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定縣各級組織問題

內容來源:卷十六    演講
隸屬章節:演講\中華民國二十八年

 

 

——中華民國二十八年六月十六日對中央訓練團黨政班第三期講——

要旨
        一、緣起及要點。
        二、辦法:
            甲、縣各級黨政關係調整辦法。
            乙、行政組織方面。
            丙、民意機關方面。
        三、說明。
        四、縣各級組織關係圖。
本文
    我在二十七年四月八日第五屆五中全會時,曾有「改進黨務與調整黨政關係」之講演,其中附有「縣以下黨政機構關係草圖」,並加「圖例釋要」以說明之。余當時曾聲說此不過初步設計的草案,至於如何措之實施和訂頒具體方案與法令,則希望勿拘泥於條目文字,悉心研究,俾臻於完善可行。又此項圖案,本重在闡明黨政關係(故命名為黨政關係圖),對於縣以下各級地方組織,只是連帶述及,自經此項草案草圖發表之後,曾引起諸同志與學者專家們很多的注意與研究。且有若干地方已在試驗推行中,這實在是很可欣喜的現象,亦可見各地方需要改革的迫切,最近中央訓練團成立黨政人員訓練班,為講授此項課目及確定此項方案起見,曾先後指定同志集合各方意見與經驗,詳加研討:並經我的指示,

--------------------------------------------------P.303--------------------------------------------------

已將原草案草圖,加以訂正補充,其重要點在於:(一)黨的方面將區分部與鄉(鎮)組織配合,而於保甲之下分設小組,以便與行政層級相配合,並將黨員監察網直屬於縣黨部監察委員會以期周密。(二)縣為地方自治單位,按其面積、人口、經濟、文化、交通等狀況分為三等至六等,至地方下層組織則確定鄉(鎮)為縣以下基本的單位,保或村街為鄉(鎮)的細胞組織。縣與鄉(鎮)之間則為較有彈性之規定,因地制宜,於必要時,可分設區署,以為上下連繫的機構,如無此需要,則鄉(鎮)可直轄於縣政府。鄉(鎮)與保之間亦審度地勢為較有彈性之規定,在人口稠密之處,如一村或一街為自然單位,無法劃分時,不必強為離析,儘可以二保或三保為一細胞組織,設置首席保長,統管事務,以免生硬割裂之弊,為解決最重要的經費與人才問題,所有鄉(鎮)及保(或村街)的幹事,均由學校教師分別擔任。所有鄉(鎮)保學校校長及壯丁隊長均暫由一人兼任,以收管、教、養、衛合一之效。但在經濟、教育發達的區域,自治事務紛繁,鄉(鎮)中心學校校長及保的國民學校校長,仍以專任為原則,以期集中職責而免兼顧困難,並將民眾分別組織,使能擔負各項工作,以適應實際之需要。(三)民意機關方面遞級設置保民大會、鄉(鎮)民代表會、縣參議會,並各賦予相當權力,以增加人民參政興趣及能力,藉可發揮民眾力量,造成民治國家。茲再逐項約略加以說明。
                                    甲、縣各級黨政關係調整辦法
    一、黨之最下級組織,原為區分部,序列於鄉(鎮)同等之地位,茲為適應需要,使黨政層級配合運用

