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爭取自由

內容來源:卷二十三    演講
隸屬章節:演講\中華民國三十九年

——中華民國三十九年六月二十六日在陽明山莊講——

要旨
    一、自由的真義。
    二、中國人從前自由太多,便不理會自由;今天鐵幕裏喪失了一切自由,便知道自由可貴。所以    總理革命,以民權代自由,現在對匪俄革命,卻要用自由來代替民權。
    三、總理領導革命,從不要求人民犧牲其自由,但下面幾種人必須犧牲其個人的自由:
        (一)革命黨員要犧牲個人的自由,去爭取國家和人民的自由。
        (二)革命軍人要為主義與救國救民而犧牲,沒有自由意志,不能自由行動。
        (三)政府官吏為國民公僕,不能自由。
        (四)學校學生,在美法等民權先進國家都不能有自由。
    四、革命的目在求整個國家與全體人民自由,今日反共抗俄戰爭,即是為國家和人民爭回自由。
 本文
 
   自由這個名詞是世界上最神聖的名詞。但是自由的觀念也是世界上最容易模糊的觀念。所以國際共產黨隨時隨地都利用著這個自由的名詞來毀滅真正的自由。因此,自由的意義更陷於紛歧曖昧的境域。我們中國同胞在過去對於歐美傳來的自由觀念,本來不甚了解,最近數年來飽受共黨匪徒欺詐蒙混的宣傳,更不知道自由的正確意義。人人都知道要自由,但人人都不了解什麼是自由。我們今日革命要保衛整個國家和全體人民的自由生存而戰,更不能不深切了解自由在我們革命主義上有怎樣的地位和意義。

---------------------------------------------------P.287---------------------------------------------------

我今天依據 總理的遺教來解答這一個重大的問題。
    總理在民國十三年十一月對黃埔軍官學校告別詞裏面說:「革命的始意,本是為了人民在政治上爭平等自由。」 總理臨終的遺囑更明白指示國民革命的目的「在求中國之自由平等」。所以我們訓政時期約法和中華民國憲法先後相繼以明文保障人民身體、居住、遷移、言論、出版、集會結社、信仰宗教的自由,就是為了要達成我們國民革命的目的。
    總理在民權主義第二講中說:「從前法國革命的口號是自由,美國革命的口號是獨立,我們革命的口號,就是三民主義,這是用了很多的時間,做了很多工夫,才定出來的,不是人云亦云。」 總理為什麼提出三民主義的口號,而不提自由的口號?為什麼倡導民權而不倡導自由呢?這一問題要詳細研讀總理遺教,纔能體認 總理的意思和中國國民革命的本質,提出確切的解答。
    總理研究歐美的歷史,看出了歐美人民爭自由的結果,所得到的是民權,又看出了有了民權,自由才有保障。民權主義第二講裏面又說:「歐美發生民權,已經有了一百多年,推到民權的來歷,是由於爭自由之後才有的。最初歐美人犧牲生命,本來是爭自由,爭自由的結果,才得到民權。」民權主義第三講裏面說:「歐洲在一兩百年以來,本是爭平等自由,但是爭得的結果,實在是民權。因為有了民權,平等自由才能夠存在。如果沒有民權,平等自由不過是一種空名詞。」又說:「真平等自由是在甚麼地方立足呢?要附屬到甚麼東西呢?是在民權上立足的,要附屬於民權。民權發達了,平等自由才可以長存。如果沒有民權,甚麼平等自由都保不住。所以中國國民黨倡導革命,目的雖然是要爭平等自由,

---------------------------------------------------P.288---------------------------------------------------

但是所定的主義和口號還是要用民權。因為爭得了民權,人民才有平等自由的事實,便可享平等自由的幸福。所以平等自由實在是包括在民權之內。」我們從 總理這幾段話裏面,可以體會到 總理定民權為革命的主義和口號,決不是反對自由,而乃是要爭取真正的自由。很明顯的, 總理認為如果沒有民權,那自由不過是一種抽象的觀念,得不到立足的基點,和具體的保障。所以中國革命的目的雖是爭自由,而革命的主義和口號還是要用民權。
    總理倡導國民革命的時候,又看出了中國人和歐美人對於自由的觀念是不同的。民權主義第二講裏面說:「歐洲由羅馬亡後直到兩三百年以前,君主專制是很進步的。所以人民所受的痛苦也是很厲害,而且是很難忍受的。當時人民受了那種痛苦,不自由的地方極多,最大的是思想不自由,言論不自由,行動不自由。此外還有人民的營業工作和信仰種種都不自由。歐洲人民當時受那種種不自由的痛苦,真是水深火熱,所以一聽到有人提倡爭自由,大家便極歡迎,便去附和,這就是歐洲革命思潮的起源,歐洲革命是要爭自由,人民為爭自由,流了無數的碧血,犧牲了無數的身家性命,所以一爭得之後,大家便奉為神聖,就是到今日也還是很崇拜。」又說:「歐洲兩百多年以前,還是在封建時代。王侯都是世襲,人民的職業不能自由,因為職業不自由,所以失去了平等。不但是政治階級不平等,就是人民彼此的階級也不平等。於是感覺非常痛苦,不能忍受。所以不得不拚命去爭自由,解除職業上不自由的束縛,以求上進;拚命去爭平等,打破階級專制的不平等。」這就是歐洲民權革命要用自由的口號的由來。我們中國歷史的傳統和 總理倡導革命當時實際的情形是和歐洲民權革命以前的情形不同:「中國自秦

---------------------------------------------------P.289---------------------------------------------------

代專制,直接對於人民『誹謗者滅族,偶語者棄市』遂至不旋踵而亡。以後歷代政治,大都對人民取寬大態度。」因之從前歐洲人民沒有自由,所以拚命爭自由,可是「中國人從前自由太多了」,反而不理會什麼是自由,就以為自由不是他的需要,所以 總理革命不用自由來做口號。
    總理更看明了自由的口號,對於歐美革命的效用及其對於中國革命的效用不僅是不同,而其結果適得其反。歐美人用自由做口號來革命,得到了成功;但是中國國民革命,受了一般革命黨員誤解自由的影響,就要屢次招致失敗。因為歐美民權革命的對象,是要推翻君主專制和封建制度;中國國民革命的對象,是要抵抗帝國主義,來求得國家之自由平等。所以歐美革命要爭自由,中國革命要重團結。總理在民權主義第二講裏面說:「中國人民在政治上直接並沒有受過很大的專制痛苦,只有受到間接的痛苦,因為國家衰弱,受外國政治經濟的壓迫,沒有力量抵抗,弄到民窮財盡,人民便受貧窮的痛苦,這種痛苦就是間接的痛苦,不是直接的痛苦。」又說:「到底中國為什麼要革命呢?歐洲從前因為太沒有自由,所以革命要去爭自由,我們是因為自由太多,沒有團體,沒有抵抗力,就成了一片散沙。因為是一片散沙,所以受外國帝國主義的侵略,我們便不能抵抗。要將來能抵抗外國的壓迫,就要打破各人的自由,結成堅固的團體,像士敏土滲到散沙裏頭,結成一塊堅固的石頭一樣。可見一種道理,在外國是適當的,在中國未必是適當。外國革命的方法是爭自由,中國革命便不能說爭自由,如果是爭自由,便成一片散沙,不能成一個大團體,我們革命目的便永遠不成功。」由此可知 總理對於自由這個名詞,為什麼不願輕易使用,和他使用這個名詞為什麼要這樣的慎重了。 總理在民權主義第二講裏又說:

---------------------------------------------------P.290---------------------------------------------------

最近更新於 2014-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