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沈應時(存中)書論防逃兵法

內容來源:卷三十六   別錄

隸屬章節:別錄 \中華民國十三年

 

 

——中華民國十三年十月二十二日於黃埔——

    來書已悉。近得鄉人來函云:「各兵寄往家信,多言餉銀不夠,思將逃回。」是不可不預防之也。夫防逃之法,第一、不可使其身邊有錢;當發餉時,當令其繳存營部,代為付郵寄家,總不許其袋中過三毫之銀。故此時最要者,查其寄銀回家之通信處也。第二、不準請假外出,即星期日亦令作別樣勤務,毋使其閑暇。第三、本月餉銀均發足十元,以後如有成績者,再行酌加一、二元。此外務須曉以大義,令明白當兵之意義,引起其在營之趣味,使知營為一大家庭。官長待士兵,饑則食之,寒則衣之,病。醫之,無異於父兄之待子弟。在家為良子弟者,在營即為良兵士,在國即為良國民,在黨即為良黨員則又令其明瞭主義之究竟,如果民生主義不成,則中國人民皆成為外國人之牛馬奴隸,求死而不可得。故現在士兵,為其個人及其父母、子孫求幸福,所以犧牲生命與安樂,亦不能顧。更令其知團體生活之緊要與快樂,必使其團結精神,共同生死,擊滅叛逆與國賊,對外取消不平等條約,恢復我中國國家和民族之地位,然後個人真正之幸福,乃可得也。故現在只有一意拼命殺賊,斷不可存一毫逃避之心。逃避者,無志氣,無心肝,不但不能當兵,而且不能做人;吾人必須爭氣立志,殺賊復仇,方不愧為人,亦不愧為黨員及士兵。要知軍人以衛國愛民為天職,其人格在國民中最為高尚,故須犧牲一切,方不墜

---------------------------------------------------P.127---------------------------------------------------

革命軍人之名譽。吾輩為黨員、為軍人,即是 總理之黨員與子弟,要使其能知與黨與 總理關係之密切,而不可自暴自棄。如此,則或可感動兵心,團結其精神,庶不致逃避矣。練兵以勤為主,耳提面命,始終不怠,必有成效之一日也。如何?盼覆。

---------------------------------------------------P.128---------------------------------------------------

最近更新於 2014-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