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與組織

內容來源:卷二十三    演講
隸屬章節:演講\中華民國三十九年

——中華民國三十九年六月十一日在圓山軍官團講——

要旨
    一、訓練主要的目的,在恢復革命的精神,發揚民族的靈魂,提高軍人的武德,並研究剿匪的戰法。
    二、以往對於三民主義的終極目的,認識還是不夠徹底,所以只能發揮一時的勇氣與力量,而沒有產生一種持久不斷的恆心與自強不息的精神。
    三、沒有力行的精神與組織的力量,實為我們過去失敗的原因。
    四、日本發展之快,是因日本一般國民不但奉行他大和魂武士道的精神,並能夠實踐我國王陽明「知行合一」的學說。
    五、日本在第二次大戰中所以失敗,自承是國策的錯誤;另一方面,也由於對我們革命的主義、軍隊與領袖低估的錯誤。
    六、反共抗俄雪恥復仇,實現主義,復興獨立自由的中國,建立千秋萬世不朽的基業,非有實踐的精神,堅強的組織,決不能完成的。
本文
    剛纔宣讀的「中國魂」和「軍人救國之道」兩篇訓詞,是民國二十三年在廬山軍官訓練團講的。廬山訓練在民國二十二與二十三兩年夏天,先後舉辦兩次,每次都是三個月。當時受訓的學員,是一般校官與尉官。每期訓練兩個星期,畢業回部隊以後,即參加剿匪戰役,各部隊的軍官,經過兩次訓練以後,戰鬥意志和戰鬥力量大為加強。從二十三年秋天起到二十四年秋天止,不過一年工夫,就把盤踞在贛

---------------------------------------------------P.270---------------------------------------------------

南一帶根深蒂固的共匪完全肅清,除一小股漏網脫逃向陝北流竄外,大部份匪軍為我們所殲滅。廬山訓練主要的目的在恢復革命的精神,發揚民族的靈魂,提高軍人的武德。其次是講授軍官的常識、研究剿匪的戰法。兩個星期的時間本來很短,在學術上不容易有高深的心得和顯著的進步,但卻是一個現代軍官為人作事的基本學業,所以在精神上收到了很大的效果。在沒有舉辦廬山訓練之前,江西的共匪,從民國十九年到民國二十二年的四年之內,其猖獗囂張的程度,完全和前年去年在大陸上一樣,只是範圍小一點而已。當時匪軍的燒殺擄掠,甚至到達南潯路和南昌的近郊,江西境內,幾乎遍地是匪。不但一般民眾受其威脅,不敢與他抗衡,就是軍隊官兵,亦是非常怕匪,談虎色變。最可恥的,是那時候許多軍官,不明白什麼是國家民族的靈魂,不肯為三民主義而犧牲奮鬥;尤其是缺乏軍人道德,沒有氣節廉恥,被匪俘虜,而隨便可以回來,打了敗仗,而泰然若無其事。我看了這種情形,心中非常憂慮,認為除了恢復革命精神,提高軍人武德,改進剿匪戰法而外,實在沒有其他的方法可以剿平匪禍。因此決定開辦廬山軍官訓練團,必要以教育的方法,來挽回陷溺的人心。後來經過了兩屆訓練,果然發生預期的功效,不到二年,就將共匪經營多年的老巢搗毀,使江西的秩序恢復,真正做到了犁庭掃穴,大快人心。
    今天重讀以上兩種訓詞,我們大家應該研究,為什麼在十五年以前我們已經把共匪徹底擊潰了,而後來共匪又能夠死灰復燃呢?為什麼在廬山訓練剛完畢的時候,我們有那樣的效果,而後來不能發揚光大以竟全功呢?為什麼八年抗戰,我們能夠戰勝世界上第一等強國日本,而抗戰勝利之後,我們不能剿平區區的共匪,反而為共匪所敗,竟使政府播遷到臺灣來呢?這個道理,大家必須研究明白;尤其是各

