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國家財政經濟的基礎及推行糧食與土地政策的決心

內容來源:卷十八    演講

隸屬章節:演講\中華民國三十年

 

 

          ——中華民國三十年六月十六日出席第三次全國財政會議及全川綏靖會議開幕典禮講——

 

要旨
    一、財政會議與綏靖會議之使命是互相關聯的,與會同人大家應共同一致,完成使命。
    二、此次財政會議之任務,在注重國家財政之積極的建設。
    三、以二十四年實行法幣政策之先例,說明我國經濟與財政之建設決無困難。
    四、中央與地方財政收支系統應分別確立。
    五、抗戰時期建國工作必須完成之基本政策:
        1·實行新縣制與推進地方自治。
        2·平衡國家收支,平均國民負擔。
        3·實行 總理土地政策與糧食政策。
    六、說明田賦劃歸中央徵收之理由及其效果。
    七、糧食問題與抗戰建國的關係——應遵行 總理關於糧食的遺教,徹底解決。
    八、政府實施糧食管制,完全為建國福民,國民必須「有糧出糧」,絕對遵行,竭誠協助。
    九、說明戰時軍糧與民食的關係及其性質。
    十、希望大家依照今天的指示,徹底研討,切實執行,來達到此次會議的目的,完成抗戰建國的使命!

--------------------------------------------------P.206--------------------------------------------------


本文
    今天第三次全國財政會議與綏靖會議舉行開幕典禮,剛才主席訓詞,說明會議的意義與任務之重大,各位必能徹底認識,本人今天就主席所說的話,再補充幾點意思,對各位同志貢獻。
    本來綏靖會議與財政會議的性質,有許多地方是互相關聯的,亦就是要後方的軍事與政治配合起來,共同一致的來鞏固抗戰建國的基礎,因此,我今天對於全國財政會議幾個根本問題所提示的意見,出席綏靖會議的各位同志,亦須留心諦聽,期能切實互助,一致進行。
    自從國民政府成立以來,全國財政會議,已開過兩次,第一次會議,為裁撤全國的釐金;第二次會議,為廢除各地的苛捐雜稅。這兩件大事,實行以後,使國民經濟排除了重重障礙,民生得遂其自由發展,都是關係於國家建設的重大改革。但這兩大會議所成就的,還是屬於消極的性質,著重在「除弊」的一方面,今天我們舉行的第三次全國財政會議,其任務與過去兩次會議就大不相同,而是完全要作積極建設的工作,要在抗戰期中,將國家財政健全的建設,而且要建立國家財政永久的基礎。換句話說,就是對於全國財政,要作通盤籌畫,與合理的支配,不使各省建設事業尤其是經濟建設,像過去有貧富肥瘠畸形不均的現象,而能使之普遍的平衡發展,政府因為要達到這個目的,所以必須先要確定兩個目標:(一)國家財政收支能使之平衡;(二)國民負擔能使之平均。這兩點,就是政府抗戰建國的基本政策,所以大家要認清這次財政會議,決非普通會議可比,其任務不僅在實行田賦劃歸中央,及確立財政收支系統而已,這兩件事固然是此次會議的主要方案,但就會議所要貫徹的整個精神與根本性質而言,這次會議,實在是關係國計民生和建國前途最重要會議。

--------------------------------------------------P.207--------------------------------------------------

  

    我們回想到國民政府成立以來,財政上所經過的艱苦困難不知幾多,到如今抗戰已經四年,不僅對內對外國家財政沒有什麼危險的現象,而且只有一天一天的健全穩固,由此一方面可見我國國民經濟潛伏力量的偉大,一方面也足以表現我們政府所推行的政策之穩健與正確,和過去艱苦奮鬥所得成績之難能而可貴。各位須知我們現在持久抗戰下來,而財政之所以尚能維持到如此程度者,就是由於法幣政策之成功。這法幣政策是什麼?今日不妨明言之,就是我們 總理所主張的「錢幣革命」的成功。我在民國二十四年視察各省與入川的時候,見到各省各地幣制之複雜,真是使人害怕,因此研究到民生之痛苦與社會之黑暗,各種弊端的癥結,皆在於此。由此更推想到如果國家對外一有戰事,則財政經濟更將混亂不堪,直將制國家的死命,所以我國如要實行民生主義,而且能夠應付內外一切艱危,惟一要務,就是在財政經濟上,必須統一幣制,先使法幣能暢通全國,乃可使人民不致再受過去剝削的痛苦,而戰時亦不致受金融財政紛亂的影響。所以我當時一到四川,除了四川先行撤消防區制而外,同時決定對中央必須貫徹統一全國幣制政策,這種統一幣制的政策,是幾十年來大家都認為非常困難而不能作到的,亦是過去任何財政家所不敢做的,而我們財政當局乃能夠依照政府的政策,與 總理錢幣革命的原則,不避勞怨,百折不回的努力奮鬥,到後來,果能徹底完成,因此,我們抗戰纔能獲得今天這樣的成效。當我們法幣政策推行之初,國內財政界金融界以及各商業銀行,當時都以為幣制統一以後,必於他們的利益,有很大的損失,在未開始以前,就有很多議論表示完全反對,而且發生了很多的謠言誹謗,幾使全國市場心理發生動搖,待到政府頒佈命令,徹底實行以後,不僅金融界各銀行錢莊,沒有受到任何損失