--------------------------------------------------P.304--------------------------------------------------

便利起見,區分部得將黨員編成小組配合各保甲。
    二、黨之監察制度,應確實建立,使對於黨之執行部及黨員,為負責之糾察與監舉,以增進黨員及幹部活動力,並將黨員監察網,直屬縣黨部監察委員會,以期嚴密。
    三、黨部對於政府及民眾團體之關係,不直接發生指導與監督之關係,但應與同級政府機關切實聯繫,推動民眾,實現本黨政策,推行政府法令,並應注重使黨員盡量參加下層工作,從工作中發生領導作用。
    四、縣黨部書記長,應出席縣政會議,以資聯繫,縣黨部書記長得兼任縣參議會秘書。
    五、各省政府對所屬各縣政府之教育(或社會)、軍事科長,須就曾經中央訓練合格的黨員選充之。
    六、縣黨部之書記、委員與縣政府之縣長,以及秘書、科長之為黨員者,每二週應由黨部書記長召集秘密舉行會議一次。如縣長為黨員而其年齡資格超過縣黨部書記長者,得推為該會議之主席。除會報本縣最近黨政各項業務外,凡有決議即交由黨政各機關,分別實施。
    縣長應由黨員充任。非黨員者,應由省或縣黨部介紹入黨。
    七、區署的軍事、教育兩指導員,與鄉(鎮)公所的警衛股主任(或幹事),均應就中央或本省訓練合格的黨員選充。
 八、區黨部以下應督促在各級同等機關服務的黨員,以「黨團活動」之方法,謀取連繫,並指定其工作。

--------------------------------------------------P.305--------------------------------------------------

    九、凡在各級政府服務的黨員,均應參加黨的小組會議,或黨團會議,不得任意規避。
    十、各級黨部,自書記長以下的工作人員及黨員、對各級政府的人事任免升降,不得干涉,否則以違反紀律議處。
    十一、縣黨部起,一律秘密,不公開。
                                        乙、行政組織方面
    一、縣為自治單位。按各縣之面積、人口、經濟、文化、交通等狀況,分為三等至六等。一方受省政府之監督,辦理全縣自治事項;一方受省政府之指揮,執行中央及省委辦事項。
        1·縣之區域,依其現有之區域,縣之廢置,及變更區域,應由中央核准。縣設縣長一人,下設秘書、科長、指導員、警佐、科員、技士、技佐、事務員、巡官等人員,分掌民政、財政、教育、建設、軍事、地政、社會等事宜。設科之多寡,及其職掌之分配,由各省政府依縣之等次及實際需要擬定之,一其名額、官等、俸給及編制,亦由省政府依縣之等次及需要擬定之。
        2·縣設縣政會議,議決有關縣政之重大事項,及有關於提出縣參議會之案件。縣行政會議,在縣參議會未成立前,仍應舉行。
        3·縣政府組織規程,應由各省省政府擬訂,呈經中央核定。
    二、區為縣政府之輔助機關,代表縣政府,督導各鄉(鎮)辦理各項行政及自治事務,應重在靈活運

--------------------------------------------------P.306--------------------------------------------------


用。
        1·區之範圍以六鄉(鎮)至十五鄉(鎮)為原則,全縣鄉(鎮)數不及十五個者,不設區署,其鄉(鎮)直轄於縣府;但在邊遠地方,或情形特殊之區域,其設區者,每區之鄉(鎮)數,得酌量變更之。
    在未設區署之縣區,由縣政府派員指導。
        2·區署設區長一人,下設指導員二人至五人,分掌民政、財政、建設、教育、軍事等事宜,均係專任,為有給職,並須由上級機關甄選訓練合格人員委用之。區長人選以有本縣籍貫者為原則,其資格與待遇於法律中定之。
        3·區署所在地得設警察所,受區長之指揮,執行地方警察任務。
        4·區得設鄉(鎮)建設委員會,聘請區內聲譽素著之人士充任委員,為區內鄉村建設之研究、設計、協定建議之機關,由區長擔任主席。
        5·為增進人民職業技能,及發展地方工業起見,各縣應斟酌需要,於區設置職業訓練班。
        6·區除設置實額之警察外,另設壯丁聯隊部,負責統制管理各鄉(鎮)之壯丁。必要時,並得抽調壯丁,特別編組訓練。
        7·區應聯合各鄉(鎮)合作社,成立合作社聯合社,內分若干部門,辦理各種合作事業,並由縣派員駐區,常川督導。