---------------------------------------------------P.271---------------------------------------------------

位高級將領,更應徹底了解。
    我認為所以形成這種現象,是由於以下幾種原因:第一、各級將領經過廬山訓練以後,雖然知道三民主義是國家民族的靈魂,但是對於三民主義的終極目的,認識還是不夠徹底。所以只能發揮一時的勇氣與力量,而沒有產生一種持久不斷的恆心,與自強不息的精神。換言之,就是沒有真知,所以不能力行。經過相當時候,就不免為外界的環境所動搖,忘記了革命軍人的責任,而個人的生活,因為眩惑於勝利的虛驕;更陷於驕奢淫佚,腐敗墮落,蹈過去北洋軍閥的覆轍,這樣當然非失敗不可。第二、一般高級將領不懂得組織的意義,也不知組織的方法,受訓之後,不能以其精神轉相傳授於各級幹部,因此不能建立堅強的部隊,發揮組織的力量。以上兩項,簡單的說,就是沒有力行的精神與組織的力量,實為我們過去失敗的原因。當然,我個人領導無方,內心時時引為愧疚,自責不遑。但是自從抗戰以來所有軍事政治外交各方面的重大事項,都由我負其總責,須知一人的力量終究是有限的;如果當時一般高級將領,能夠自覺自動,實踐力行,樹立堅強的組織,發揮團結的力量,那決不至於失敗到這樣的地步,這是一般高級幹部所應該切實自反的。
    你們現在到軍官訓練團重新來研究雪恥復仇,反共抗俄的根本學術,並且向日本教官學習新的戰術思想和指揮技能,這是一個很難得的機會。大家都說日本教官的學識、能力很好,工作非常熱心,尤其是言論、行動各方面,都能夠協同一致,可見日本雖然是一個戰敗的國家,但是他的學術、精神,他的組織能力,仍然值得我們佩服。你們到這裏來受訓,不但要接受日本教官學術上的指導,尤其要學習他

---------------------------------------------------P.272---------------------------------------------------

們的精神及其組織能力,並要切實了解他的長處在什麼地方。
    日本的立國精神究竟是什麼?他是怎麼強大起來的。這是大家應該研究的問題。日本立國精神就是所謂武士道。照武士道的內容看來,他不過是我國儒家學術的一部份,當然不如 總理的三民主義精深博大;但是日本人就視此為其國家民族的靈魂所在,稱之為「大和魂」,篤信不疑,而且能夠照著這個道理,時時模仿,處處實踐,力行不懈,遂使其國勢由弱而強,蒸蒸日上。甲午之役,一戰而勝滿清;十年之後,再戰而勝帝俄;後來參加世界大戰,又戰勝德國。甲午以前,日本還是一個積弱不堪的國家,外國人在日本都有領事裁判權。當時庸懦無能如滿清政府其駐日本的領事館,亦同樣享有此項特殊的權益。日本人與我國在日的僑民發生糾紛,如果是日人違法,我國領事館就可直接逮捕其日本人予以處治。可以說,當時日本這個國家,亦是一個半殖民地的國家,根本沒有獨立自主的權力,和我國在清末民初的國際地位一樣。但他們自從甲午以後,二十年間,經過三次對外的戰爭,每一次都獲得勝利,一躍而為世界上頭等強國,誰都不敢輕視他,侮慢他。為什麼日本能夠發展這樣快呢?這就是因為日本一般國民不但信奉他大和魂武士道的精神,並且能夠實踐我國王陽明「知行合一」的學說。凡是他們自己認為必須追求的道德、知識和文化,第一步苦心孤詣以求其了解,第二步篤實踐履以促其實現,這就是王陽明所謂「即知即行」。毫不因循遲疑,敷衍懈怠。所以他在明治維新之後,亦能接受西方的物質文明,迎頭趕上與列強並駕齊驅。 總理曾經贊譽日本說:「近來亞洲國家,學歐洲的武功文化,以日本算最完全。日本的海軍製造海軍駕駛,不必靠歐洲人;日本的陸軍製造陸軍運用,也可以自己作主。所

---------------------------------------------------P.273---------------------------------------------------

最近更新於 2014-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