--------------------------------------------------P.208--------------------------------------------------

,而且其一切營業,反而突飛猛進,商務亦格外發達,一切公私經濟事業,都能蒸蒸日上,如果拿幣制統一前後的情形兩相比較,我國在推行幣制以後,所有經濟實業的發展,實有一日千里之感,這是近年來極顯明的一個事實。我們抗戰臨到光榮勝利已經決定的今天,又是臨到一切最後的困難,要待我們克服突破的時候,我們要回想到過去所經歷的一切險阻艱難,以及民國二十四年,能統一中國幾百年來所不能統一的幣制,打破曆來所不能打破的惡習,使法幣能夠推行無阻,使財政金融因之能儘量發展,過去這樣財政上最困難最紛亂的一個大問題,尚且能夠完滿解決,那以後財政上還有什麼困難問題不能解決?然而這完全是時代的進步,亦是我全國人民的智識思想進步,以及全國金融界實業界,能夠識大體,明大義,一致擁護政府的政策,不惜犧牲小我的利益,而來貢獻國家,所以能夠得到今日抗戰建國這樣的功效。我們由統一幣制的經驗,可以得到一個定義,就是「凡事有利於國家人民的,亦必有利於個人」,所以政府對於有利於國,有福於民的政策,無論遭遇任何困難,必求貫徹到底,而且這種政策是沒有不成功的道理。
    我們現在要確立建國的財政基礎,必須將全國田賦收歸中央經管,國家財政收支系統與地方自治財政收支系統,亦必須劃分明確,然後國家纔可成為一個現代國家。關於前者所說田賦一項,留待後面再加說明,對於後者財政收支系統,如果能分別確立,一方面就可使地方自治事業的經費,得有確實保障,新縣制就可如期完成,即不致如過去之有名無實,一方面國家財政收支系統建立以後,不僅中央財政從此穩固,而且各省一切建設事業,尤其是國防經濟事業,亦可以切實推進,決不致再有過去那樣不健

--------------------------------------------------P.209--------------------------------------------------


全的畸形怪狀,而使邊遠地瘠民稀的區域,對國防重要事業,毫無建設力量,反等於荒漠一樣。所以這兩件事,實是目前整個國計民生上,亟應舉辦的基本要務,不止財政關係而已。無論此次財政會議與綏靖會議各位出席同志以及中央與地方各負責主官,更要認清這不僅僅是關係於國家財政經濟的問題,而且是關係於我們農工商學各界民眾生死存亡的切膚問題,所以大家對於今日財政政策,必須同心一致,貫徹到底,如此,抗戰方能必勝,建國自可必成。
    本來抗戰與建國原是一件事情,我們因要建國,故要抗戰,而抗戰正是為了建國,所以在抗戰初起的時候,就已定下了建國的基礎,而在抗戰進行之中,更要努力建國的工作,在此時期,我們因為要樹立建國基礎,所以舉出三個具體的政策,竭盡全力,期在必行。第一,就是實施新縣制,推行地方自治,如果新縣制能依照規定的計畫與目標,切實作到,使地方自治辦有成效,那國家政治就有了鞏固的基礎,一切建國工作,亦就可以完全成功。第二,是財政收支,應求平衡,而人民負擔,務使其平均,前者只要政府能夠遵照決議與預算,貫徹開源節流的原則就不難辦到,至於後者關係實最重要,在此抗戰時期,我們決不能使一般富有的人不出錢,而反使一般窮乏的大眾,來負擔國家的經費,這是最不公平的一件事,今後必須切實改正,以求國民負擔的平均。但要平均國民負擔,首先就要整頓全國稅收,而要整頓全國稅收,又必須由中央政府規定整個計畫,統一施行,纔能達到這個目的。第三,是要實行總理的土地與糧食政策。本來在 總理遺教之中,關於建設國家財政與經濟事業,革命時期最大的要務是有三項:(一)是要實行民生主義,必須實行「錢幣革命」,就是要統一幣制。(二)是無論平時,