--------------------------------------------------P.307--------------------------------------------------

    三、確定鄉(鎮)為縣以下之基本單位,特別充實其組織。
        1·鄉(鎮)之劃分,以六保至十五保為原則,並應顧及歷史關係及自然條件,其劃分及保甲之編制,均由縣政府擬定,呈請核准施行,並報中央備案。
        2·鄉(鎮)公所之幹部,除鄉(鎮)長而外,設副鄉(鎮)長一人至二人,由鄉(鎮)民代表會,就規定資格之公民中選舉之,下設民政、警衛、經濟、文化四股,各股設主任一人、幹事若干人,均由副鄉(鎮)長及鄉(鎮)中心學校教師,分別擔任。並應酌設專任之鄉(鎮)事務員,但經費不充裕地方,得酌量合併設幹事。
    鄉(鎮)長、副鄉(鎮)長之選舉實施日期,另以命令定之,其任期均定二年,連選得連任。
        3·鄉(鎮)各設中心學校,均包括兒童,婦女,成人三部份,內分初級與高級班,校長、壯丁大隊長、鄉(鎮)長暫由一人兼任,所有學校教師均分任各項訓練及指導工作。鄉(鎮)各項事務,亦均由學校教師輔助鄉(鎮)長處理之,校內之高級班應注重訓練民眾,使能擔任戶籍、衛生、合作等事務為準。
    在經濟、教育發達之區域,鄉(鎮)中心學校校長,以專任為原則。
        4·合作社以鄉(鎮)為單位(各保得設分社),各鄉(鎮)並應設倉庫,以便儲押物品。糧食管理事務重要,應特設分庫。
        5·鄉(鎮)壯丁大隊隊長,應斟酌需要,按時抽調各保壯丁隊精壯者,輪流到鄉(鎮)受高一級之

--------------------------------------------------P.308--------------------------------------------------

訓練,兼擔負各項警衛任務,期滿返隊,一面做壯丁隊的下級幹部,一面負責推行保內各項自治工作。如此輪流抽調訓練,不僅警衛力量可以增強,地方各項事業,亦可隨之發展。至縣警察局所在之鄉(鎮)設有派出所者,亦須兼受鄉(鎮)長之指揮,以收合力之效。
        6·鄉(鎮)設鄉(鎮)務會議,由鄉(鎮)長主席,各股主任、幹事均應出席,有關所議事項之保長,得列席。
        7·每一鄉(鎮)或聯合數鄉(鎮),設立醫務所一所,其醫員應以西醫充任。但在西醫人才缺乏之時,得暫以中醫任之,以求省費,如不可能時,亦可暫聯合數鄉(鎮)共設一所。
    四、確定保為鄉(鎮)之構成分子,並加以充實。
        1·保之組織以六甲至十五甲為原則,置保長一人,副保長一人,由保民大會,就規定資格之公民中選舉,由鄉(鎮)公所報縣備案。在未辦理選舉以前,保長、副保長由鄉(鎮)公所推定,呈報縣政府委任。保設保辦公處,下設幹事二人至四人,分掌民政,警衛、經濟、文化各事務,由副保長及國民學校教師分別擔任,在經費不充裕之保,得僅設幹事一人。保長、副保長任期均定二年,連選得連任。
        2·保所應辦事務,應由保務會議盡量物色保民幫同擔任,藉以促進地方建設工作。
        3·保所辦之各項事業,鄉(鎮)公所、區署及縣政府均應負責監督,並視實際需要,統籌辦理與輔助,逐漸完成之。

--------------------------------------------------P.309--------------------------------------------------

        4·各保均設國民學校,保長、保壯丁隊長、校長暫由一人兼任,並應包括兒童、婦女、成人三部份,使民眾教育與義務教育,打成一片,普遍的提高人民知識與技能。國民學校教師,除擔任教課外;並負責協助保長,指導民眾,管理各項事務。
    在經濟、教育發達之區域,國民學校校長,以專任為原則。
        5·保合作社分社社員,以戶為單位,社長由社員選舉,保長亦得被選兼任。
        6·保辦公處、壯丁隊及國民學校,必須儘先同時成立,並須在一處辦公,以便推動各項事務。
        7·在人口稠密地方,如一村、或一街為自然單位,不可分離時,得就二保或三保為一聯合組織,但最多不宜超過三保,其學校、合作社及倉儲等,均可合併建置。壯丁隊仍須分別編隊。並就保長中推選一人為首席保長,組織聯合辦公處,以總其成。
        8·保應設置簡便之藥箱,由國民學校教職員中,選擇一人,加以訓練,使之管理及執行簡單之醫療,並種痘等事宜。若一保或一時未能辦到,可聯合數保行之。
        9·甲之組織,以六戶至十五戶為原則,置甲長一人,甲應設戶長會議,必要時,並得舉行甲居民會議。甲長由戶長會議選舉,由保辦公處報鄉(鎮)公所備案。
        10·保之一級組織,原有名稱為村、街、場等者,得仍其舊。但應限期逐漸改稱為保,以歸劃一。
                                        丙、民意機關方面

