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紀以來亞洲的形勢和我們復國建國的要道(上)

奕經發動反攻,結果大敗,英軍乃掠我乍浦,進取吳淞,並溯江而上,進陷鎮江,直逼南京,清廷知無法再戰,遂派耆英與英軍司令璞鼎查議和,至道光二十二年(一八四二年)七月間,締結了南京條約的城下之盟,其內容為:割讓香港,議定關稅與五口通商開市等七項,中國所訂不平等條約,喪權辱國之恥,實始於此。
    其後咸豐七年(一八五七年),復因英人要求修約,和亞羅號商船拔旗問題,以及法國教士被殺事件,英法聯軍,於是年九月開始進犯,砲擊黃埔砲臺,連陷海珠、鳳凰山;十月一日攻陷廣州,英軍進城,縱火焚燒衙署,旋即退去。廣州人民以英軍既退,乃不分皂白,將英、法、美各國商館一概焚燬,於是英法聯軍又於十一月間,開始軍事行動,先佔據海珠砲臺,十四日廣州即繼之陷落。先是兩廣總督葉名琛,竟迷信乩語,絲毫不為戰守之計,卒被聯軍俘虜,送到印度去監禁,瘐死異國,為天下笑。當時大家都嘲弄他「不戰不和,不死不守,不降不走」,說葉名琛是一個「六不總督」。於是廣州自咸豐七年至十年,為英法聯軍所佔,至三年之久。此後咸豐八年(一八五八年),英法聯軍攻陷大沽口,直逼天津,清廷乃派桂良等赴天津議和,訂立了天津條約。咸豐九、十年間,又正當清廷和太平天國戰爭最緊急之時,英法且復有賠償損失,以及天津條約以外之要求,於是清廷狃於上年僧格林沁,對英法聯軍,於白河之役,出其不意,擊沉四艘英法軍艦,及重傷其六艘之勝利,乃下詔宣戰;而英法聯軍,亦就進攻北京,焚燬圓明園,咸豐遠走熱河,又訂下了恥辱的「中英」與「中法」的「北京條約」,約中規定增開天津為通商口岸,並割九龍司海岸一部份讓與英國;英法聯軍退出廣州。所謂鴉片戰爭,至咸

--------------------------------------------------P.83--------------------------------------------------

豐十年,乃始告一結束。
    此後十年,即同治九年(一八七○年),天津教案驟起,法國本欲藉此以割讓越南為目的,其勢洶洶;清廷乃調換直隸總督曾國藩,而以李鴻章繼之。緣當時普法戰爭爆發,法國對天津教案態度,開始緩和,乃即不了了之,於是清廷認為此乃李鴻章外交勝利,而李鴻章亦自以為其外交有方矣。再經十二年,即光緒八年(一八八二年),越南事急,法軍強佔越南之河內。翌年,法越雙方,認定越南為其保護國,清廷乃對法宣戰。光緒十年七月間,法軍又強佔諒山,中法戰爭復起,而法軍乃於九月間,突襲福州,先毀中國南洋艦隊,而後十月間,法軍復封鎖臺灣,其砲擊基隆、淡水者,數月之久。及光緒十一年(一八八五年)我馮子材部,進攻法軍於鎮南關諒山一帶,法軍棄沉其輜重而退。是年六月,中法訂立新約於天津,而越南從此亡矣。法軍所以在臺灣與鎮南關撤退之原因,蓋一為諒山之敗,法國議會,對其政府群起責難,內閣因之辭職;二為英法兩國,為埃及事件,發生衝突,法國畏懼德國,乘機打擊,故對東方不願再見戰爭。然李鴻章乃因此而自鳴得意,認為其在外交上得到了又一次的勝利。(要之此一中法戰爭,乃亦為十九世紀下半期東亞形勢消長的一個關鍵,而且涉及臺灣。現在大家對這一段歷史,或多已忘懷,故特附帶提及,亦可為吾人對外交上之重要參考資料)。
    當時真是清廷腐敗,官吏懵懂,外則敵釁危迫,分割洊至;內則士氣不揚,內治不舉,覆巢之禍,捷於影響。因此一般有血氣、有見解的士大夫和知識份子,如魏源、龔自珍、馮桂芬等,痛國是之日非,懍匹夫之有責,認為「治國之道,在於自強」,而毅然思所改革,於是而有初期的維新自強運動發生