--------------------------------------------------P.210--------------------------------------------------

戰時,必須厲行「糧食管理」,專設糧食管理局,如果國家對於糧食不能管理,那民食軍糧就無基礎,這樣,國家決不能成為現代的國家,更不能維持其獨立存在。(三)是「平均地權」,推行土地政策,必須土地政策能夠徹底實行,然後三民主義乃能真正實現。這三件革命的業務, 總理皆有專講,故今日不多加細說,而其中之第一件——統一幣制,前面我已經說過,自從民國二十四年法幣實行以來,我們總算已經大體達成了任務,其餘兩件,關於管制糧食與平均地權的土地政策,不僅是平時,而且是目前戰時財政與經濟的中心問題,尤為我們所亟應努力完成的,如果此時我們還不能實行,那以後更沒有實行的時候了。而且大家要知道,如果土地政策不能實現,糧食管理不能施行,那不只是國家經濟沒有基礎,就是整個國民生計亦必由紛亂而陷於絕境,所以我們現在無論要忍受怎樣的困難與痛苦,大家必須把這兩件革命要務,當作國家民族與社會個人生死存亡所關的根本大事,而以民國二十四年統一幣制的精神來推行,來擁護,來達到「人我兩全,家國並利」的目的。如此,我們國家纔能建設起來,我們全國各界領袖,纔不愧為抗戰建國大時代中的中堅,而我全國男女同胞亦纔不失為現在時代堂堂正正的現代國民;不然,我國政治經濟皆要永遠停滯於次殖民地的地位,不僅我們本身永遠要受敵國外力的統治壓迫,就是我們子子孫孫,都沒有出頭的一日!所以這次全國財政會議以後,不僅田賦與財政收支系統問題必須徹底實行,尤其是土地政策與糧食管理能否貫徹,就是我們全國國民能否建設一個真正獨立自由的現代國家的試金石,希望我們黨政軍各界同志,以及全國各界領袖,要切實明白這個道理,大家一心一德,並力以赴,來完成此次會議的使命。

--------------------------------------------------P.211--------------------------------------------------

    其次,關於田賦問題,本席也有一點意見,簡單的對各位說明一下。我們中國的田賦,從古以後,就是國家的稅收,亦就是中央的稅收,直到國民政府成立之時,纔決定撥歸各省收管,這件事,如今回想起來,本席實在覺得慚愧。各位要知道:國家之所以成立,除了主權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土地與人民,而且這兩種要素,是完全連帶著的,人民固然不能離開土地,就是土地,亦必賴人民為之經營,方能算是國家真正的土地。如果田賦劃歸地方,而使人民只向地方政府完糧納稅,這就無異將國家整個的土地與人民,完全與國家脫離關係,使人民只知有地方,而沒有國家的觀念,我們現在如要使一般國民知道他們完納田賦的道理,是為整個國家,盡其公民納稅的義務,而享受其應享的權利,從而啟發他們的國家思想,提高他們的國家觀念,就必須將田賦收歸中央,這是立國的基本精神,萬不能忽略的。還有,我們國家平時稅收,向來是以海關關稅與監稅為大宗,這兩種稅收,除了內地少數收入以外,其餘大部份都集中在沿海地區,我們國家沒有海軍,根本就說不上海防,因而一到外寇侵略,抗戰發生,沿海地區,遂告淪陷,此時我們政府一切財政,自然再不能藉關稅與監稅來作持久抗戰時期財政的根據。我們因此更要知道中國以農立國的國家,無論平時與戰時,國家財政基礎,應該建立在土地與糧食之上,如能使全國人民所納的田賦與糧食,完全統一於國家,那戰時財政,方有穩固的基礎。故經過此次四年的抗戰,根據實際的經驗,我們在財政上得到兩種發明,就是糧食與土地,實為中國財政兩大基石,因之證明 總理的土地與糧食政策之深遠偉大,而更不能不急起直追,全力期其實行了。我剛才說過,此次全國財政會議,乃是積極的建國會議,各位要達成建國的任務,必須對於當前土地與糧食問題,徹