--------------------------------------------------P.310--------------------------------------------------


    一、為增進人民參政之志趣,並本教、學、做合一之原理,以期人民養成管理政治能力起見,應定期成立縣以下各級議事機關,並賦與相當之權力。
    二、保設保民大會,選舉保長,鄉(鎮)設鄉(鎮)民代表會,選舉鄉(鎮)長(其資格標準依法律之規定),以期達到地方政治之理想標準,並可藉此建立民主監察制度。區不設民意機關,縣設縣參議會,為全縣之民意機關。
    三、為民權運用之靈活,縣參議員由鄉(鎮)民代表會選舉產生。每鄉(鎮)議員一人,並得酌加依法成立之職業團體代表,以期區域與職業選舉二者兼顧。鄉(鎮)民代表,則由保民大會選舉之,每保代表二人。保民大會,暫定每戶出席一人,由合於法定標準者任之。
    四、鄉(鎮)保長以選舉方式產生者,均得分別擔任各該議事機關主席。縣參議會暫不選舉縣長,其議長以由參議會自選為原則。
    五、在縣參議會未成立時,縣預算及決算應先經縣行政會議審定,再由縣長呈送省政府核准。
                                                    說 明
    1·本案之根本精神,在於喚起民眾,發動民力,加強地方組織,促進地方自治事業,以奠定革命建國的基礎。或謂中國教育,尚未普及,一旦允許民眾參加政治,不無困難,實則民權主義的政治,原植基於民眾,苟必待教育普及以後,方許人民參加政治,則所謂「革命民權」,還有什麼意義?民

--------------------------------------------------P.311--------------------------------------------------

權行使必須從實際中加以練習,訓政的意義便在於訓練人民行使四權。訓政與憲政的劃分,僅有程度上之不同,並無根本上之差異。故訓政必須引發民眾的參政志趣,而遂其生長,然後訓政的實施,始能不背憲政的目的,由訓政以達憲政,仍能一貫無間。所謂自治開始時期,完成時期之解釋,意義也在於此,這便是本案重新確定的要義。
    2·為解決基層組織的人才與經濟問題,並為集中事權,增進教育在社會上之效率起見,除在經濟、教育發達區域之鄉(鎮)中心小學校長,及保國民學校校長;均以專任為原則外,其他所有鄉(鎮)保長、學校校長、壯丁隊隊長均暫以一人兼任之。今後行政人員,必須重視教育,以教育為方法,達到革命建國之目的;其在辦理教育人員,尤當在行政統一辦法之下,努力於民眾之組織與訓練,即須以全體民眾為對象,以社會為學校,以實際上之一切事物現象為教材,注重訓練國民如何做人
,如何辦事。本黨 總理所詔示革命建國之要義,以及地方自治開始實行法中所開列「糧食管理」「土地管理」等事務,與夫以前中央頒布之七項運動辦法,均應在教育範圍之內。本圖案既規定鄉(鎮)保幹事由學校教師兼任,意即為此,否則如過去的學校教師,僅為講堂內之講課,於離校後之學生及校外之社會環境如何,均不注意。在很多地方,有學校設立多年,而其左右前後之民眾,還是不當兵、不納稅、不實行新生活,這個原因,便是由於教育者未能盡其應盡之職責,今後極須糾正。又如地方自治開始實行法中,指示學校之目的於讀書識字之外,當注意雙手萬能,力求實用,凡能助雙手生產之機械,我當仿照而不依靠於人。故今後地方學校亦應注意工作技能,與製造簡