--------------------------------------------------P.84--------------------------------------------------

;或主張師夷長技以制夷,或主張挽救大局在先改造風氣,雖其主張不同,而其「赴國憂」「求自強」之急則一。這是中國漢族自強維新的開端,雖其事草草不終,而薪盡火傳,我 總理乃組黨革命,於是國民革命,遂於甲午之際,煥然以興。
    再說日本,自一八六七年起,也就是中國的英法聯軍之役以後十年,日本就開始了他的現代化的自強運動,至今剛好是日本明治維新的一百週年。
    大家都知道,日本德川幕府二百二十年的鎖國政策,是一直到一八五三年(即清代咸豐三年),美國柏里將軍率領軍艦直叩日本大門,在東京灣砲轟浦賀港,強迫日本幕府簽訂了安政條約,承認領事裁判權,限制關稅稅率,開放租借地(接著又被迫和英國、法國、俄國、荷蘭訂立了通商條約),日本深閉固拒的門戶,遂從此敞開了。所以安政條約,乃就成為了日本歷史上的國恥。可是由於日本朝野接受了安政條約的刺激,都能知恥奮發,弗篤弗措,乃就由於德川幕府的沒落,而導致了明治的維新。
    我們知道,明治維新運動,不惟是對列強武力的對抗,也是對西方文化衝激的反應,所以其始有兩派不同的主張。一派主張起而抵抗外侮,那就是所謂攘夷派;一派主張暫不抵抗,厚積國力,徐圖維新,這就是所謂開國派。開國派的理由,就是因為看到中國,經過鴉片戰爭(清代道光二十年),被英國打敗,一蹶不振,認為日本應以此為殷鑒,主張與外人修好,忍辱圖強。日本的所謂鎖國政策,原本是只和中國、荷蘭兩國來往(因此而有中國哲學和荷蘭學術的輸入),幕府和滿清一樣,思想極端頑固,而且排外甚力,一如美國駐日總領事哈里士所見的:「日本人守『靜者勿動』之格言,過著與世隔絕的

--------------------------------------------------P.85--------------------------------------------------

生活」,後來日本一班從歐洲回來的留學生,如伊藤博文、井上馨、大久保利通等,力言排外必然造成孤立,對日本極為不利。一八五四年柏里將軍又第二次率艦到達東京灣,由浦賀駛往神奈川,幕府深恐美艦向品川進發,直攻江戶城(即今日東京),乃不得不開放下田和函館兩港。至一八六○年(正是清代咸豐十年,英法聯軍攻陷北京之時),幕府終於派遣了一個外交代表團,乘坐一艘二百五十噸的小火輪「咸臨丸」橫渡太平洋到舊金山,去和美國簽訂了一項親善通商條約,鎖國政策,至此才完全結束。
    當時日本的知識份子認為列強仍然會伸展勢力到日本來,非銳意改革政治,充實國力,不足救亡。其時日本政權,完全是操之於「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幕府之手的,日皇還如同傀儡一樣,一點政權都沒有;加之日本當時地方情形,非常複雜,全國雖只有三十七萬方公里(此為明治時代土地面積),卻擁有二百六十多個藩國,割據自雄,而分國如錙銖。因此士大夫和知識份子,認定要改革政治,非推翻幕府不可;要「尊王攘夷」,非「王政復古」統一全國不可;結果由於這一號召,乃就立刻得到了朝野的全面響應,德川幕府卒不得不於一八六七年十月十四日(即清代同治六年,亦即太平天國失敗後第三年),「奉還大政」,日皇乃由西京遷駐東京(江戶),頒布「五誓諭」,以為改革的基礎。所謂「五誓諭」,就是要「廣興會議,萬事決於公論。上下一心,共展經綸。文武一途,下及庶民,各遂其志,以使人心不倦。破除舊來陋習,一切基於天地之公道。廣求知識於世界,以振皇基」。明治維新之業,於是遂由此發韌,而日本也由此步入了一個新的時代。
    明治維新時代的新政,主要乃在——

--------------------------------------------------P.86--------------------------------------------------

最近更新於 2014-09-01