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史迪威不堪負委任之責致赫爾利將軍備忘錄

內容來源:卷三十七   別錄

隸屬章節:別錄 \中華民國三十三年

 

 

——中華民國三十三年十月九日——

    中國軍事情形,羅斯福總統之所聞者,自皆出於史迪威之報告。因此餘對史迪威不能再有信心之情形,自不能為羅斯福總統所明悉。今特概括言之;史迪威規復緬甸之主張與餘一致,北緬作戰關係中國國際通路,餘自寄予甚大希望。但敵人在彼,業已據有優勢之地形與交通線,故餘以為如欲我軍得有戰略上之優勢,必須南緬有雙棲作戰之夾攻,方足牽制敵人之抵抗力。餘迭次誥誡史迪威,謂北緬有限制性之戰事,不特代價過大,且有危險,此意餘在開羅會議時,即曾面告羅斯福總統。開羅會議中,英美夾攻南北緬之戰略已有成約,不幸在餘離開開羅之後,此約即告廢棄。其後史迪威來謁,意欲不問夾攻有無,仍從事於北緬有限制性之戰爭。餘又告以危險,且告以將中國有限之資源在今日危機百出之下,輕於一擲,實覺得不償失。史迪威對餘警戒絕不置意,且謂餘之態度將啟盟邦以「中國不肯貢獻所能」之懷疑。餘不得已,始允將美式裝備之中國「駐印軍」交其使用,但已明告,謂此係伊所能使用之全部兵力。不久,餘之警告完全實現,緬甸戰事一屆困難,史迪威即向餘施用種種壓力,要求增兵。五月初北緬一戰,將中國所有儲積之裝備一概用盡,同時又將應行空運來華之噸位佔去,以致中國境內其他之軍事供應概受影響。直到六月,始補復一月份之供應。正如餘所預料,日本乘我北緬出兵之時,對於豫湘

---------------------------------------------------P.295--------------------------------------------------

兩省猛加攻擊,中國國內各戰場,因北緬作戰之故,既乏軍械之補充,又缺駝峰空運之接濟,而其所受之日軍壓力,更六倍於北緬所遭遇。北緬一部之勝利,實不足以抵中國東戰場之損失。然史迪威對於東戰場毫不為意,當各該地危急時,史迪威把持其可以移撥之租借軍火,不許用於東戰場之作戰,以致在今年六月以前,中國軍隊除遠征軍外,從未在中國租借法案中,得到一槍一砲。六月以後,史迪威來渝,經晤商後雖曾稍發軍火,而日軍已盡達其軍事所預期之目的矣。總計起來,中國軍隊在此期內,除遠征軍外,只收到山砲六十尊,坦克槍三二○枝,臼砲五○六尊。質言之,攻下密支那,失卻東戰場,此種重大責任,史迪威不能逃避。無論史迪威為人若何,彼既為我所任命,自應得我之信任,而照我觀察,史迪威實不堪負此重要而複雜之責任!羅斯福總統來電謂中國情勢如此頹敗,美政府不願再派軍官統率中國軍隊,致招責任。此點非餘所能瞭解。第一無論事實變化如何,餘總不應避免責任,史迪威之過錯,餘仍當負責,因餘總是過信他人督勸而委任之也。第二中國戰場並不如羅斯福總統所料之險惡,憑餘之經驗與平日對日軍之衡量,中國戰場雖敗,中國戰事當未敗衄,餘深信史迪威召回之後,羅斯福總統如另派一適當之人選前來繼任,吾人必能合作,挽回頹勢,對於最後勝利,盡其有效之貢獻。

---------------------------------------------------P.296--------------------------------------------------

最近更新於 2014-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