上為不可能,且亦無善於據守永久工事作戰之部隊,依目前兵器之發達,無不能攻下之永久工事,馬其諾即其一例。小規模之永久工事更無論矣,故國軍此時無侈談構築永久工事之必要。
    2·半永久工事,其效力較野戰工事為強,所耗物力較永久工事為易,自宜擇戰略要點,預行構築,編為陣地之骨幹,俾充分發揮其效力。
    3·野戰工事本係在運動戰時,部隊自行構築者,此項工事若預行構築,則年久月深,必自行坍燬;故宜養成部隊臨時構築之技術與精神,盡可能整備各種器具材料,以便適時構築,反能增大防禦作戰之主動性,以免為輕易之野戰工事所拘束,而自陷於被動,及暴露企圖之不利。

--------------------------------------------------P.212--------------------------------------------------

最近更新於 2014-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