--------------------------------------------------P.312--------------------------------------------------

易機器之教學,此不僅為提倡科學教育,實為實現民生主義的重要方法。今於本圖內規定區設職業訓練班,實皆為向此途徑而進,使教育與生活,能切實聯成一片。至於過去基層教育組織,亦嫌複雜,於普通小學之外,更有民眾學校、短期小學、鄉村小學、特種教育等方法,為補救一時權宜規定,固無不可;今既規定各保普設國民學校,各鄉(鎮)普設鄉(鎮)中心學校,則應採兒童與成人分班合校制,將所有義教、社教、特教等,均合而為一,並盡量採行導生制,務期於短時期內使全國人民普受最低限度的國民基礎教育。如此辦法,既足以集中人力財力,又可以使學校教師,便於指導民眾,參加各項地方事務,如此教育與自治,方能合為一體,而不再分離。
    3·各級地方組織,均採十進制之原則。或謂在實行時不無困難;實則此亦為本案重要規定之一,不可忽視。蓋各級組織範圍方經確定,則一切計劃設施,如設置學校,訓練人才,支配經費,以及一切統計事項,乃有標準可言,國家之大,事業至繁,平時固賴有嚴密之組織,戰時尤為必需。譬如軍事組織,每一上級單位管理下級單位的數目,今為便於實施,已為較有彈性的規定,如鄉(鎮)之劃分,以六至十五保為範圍,其餘各級,亦類此標準。至於固有村街場之不易分離者,亦可為有限度之聯合組織辦理事務,但分保編制,仍須維持。凡此一切,均求於統一之中仍寓有彈性,在此彈性範圍之內,各級政府儘可按照實際需要,斟酌編組,毋庸一一呈準。但如過此彈性,即不能容許。若過於紛岐雜沓,必至難於統理。又各級組織範圍確定以後,所有教育、衛生、合作、警衛等區域,均應力求合一,以期管、教、養、衛各項工作,得能齊一步調,共同發展。

--------------------------------------------------P.313--------------------------------------------------

   4·關於民眾團體及民眾組織問題,過去多年竟未能臻於健全,實可痛惜。茲依新案規定,有以下數點須加說明:(一)為民眾團體與民眾組織的區分。前者注重職業為劃分的標準,後者則為依年齡及性別而區分的綜合組織。以國家需要言,則綜合組織,宜先成立,尤以壯丁隊及婦女會之需要,最為迫切;以民眾需要言,則職業團體,宜早健全,尤以農工商等團體,與發展國民經濟建設運動有密切關係者為最必要。故今後立即就此最迫功與必要者,先行著手,以明緩急。其次兩者間的差別,在於民眾組織,須注重編組與訓練;民眾團體,則注重指導與監督。(二)民眾團體組織,須注重由下而上,逐級健全,蓋必基礎穩固,然後乃可發揮效能,平時固可藉此輔助政令的推行,在戰時亦易由此達到軍事上的要求。過去各級民眾團體(如農會婦女會等),往往僅在縣城空懸招牌,很少發生作用者,其原因固多,而指導人員未能深入下層工作,積極扶助發展,實為主要原因。須知各級民眾團體,雖僅為地方輔助的組織,但就地方全部機構而言,正卻像一架整套之機器,雖零星附件,亦屬不可或缺,否則便不能發動,故今後對於各級民眾團體,不但不能因其為地方輔助組織而忽略,而且必須努力使之健全充實,靈活運用。(三)壯丁隊之編組,無論在戰時平時均屬重要,不可僅成為訓練的組織形式,尤須注意訓練後的管理與運用。因壯丁分子實為全部社會的中堅,一切地方自治事業,可以之為基幹而期完成。 總理遺教所示「雙手萬能」者,亦重在此。訓練時不可僅重軍事,對於公民及職業的訓練,並須顧及,務使成為社會中的有用分子,而增加其活動力。