--------------------------------------------------P.212--------------------------------------------------

底解決,並訂定具體辦法,要能徹底實施。但有一點,要特別提起大家注意的,就是此次要將田賦收歸中央,論其動機與目的,完全是為整個國家財政與國計民生著想,而並不是完全要藉此來增加中央財政的收入。因為抗戰以來,至今已足四年,照普通各國戰時財政來說,那早應該破產了,然而我們中國財政,憑著財政當局與各位共同的努力,以及各友邦的同情援助,始終能夠維持,而且到今日財政基礎更是穩定,過去四年的財政,既然如此,今後的財政,自然是更無問題,所以大家在研究討論的時候,必須將田賦改制與確立收支系統兩件事,同時看作今後國家建設的根本政策,而不可視為單純的財政問題。

    至於糧食問題,也要趁此機會,簡單的對各位說明一下。目前我們各地士紳民眾,對於糧食問題,都有許多不同的意見,但無論中央與地方或官方與民眾,大家的意見,都認為目前糧食問題是我們抗戰建國事業中,生死存亡關鍵之所在,必須有一個切實解決的辦法,但是大家所注意到的,還祗是如何徵購糧食,以及徵購標準如何等問題,而沒有切實認清問題的重心之所在。本席對於這個問題,今天可以發表一點意見,我認為目前糧食問題,不是徵購多少的問題,而是應如何遵照 總理遺教合理的實施糧食管制來實現利國福民的民生主義的問題,我們一般同志同胞,必須明瞭,這個問題,不僅是抗戰建國成敗之所系,而是我們一般國民尤其殷實富戶禍福生死之所關,如果目前這個糧食問題不能解決,不僅是有關於抗戰與建國的問題,而且是社會問題亦無從解決,如此,試問我們一般有田有糧的人,在旁人都沒有飯吃的時候,你一人一家獨能安全吃飯嗎?所以我們一般有田有糧的人,特別要知道,我們現在

--------------------------------------------------P.213--------------------------------------------------


無論在前方後方,尤其在後方的地主富戶,更是全靠我們抗戰軍隊來保障,與政府法令來保護的,大家纔能過著現在這樣自由的生活,可以自由發表意見。你看現在在東三省、河北、察、綏、魯、晉等省,以及沿海沿江各地淪陷區的同胞,關於其個人生活與糧食問題,還有那一個人可以自由說一句話?不僅對你自己生活所必需的糧食,要加以限制,而且要將你所有的糧食全部沒收,這種苦痛,不知我們在後方的一般地主與富豪有沒有想到?如果我們抗戰萬一歸於失敗的時候,那我們無論在戰區與後方的民眾,就都要失去其保障,豈不大家都要作淪陷區敵偽劫持下的無告之民,與今日東北同胞過著亡國生活的痛苦嗎?這個道理,大家必須透徹瞭解。各位同胞須知道,我們現在一切生命財產,完全是由我們國民政府國民革命軍來保障的,不然,如果你不能聽從政府命令,或不擁護政府的政策,那你就是自撤藩籬,就要受敵偽的宰割,就要作不自由之民,作亡國的奴隸,連到你子子孫孫,永遠要作外國人的奴隸牛馬了。更須知我們政府艱苦抗戰雖到了如此地步,然而事事仍是為全國民眾利害來著想,而且更是要為受苦難的窮苦同胞來著想,所以要儘量容納大多數民眾的意見,尤其要儘量勸導一般富豪地主,使他們知道政府現在征購他們十分之一二的糧食,並不是要他們受到什麼特別的損失,而正是要保護他們安全的利益,否則如果他們對於此十分之一二的糧食,都不願獻納出來,而坐視軍民饑餓,抗戰失敗,那他們全部糧食,都要歸敵偽沒收,不僅其生命財產皆要喪失了保障而已!必使他們深切體認這個道理,然後他們纔能瞭解今日政府的政策,完全是要保護民眾,尤其是對地主富戶的安全利益。反之,如果一般擁有糧食的人,只圖一己的私利,而昧於愛國的大義,不遵奉政府糧食的法令,那無論他們用什麼方法

--------------------------------------------------P.214--------------------------------------------------

,囤積居奇,或隱蔽掩藏,政府必然能執行法令,嚴切制裁,決不怕任何惡劣勢力的阻擾,亦決不患因為糧食的問題而使我們抗戰失敗,我們對於這個糧食問題,早有最後的辦法,所以決沒有一點顧慮。至於軍糧,自是更無問題,須知我們西北西南這樣一個農業生產的大後方,決不怕沒有糧食,更不怕沒有徵收糧食的辦法,但是政府在今日仍是希望地主富豪,能遵照政府法令,自動的上進自效,而且大多數地主富豪,皆能深明國家大義,與盡到其現代國民的義務,所以不願用特殊辦法,亦不必用特殊辦法,以期糧食政策能夠順利推行,而國計民生皆能獲得出路,所以決不患其有任何阻難與危險發生。我們政府,就是本著這個國利民福的政策,與大公無私的態度,來決定現在糧食政策,務求徹底實行,故在今年秋收時節,無論上忙下忙已否完納,政府所定糧食政策,必須按時實行,而決不能延到明年。過去我們民眾對抗戰盡義務的口號,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而今日應該要加上一個「有糧出糧」的口號,而有糧不出的地主富豪,就是只顧自私而不顧國家的民族罪人,其罪惡實等於土豪劣紳,貪官污吏!且有過之!所以政府決無寬容的餘地!

