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幹部的工作方法——科學的精神與方法以及對情報的觀念與責任感之重要性

、社會……工作,實際就是人的意志、智慧、才能、品德、擴大開來的更高的有機體的組織。所以要使組織科學化,就要每一組織中的構成份子,人人皆能體悟科學精神,研究科學方法,積極實踐,徹上徹下,一以貫之。
    總之,科學精神和方法,這種無形的力量,乃就是我們政治、經濟、軍事、教育、社會、黨務……一切工作的「成功之鑰」。

肆、戰略研究與戰力之發揮

    接著要為大家講到軍事教育特別是戰略的研究和戰力運用發揮的問題。
    先論戰略的研究——
    我常說「戰略的運用,乃為智慧和判斷力的領域」,而戰略的研究,則是要以智力的磨練——靈活的思考力,豐富的聯想力——由廣博而進於精深,由粗通而進於純熟,由理論而進於實踐。所以戰略研究,語其目的,固在於取精用宏,但語其方法,則取譬甚淺而近,質言之,其條件要不外於:
    第一、虛心與客觀:不論治事物,馭軍旅,最基本的態度就是虛心與客觀,故曰「上德若虛」,又曰「滿招損,謙受益」,大軍作戰,更是存亡之道,死生之地,不可不察,尤不可不慎,所以虛心與客觀乃為戰略研究的第一要素。實在任何一個成功的將領,沒有不是經由勞筋苦志、煎熬磨練而來,亦沒有不是經由學習與經驗積累鍛鍊而成的,西方有位軍事家就說過「所謂將才,是二十餘年的虛心及刻苦

--------------------------------------------------P.449--------------------------------------------------

用功之結晶」,因為不肯虛心刻苦的人,無論其有何等天賦的資質,皆易為其主觀的自滿與惰性所錮蔽,何況一般將校,每因統兵馭眾,而予智自雄,驕滿之心,更不期然而然的會為之蒙上一層主觀態度,和排斥眾思的膈膜,此不僅為其為學接物之大忌,而尤為戰陣指揮和領導統御上之大戒,所以為將者,其「身雖在千萬人之上,心必須在千萬人之下」,事事虛心,時時客觀的學習與研究,尤其對戰略研究,更當從古人、從敵人、從中外兵學的理論與經驗之中,擷精取華,反覆推究,自我磨練,並且更應該客觀的接受新的思想、新的觀念、新的方法,不以一得自喜,不以小成自矜,孜孜不息,唯日不足,而後乃能成為「全軍託其生命、國家寄其存亡」的將才。
    第二、戰史與戰術的修養:戰史為前人積無數心血與經驗之傳授,乃為戰略戰術原則理論的源泉。德國參謀本部以戰史為參謀教育的主要科目,而拿破崙訓練部隊,更直截了當的說「反覆誦讀亞歷山大、漢尼拔、凱撒、與菲特烈的戰史,拿他們做模範,這是成功大將並精通兵法秘奧之唯一辦法」。所以我也曾經告訴大家,我們研究過去的戰史,傳遞實際的經驗,就是做推古證今的工夫,而為磨練將才,發展軍事教育的最佳方法。
    但是對於戰史的研究,必須首先——
    一、先對戰略理論有其基本的修養——特別是戰術方面的基本修養;
    二、對每一戰史之背景與狀況(包括時代、地理、國情、社會結構……)有其清明之認識;
    然後在戰史中,細究其戰略之運用,兵力之部署,心理之狀態,及其得失成敗的軌跡,以之與當前

--------------------------------------------------P.450--------------------------------------------------

一般軍事戰略與敵我態勢的發展,比較研究——一方面印證其影響及效果,一方面再抽繹其原理及原則。
    毛奇論戰略戰術的運用,曾謂「戰略提供戰術上打仗的方針和法則」,因之戰略和戰術有其體用主從不可分割的關係,因為戰略是要創造決戰的有利的態勢,但戰場有利的態勢之造成,又往往牽涉到實際的戰術問題,因此研究戰略,必須更有戰術的修養,而且從戰史來研究戰略,最重要的是要以戰術的經驗,在戰史中體驗戰略戰術的因果關係。不寧惟是,我們還可以運用經驗,印證戰術的利鈍,亦能在戰略中理解其不同的戰術之部署與肆應。這就是說,戰術固為實戰的技能,而戰略往往有其心理與天才的成份,所以戰略研究,不惟要以戰術為基礎,並要能以其智慧與經驗,研究戰術的運用改進,這亦即是「戰略運用,乃是智慧機警和判斷力的領域」的道理。
    第三、對問題焦點之認識:科學的辦事方法,最重要的是先求重點,也就是所謂「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的意思,質直些說,研究問題,首先必須找出其關鍵肯綮之所在,而這就是問題的焦點。福煦元帥認為研究用兵的藝術,最重要之一環,是對任何態勢(或戰況),應有適當之反應,此所謂適當之反應,即是能對當時態勢(或戰況)認識:

    1·這是一個甚麼問題?

    2·這個問題之焦點何在?
    認識了問題的焦點之後,才能分析焦點的相關問題,據以提出解決的辦法,亦即據以推證美軍作業

--------------------------------------------------P.451--------------------------------------------------

程序之所謂四何?何時?何地?何人?如何?否則就仍必將如對盤水,搖之使濁,不見眉睫。

    自然對問題焦點的認識,半由於天賦的領悟能力,半由於學術的修養。現代的教育理論,對於學習過程,有所謂「嘗試與錯誤」的學說,就是說對於學習的目的,經過反覆訓練,成功的反應逐漸加強,錯誤的反應逐漸減少,但是有天賦能力者,其成功反應的增加過程甚速,很快的就可以了解其肯綮與癥結之所在,乃能迅速減少其錯誤因素,以迄於成功。但是事實也充份證明,多數人的成功,主要是依賴不斷的成功的學習。這就是說,凡學識修養愈深者,則其成功因素必愈多,而能把握問題的焦點之能力亦愈強,這不是證明了教育訓練的重要、與反覆學習、堅苦磨練的重要麼?

    第四、思考程序與有關因素輕重之判定:認識問題及其焦點之後,即應考慮解決問題最有利的方法,此為一種思考的能力,此種能力運用的過程是:

    一、了解對此一問題有關的主要因素。這當然一方面要能運用其智慧潛能,一方面尤其需具有學識的修養,孔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如具有學識而不能靈活有效的對問題相關因素深入思考,則不能得到解決問題的鎖鑰,這就是「學而不思則罔」的偏失;如其冥思一切問題,而無學養的慧燈為之導引,最後仍必將無所措其手足,這就是「思而不學則殆」的偏失;所以對問題的深入體察與解決,必須「學」與「思」相互結合,相互作用才成。
    二、對上述各主要因素作進一步的系統分析,這種分析更有賴於邏輯方法或天賦才智,但天賦的才智,對一切事物的分析,易為主觀的偏差和考察的疏忽所限制,造成許多不必要的錯誤,因此

--------------------------------------------------P.452--------------------------------------------------

最近更新於 2014-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