--------------------------------------------------P.314--------------------------------------------------


  5·各級議事機關之建立為訓練民權的最好場所,亦為實行民主政治的必要條件。過去鄉(鎮)、保、甲長的人選產生困難,或產生後而不能盡忠職守,甚至殘害人民,為上級機關所不易糾察者,今後均得運用民主方法以為補救。目前現有的上級監察機關人數有限,耳目難周,而最與人民發生關係者,即為鄉(鎮)保長等基幹人員。為免除此等人員假借政令殃民肥己,則採用民主監察制度,實為最有效的辦法。至於保民大會的出席人員,以戶為單位,乃為初步簡便之計,亦因目前我國尚為農業社會,與若干工業國家之以個人為單位者,實有不同。又鄉(鎮)代表會的代表,系由保民大會直接產生,鄉(鎮)以上的議員,即採用遞級選舉方法,不用直接方法,以期簡捷易行。復次,為增進國民經濟及發展地方事業,特於縣參議會規定得酌加法定團體的代表(當以職業團體為限,其名額假定不得超過百分之三十),且使區域關係與職業利益,二者得有調劑。

    6·為基層幹部人才問題。此項人才,應於目前多加儲備,今後各級學校教育,當與地方組織及事業之需要相適合,既使學校教育,不致空疏無用,又使青年學子得有廣大的出路,為獎勵與保障此項人員,須另定各種辦法,以資遵守。現時各級人員的訓練與分發任用等項,尚多缺乏系統之計劃,今後亟當予以矯正,務須按照規定標準辦理,不得紊亂。最重要者,為各縣地方的人才,應以在本籍地方服務為原則。地方各項事業(如倉庫保險、糧食運銷、農田水利、漁牧墾殖等)。均須由曾受相當專門訓練者擔任之。此項地方事業既經日益發展,則人才自必隨之而需要增加,且將漸感供不應求,可斷言者。

--------------------------------------------------P.315--------------------------------------------------

  7· 為經費問題。 總理指示地方自治組織,應為「政治及經濟性質之合作團體」。故所謂經費的來源,自應注重人民的公有款產,不應再多仰給於捐稅。譬如全國各地公有款產,為數甚多,大都仍由私人包辦經管,任意侵蝕或浪費,殊為可惜。今後應將此類款產,改為公營,切實整理,即以其收益,純作為全鄉(鎮)或全保公有經費。如系公有田地或學田,且可利用此項田地,作為公共農場,由學校指導,為改良農產及訓練民眾農業技術之用。一姓一族之公產亦應酌定辦法。如此辦理,不僅收入可以增加,且因人民共同耕種,改良結果可以立刻推行。其無此項田產者,亦可劃闢若干山場,或河流池塘,照此辦理。並當運用義務勞力方法,以增加收入。此外倉儲積榖,均可以鄉(鎮)或保為單位,由人民自行管理。各合作社辦理農產運銷,並當附設農倉,辦理抵押放款,即以其盈利的一部分為地方事業經費。如此不僅經費不生問題,地方自治事業亦將隨之而發展。為應目前的需要,在以上地方公共收入尚未敷用時,應即注意以下數項之規定:(一)鄉(鎮)公所有獨立性之稅捐。(二)縣之財政應依照財政收支系統法,將省縣財政重行劃分,並應酌定辦法以期縣應得之比例分期擴增。(三)貧瘠等縣應由政府特予補助。

    8· 最後有須特別提出者,本方案之制定,已經過多次之討論與研究。今後全國縣各級地方組織,應即以此為根據。雖有治法,仍賴有治人。丁茲大難當前,正我民族存亡絕續之交,希望吾黨同志及全國同胞,本此方案,抱定決心,普遍推行,其有困難問題。亦必須於實行中求其解決,不容再有徘徊瞻顧,畏難苟安,則我國基層政治的基礎方可奠定,而建國大業也就得所依據了。

 --------------------------------------------------P.316--------------------------------------------------

最近更新於 2014-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