    講到糧食管理,為便於徵集起見,將來或者要發行糧食庫券,現在大家對此已有許多議論,尤其是不識大體的地主富戶,就將糧食庫券拿來與法幣斤斤較量,當此國家危急存亡之秋,我們不能激發輸財救國的熱誠,以為社會民眾的倡導,而還在計量個人私利分毫的得失,這實在是一種可痛可恥的現象,要知道我們現在無論採行糧食庫券徵購,或實行徵收實物,明白的說,就是徵收一定數量的糧食,來調濟軍糧與民食。不過這種徵收,將來仍由國家來憑券償還,這亦可以說是「徵借」,可是不能拿來與法

--------------------------------------------------P.215--------------------------------------------------

幣計算較量。總之,在此抗戰非常時期,我們要挽救國家與本身目前的危亡,要不愧為獨立自主堂堂的國民,要為世代子孫造成永久的幸福,那就要對於政府的法令,必須絕對遵守,切實奉行,無論管理糧食,與推行土地政策,政府既於軍事第一、勝利第一的原則之下,而又在國計民生整個政策之中,決定極公平極妥善的處置,一般國民,就天公地道的有服從的義務!尤其對於糧食管理的各種方法,政府實已審慎周詳,瀝盡苦心,對後方一般地主糧戶,要求更為寬大,凡在戰時各國所有徵糧法令,與我國一加比較,亦可說是仁至義盡了。希望我們一般同胞,尤其有糧的地主富豪,必須深體政府這番苦心,從而誠心誠意,盡忠竭力,來奉行一切政令,共同一致,來實現我們 總理的三民主義。我們國民政府現在的職責,就是一方面要帶領國民革命軍全體將士在前方抗戰,來驅除侵略的倭寇,而一方面則要領導廣大的痛苦民眾,在後方努力建設,來鞏固三民主義新國家的基礎,所以決不避任何艱苦和犧牲,也決不容任何阻礙與破壞,希望我們黨政軍同志切實明瞭這個道理,併轉告一般有田有糧的富豪與全國愛國的同胞,大家必須本此革命大義和愛國精神,來推行我們糧食與土地有關的一切政令,切不可再有陽奉陰違之事,更不容再有包庇放縱之弊,今後只要我們田賦與糧食問題,能遵照政府法令,獲得根本解決,則其他戰時一切軍事、政治、財政、經濟,以及社會諸問題,就可迎刃而解。古人說:「足食足兵」,這兩件事原是要兼籌並顧的,我們現在抗戰,要獲得最後勝利,如只知「足兵」,還是不夠,必須要能「足食」,所以我們還要提出「有糧出糧」的口號。而足食之道,亦斷不能只顧軍食而不顧民食,要知道戰時後方的人民,無論農工商學的服務,其性質都是與士兵一樣,尤其戰時全體人民的糧食,更不

--------------------------------------------------P.216--------------------------------------------------

能不由政府來統籌兼顧,這凡是有現代常識的國民,所皆知道的。就以今日所要解決的糧食問題來說,大家所注意的還是為民食,因為軍糧籌備早已不成問題,故我們今日所說的糧食問題,可說大部是為民食,所以在此抗戰時期,全國軍民生死與共,甘苦同嘗之時,我們決不能如一般人所說的,要將軍糧與民食劃開,軍糧始歸政府管理,對於民糧,一任自由買賣,這是絕對違反現在時代的觀念,大家必須特別了解。
    以上所說,田賦劃歸中央,確立財政收支系統,與實行糧食和土地政策,都是目前抗戰建國的根本問題,亦即是實行三民主義的基本政策。希望這次與會各位同人,依照本席剛才所說的意思,詳細研究,徹底實行,來達成此次會議的任務。而我們黨政軍各界負責人員,更要任勞任怨,矢勤矢勇,來貫徹我們抗戰建國的大業,完成我們革命的使命!

--------------------------------------------------P.217--------------------------------------------------

最近更新於 2014-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